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教育部黨組因勢開展“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為高校黨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文章在對陜西省各高校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得出“對標爭先”建設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積累的豐富工作經驗,但也存在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對黨建理論研究的深度不夠、高?;鶎狱h組織建設不力等問題。文章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提出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的實踐路徑,推動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對標爭先;高校黨建;高質量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D267;G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6-0184-05
高校是黨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人才培養(yǎng)基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全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論和新舉措,形成了系統(tǒng)的高校黨建思想體系,為做好高校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建工作的基本單元,必須堅實穩(wěn)固,才能發(fā)揮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2018年5月,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全面對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章黨規(guī)黨紀,在管黨治黨取得新成效上、在辦學治校展現新作為上、在推動內涵式發(fā)展取得新突破上爭優(yōu)創(chuàng)先,為高校黨建工作注入新活力,推動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一、高校黨組織開展“對標爭先”的時代價值
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中,圍繞高校黨的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推動高校黨建穩(wěn)步發(fā)展的制度政策,進行了一系列符合時代背景的黨建活動。新時代,在高校各級黨組織開展“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是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舉措。
(一)新時代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是黨心所系
從人口大國向人才強國“升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目標使得我國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更高,對知識分子的需求更強烈[1]。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主要陣地,肩負立德樹人的重大任務,辦好高等教育,必須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呼喚高校高質量黨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永不改變的本質屬性。在推動高校黨的建設的過程中,“對標爭先”是黨心所系,其實質就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鑄魂根本、實踐基礎和動力源泉,切實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見成效。
(二)新時代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是信心所在
新時代黨的建設質量目標是要進一步實現黨的建設從“有形”到“有效”、從“體量”到“質量”、從“入腦”到“入心”、從“上層”到“基層”的深化和延展,進而不斷鞏固和擴大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時刻保持一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信心[2]?!皩藸幭取?,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在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上當好標桿,不斷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發(fā)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夯實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推動事業(yè)發(fā)展,嚴格對標看齊,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爭創(chuàng)先進,為加快推進高?!半p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三)新時代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是決心所至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3]。高校首要任務就是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就需要在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基礎上,各高校要“對標爭先”,引導黨員和領導干部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勇擔使命、開拓創(chuàng)新、奮勇前進,對標先進查找不足,切實增強黨的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同時,強化趕超意識、變革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服務意識,把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高校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任務緊密結合,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滿足廣大師生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二、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需求程度達到全新高度,加快“雙一流”建設、走高質量發(fā)展道路成為新時代高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方位的內在要求和現實課題。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的本質在于“對標”是根本,“爭先”是目標[4]。因此,從不同方面剖析高校黨建工作現狀是加快推進和實施“對標爭先”建設的基本前提。本研究立足陜西省高校黨建工作實際,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面向在陜的公辦本科、民辦本科、公辦高職、民辦高職四類共50多所高校的黨委部門工作人員、部分二級黨委和基層黨支部書記等開展調研工作。調研共發(fā)放問卷2588份,回收問卷2494份,回收率為96.37%,其中,有效問卷2438份,有效率97.75%。圍繞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黨組織基本建設、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等方面調研黨建工作情況。
(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 在管黨治黨方面
高校黨委承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對陜西省高校黨委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如何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8%的調查對象認為高校黨委領導核心職能發(fā)揮“很好”和“較好”,只有不到1%的調查對象選擇了“不了解”或“較差”,整體評價較高。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重點事項,各高校調查對象對其了解程度主要是“比較了解”。調查問卷統(tǒng)計結果,有42.74%的調查對象選擇“十分了解”,56.34%的調查對象選擇“比較了解”,只有0.92%的調查對象表示“不了解”。對于新時代黨組織如何加強自身黨建工作,關鍵在于“加大對院(系)基層黨委的督導考核力度”“提升黨組織負責人的履責意識和專業(yè)能力”“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保障黨建工作專項經費落實”“增設學校黨建工作專業(yè)人員崗位并納入績效考核管理”“喚醒黨員意識,促進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等六方面,其中前兩項選擇的人數分別占73.26%和81.5%。
2. 在辦學治校方面
問卷從教育教學、文化建設和德育建設三方面對高校黨委承擔辦學治校主體責任現狀進行調查。在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現上,按照關鍵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保證學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保障監(jiān)督校長正確行使職權”“在辦學理念、培養(yǎng)目標上落實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學校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在干部選任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對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做好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在黨組織對學校文化建設的作用評價上,60.7%的調查對象認為“主導學校文化建設,作用顯著”,33.77%的調查對象認為“參與學校文化建設,盡到職責”,還有5.53%的調查對象認為“效果一般”和“幾乎不起作用”。調查對象認為黨組織在德育工作中,“主導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和德育管理制度設計”應占據首要位置,其次仍需參加學校德育相關工作,找到有效的抓手和載體,并把黨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等納入德育管理機制。
3. 在基層黨組織建設方面
在涉及高校黨支部設置情況的相關問題中,85%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其所在學校的黨支部規(guī)模與教學、科研、管理相適應。關于黨支部開展黨員培訓教育的方式,主要以集體學習和黨課為主,分別占91.24%與80.9%。此外,還有集中培訓、講座和報告會、交流研討、實地學習觀摩、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紅色影視作品等多種方式。其中,講座和報告會最為廣泛,占72.88%和70.85%。值得一提的是,有190名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其他”,這反映了仍有約7.8%調查對象了解問卷選項未提及的黨員培訓教育方式方法。
4. 在黨組織工作方式改進方面
在保障學校黨組織開展工作的主觀認知方面,認為要優(yōu)先“豐富學習內容,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的調查對象占比37.27%,位居第一。其次,有28.85%的調查對象選擇優(yōu)先“增加組織活動經費”。對現有黨組織工作評價中,54.49%的調查對象選擇了“加強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亦有近52.16%的調查對象提出需要“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在黨組織工作規(guī)章制度上,最為調查對象重視的制度或機制分別為“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責任制”“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長效機制”“黨員聯系和服務師生工作機制”,先后有55.01%、53.45%與48.74%的調查對象選擇了這三項。
5. 在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方面
對于目前開展的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25.53%的調查對象表示“十分了解”,42.8%的調查對象為“比較了解”,但仍有23.84%與6.21%的調查對象選擇“一般了解”或“不太了解”。分別有45.87%和46.99%的調查對象對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給予“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評價。對于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工作中仍需加強和有待改進的方面,60.18%的調查對象表示要優(yōu)先“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形式,激活理論學習動力”,50.47%的調查對象建議“建立健全培育創(chuàng)建工作制度規(guī)范”,亦有40%左右的調查對象選擇“輻射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大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與“從嚴抓好組織運行”等。
6. 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方面
對于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占26.77%。二是考核評估機制的科學性有待加強,占25.48%。在改進和提高當前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建議意見中,60.92%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健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的激勵保障機制?!巴晟平處燑h支部書記工作考核評估機制”在該項選擇中占比52.82%,選擇“建立健全教育培訓機制,提高‘雙帶頭人’履職能力”的占比48.63%,成為提高當前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三個主要建議。
(二)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政治、思想、組織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為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積累了良好的工作經驗,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和黨員的引領力不斷增強。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待進一步反思和改進。
第一,對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高校未能正確處理教學、科研、黨建三者之間的關系,出現重教學、重科研、輕黨建的現象,未能認識到政治理論學習對于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認識提升的積極作用,將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會議精神、規(guī)章制度等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第二,對黨建理論研究的深度不夠。高校既是傳播科學知識和研究科學理論的重要平臺,也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教育的重要陣地,但長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重視導致對馬克思主義研究不夠深入。第三,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力。部分高校存在的問題是在加強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建設方面的精力不足、效果不明顯,在選優(yōu)配強黨支部書記方面下的功夫不夠,基層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支部書記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揮不夠充分。第四,高校發(fā)展黨員的質量亟須提高。黨支部對培養(yǎng)教育和考察相關材料的填報或審核、黨委對黨支部報送材料的審查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審核不嚴、責任落實不夠的情況,使得在有些材料不全或存在問題時,還繼續(xù)完成黨員發(fā)展程序。如一些思想匯報內容與時事內容有差距,教育培養(yǎng)考察等紀實材料填寫不夠規(guī)范嚴謹,黨支部歸檔不齊全有關發(fā)展黨員材料仍被黨委審查批復通過等。第五,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部分高校仍存在不同程度錯誤思想和觀點的傳播空間,對學校的論壇、報告會、講座等有管理漏洞,對師生的思想動態(tài)不夠了解,對于一些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等。
三、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的實踐路徑
自2018年“對標爭先”建設計劃實施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為行動指南,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圍繞“六個過硬”,指導基層黨委做到“五個到位”,黨支部落實“七個有力”,全面推進基層黨的建設,在服務國家戰(zhàn)略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勇擔強農興農時代使命,積極探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實踐路徑。
(一)聚焦黨的領導,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學校黨委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在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扎實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為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持和高水平科技支撐”的崇高使命,全面謀劃“面向國家戰(zhàn)略、突出優(yōu)勢特色、做出一流貢獻”宏偉藍圖。一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建立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民主集中、運行協(xié)調的議事決策機制。二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落實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guī)則,堅持“三重一大”等事項由班子集體討論決定。三是深入推進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校院兩級教代會制度,不斷完善學術委員會制度,推行學院教授委員會制度,搭建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框架[5]。四是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嚴格新進教師、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審核,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壓實政治責任,強化陣地管理。五是深入實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推動形成育人合力,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
(二)聚焦思想引領,夯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基
學校黨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一系列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加強師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師生政治理論素養(yǎng)。一是開設“大國三農”通識課程,開展“九曲黃河”生態(tài)文明教育,組織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xiāng)”“青年紅色筑夢之旅”、駐村駐點支教支農等系列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學農愛農、強農興農的意識,持續(xù)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二是落實學?!秲杉夵h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做到有學習計劃、有交流發(fā)言、有學習小結,將教職工參加學習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與政治鑒定的重要依據。三是發(fā)布《學生政治理論學習及集體活動制度》《“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團日、輔導報告、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分眾化、差異化的形式,實現政治理論學習既全員覆蓋又扎實有效。四是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評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yōu)秀案例,制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雕塑,總結提煉校風教風學風表述語。五是選優(yōu)配強思政課教師,常態(tài)化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與課程思政建設”主題活動,選樹思政教學標兵,加快深化“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逐步形成“思政課+課程思政+實踐課堂”的思政育人大格局,持續(xù)提升思政教育質量。
(三)聚焦組織建設,鍛造紀律嚴明作風硬朗的黨員干部隊伍
學校黨委以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嚴格履行監(jiān)督職責,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激發(fā)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一是成立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校黨委、學院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校領導黨風廉政建設任務分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細落實。二是成立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用一年半的時間實現了對全校33個二級黨組織巡察的全覆蓋,建立巡視巡察整改、審計整改和整改常態(tài)機制,確保整改落地到位見效。三是嚴格執(zhí)行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完善干部民主推薦和考察方法,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四是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加強對干部社會兼職管理,嚴格規(guī)范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五是成立黨委人才工作部,深入推進人才強校戰(zhàn)略,建立人才發(fā)展支持體系,協(xié)調各方面力量形成推動人才工作合力。六是加強“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建設,遴選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等一批科教領頭人擔任黨支部書記。七是深入開展新時代黨建示范創(chuàng)建和質量創(chuàng)優(yōu)工作,學校獲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1個、樣板支部5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2個。學校獲批陜西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入選陜西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2個、樣板支部4個。
(四)聚焦融合發(fā)展,發(fā)揮黨的政治優(yōu)勢、思想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
學校黨委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黨建工作與業(yè)務工作同謀劃、共部署、齊落實,深入推進黨建與業(yè)務深度融合。
一是建立“通專結合、本研貫通、產教融合”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積極推動一流專業(yè)與一流課堂建設。二是推動落實《關于加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見》《一流本科教育行動計劃(2018—2022年)》《關于加快推進新農科專業(yè)建設的意見》《一流專業(yè)建設方案》等,全面加強專業(yè)、課程和教材建設,穩(wěn)步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各項任務。三是優(yōu)化調整機構及崗位設置,成立綜合素質教育學院等機構,系統(tǒng)梳理黨群、行政部門及直附屬單位工作職責,組織體系更加協(xié)同高效。四是按照“頂天立地”科技方針,依托學科群打造形成5個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的研究高地,取得一批重要的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8個學科方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五是成立農民發(fā)展學院、新農村發(fā)展研究院、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研究院,開展西北鄉(xiāng)村大調查,打造“三團一隊”智力扶貧模式,構建形成以科技推廣、職業(yè)培訓、聯盟協(xié)同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新體系,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六是積極推動上合組織農業(yè)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成立上合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研究院,建立海外農業(yè)科技示范園,牽頭深化上合組織大學現代農業(yè)方向,助推“一帶一路”建設。七是大力推進職稱評審改革,建立“標志性成果”評價機制,突出質量、績效和貢獻導向,實現人才評價標準多元化,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潛心治學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參考文獻:
[1] 羅若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黨建的重要論述研究[D]. 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9.
[2] 王耕,張二軍. “對標爭先”視域下高校黨建工作發(fā)展研究[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403-408.
[3] 王麗平. 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現方式[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3):20-30.
[4]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EB/OL]. (2018-05-2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18.html?eqid=e34449e5001687810000000664433470.
[5] 李興旺. 扎根西部 牢記使命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農業(yè)大學[J]. 中國農業(yè)教育,2021(02):1-3.
(薦稿人:李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兼學生工作秘書,副教授)
(責任編輯:牛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