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黃勇 徐振中 鞏昌強
(1.馬鞍山市公安局,安徽 馬鞍山 243000;2.當涂縣公安局,安徽 馬鞍山 243100)
某年12 月22 日凌晨1 時許,被害人鄧某駕駛出租車載一男子到達某地時,乘車男子突然下車逃匿,鄧某遂下車追趕,后發(fā)現(xiàn)鄧某在附近巷內被捅傷,經(jīng)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
現(xiàn)場位于某市雨田路西側,沿路兩側均有門面房;中心現(xiàn)場在雨田路西側巷內,該巷口朝東。巷口內無路燈,進入巷口沿路向西行至12m 處,發(fā)現(xiàn)一處0.1m×0.35m 血泊。在距巷口東南側7.5m 的雨田路邊,停有一輛出租車,車頭朝南,四輪方向正直,地面無剎車痕跡,前后燈關閉,四扇車門閉合,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車門門鎖均為開啟狀,左后車門和右后車門的門鎖均鎖住。打開副駕駛車門,座位上套有白色座套;雜物箱合起,計程器關閉,發(fā)票打印機出口處無票據(jù);車內靠前窗位置有一空車指示燈呈向上豎起狀態(tài)。打開駕駛座車門,座位上套有白色座套,在座位下方地墊處,緊挨左側門檻的位置有一個黑色單肩挎包,挎包拉鏈閉合,包下壓有報紙。駕駛座車門內側置物盒內有紙幣和硬幣若干;駕駛座右側有變速桿排檔,置于空擋位置;變速桿排檔后側有手剎拉手,呈向上抬起狀態(tài)。打開右后車門,座位上套有白色座套,在右后車門內側中間部位有一個開門的小把手,拆卸該把手,在其反面距離上側邊緣0.003m、外端邊緣0.013m 處發(fā)現(xiàn)一枚汗?jié)撌钟。ǘ沸图y線,指尖朝下),如圖1 所示,配光拍照提取。據(jù)調查死者鄧某生前脾氣暴躁,容易發(fā)怒。
圖1 汗?jié)撌钟?/p>
1.3.1 衣著檢驗
黑色運動服前面左側中間位置有兩條平行橫向纖維裂口;黑色棉毛衫左下角有一長4.3cm橫向破裂口,破裂口內鈍外銳。
1.3.2 尸表檢驗
尸長172cm,額部正中有一處1.1cm×0.8cm表皮剝脫,右眉弓內側上緣有一處1.2cm×1.2cm表皮剝脫,右側咬肌部下緣有兩處長分別為5cm、1.4cm 劃傷及一處0.9cm×0.4cm 表皮剝脫,方向自前向后;右下頜下緣有一處3.3cm×0.7cm 內點片狀表皮剝脫,右頸外側三角有一處2.5cm×1.6cm 內點片狀表皮剝脫,左腹部有一長20cm 縱向手術縫合創(chuàng),外側有一處2.5cm×0.4cm 橫向水平創(chuàng)口,創(chuàng)緣整齊,外側創(chuàng)角銳利,內側創(chuàng)角已破壞,左膝部有一處3cm×1.3cm 表皮剝脫。
1.3.3 解剖檢驗
距屈氏韌帶110cm、120cm 處小腸系膜破裂出血,已縫合,距屈氏韌帶約70cm 處小腸破裂(見圖2),已縫合,腸系膜下動脈全層破裂(見圖3),探查破裂口距左腹部橫向水平創(chuàng)口10cm(見圖4),腹腔有血性積液600mL。
圖2 小腸破裂
圖3 腸系膜下動脈破裂
圖4 創(chuàng)道示意
2.1.1 死亡原因
根據(jù)尸體檢驗情況及毒物檢驗,死者鄧某小腸腸管、腸系膜、腸系膜下動脈破裂,腹腔積血,尸表及臟器呈嚴重失血貌,符合腸系膜下動脈破裂致大失血死亡。
2.1.2 致傷工具
根據(jù)尸體檢驗情況,左下腹創(chuàng)口外側創(chuàng)角銳利,雖然內側創(chuàng)角形態(tài)因手術破壞,結合衣著檢驗黑色棉毛衫破裂口內鈍外銳,綜合分析符合單刃銳器所致。
2.1.3 死亡性質
根據(jù)損傷分布特征和程度,結合現(xiàn)場勘查,可以認定鄧某的致命傷系他人所致。
根據(jù)現(xiàn)場勘驗及尸體檢驗,鑒定死亡原因、推斷致傷工具、判斷死亡性質,有助于判斷作案動機和案犯刻畫,分析被害人身體損傷對命案現(xiàn)場分析的作用和價值,根據(jù)被害人的反應狀態(tài),分析死者和嫌疑人的關系,進一步分析整個命案現(xiàn)場過程[1]。
2.2.1 作案人數(shù)
根據(jù)尸體檢驗,死者鄧某致命傷一處,即左下腹部刀刺創(chuàng),結合致傷工具、現(xiàn)場環(huán)境條件推斷,符合一人作案。
2.2.2 作案過程
根據(jù)尸體檢驗情況,結合現(xiàn)場勘驗及調查走訪情況,本案的作案過程有以下階段:(1)進入階段。作案人和平進入出租車內,根據(jù)出租車行業(yè)特點及作案時間,二人互相不熟悉。(2)接觸過程。上車后二人在車內簡單交談目的地,途中或有爭吵;現(xiàn)場勘查地面無剎車痕跡,空車指示燈開啟,案發(fā)地極有可能是目的地,在到達目的地(案發(fā)地)后,駕駛員鄧某停車,習慣性豎起空車標識,作案人突然打開右后車門,竄入巷內,死者鄧某隨后追入巷內。(3)殺人階段。進入巷內數(shù)分鐘,作案人以為鄧某已駕車離去,出巷口時突然與鄧某相遇;檢驗見鄧某黑色運動服前面左側中間位置有兩條平行橫向纖維裂口,提示作案人有持刀橫向阻止鄧某上前靠近的動作,但鄧某進一步上前二人扭打之際,作案人持刀刺入鄧某左下腹部,鄧某左膝(有表皮剝脫)先著地,癱倒在地后面部著地,致額部正中(面部突起部)表皮剝脫。(4)處置及離開階段。作案人見鄧某倒地,未偽裝現(xiàn)場及施加加固行為,直接逃離現(xiàn)場。
2.2.3 作案動機
陳志剛、王雷等指出出租車司機被殺,作案人有預謀、有計劃,為搶劫財物,手段殘忍地殺害出租車司機,多為兩人或三人作案,殺死司機后,多數(shù)又拋尸于偏僻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第二現(xiàn)場[2]。從本案的整個作案過程分析,本案作案動機不是謀財,死者鄧某被刺傷腹部后倒地,作案人沒有糾纏,立即逃離現(xiàn)場,對鄧某身上及車上的財物沒有翻動;作案人停車后立即打開右后車門竄入巷內的行為,應該是有預謀地逃避付車費,而不是去殺害鄧某。在出租車行業(yè),駕駛員碰到乘客不付車費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絕大多數(shù)駕駛員對此不會太在意。調查顯示本案死者鄧某脾氣暴躁、易怒,當其碰到作案人不付車費后立即追趕,后在巷內與作案人相遇,作案人與鄧某相持逃脫不及,二人扭打時作案人持刀激情殺人。
2.2.4 作案人刻畫
根據(jù)出租車行業(yè)特點,結合作案人逃避付費行為,作案人與被害人互相之間不熟悉,系陌生人。被害人鄧某身體健壯,應該是男性作為,從作案人實施的作案過程,結合案發(fā)時間、地點分析,作案人心智不成熟,綜合分析作案人應該是青年男性。從作案過程分析,作案人持刀橫向揮動阻止鄧某上前,致其運動服左側中間橫向平行破裂,結合鄧某身高為172cm,分析作案人體格瘦弱,身高在165 ~170cm 之間。作案人隨身攜帶有作案工具,居住地或活動范圍為城郊部,社會層次低,極有可能是前科人員。
經(jīng)查,某年12 月22 日凌晨1 時許,作案人王某(男,25 歲,身高168cm,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 年)乘坐鄧某駕駛的出租車,其間雙方因行車路線發(fā)生糾紛,王某不想付車費,下車立即逃竄進巷內,且在巷內躲藏數(shù)分鐘,出巷口時與鄧某相遇,遂用刀刺傷受害人鄧某左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