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忘本來傳承 面向未來創(chuàng)新

      2024-04-29 19:57:13蘇鴻雁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哲學思想文化

      蘇鴻雁

      人物簡介

      張立文(1935— ),浙江溫州人,中共黨員,我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出版《和合學——21世紀文化戰(zhàn)略構想》《和合哲學論》《傳統(tǒng)學引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學術的生命與生命的學術》等專著35部。主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學術通史》《國際儒藏·韓國編·四書部》等40余部著作。韓國學術信息出版社出版《張立文文集》(38輯)。

      記者:張老師,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講話指出:“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闭埬務勗谧龊谩皟蓚€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方面,中國哲學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

      張立文: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中國特色首先要是中國的才能稱得上是特色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文化寶藏,中國哲學是其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內核。中華民族是善于思考的民族,是追求愛智的民族,為人類文化貢獻了具有非凡才學的智者,如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孫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偉大的哲學思想名家。中國哲學是“為道屢遷”“探賾索隱”的哲學,為世界哲學增添了光彩奪目的《周易》《道德經》《論語》《墨子》《孫子兵法》《四書章句》《傳習錄》等一大批經典名著。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科學真理,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從其誕生地來說,馬克思主義最初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于19世紀的歐洲,在后人進一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基礎上呈現(xiàn)目前的學說體系。從這個角度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可以說是一種外來文化,外來文化要和中國本土文化相得益彰,就要有一個改造和融合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應運而生。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與馬克思主義殊途同歸。比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等,與馬克思主義關注的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不謀而合。我們現(xiàn)在倡導的積極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與馬克思主張構建的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自由人聯(lián)合體”一脈相承。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是時代所需、人民所盼,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奠定重要基礎。

      記者: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多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涵日臻完善,請您談談這其中體現(xiàn)了怎樣的中國哲學智慧?

      張立文:世界的哲學體系各不相同,沒有一定的模式。中國哲學可依據中國哲學的實際,自己講中國自己的哲學。中國自古以來有致廣大、盡精微的自成系統(tǒng)的哲學理論思維邏輯體系,具有廣泛的包容和開放性。因為哲學追求智慧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開放才能遨游于天地之間,包容無限廣闊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币灾袊軐W為思想內核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化思想資源?!抖Y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薄渡袝虻洹酚涊d:“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敝腥A文化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探索追求“世界大同”,創(chuàng)造一個人類平等、天下和合、四海一家的大同世界。中華民族古圣先賢對天下觀的思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思想智慧和精神支撐。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體現(xiàn)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這是中國哲學開放包容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正是由于兼收并蓄,才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延綿不絕?!巴段乙蕴?,報之以李”,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相互作用的。雖然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然而世界并不太平,民族、種族、宗教沖突依然不斷,動亂、戰(zhàn)爭時有發(fā)生,人類社會遠未實現(xiàn)理想中的和平。若以鄰為壑、破壞合作,將一事無成。互鑒就是相互學習、吸收,在借鑒中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合作互鑒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竭動力和源泉。人類應該“仁民愛物”,熱愛天地自然,就像愛自己的眼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了冷戰(zhàn)思維、霸權思維、單邊思維、封閉思維、保守思維等,施之以“和為貴”的天下和平思維,“以他平他”的相互平等思維,“己欲達而達人”的通達發(fā)展思維,開放包容的誠信合作思維,“交相利”的互利共贏思維,為世界打造新思維、新秩序,為人類塑造新理念、新精神,是世界人民的呼聲、全球各民族的訴求、人類共同的愿望。“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中華文明的智慧使得世界聽到了中國聲音,這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話語自信的體現(xiàn),實現(xiàn)了“文化自覺”的思想轉變。中華文化點亮了全球人民心里的明燈,照亮了人類未來發(fā)展的道路,更開出了人類新時代的新生面。

      記者:西方學界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沒有哲學,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張立文:他們之所以認為中國沒有哲學,是認為東方沒有意志的自由,而哲學是“理智的形而上學”,它與自由同在。因而,黑格爾就斷言“真正的哲學是自西方開始”“東方的思想必須排除在哲學史以外”“在這里找不到哲學知識”,后來法國解構主義的后現(xiàn)代哲學家德里達亦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實際上,在中國的社會文明歷史長河中,哲學思想的主流是開放的、自由的。在一些對“四書”“五經”一知半解,或面對“經史子集”望洋興嘆的人看來,中國古典文獻中沒有“哲學”這個詞。但是無論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哲學思想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還是漢唐儒、道、玄的互辯互學、互納互用,抑或是宋元明清時儒釋道三教融突和合,各種講論(如鵝湖之會)中哲學觀點交流、頻繁溝通,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愛智之道與自由同在。不僅如此,中國哲學講求“天人合一”,這是一種具有奧妙而深邃的精神意味的境界,它是建立在主體自由的、普遍的、無限的中國哲學命根上。孟子提出盡心—知性—知天的命題,朱熹注: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边@就明確地彰顯人的主體自由神明的地位,具眾理而應萬事的普遍的、無限的功能。

      記者:您教書育人數(shù)十載,在為人治學方面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在立德樹人上您有什么心得?

      張立文:這么多年,只要身體允許,我一直堅守教學一線,說一下個人體會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青少年教育工作,他在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考察時指出:“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彼赋觯骸耙蚜⒌聵淙说某尚ё鳛闄z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敝匾暺返吗B(yǎng)成在我國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特別是中國哲學中流傳下來的很多經典文獻都強調了德的重要性。例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等,這些是要求統(tǒng)治者所具備的德行,尤其后面這句話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也曾引用,他要求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必須作表率、打頭陣;“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保ā抖Y記·大學》)等,這些是教化民眾要具備相應的德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立德樹人要從娃娃抓起,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tài),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青少年的頭腦如果不儲備正確的觀念那么錯誤的思想就會入侵,就像田地里如果不種莊稼就會長野草一樣。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青少年培根鑄魂,通過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培養(yǎng)青少年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確的道德判斷、自覺的道德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tǒng)美德?!痹诹⒌聵淙松?,我們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引導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記者: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體用”是中國哲學的一對基本范疇,您如何理解“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這一中國哲學智慧?

      張立文: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绑w”與“用”是中國哲學特有的一對范疇,是虛體范疇,它是無規(guī)定的規(guī)定性。從體用關系的演變來看,體用從單一概念到有分有合,再到體用一源,與代數(shù)學的原理公式有某些相似之處,只要把其他中國哲學概念、范疇代入體用范疇,就可由體用范疇已有的規(guī)定性,而推演出諸范疇的規(guī)定性?!墩撜Z》講“禮之本”“禮之用”;《道德經》講“弱者道之用”;《荀子·富國》講“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shù)也”。宋明理學在體用的探討上有了更大發(fā)展。近代以來,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一些士大夫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企圖以此救國興業(yè)。總體來看,“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是對體用關系的一種主張,體,即本體;用,即作用、效用?!懊黧w達用”“體用貫通”就是要把“體”和“用”結合起來而不能對立起來,這和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哲學不是西方哲學的二分法,而是講究“和合”,“體”和“用”不二分。體用是本質與現(xiàn)象、本體與作用、實體與屬性的融突和合,“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至著的象和至微的理,至微之體與至著之用,是即微即著,即體即用,無有間隔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成果,是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體”和“用”的結合,“體”中有“用”、“用”中有“體”, 是本體論與方法論的高度統(tǒng)一、認識論與實踐論的高度統(tǒng)一,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指出:“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chuàng)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xù)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您對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有哪些寄語?

      張立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文化傳承發(fā)展呈現(xiàn)出新的氣象、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這就為廣大文化工作者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展現(xiàn)新作為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新的起點上,承擔起繼續(xù)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大有可為也應該大有作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一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文化可以變化人的行為氣質,教化道德、凈化心靈、升華精神。文化工作者只有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的火熱實踐中獲取最鮮活的靈感,才能創(chuàng)作出符合人民需要的文化作品,才能更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入人心,增強人民群眾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文化認同。二是必須堅持自信自立。中華民族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fā)展至今的文明。這是中國的文化工作者引以為傲和自信自立的堅實底氣,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堅持自信自立對待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才能更好理解古代中國進而理解現(xiàn)代中國和未來中國,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xù)傳承下去。三是必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對文化建設來說,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chuàng)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要堅持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xiàn)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有機銜接。四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文化工作者要順應時代、把握時代必須科學認識深刻理解這些時代問題,才能在時代大潮中更好賡續(xù)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五是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系統(tǒng)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文化工作者要以系統(tǒng)觀念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辯證地而不是單一地、整體地而不是部分地看問題,努力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六是必須堅持胸懷天下。中華文化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兼濟天下”為己任,在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fā)展方面,中華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工作者要舉高望遠樹立世界眼光,要胸懷全人類,要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氣魄,既要傳承本國優(yōu)秀文化又要注重吸收外來優(yōu)秀文化,努力為世界文明的百花園增光添彩。

      責任編輯 閆宏偉

      猜你喜歡
      哲學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菱的哲學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誰遠誰近?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晾衣哲學
      視野(2009年20期)2009-04-09 06:18:56
      和田市| 定安县| 普宁市| 汽车| 富源县| 贺州市| 策勒县| 横山县| 临夏县| 和田县| 广德县| 紫阳县| 古浪县| 广平县| 萝北县| 巩留县| 西城区| 顺平县| 乾安县| 茶陵县| 右玉县| 柏乡县| 星座| 改则县| 高雄市| 新民市| 南开区| 平罗县| 堆龙德庆县| 灵台县| 钟山县| 无极县| 马龙县| 东宁县| 内丘县| 临泉县| 门头沟区| 泸定县| 开原市| 健康|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