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門下從其學習篆刻的學生中,劉淑度是為印壇熟知的一位。
劉淑度(1899—1985),名師儀,號淑度。祖籍山東德州,生于河北正定。1930年,畢業(yè)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中文系,后在北平、南京等地中學任教。她自小就喜歡金石篆刻,大學讀書時到處尋師訪友。行家認為她的刻法很像齊白石,宜向齊求教。1927年春末拜師入門到齊白石去世,十五年一直得到齊的關(guān)心指教,被老師視為得意門生。
齊對淑度的作品,都逐印閱批講解,有贊揚的,如批“工極”,有指點的,如“二字相離太遠”“二字過拙”“平平”。幾年過去,淑度的印藝有了大進之后,齊白石對他所欣賞的作品更有好評:“穩(wěn),刀法大方。汝所刊之朱文印,此為第一,即吾輩之作不過如是而已。”
一次,齊白石還當面操刀,讓劉淑度看齊派的運刀方法。他左手拿起石頭,右手緊握刻刀,不打印稿,不用印床,十幾分鐘時間,“白石弟子”四個白文字就出來了。后來還刻過《淑度長年》和《千石印室》兩方印。齊白石鼓勵淑度出版印集,而且先寫了序言。序中說:
從來技藝之精神,本屬士夫,未聞女子而能及。即馬湘蘭之畫蘭,管夫人之畫竹,一見知是女子所為,想見閨閣欲駕士夫未易耳。門人劉淑度之刻印,初學古人,得漢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無兒女氣,取古人之長,舍師法之短,殊為閨閣特出也。
劉淑度的中學同學高君箴后來與著名作家鄭振鐸結(jié)婚。在鄭家劉淑度結(jié)識了不少名人,冰心、容庚、郭紹虞、顧頡剛等,也為他們刻過名章。她為魯迅先生刻印,是鄭振鐸代約的。淑度回憶:我選了兩方白壽山石,一方刻成白文“魯迅”,另一方刻成朱文“旅隼”??掏旰?,還專門拿給齊白石看,齊認為“魯迅”這方刻得好。“旅隼”的“旅”字刻得不好。淑度說,我本想磨去重刻,鄭振鐸先生急于去上海,當時邊款都沒來得及刻,就拿走了?!遏斞溉沼洝?934年9月2日記錄:“西諦來,贈名印兩方”。這兩方印,魯迅頗為珍視。
淑度晚年印譜《淑度百印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年)僅收印百方,大多為20世紀30年代刻的名章,《冰心》《高君箴印》為其中佳作?!缎蛄魉思摇房逃?932年,鄭振鐸先生由成府遷至燕大東門的天和廠。屋后有小園,園外有小溪,上橫小橋,先生屬刊“小橋流水人家”。冰心先生見之,以為有小橋流水之致。
《桃李滿天下》是淑度慶祝母校北京師范大學建校八十周年(1902—1982)的獻禮,篆刻家已逾八十四歲,體弱多病,但印文古樸俊美,依然是白石風采。1983年春,北京師范大學校刊載啟功(元白)先生《十六字令》,期盼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早日實現(xiàn)。淑度先生為之刊石。詞曰:“花,骨肉同根各一涯。游子愿,何日早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