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佑
摘要 廣州市北二環(huán)高速公路香雪互通至火村互通段現(xiàn)狀為雙向8車道+2條輔助車道,擬在該段修建一座480 m長的全封閉聲屏障。文章對聲屏障的占道施工交通組織保通方案進行研究,綜合考慮施工需求、交通通行能力與經濟效益,在明確施工期間主線至少雙向6車道通行的情況下,研究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及對應的交通疏解、分流方案。
關鍵詞 高速公路;占道施工;交通組織;交通疏解
中圖分類號 U41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7-0073-03
0 引言
廣州市北二環(huán)高速公路(G1508)是國道主干線京珠高速公路(G4)及國道主干線沈海高速公路(G15)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全長38.4 km,呈東西走向,東與東二環(huán)高速、廣深高速相連(且與北環(huán)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相距不遠),西與西二環(huán)高速、廣清高速相接,沿線又與機場高速、機場第二高速、華南快速、京港澳高速、廣河高速、廣惠高速、廣佛肇高速及G324、G105、G106國道和S115、S116、S117省道眾多干線公路相交成網。北二環(huán)高速作為溝通廣州市北部地區(qū)國道干線公路的重要紐帶,交通流量大,分流道路少。在交通繁忙的既有城區(qū)高速公路上施工既要滿足施工空間斷面的需求、施工安全,同時又要保證道路的交通安全暢通和營收,對交通組織方案、交通疏解方案的編制均有極大的難度,同時,在占道施工過程中如何快速處理壓縮車道后帶來的交通擁堵、事故應急處理是相關從業(yè)者不得不面對的難題[1]。
1 項目概況
該全封閉聲屏障項目總體設計長度為480 m,為全國首例在雙向10車道營運高速上新建全封閉聲屏障項目。從南覆蓋道路,到東西兩側匝道處向內收縮,只覆蓋橋梁與東側匝道,向北延伸至橋梁中部。為路基段、橋梁段兩部分,各段中部設置雙柱分縫。路段長度約240 m,路基段聲屏障起止點樁號為K36+610~K36+850,跨度約51~68 m,采用實腹式門式剛架,設置一根中柱,單跨最大跨度約為36 m,設計高度不高于13 m。橋段長度約240 m,橋梁段聲屏障起止點樁號為K36+370~K36+610,跨度約44~60 m,采用平面桁架式門式剛架,其中橋梁引路段設置中柱,其余橋段采用單跨剛架,單跨最大跨度約為60 m,高度不高于13 m。
2 區(qū)域路網現(xiàn)狀
2.1 周邊路網狀況
全封閉聲屏障項目建設在北二環(huán)高速上,整體呈南北走向,北端為香雪互通立交接市政路開創(chuàng)大道,南至火村互通立交銜接廣深高速、東二環(huán)高速。北二環(huán)高速該路段現(xiàn)狀為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限速80 km/h,斷面最大交通量超15萬自然輛/d,香雪互通與火村互通之間增設了一條貫通車道。香雪互通立交的A、B、D匝道設計速度均為40 km/h,C匝道設計速度為35 km/h。
2.2 施工內容及交通組織特點
主要施工內容為:B、C、D軸下部結構樁基、混凝土短柱、承臺、系梁等。施工區(qū)域B軸樁基位于香雪C匝道并穿越收費站,C軸樁基位于高速主線中央分隔帶,D軸樁基位于香雪B匝道上,施工時需封閉B、C匝道收費站,交通組織需要分期分階段進行。同時,施工材料運輸車輛需經過收費站跨越北二環(huán)高速到達施工現(xiàn)場,施工車輛與運營車輛相互干擾,安全風險高,“保安全、保暢通、保經營”是該工程的重點。聲屏障上路基礎工程涉及高速交警二大隊、三大隊、五大隊和黃埔大隊管轄區(qū)域,施工期間路基段由雙向10車道變?yōu)殡p向7車道,橋梁段由雙向8車道變?yōu)殡p向6車道,黃埔區(qū)香雪收費站由繞城高速南往北方向需提前繞行,由開創(chuàng)大道西往南向也需提前繞行,社會影響面大是該項目的重難點。
2.3 分流點布設方案
項目周邊主要道路包括廣佛肇高速、廣深高速,地方道路為開創(chuàng)大道、廣汕公路,總體來看,該項目范圍涉及關鍵節(jié)點為香雪站、蘿崗站、火村立交。
核心控制區(qū)。施工路段是香雪互通段為核心區(qū)域。施工期間,在該香雪互通路段、東行入口、西行出口;在施工路段設置相應的照明燈、警示燈、防撞桶等設施。
外圍疏導區(qū)。在施工路段周邊道路(蘿崗立交、火村立交、長平收費站、蘿崗收費站、開創(chuàng)大道、廣汕公路)設置相應的交通疏導指示牌,為車輛提示可繞行路線,讓車主提前做好準備,選擇最優(yōu)行駛路線。
進端分流區(qū)。在交通高峰期間,施工路段交通壓力大,需做好進端分流措施,設置分流指示牌、通過網絡電臺渠道等告知車主提前分流,錯峰行駛,避免施工路段匯入車輛過多,造成交通擁堵[2]。
3 聲屏障工程下部結構交通組織專項方案
在交警、交通局審批后開始7 d社會公示,公示期間同步施工標識標牌,公示7 d后在各施工區(qū)域采用水碼隔離進行交通疏解,進行7 d交通運行壓力測試,壓力測試完后采用混凝土護欄硬隔離或水馬進行施工圍蔽,開始下部結構施工。占道施工前進行桌面演練,按照施工小組職責進行分組,明確分工,明確占道交通疏解方向(主線/匝道),明確占道交通疏解占用時間,明確施工工序(先擺放不占道的標牌、設施,再擺放占道的標牌、設施),明確占道長度(警告區(qū)、上游過渡區(qū)、緩沖區(qū)、工作區(qū)、下游過渡區(qū)、終止區(qū)、限速)。
3.1 第一階段
該次交通疏解進行聲屏障下部結構施工,施工段主線由雙向8車道漸變?yōu)殡p向6車道,其中北行車道維持3車道通行,南行車道維持3車道+應急車道通行。第一期工期約為140 d,第一階段圍蔽中央分隔帶及南行1車道、北行2車道,第一階段西往南匝道全封閉施工為40 d,南往東匝道全封閉為80 d,過往車輛引導至長平收費站或蘿崗收費站進出高速,主線全天維持雙向6車道通行。
路基段北行車道靠中央分隔帶占用7 m寬車道,南行車道靠中央分隔帶占用3.25 m寬車道,3.25+0.5+2+0.5+
7.0=13.25 m,圍蔽寬度13.25 m。
立交段北行車道靠中央分隔帶占用5.75 m寬車道,南行車道靠中央分隔帶占用4.25 m寬車道,4.25+0.5+2+
0.5+5.75=13 m,圍蔽寬度13 m。
施工期間北行出口D匝道及南行入口C匝道均進行封閉,如圖1所示。
3.2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根據(jù)第一階段施工期間主線圍蔽施工段不變,北行出口D匝道進行封閉不變,第二階段C匝道半封閉,開創(chuàng)大道西往南方向圍蔽C匝道東側的車道,施工時維持匝道西側一車道供車輛通行,主線施工圍蔽時間為140 d(含施工期間北行出口D匝道封閉時間為80 d,南行入口C匝道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40 d,第二階段為60 d)。第二階段主要是西往南匝道在第一階段的40 d施工完成后,開放一車道供過往車輛進入高速(如圖2所示),如因車流過大導致開創(chuàng)大道堵塞,過往車輛將被引導至長平收費站或蘿崗收費站進出高速。
第二階段C匝道半封閉,開創(chuàng)大道西往南方向圍蔽C匝道東側的車道,施工時維持匝道西側一車道供車輛通行(如圖3所示),車道寬度為3.5 m,圍蔽長度為270 m。
4 過程經驗總結
(1)車流導向明確。分級減少車道(北行)數(shù)轉變自然,重新施畫的車道標線、交通圍蔽線形順暢,局部不允許變道路段采用了實線,行車斷面邊線采用了振動標線提示車輛在規(guī)定車道行駛[3]。
(2)作業(yè)區(qū)圍蔽規(guī)范。作業(yè)區(qū)的硬隔離石背部采用了鋼板連接增強整體防撞性能,采用智能錐桶提示過往車輛,面向行車道側安裝LED燈帶、警示頻閃燈,增強夜間警示照明能力,增加防拋網提升防眩能力(中分帶防眩植物拔除,防眩能力降低)的同時阻擋施工作業(yè)時碎片、零部件飛濺降低對行車道的安全威脅,并且在樁基施工時額外增加帆布防護以防泥漿飛濺至路面,超高段低側半幅的交通圍蔽石馬底部采用磚砌砂漿裹住防止雨水、施工泥漿進入行車道路面。
(3)管理規(guī)范,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迅速。迎車面設置交通協(xié)管員(主線2人、匝道2人)指揮交通,24 h巡查,發(fā)生交通事故等特殊情況時及時進行現(xiàn)場處置;認真落實段長及交通協(xié)管員巡查制度,采用人工檢查、車輛巡查、無人機高空航拍等方式多層次查找交通組織圍蔽存在的問題,定期組織參建單位、交警、路政研討現(xiàn)場交通組織存在的問題或優(yōu)化空間,及時封堵漏洞、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4];靈活利用高清監(jiān)控設備(建設方、監(jiān)理方、施工方均可采用手機App實時監(jiān)控)對現(xiàn)場圍蔽設施、施工機械、工人個人防護、交通協(xié)管員值守、行車道交通狀況等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預警。
(4)工程配套,減少占道施工時間。對比各類樁基成孔設備后,選擇了施工速度快、對道路擾動少的旋挖鉆進行樁基成孔,并做好施工進度計劃,檢測計劃和工序搭接,24 h不間斷作業(yè),盡量減少占道施工時間。
(5)在施工期間遇突發(fā)事件或嚴重交通堵塞,充分利用廣播、周邊道路LED誘導屏或各類互聯(lián)網、移動終端等平臺發(fā)布道路信息,及時向司機及社會發(fā)布施工區(qū)的交通信息,以保證交通暢通和出事后能夠及時疏散、分流交通。
(6)在沿線相交路口增設交通引導人員,提前將轉入車輛分流以緩解堵塞,并及時維護損壞的交通圍蔽設施;協(xié)助執(zhí)法人員在施工區(qū)域內疏導交通,指揮社會車輛通行,并始終在此區(qū)域內保證有兩臺應急車輛,以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
5 結語
(1)針對大流量繁忙高速公路互通改造交通組織方案進行研究,以北二環(huán)高速保利羅蘭小區(qū)段全封閉聲屏障建設工程為案例,結合現(xiàn)場實際道路情況、車流分布特點等,提出了施工改造期間主線及互通匝道的保通方案。施工期間主線采用維持60 km/h雙向6車道通行的交通組織模式,充分利用道路橫斷面寬度(重新施畫標線,劃分車道),最大化確保了北二環(huán)高速與香雪互通間的通行效率與安全,并結合周邊路網狀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交通分流方案,切實減緩上下班早晚高峰期間主線的通行壓力,為今后北二環(huán)改擴建工程的交通組織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2)北二環(huán)高速(火村—香雪)涉事路段受壓縮車道(8車道變6車道)和降速影響,該路段服務水平明顯下降,飽和度局部上升至E級以上,周一早高峰、周五晚高峰發(fā)生了擁堵情況。同時,繞行車流的增加,開創(chuàng)大道雙向有明顯的流量增加特征,高峰期間出現(xiàn)了車輛排隊、交通延誤情況。隨后黃埔交警大隊采用了間斷封閉上下行北二環(huán)香雪互通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夢. 上跨既有高速公路的分離式立交施工交通組織方案研究[J]. 北方交通, 2021(12): 64-68.
[2]任廣清. 關于佛開改擴建施工交通組織及安全管理研究[J]. 價值工程, 2017(12): 24-27.
[3]王偉, 陸雨函.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期交通分流方案, 2020(2): 66-68.
[4]管連眾, 武珂縵, 李欣, 等. 繞城高速公路應急交通組織方案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6(12): 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