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迎
曹操謀士成群、戰(zhàn)將如云。為何?因為曹操有強大的“能量場”。
曹操的“能量場”主要由兩大方面構(gòu)成:一個是他本人的雄才大略,另一個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yōu)秀平臺。許多人投奔曹操,就是覺得他是“潛力股”,值得一起去賭。
曹操擇人,不同于劉備。他以能力為先,兼顧仁義。許多人認為曹操是奸雄,不講仁義。主要證據(jù)是,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在逃亡路上,殺了自己的異姓叔叔呂伯奢一家,并說出了“金句”:“寧讓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逼鋵嵅懿儆屑樵p、有大氣、有自私、有仗義,性格特質(zhì)是“寬帶網(wǎng)”“多頻道”。因此,他選人用人,也是多樣化的。亦因此,他手下什么樣的人都有,不只來自五湖四海,而且品種五花八門。
曹操愛才惜才,真的是求賢若渴。關(guān)云長被曹操俘獲,曹操對這位俘虜處處當大爺敬著,天天當大神供著??蛇@位關(guān)爺硬是不買賬,知道了大哥劉備的去向之后,不辭而別,去找大哥。有人建議曹操,趁早殺了云長,決不可放虎歸山。曹操不僅不聽,還派人給關(guān)云長送了“通行證”。趙云為救劉備的兒子,在曹軍中殺進殺出,曹操見了,下令不準射殺??梢姴懿俣橇恐?,可知曹操對忠勇之士愛慕之深。
曹操不求為人所愛,但求人為我用,或者只要不為別人所用也可以將就。你看不上我沒關(guān)系,我看上你就行。劉備的謀士徐庶,被曹操看上。曹操知道徐庶是孝子,就把他母親給劫持了,逼得徐庶不得不辭別劉備,進了曹營。進了曹營的徐庶不給曹操出主意,曹操也認了。曹操看上司馬懿,派人去請,司馬懿裝病。后來曹操又派人去找司馬懿,直接交代,要是還不肯來,就綁了來。司馬懿只好乖乖地去上班。
劉備擇人慎重、用人放手。曹操擇人標準寬、尺度大,進入門檻低,使用起來就格外慎重。曹操的用人原則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他對司馬懿這類雄才奇才,都是控制著使用,充分利用他們的腦子,盡量不讓他們擁有實權(quán)。如果說,劉備善于收攏人心,曹操則更擅長控制人心。曹操不怕部下有野心、二心或壞心,他只管讓部下們用心工作,而不敢輕易把“野、二、壞”放出來興妖作怪。
曹操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用的是“兩手”:用心觀察,時常敲打,該殺就殺,此為“一手”;禮賢下士,論功行賞,有為有位,此為“二手”。也沒什么新鮮玩意,無非是“胡蘿卜加大棒”,恩威并行而已,可曹操比一般人用得異常嫻熟精妙啊!像司馬懿這種一等一的人杰,在曹操面前也是天天弄出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
曹操的勢力能夠迅速壯大,并牢牢控制了華夏腹地,可以說主要是得益于他的“人才觀”。他擇人,不受流行觀念的束縛,對人才不求全責備,善于用人所長,精于克人之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選人用人方式。
人才觀就是事業(yè)關(guān)。人才觀不開放,事業(yè)關(guān)就打不開。只要是人間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都是人才競爭。人無完人,苛求完美,便少有可用之人,也就降低了競爭能力。
(摘自《說三國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