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大大加強,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推進,教育面貌發(fā)生格局性變化,教育行業(yè)進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這些都呼喚教育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作為山西省唯一的教育新聞綜合類期刊,《山西教育》雜志社有責任打造一個高質量發(fā)展的教育新聞宣傳矩陣,更好地服務于全省教育改革發(fā)展。以下是《山西教育》雜志社的一些探索及筆者的一些粗淺思考。
在辦刊中堅定教育宣傳的政治方向
宣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教育宣傳工作是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渡轿鹘逃冯s志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加強教育領域意識形態(tài)工作,宣傳引導教育系統(tǒng)廣大干部師生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凝聚共識、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
《山西教育》雜志社目前有管理、教學、招考、幼教、新媒體、輿情六個編輯部,近年來,每年編輯出版的期刊共50份,編印的各類讀本和宣傳手冊共40種。
圍繞山西省教育廳中心工作,《山西教育》雜志社適時開設了專題欄目。如2022年和2023年新開設的欄目有“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校長微論壇”“卷首語”“編輯隨感”“我的教育十年”“館校共建”等,力求增強教育宣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積極傳遞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
《山西教育》雜志社記者深入各地市采訪,報道了“山西省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長治市如何為全國探路‘雙減”“高平市辦好十項教育實事”“太原市萬柏林區(qū)全面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的‘垣曲模式”“革命老區(qū)左權縣教育發(fā)展新樣態(tài)”等專題。其中,幼教版以“學前教育發(fā)展提升”為主題,以“一園一品一特色”為抓手,深入山西省11市的幼兒園進行采訪,挖掘并報道了幼兒園在教育教學、教師培養(yǎng)、黨建工作開展等方面的優(yōu)秀經驗與做法。
在活動中凝聚全社會共同促進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共識
近年來,《山西教育》雜志社積極配合山西省教育廳工作,多次承辦、協(xié)辦“學前教育宣傳月”“職業(yè)教育活動周”“近視眼防控宣傳月”“國家安全教育”“校園食品安全”“全省學生安全教育”“學憲法講憲法”、山西省“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山西省高考綜合改革學科骨干教師培訓”“第25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山西開幕式暨第四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山西賽區(qū)線上活動直播”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省市縣區(qū)聯(lián)動、主題宣傳與互動體驗結合、線上與線下同步的形式,基本實現了宣傳“全覆蓋、零盲區(qū)”,各類宣傳活動吸引了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參與量在千萬人次以上。
2022年,《山西教育》雜志社成立小記者團。目前,小記者團共招募全省學生記者500余人,成立小記者站30多個,先后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普法小劇場”“講述清廉故事,傳承清廉文化”等一系列主題活動,深入宣傳法治教育思想,從而實現普法教育“進校園”“進活動”“進生活”。開設公眾號、視頻號,推出短視頻欄目“小記者在現場”,公眾號發(fā)布原創(chuàng)作品200余篇,視頻號發(fā)布視頻500余個。
《山西教育》雜志社從2006年開始組織采風活動,旨在宣傳典型,為全省各地市和學校提供經驗做法。近年來組織的有“美育專題晉中行”采風活動、“‘游山西,讀歷史《山西教育》行在大同”采風活動、婁煩縣教育均衡發(fā)展等。
此外,《山西教育》雜志社全年編輯《高三家長讀本》《理化試驗操作手冊》《高考考生必讀》《全國普通高校單獨招生院校宣傳手冊》《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志愿填報指南》等各種讀本,在組織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向學生和家長進行公益發(fā)放。
每次活動,我們都力求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校長、師生、家長等交流,希望在活動中凝聚大家共同促進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共識。
推進以媒體融合為特征的教育宣傳新樣態(tài)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創(chuàng)新,重點要做好理念創(chuàng)新、手段創(chuàng)新、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也在努力推動媒體融合進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大力度建設全省教育大宣傳格局,深化省市縣校聯(lián)動機制,提高大宣傳整合能力和服務水平。
《山西教育》雜志社先后開通了“山西教育”“山西教育雜志”“山西教育招考”“山西教育幼教”“山西教育招生考試”“山西教育考試”“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山西名校聯(lián)盟”“山西教育小記者”等微信公眾號、微博、百家號等新媒體平臺,及時準確地發(fā)布山西省的各類教育信息,目前關注人群達400余萬人?!吧轿鹘逃s志”“山西教育招考”視頻號自開播以來,先后開設了“記者在現場”“編輯在線”“山教視點”等欄目,截至目前,已播出210余期。記者深入學校,第一時間傳播山西教育新動態(tài),為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山西教育》雜志社還開通了山西教育服務平臺和山西教育培訓平臺,積極開發(fā)新資源,不斷開創(chuàng)發(fā)展新思路、新模式,將現有資源進行分類梳理,和線下活動協(xié)同推進、分級管理、科學整合。平臺課程版塊多、內容豐富,廣泛邀請了各領域專家及各高校教師進行線上直播。目前,平臺共直播上傳1054場,訪問量達2066萬人次,觀眾數達435萬人,為立體辦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方便中高考考生及時了解政策信息,還開發(fā)了網上報考咨詢平臺,并進行高考志愿填報在線答疑系列直播。
在新時期,教育新聞綜合期刊應該在推動新聞輿論工作上有新的作為。對于如何落實,筆者有三點粗淺的思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育人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好青少年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教育新聞綜合類期刊要在寓教于樂中把“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要求落到實處,為學生從小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人生觀、價值觀打好精神底色。二是堅持內容為王,加強質量管理,注重品牌建設,更好地服務于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和學生全面發(fā)展。三是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通過打造一批基于專業(yè)化內容的融媒體作品,構建全媒體優(yōu)質教育宣傳集群,增強優(yōu)質內容的傳播力。
(作者單位:《山西教育》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