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予 淑
百年黨史,百年風雨兼程,百年滄桑巨變,百年歷史的選擇。
堅定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根”與“魂”,是革命實踐的力量之源,指引中國共產黨辨明歷史方位,把握歷史主動,有力支撐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一百多年前,在列強入侵、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引進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堅定共產主義信仰,順勢而為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為中共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读D破壁而為:青年周恩來革命信仰的淬礪》一文,見證一代偉人的成長歷程和風采:青年周恩來在南開求學時,際會數位革命先驅,經歷親臨政治現場的反復實踐、留學“取經”救國,作出確立共產主義信仰的人生抉擇,為日后周恩來引領中國革命和建設、立足國際政治舞臺奠定基石?!丁凹t船衛(wèi)士”王會悟》一文用細膩的現場感敘事展示:一代新女性楷模王會悟沉謀研慮組織策劃,機智對應突襲險情,為中共一大圓滿召開保駕護航,協同揚起中國革命的風帆,齊心譜就敢為人先辟新途創(chuàng)偉業(yè)的“紅船精神”。
黨校應革命之需而誕生,為黨掌握歷史主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在江西萍鄉(xiāng)安源,遵照毛澤東指示,創(chuàng)建第一所黨校,一經發(fā)起便高配設置,體系化推進,形成黨校創(chuàng)建范式,為夯實黨的革命事業(yè)根基作出重要貢獻。
百年征程,黨帶領全國人民歷經不屈斗爭,不斷奪取勝利,盡顯黨的領導智慧、堅定的人民立場和把握歷史主動的自信力,贏得黨內黨外無數精英的追隨,助力黨的偉大事業(yè)砥礪奮進。
《李克農與喬冠華:朝鮮停戰(zhàn)談判的幕后功臣》《教育救國的踐行者陳劍修》兩文分別講述:李克農和喬冠華臨危受命,前往開城主持停戰(zhàn)談判,他們堅守底線、睿智制策,最終以美方同意簽署協定結束歷時2 年19 天的朝鮮停戰(zhàn)談判,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教育救國的踐行者陳劍修,在抗戰(zhàn)艱難年歲里,赤城果敢主持改革發(fā)展邊疆教育穩(wěn)邊固邊、參與主持高校西遷成立西北聯大保存中華民族文脈、出任校長復興廣西大學使之成為有影響力的高等學府,讓文化教育在烽煙中續(xù)發(fā)成勢。
人民軍隊是黨親手締造的,在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肩負保家衛(wèi)國的神圣使命。《新中國成立前人民軍隊的退役安置》一文講述:在革命時期,黨始終關注關心人民軍隊的退役安置,歷經三個階段的探索完善,形成粗具規(guī)模的退役軍人安置條例,為中國特色退役安置制度的形成提供經驗,為強軍偉業(yè)加薪助燃。
無論是在奪取革命偉大勝利的進程,還是在獲取中國式現代化累累碩果的進程,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踐中踐行把握歷史主動的制勝歷程。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只有奮勇當先、奮楫篤行,才能把握歷史主動,開啟新征程、開創(chuàng)新格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