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
近期熱映的電影《沙丘2》中出現(xiàn)的“沙漠鼠”萌萌的,它一蹦能跳出很遠,身后還拖著條細長尾巴。最可愛的是,它還有一對大耳朵,不僅能探聽風吹草動,耳朵內面還能凝結水分,兩只小爪子一抓就能喝到嘴里。
“電影中厄拉科斯星球上的‘沙漠鼠穆阿迪布,設計靈感其實來自現(xiàn)實世界中的長耳跳鼠?!敝袊茖W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黃乘明告訴筆者,長耳跳鼠是一種小型嚙齒類動物,以其出色的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能力而聞名,主要分布在沙漠和干燥地區(qū)。在我國,長耳跳鼠主要分布于內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
長耳跳鼠有三長:長耳、長腿、長尾巴。它體長一般在7~9厘米,尾巴卻能達到體長的兩倍,在15~19厘米左右。它的大耳朵比頭部大三分之一,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被稱為“沙漠中的米老鼠”。目前,長耳跳鼠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現(xiàn)實生活中,長耳跳鼠也能用耳朵收集水嗎?“當然不能。長耳跳鼠幾乎不需要直接飲水,而是從食物中攝取幾乎所有必需的水分。”黃乘明進一步解釋說,這種能力來自它們極其高效的腎臟,能夠極大限度地減少水分通過尿液流失。同時,長耳跳鼠的新陳代謝能力強,又特別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尿液濃縮度非常高,糞便也十分干燥,這就進一步減少了水分的損失。此外,長耳跳鼠主要在夜間出沒,這有助于避免在白天的極端高溫下活動,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世界上有生物可以主動收集水分嗎?黃乘明介紹,非洲南部的納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qū)之一,每年降雨量僅為1.4厘米。生存在這里的納米布沙漠甲蟲,在收集水分方面展示了獨特的適應性。這種甲蟲會爬到沙丘上,將頭部朝向微風的方向,翹起臀部,身體保持45度角。它的鞘翅表面有著凹凸不平的構造,由親水性的凸起部位和疏水性的凹槽組成。霧氣中直徑約15~20微米的微小水滴會黏附在其凸起部位,形成較大的水珠,這樣就不易被風吹走。當水珠積累到足夠大時,就會沿著凹槽直接滑進甲蟲嘴里。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們還從這種甲蟲的水收集機制中獲得靈感,發(fā)展出了新型的水收集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在干旱地區(qū)收集大氣中的水分,用于人類和農(nóng)業(yè)的用水需求?!秉S乘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