劉穎穎 雷劍虹 張艷 高淑 楊良勤
(西安市第五醫(yī)院護理部,陜西 西安 710082)
強直性脊柱炎作為風濕病的常見類型,通常是因為環(huán)境或者遺傳等因素導致患者脊柱發(fā)生病變,并牽連骶髂關節(jié)以及脊柱受累,促使脊柱強直,直接限制日?;顒?嚴重者還可引發(fā)多個器官受損[1]。臨床按CT檢查結果可將疾病劃分為不同分期,若能夠完全掌握不同分期患者的疼痛情況,提供針對性干預,可快速減輕疼痛,控制病情,保障預后[2]?,F(xiàn)優(yōu)質護理不僅能夠緩解疼痛,同時還可控制患者情緒,使其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進而提升生活質量[3]。因此,本文研究不同分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疼痛特征及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納入的100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CT檢查結果顯示1期42例,2期30例,3期28例。其中1期男35例,女7例,年齡25~47歲,平均年齡(36.78±1.25)歲;2期男25例,女5例,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36.24±1.30)歲;3期男25例,女3例,年齡26~50歲,平均年齡(36.91±1.20)歲。3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與《強直性脊柱炎診治指南》[4]中診斷相符,經(jīng)各項檢查確診;患者與家屬知情同意;意識正常,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存在聽力障礙、難以溝通者;中途退出者;合并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病。
1.2方法 經(jīng)CT檢查對患者進行疾病分期,軟骨下存在局限性骨硬化、微小囊變、斑塊狀缺鈣、骨皮質模糊等是1期;骨下侵蝕較重,間隙不均勻變窄或強直,韌帶部分受到累及增加是2期;完全強直是3期[5]。
所有患者進行視覺模擬(VAS)評分調查[6]。護理干預:(1)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健康行為與康復鍛煉等,同時組織患者定期開展公休座談會與病友交流會等,促進交流,提升患者信心,將疾病知識點制作宣教手冊,發(fā)放至患者與家屬手中。(2)增強患者對疼痛的認識,與患者創(chuàng)建良好溝通,引導并鼓勵患者抒發(fā)疼痛感受,遵醫(yī)囑提供鎮(zhèn)痛藥物,并介紹其作用機制及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等。(3)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引導其抒發(fā)內心壓力,提供針對性疏導,并舉例同類型疾病的治療案例,增強患者信心。(4)按患者恢復程度制定針對性康復鍛煉,其中包含脊椎、胸椎、四肢與腰椎等方面,期間以循序漸進原則進行,并注意勞逸結合,囑咐患者不可超負荷運動,避免病變位置再次受損。(5)開展日常生活的指導,示范正確的站、坐、行姿勢,并及時糾正患者不正確姿態(tài),同時要求患者睡硬板床,以仰臥位睡姿為主,同時調整枕頭高度。
1.3觀察指標[7]干預前、干預后3周、6周進行VAS評分,同時在干預前、干預后6周,采用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DS、SAS)評價三組抑郁/焦慮情況;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評價護理滿意度。
2.1三組干預前后VAS評分的對比 干預前,3期VAS評分高出1、2期,三組干預后3周、6周的V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其中干預后3周3期高出1、2期(P<0.05),但干預后6周三組VA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干預前后VAS評分的對比(分)
2.2三組SDS、SAS評分的對比 干預前,三組SDS、SA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干預后,三組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但干預后三組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三組SDS、SAS評分的對比(分)
2.3三組滿意度的對比 1期滿意率90.48%與2期90.00%、3期89.29%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3。
表3 表3 三組滿意度的對比[n(%)]
強直性脊柱炎作為臨床常見的免疫性疾病之一,一旦發(fā)生后極易增加外周關節(jié)病變的發(fā)生率,加上疼痛較為嚴重,直接降低患者生存質量。由于早期病變時可能伴有炎性疼痛,進而促使關節(jié)肌肉痙攣以及僵硬感,特別是夜間疼痛更為顯著[8]。以往臨床多選擇X線進行疾病診斷,隨后影像學技術不斷進步,CT普及并廣泛應用于疾病的診斷中,同時還可對疾病進行分期,以便于后續(xù)針對性治療方案的制定[9]。
本文結果顯示,干預前,3期VAS評分高出1、2期,三組干預后3周、6周的V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其中干預后3周3期高出1、2期(P<0.05),但干預后6周三組VA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提示不同分期患者的疼痛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其中3期患者疼痛更為明顯,經(jīng)護理干預后,三組疼痛程度明顯降低,進而證實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價值,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疼痛。另外上述表格中顯示:干預前后三組SDS、SA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但組內對比中干預后三組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P<0.05);三組滿意率比較無差異(P>0.05),提示優(yōu)質護理能夠有效清除三組負性心態(tài),使其保持樂觀積極情緒,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優(yōu)質護理中通過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不僅穩(wěn)定患者情緒,同時提升患者認知能力,使其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同時清除負性心態(tài)。另外重視疼痛管理,針對疼痛較輕者給予轉移注意力法,而嚴重者加用鎮(zhèn)痛藥物,期間介紹疼痛機制,提升患者依從性,進一步降低疼痛[10]。按患者恢復程度開展康復鍛煉及日常生活指導,使其快速恢復生活能力,并促進生活質量改善,值得推廣。
綜上,相比而言,3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更深,經(jīng)優(yōu)質護理干預后能夠明顯減輕,并促進負性情緒消失,提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