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文彬(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對于伏案工作者來說,頸椎病是主要的職業(yè)病之一,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F(xiàn)階段我國大多數(shù)伏案工作者普遍受到頸椎病的折磨,致使他們的頸椎和腰椎承擔著巨大壓力。為了有效解決頸椎病的困擾,患者應積極就醫(yī),以樂觀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治療。
頸椎病又被稱為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關節(jié)炎、增生頸椎炎及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體稱謂,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病癥,主要是因為頸椎部位的肌肉和骨骼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導致骨質增生、韌帶增厚,使頸椎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出現(xiàn)一系列頸椎功能障礙。頸椎病主要表現(xiàn)為頸椎關節(jié)失去應有的穩(wěn)定,導致頸椎松動,形成骨刺,壓迫了臨近的頸椎神經,最終引起一系列頸椎癥狀。
退行病變 頸椎退行性轉變是頸椎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頸椎盤結構形態(tài)的轉變十分重要,是頸椎病結構退變的首要影響因素。此時如果不能選擇適合的救治方式,會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生理性病變。如:頸椎間盤變性韌帶與椎間盤間隙血腫等。
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主要指的是頸椎在正常生活中,局部頸椎在耐受范圍內所需要承擔的各種超限活動。所以此種頸椎病與由外傷所造成的頸椎病相比較更容易被忽視,現(xiàn)階段慢性勞損的病因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第一,生活中不科學的睡眠體位是造成頸椎病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休息期間大腦處于休憩狀態(tài),即使體位不科學,也不能及時調整,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頸椎外部肌肉、韌帶和關節(jié)的平衡失調。
第二,根據(jù)相關資料表明,伏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處于坐姿,導致其頸椎病發(fā)病率較高。
第三,不適合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無法為伏案工作者帶來身體健康,還會由于頸部經常承擔巨大的壓力造成頸椎病。
頸部運動操 想要有效緩解頸部的癥狀,要經常做頸部運動操。這種運動形式主要由以下幾個動作構成,即頸部前后屈伸運動、頸部左右屈伸運動以及頸部基礎功能鍛煉等。患者要緩慢左右擺頭,隨后前后點頭,以此充分活動頸部。在運動時需要格外關注動作幅度,前后點頭時,下巴最好能夠抵到胸部的皮膚,稍作停頓后將頭部盡量向后仰,以保證運動的強度。并且開展頸部運動操時,每日要保持2~3 次的頻率,每次1分鐘。
鍛煉肩胛骨同樣可以緩解頸椎病,因為肩部的肌肉大多數(shù)與頸部相互連接,所以活動肩胛骨可以松弛肩部肌肉,緩解頸椎結構壓力。
擺臂運動操 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擺臂運動同樣是緩解肩頸壓力的運動方式之一,患者在運動開始之前,首先需要將手臂伸直,確保整個手臂以肩部作為運動軸心,其次要順時針轉動8 次,再逆時針轉動8 次,隨后重復以上動作,每日堅持10 分鐘,可以有效緩解頸部壓力。
堅持熱敷 伏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除了需要重視頸部的運動鍛煉,選擇適合的理療方法同樣能夠緩解頸部損傷,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大粒鹽、熱水袋、熱毛巾等制作出鹽袋進行熱敷,緩解頸部疼痛。
此外,對于伏案工作者來說,腰部也是日常工作中極易受到壓力的位置,所以要堅持腰部運動,確保腰椎始終保持生理的應力狀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腰部和腹部肌肉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