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蕾
幼小銜接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家園協(xié)同做好幼小銜接,可以讓學前兒童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良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通過調研、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在幼小銜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部分家長不清楚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不同,不了解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二是部分家長看重知識上的銜接,而忽視了幼兒的身心準備、生活準備和社會準備。三是部分家長不清楚從哪些方面入手,被動地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各項幼小銜接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一、家長應樹立正確幼小銜接觀念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家長首先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要積極參與和支持幼兒園組織的幼小銜接活動,主動將幼兒在家庭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教師,家園合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同時,家長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時俱進,主動接受教育,樹立科學的幼小銜接理念,幫助幼兒做好全面的入學準備。
此外,家長還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做一名智慧的觀察者和幫助者,提升親子陪伴的質量,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
二、幼兒園應鼓勵家長參與幼小銜接活動
1.身心準備活動
一是激發(fā)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參觀小學,和幼兒聊一聊自己上小學時的趣事等。二是提升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家長應以身示范,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感染和影響幼兒,幫助幼兒學會正確表達和調控情緒。三是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習慣和提升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家長可以利用社區(qū)的運動器材帶領幼兒一起運動,或者在家和幼兒一起玩一些鍛煉協(xié)調性、靈敏性的運動游戲;還可以和幼兒一起開展剪、貼、撕、粘等手工活動,以提高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
2.生活準備活動
一是幫助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制訂計劃,如晚間生活計劃、家務勞動計劃、喝水計劃、使用電子產(chǎn)品計劃等,指導和監(jiān)督幼兒嚴格執(zhí)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是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比如,家長可以提供存放幼兒個人物品的設施設備,指導幼兒逐步學會分類整理和收納物品;還可以讓幼兒參與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擇菜、洗碗、整理餐桌等,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
三是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向幼兒滲透基本的安全知識,如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遇到危險時必要的求助方式等。
3.社會準備活動
一是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家長可以帶領幼兒走親訪友,或者鼓勵幼兒邀請同伴到家做客,增加幼兒接觸不同人群的機會,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尤其是當幼兒和別人發(fā)生沖突時,和幼兒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
二是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和任務意識、合作能力。家長要營造寬松的家庭氛圍,同時也要制定一些基本行為規(guī)范,如不隨意插話、不插隊等。
三是培養(yǎng)幼兒的歸屬感。家長可以帶領幼兒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與社區(qū)組織的親子活動,或者帶領幼兒外出游玩,向幼兒介紹有關家鄉(xiāng)、祖國的風景名勝、著名建筑等,以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4.學習準備活動
一是要呵護幼兒的好奇心。家長要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為幼兒提供持續(xù)探索的材料,和幼兒一起探究。
二是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和幼兒玩一些需要專注力和堅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戲和活動,或者鼓勵幼兒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假期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是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可以與幼兒一起聊一聊、演一演書中的情節(jié),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家長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做好前書寫、前識字準備。比如,在家時可以鼓勵幼兒以圖畫、符號、文字等寫日記,外出時可以有意識地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幼兒認讀文字。
三、幼兒園應對家長提供支持
1.為家長提供幼小銜接學習資源
幼兒園可以向家長推送幼小銜接的親子游戲、專業(yè)書籍、專家講座視頻、課程學習資源等,有針對性、分批次地推送給家長,方便家長隨時隨地學習。
大自然、社會都是活教材。如鄭州市有河南省博物館、鄭州市美術館、鄭州雕塑公園、鄭州市科技館、二七紀念塔等,幼兒園可以倡導家長利用這些資源,在假期帶領孩子了解深厚的人文歷史,感受藝術美的熏陶,領略科技的魅力,幫助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2.為家長提供幼小銜接培訓
提供系統(tǒng)培訓。幼兒園可以邀請小學校長、一年級骨干教師、幼兒園大班組老師、已畢業(yè)的優(yōu)秀家長代表等,利用家長學校有針對性地組織系統(tǒng)培訓。如解讀幼小銜接政策,闡述入學準備課程、介紹入學適應課程等,幫助家長明確自身的責任,與幼兒園一起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提供參與式培訓。幼兒園可以組織“家長開放周”或“家長開放月”活動,讓家長現(xiàn)場觀察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真實表現(xiàn)。教師可以在活動最后組織微型座談,讓家長依據(jù)自己的觀察提出問題,并給予家長專業(yè)解答。
提供個別培訓。幼兒園可以每月組織一次有主題的家長沙龍,引導家長反思自身在幼小銜接工作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提升育兒理念。
在幼小銜接中,幼兒園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主動作為,創(chuàng)新整合,豐富家園溝通形式,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小銜接活動。家長也應樹立主體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和支持幼兒園各項幼小銜接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