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 普正菲 張雪飛 李云 李曉琳
作者簡介:鐘 文,高級農(nóng)藝師,作物栽培推廣碩士,主要從事品種審定、品種區(qū)域試驗、多渠道品種自主試驗、非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登記等管理工作。先后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全國農(nóng)牧漁業(yè)豐收獎、山東省優(yōu)選計劃獎等獎項。
摘 要:為加強我省特色蔬菜產(chǎn)業(yè)發(fā)展,加快優(yōu)良品種的推廣面積,推動綠色優(yōu)質(zhì)高效品種轉(zhuǎn)化速度,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高效發(fā)展,促進農(nóng)民增收,現(xiàn)介紹一批2023年山東省登記通過的黃瓜、辣椒品種。
關(guān)鍵詞:黃瓜;辣椒;新品種;登記
1 作物種類:黃瓜
登記編號:GPD黃瓜(2023)370026
品種名稱:芭芭拉
1.1 品種來源
壽光德爾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新育成的早熟雜交品種,母本來源于de1129,父本來源于de4133。
1.2 特征特性
華北型品種。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強雌型,雌花節(jié)率高。果實棒狀,橫徑3.50cm,瓜把長4.00cm,瓜長35.00cm。皮深綠色,光澤度中,無棱,刺密度中等,刺黑色,瘤密,瘤中等,單瓜重270.00g。干物重5.4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10%,維生素C含量0.11mg/g,總糖含量2.00mg/g??拱追鄄?、霜霉病、黑星病,耐高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28170.0kg,比對照沃林9號增產(chǎn)3.53%;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29150.0kg,比對照沃林9號增產(chǎn)0.90%。
1.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全雌型品種,適宜稀植,大水大肥管理。
根據(jù)黃瓜生長情況,建議6節(jié)以下雌花全部去掉,以免墜秧,分批次蘸花,一次3~4個雌花,空2~3節(jié)再蘸。
中后期大水大肥可明顯提高產(chǎn)量、改善黃瓜品質(zhì),整個生長期以防病為主,防病大于治病。
1.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河南、云南、河北保護地早春、越夏、早秋栽培。
1.5 注意事項
該品種抗霜霉病,但高溫低溫都是霜霉病發(fā)生的主要條件,特別是遇到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時要適當加強管理,以保證品種抗性。
2 作物種類:黃瓜
登記編號:GPD黃瓜(2023)370032
品種名稱:壽美長脆
2.1 品種來源
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山東壽光蔬菜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壽光蔬菜產(chǎn)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新育成的雜交品種。母本來源于CU1507249,父本來源于CU1507230。
育種者:國家進、邱志軍、程琳、孫明文、馮云格、郭建秋。
2.2 特征特性
華北型品種。雜交種。密刺型。生長勢強,葉片中等,葉深綠色,節(jié)間適中,瓜碼較密,瓜條棒狀,瓜長32.00cm,瓜皮深綠油亮,黃線少,蠟粉少,瓶頸形短把,刺密,瘤小,淺棱溝,果肉翠綠,肉質(zhì)緊實,口感清脆。干物重8.3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0%,維生素C含量0.09mg/g,總糖含量18.60mg/g。高抗白粉病、病毒病,中抗霜霉病,較耐高溫,不耐低溫弱光。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4265.3kg,比對照津綠21-10增產(chǎn)1.2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4358.2kg,比對照津綠21-10減產(chǎn)3.20%。
2.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建議采用白籽南瓜作砧木嫁接育苗;施足底肥,每畝定植3000株左右為宜。
定植后及時澆緩苗水并實施中耕。前期注意壯根協(xié)調(diào)秧果平衡,中后期適當疏果,加強肥水管理,增施鉀肥,補充鈣肥,少量多次追肥。
病蟲害以預防為主,注意防治霜霉病、角斑病、粉虱、瓜絹螟、蚜蟲等病蟲害。
2.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山東濰坊春、秋季保護地種植。
2.5 注意事項
該品種長勢不強,為保證產(chǎn)量和商品性,在中后期要加強肥水供給,適當疏花疏果,建議每隔2~3節(jié)留1瓜。
3 作物種類:黃瓜
登記編號:GPD黃瓜(2023)370036
品種名稱:強大D15
3.1 品種來源
新泰市強大種業(yè)有限公司新育成的雜交品種,母本來源于C7-16-3,父本來源于CA801-L2。
3.2 特征特性
華北型品種。早熟。雜交種。生長勢強,性型為普通型,雌花節(jié)率高。果實棒狀,橫徑3.80cm,瓜把長4.30cm,瓜長35.50cm。皮墨綠色,光澤度強,無棱,刺密,刺白色,瘤密,瘤小,單瓜重238.60g。干物重4.6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0%,維生素C含量0.12mg/g,總糖含量21.70mg/g。中抗白粉病、霜霉病,耐熱性、耐旱性強,耐低溫弱光性、耐澇性中。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4198.8kg,比對照神魯18增產(chǎn)6.5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4210.1kg,比對照神魯18增產(chǎn)8.20%。
3.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適時播種,建議春播2月20日~3月25日、秋播7月20日~9月10日,培育壯苗,2葉1心時定植。
合理密植,每畝定植3200~3500株。
適當疏花疏果,特別是及早摘除畸形瓜,這是提高產(chǎn)量、保證商品瓜質(zhì)量的必要措施。
增施有機肥,合理追肥。根瓜采收后及時澆水追肥。進入結(jié)瓜盛期和后期特別要增施鉀肥,提高植株對氮肥和磷肥的利用效率,保證果實正常生長對養(yǎng)分的需要。
及時防治病蟲害,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則,科學、安全地施用農(nóng)藥,及時防治蚜蟲、薊馬、葉螨、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和病毒病等病蟲害。
3.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山東春、秋季種植。
3.5 注意事項
肥水不足的情況下易出現(xiàn)大頭瓜、彎瓜、蜂腰瓜等現(xiàn)象。
持續(xù)高溫下(36℃以上)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瓜條變短、瓜色變淺、刺瘤變小稀少、尖頭等現(xiàn)象,亦可能出現(xiàn)產(chǎn)量下降、死秧、感染病毒病等現(xiàn)象,應(yīng)注意加強田間肥水管理,補充鈣、硼等微肥,保持植株長勢健壯。
4 作物種類:黃瓜
登記編號:GPD黃瓜(2023)370049
品種名稱:綠翠6號
4.1 品種來源
寧陽縣金鑫種子銷售中心新育成的中熟雜交品種,母本來源于jx205-9,父本來源于jxh16。
育種者:張士全、高中國、王 勇、高 鵬、王振一。
4.2 特征特性
華南型品種。中熟。雜交種。生長勢強,雌性型,雌花節(jié)率高。果實圓筒形,橫徑4.50cm,瓜把長3.00cm,瓜長17.00cm。皮色淺綠,光澤度中,無棱,刺密度中等,刺白色,瘤密度中等,瘤中等,單瓜重150.00g。干物重3.6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0%,維生素C含量0.0068mg/g,總糖含量2.80mg/g??拱追鄄?、霜霉病,感病毒病,耐低溫弱光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3618.5kg,比對照綠翠2號增產(chǎn)7.8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3556.8kg,比對照綠翠2號增產(chǎn)10.50%。
4.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春大棚種植,12月15日至翌年5月5日播種;秋大棚種植,8月1日~9月15日前后播種。設(shè)施加溫育苗的適宜溫度為15℃~32℃。由于各地氣候不一致,準確播種時間根據(jù)當?shù)鼐唧w情況適當調(diào)整。
建議雙行定植,行距80cm,株距50cm,覆膜栽培,畝定植2500~3000株。
該品種坐果性強,充足的肥水條件有利于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果實商品外觀及品質(zhì)也會更好。
春棚注意用化學藥劑或人工授粉?;ū9皶r采收商品瓜,有助于后續(xù)坐果而提高總產(chǎn)量。
黃瓜主要病蟲害采取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
4.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湖南常德、湖北武漢、四川成都的春、秋保護地種植。
4.5 注意事項
該品種為雜交一代品種,不可留種。由于各地氣候條件不同,建議試種后進行栽培。留瓜不宜太早,9片葉后留瓜即可。
5 作物種類:辣椒
登記編號:GPD辣椒(2023)370122
品種名稱:瑞麗
5.1 品種來源
壽光德爾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新育成的中熟品種,母本來源于DE15-276,父本來源于DE15-196。
育種者:韓化雨、王麗萍、都明霞、吳愛蓮、吳青林
5.2 特征特性
鮮食類型品種。中熟。開花結(jié)果期120天。雜交種。株高160.00cm,株幅67.00cm,株型中等。果實羊角形,果長28.00cm ,果橫徑3.60cm,果肉厚度0.28cm。單果重96.00g,單株結(jié)果數(shù)35.0個。商品果黃綠色。維生素C含量158.40mg/10g,辣椒素含量0.64%。感CMV、TMV、炭疽病,抗疫病,耐低溫,耐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7389.0kg,比對照長征58增產(chǎn)2.0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7456.0kg,比對照長征58增產(chǎn)1.00%。
5.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保護地種植每畝1500~2000株。
每畝使用農(nóng)家肥4000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kg、過磷酸鈣30~40kg,農(nóng)家肥均勻施入田內(nèi),磷肥、復合肥集中施于移栽溝內(nèi)。
正常生長發(fā)育溫度范圍10℃~30℃,不同生育階段可適當調(diào)控。
加強病蟲害防控。
果實成熟適時采收。
5.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山東保護地早春、早秋栽培。
5.5 注意事項
該品種雖抗疫病但并不是含有所有抗疫病基因,因此不等于免疫,另外抗疫病能力受植株長勢強弱、煙粉虱密度、氣溫高低等影響,所以在栽培管理過程中需定期滅殺白粉虱、適當降低棚溫并培養(yǎng)健壯植株,以保證品種抗性。
6 作物種類:辣椒
登記編號:GPD辣椒(2023)370123
品種名稱:美卡利亞
6.1 品種來源
壽光德爾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新育成的鮮食型早熟品種,母本來源于DE15-332,父本來源于DE15-556。
6.2 特征特性
鮮食類型品種。早熟。開花結(jié)果期120天。雜交種。株高180.00cm,株幅70.00cm,株型中等。果實羊角形,果長30.00cm,果橫徑4.00cm,果肉厚度0.30cm。單果重98.00g,單株結(jié)果數(shù)40.0個。商品果深綠色。維生素C含量158.60mg/100g,辣椒素含量0.66%。感CMV、TMV、炭疽病,抗疫病,耐低溫。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7680.0kg,比對照長劍增產(chǎn)4.80%;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7890.0kg,比對照長劍增產(chǎn)5.80%。
育種者:都明霞 王玉端 韓化雨 王麗萍
6.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保護地種植每畝1500~2000株。
每畝使用農(nóng)家肥4000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kg、過磷酸鈣30~40kg,農(nóng)家肥均勻施入田內(nèi),磷肥、復合肥集中施于移栽溝內(nèi)。
正常生長發(fā)育溫度范圍10℃~30℃,不同生育階段可適當調(diào)控。
加強病蟲害防控。
果實成熟適時采收。
6.4 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山東、福建保護地早春、早秋栽培。
6.5 注意事項
該品種雖抗疫病但并不是含有所有抗疫病基因,因此不等于免疫,另外抗疫病能力受植株長勢強弱、煙粉虱密度、氣溫高低等影響,所以在栽培管理過程中需定期滅殺白粉虱、適當降低棚溫并培養(yǎng)健壯植株,以保證品種抗性。
7 作物種類:辣椒
登記編號:GPD辣椒(2023)370188
品種名稱:京美
7.1 品種來源
山東京益種苗有限公司新育成的鮮食型中熟品種,母本來源于H1089,父本來源于M4326。
7.2 特征特性
鮮食類型品種。中熟。開花結(jié)果期43天。雜交種。株高150.00cm,株幅50.00cm,株型緊湊。果實羊角形,果長30.00cm,果橫徑4.00cm,果肉厚度0.40cm 。單果重120.00g,單株結(jié)果數(shù)30.0個。商品果綠色。維生素C含量112.00mg/100g,辣椒素含量0.07%。中抗CMV、TMV、炭疽病、疫病,抗寒,抗病,耐鹽堿,耐溫熱,抗逆性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chǎn)6618.6kg,比對照喜洋洋增產(chǎn)9.19%;第2生長周期畝產(chǎn)6177.4kg,比對照喜洋洋增產(chǎn)8.54%。
7.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適時播種。一般采用大棚或溫室育苗,播種時間為7月至翌年2月,每畝保苗為1800~2000株。
合理定植。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在4月中旬定植,株距40cm,行距45cm,定植前充分煉苗,前期注意防止秧苗徒長。
合理施肥。每畝施用復合肥60~80kg、磷肥120kg,農(nóng)家肥2500~3000kg,每次采收后及時追肥。
及時采收。果實可采收青果也可采收紅果,保證植株生長旺盛。
7.4適宜種植區(qū)域及季節(jié)
適宜在山東、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保護地早春、秋延種植。
7.5注意事項
自然條件對該品種的影響較大,應(yīng)適時移栽,預防凍害,延長緩苗期。高溫暴雨季節(jié)易發(fā)生疫病,合理安排好種植茬口。早春保護地種植控制好溫度,春季露地種植及時防治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