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承德路校區(qū)(223000) 韋云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在“課程理念”中提出“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fā)展性”,具體表述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
一個好的學習任務應該具有內驅力、整合力、發(fā)展力,突出語文生活化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并運用語文,讓“語文、活動、主題、任務”融為一體?;诖?,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我們嘗試建構“走近中國古典名著”語文學習任務群。這個任務群圍繞單元主題“走近中國古典名著”安排了三個學習任務模塊:走近四大名著(“拉著你的手,認真抖一抖”);走心四大名著(“掀起紅蓋頭,用心瞅一瞅”);親近四大名著(“再也不松手,跟著感覺走”)。每個任務模塊分別安排兩個實踐活動,即研究性閱讀與情境性表達。設計這樣的學習任務初衷是化難為易、興趣指引,帶領學生走近中國古典名著,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產(chǎn)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通過生活化場景、活動化實踐、主題化研讀、任務化落實,引導學生親近四大名著,感受四大名著故事的精彩紛呈、人物的鮮活形象,使學生不僅喜歡上四大名著,而且愿意嘗試閱讀古典名著。
1.線上線下游
吳承恩故居:吳承恩故居是國家AAAA 級旅游景區(qū),全球首部立體電視劇《吳承恩與西游記》的拍攝基地。它由故居本體、吳承恩生平陳列廳、玄奘紀念堂、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六小齡童工作室五個部分共同組成,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個綜合展示《西游記》文化和紀念吳承恩的場所。
2.觀看相關影視作品
(1)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大圣歸來》。
(2)電視劇:1986 年版《西游記》、1987 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
1.猜一猜,對號入座
(1)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孫悟空)
(2)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
(3)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張飛)
(4)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賈寶玉)
2.有趣的歇后語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豬八戒招親——凡心難丟
晁蓋的軍師——無(吳)用
林沖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
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風
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王熙鳳管家——大有大的難處
3.故事匯
說一說四大名著中有名的故事,比一比誰知道的故事多。
【建構意圖】有效鏈接,走近名著
本單元以“走近中國古典名著”為主題,編排了《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紅樓春趣》四篇課文,意在帶領學生走近中國古典名著,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產(chǎn)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激趣,讓學生對中國古典名著產(chǎn)生閱讀興趣。
淮安有吳承恩故居,這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線下參觀與線上掃碼云游《西游記》作者的故居,對學生閱讀《西游記》會有所幫助。另外,關于四大名著的影視資源非常豐富。推薦學生看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大圣歸來》以及與四大名著同名的電視劇,讓學生直觀感受四大名著故事的精彩與人物的光彩,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
在此任務群中,我們設計了三個情境性表達活動。一是“猜一猜,對號入座”,引導學生根據(jù)描述鎖定人物。這些人物都是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人物形象鮮明,他們的故事濃墨重彩,學生猜測起來比較容易。二是“有趣的歇后語”。歇后語妙趣橫生,有利于考察學生對人物的理解程度。三是“故事匯”。要求學生將耳熟能詳?shù)墓适掠米约旱脑捴v述出來,感受名著的魅力,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1.孔明借箭的“智”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謂是算無遺策。第一表現(xiàn)在識天氣。三天前已經(jīng)算定有大霧,所以才敢與周瑜簽訂軍令狀,答應以三天為限完成十萬支箭的任務。第二表現(xiàn)為算準了地利。二十條快船接近曹寨,擂鼓吶喊。曹軍射箭,草船受箭。兩面受箭,保持平衡?;爻虝r順西北之風、順東流之水,等曹操反應過來已駛出二十多里,讓曹操追悔莫及。第三表現(xiàn)為識人心,對人算得準。即算準了曹操生性多疑,大霧天不敢出兵,只會射箭拒敵;算準了魯肅的忠厚與誠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會辦到,果然,魯肅準備了草船,而且還保密;算準了周瑜妒忌自己,定不會幫自己,所以讓魯肅務必保密。
結合對小說故事中人物的分析,學生深入閱讀課文,找出關鍵句子,通過前后文對照來分析人物的特點。
2.武松打虎的“勇”
武松的“勇”表現(xiàn)在藝高人膽大上。武松的神勇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盡管有自尊心作祟,但還是藝高而膽壯。二是英勇打虎,體現(xiàn)了他的武藝高超、勇猛善戰(zhàn)、有勇有謀。
比較武松打虎與李逵打虎。李逵打虎,利刃在手,殺死一窩老虎。對老虎的描寫筆墨不多,老虎的威猛實在不敢恭維。再加上李逵手有利刃,其英勇程度與武松打虎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3.悟空出世的“神”
孫悟空的“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來歷不凡,充滿神性;二是敢為人先,成為猴王。整個故事有兩個變化:第一個是從石頭變?yōu)楹镒?,第二個是從猴子變?yōu)楹锿酢?/p>
4.寶玉的“善”
《紅樓春趣》主要內容為放風箏的趣。寶玉的善良、純真體現(xiàn)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撿到嫣紅的風箏,寶玉馬上吩咐人送回去;大魚風箏一回沒放,讓晴雯放走了也不氣惱;美人風箏放不起來,急得跳腳……
1.復述故事情節(jié)
(1)武松打虎: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
事不過“三”:三碗不過岡的烈酒;三次回轉的機會;三閃三打,打出精彩絕倫!
(2)草船借箭:有了對手不寂寞。
諸葛亮的對手:盟友周瑜的妒忌、強大的敵人曹操、摸不透的天時地利等,讓諸葛亮的形象更立體、更感人。
2.觀點爭辯
(1)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武松真魯莽,死要面子不顧危險,不聽別人善意的勸告。
【建構意圖】閱讀作品,親近文字
本單元的主題為“走近中國古典名著”,要求學生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走近名著,就要走近名著的經(jīng)典故事,走近小說中的人物。所以,在研究性閱讀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是主題閱讀研究。這樣,閱讀中目標得以聚焦,教與學就不會拘泥于一詞一句的理解。本單元的課文理解有些難度,要求學生大致理解即可,理解不了的跳過去也行。學生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語句的意思,遇到一些較難理解的語句,不用反復琢磨,繞過去也可以。當然,學生也可以借助資料、影視作品去理解。主題閱讀研究主要是根據(jù)人物的特點進行閱讀研究。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分別就諸葛亮的智、武松的勇、孫悟空的神與寶玉的善進行研究,這樣學生的閱讀也有方向。在四篇課文的主題閱讀中,學生試著從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人物形象,試著從正面與側面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試著從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中感受人物形象。
在主題閱讀這個學習任務群中,我們設計了兩個具體的學習情境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復述故事情節(jié)。復述武松打虎的故事,要求學生在故事的一波三折中感受武松的神勇。復述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是讓學生感受故事中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對手襯托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第二個任務是觀點碰撞,目的不在于探討觀點的對錯,而在于學生能夠有根據(jù)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在觀點碰撞中,學生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為立體的認識,明白誰也不是天生就是英雄!
1.《草船借箭》鏈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紅樓春趣》鏈接林庚的散文《風箏》
2.《猴王出世》鏈接連環(huán)畫、動畫片《大鬧天宮》
1.課本劇表演
要求學生從四篇課文中選擇,或者從四大名著中選擇一個故事改編成課本劇,并編排演繹。
(1)選擇故事:從四篇課文或四大名著中選擇特別感興趣的故事。
(2)角色分配:根據(jù)角色演繹需要選擇適合的演員。
(3)改編劇本:將課文或小說節(jié)選部分改編為劇本。
(4)排練演繹:排練課本劇,將故事搬上舞臺,展示自己,重現(xiàn)課文中的精彩情節(jié)。
2.名著推薦
認真閱讀本單元“快樂讀書吧”的內容,結合前面學習的四篇課文、語文園地、習作,試著向同學推薦一部古典名著,并說清楚推薦理由。
【建構意圖】培植興趣,閱讀延伸
在親近四大名著這一學習任務群中,安排了拓展性閱讀,主要是鏈接閱讀。鏈接閱讀有以下的價值:一是落實語文要素;二是深化對課文的理解;三是激發(fā)興趣,促進探究。我們設計了兩個情境性任務,引導學生展開語文實踐。
第一個任務是課本劇表演。課本劇表演需要討論“確定什么樣的課文”“角色需要什么樣的人來演”“怎樣演”。(1)確定課文。以本單元的四篇課文為例,《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對話豐富,更適合演繹?!毒瓣枌贰逗锿醭鍪馈分腥宋锏膬刃氖澜绮蝗菀籽?,還涉及老虎、猴子等角色,有難度。《紅樓春趣》的人物多,是群戲,統(tǒng)籌整合是難點。教學不必局限于這四篇課文,可以選擇名著中的其他故事,這樣就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更為開放,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2)確定角色。這是涉及對角色與同學適配度的認識。被選中的同學或是形象貼近,或是性格相似,或是表演能力得到認可。選角的過程也是充滿樂趣的探索之旅。(3)怎樣演。這是一個大工程,涉及劇本改編、演員演繹。這一部分是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內容。
第二個任務是名著推薦。這一任務設計是對“快樂讀書吧”的反其道而用之,即讓學生自己來推薦。推薦前,學生必然要讀一讀名著,否則推薦時就沒有說服力。怎樣推薦,需要學生想出一定的理由,如有著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或是有形象鮮明的人物,或是故事具有啟發(fā)意義。推薦的過程,是分享的過程,也是加深理解的過程,更是激發(fā)興趣的過程。
圍繞單元主題“走近中國古典名著”,整體建構學習任務群有四層意義:一是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古典名著;二是整體建構,三個任務模塊不是扁平化設計,而是進階式的學習歷程;三是閱讀與表達相互促進,閱讀為情境性表達提供可能,讓學生產(chǎn)生語言運用的成就感;四是學習內容的拓展與延伸,讓學生的閱讀視野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