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經(jīng)·小雅》:基于個體經(jīng)驗的私人敘事

      2024-05-13 08:02:57徐軍新吳建新尤麗霞
      青年文學家 2024年8期
      關(guān)鍵詞:大雅小雅詩經(jīng)

      徐軍新 吳建新 尤麗霞

      論及中國古典詩歌,似乎很難繞開兩大主流觀點:一是“詩言志”,最早見于《尚書·堯典》,所謂“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二是“詩緣情”,最早見于陸機《文賦》,所謂“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二者并不沖突:就總體傾向而言,都強調(diào)詩的抒情性;就各自指涉而言,前者試圖揭示詩的內(nèi)容特質(zhì),后者則試圖揭示詩的創(chuàng)作動機。至于孔穎達“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春秋左傳正義》)和李善“詩以言志,故曰緣情”(《文選注》)之說,其實已經(jīng)注意到了二者的辯證關(guān)系。有人認為“詩言志”即“詩緣情”,或是對孔穎達“情、志一也”一語斷章取義的誤讀。

      當然,無論“言志說”,還是“緣情說”,均以“情志”為詩的本色。這一觀念的生發(fā)、延展,使詩的抒情性不斷強化,敘事性則自然而然被排斥到詩歌研究的邊緣,很難得到應(yīng)有關(guān)注和充分挖掘。事實上,即便我們承認“情志”是詩的唯一本色,也無法完全避開“敘事”來論詩。聞一多先生曾經(jīng)在《歌與詩》中指出:“歌”與“詩”是《詩經(jīng)》的兩個源頭,“歌”的本質(zhì)是抒情,“詩”的本質(zhì)是記事;“詩”即“志”,具有“記憶”、“記錄”、志向、感情等多方面意義,“詩言志”的命題,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詩表現(xiàn)人的志向理想,而應(yīng)包含記事、言志、抒情等多方面內(nèi)涵;“歌”與“詩”的平等合作,“情”“事”的平均發(fā)展,才是《詩經(jīng)》的特質(zhì)。在他看來,《國風》《小雅》既是《詩經(jīng)》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歌、詩合作的典范。這也意味著,即便是《國風》《小雅》這樣偏于“抒情”的篇章,同樣具有“記事”的成分。探討《詩經(jīng)》文本的“情”“事”關(guān)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詩歌的敘事傳統(tǒng)。

      考察《詩經(jīng)》“三頌”及《大雅》的主流敘事形態(tài),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敘昭穆、述功德、表神圣的早期祭歌,還是展演周族歷史記憶的《生民》諸詩,其記事均建立在集體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之上,其本質(zhì)都是集體情緒的宣泄,其行動主體都是始祖、開國之君、時王等重要歷史人物,其敘事者都是史官、巫祝等部族歷史的代言人,具有題材宏大、風格宏偉的史詩性質(zhì),顯系“宏大敘事”的范疇。比如“頌”,就有學者認為它是一種“儀式敘述”,頌詩“就是用于儀式的敘述之辭”(韓高年《頌為“儀式敘述”說》)。又如《大雅》之《生民》諸詩,歷來被視為“周人開國史詩”。與之相比,《小雅》則逐步將敘述的焦點轉(zhuǎn)向個體經(jīng)驗,呈現(xiàn)出某種“私人敘事”的傾向。

      所謂“私人敘事”,在格雷馬斯看來,就是“建立在個體經(jīng)驗基礎(chǔ)上的記事,內(nèi)容涉及個人生活中的普通事件”(《結(jié)構(gòu)語義學》)?!缎⊙拧肥赵?4篇,梁葆莉、苗貴松按所涉題材在《〈詩經(jīng)〉大小雅題材及作者比較研究》中將其分為典禮詩(含祝頌之作、祭祀詩、宴飲詩)、政治諷刺詩和類風詩三類:典禮詩33篇,其中《天?!贰掇な挕贰遁驾颊咻贰读隆返?9篇為頌美之作,《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4篇為祭祀詩,《鹿鳴》《棠棣》《伐木》《魚麗》等10篇為宴飲詩;政治諷刺詩20篇,包括《沔水》《節(jié)南山》《正月》《雨無正》等;類風詩21篇,其中《四牡》《采薇》《出車》《禞杜》等10篇述服役之苦,《白駒》《小弁》《何人斯》《谷風》等5篇敘男女情事,《黃鳥》《我行其野》《鶴鳴》《蓼莪》等6篇從其他角度寫人生境遇。如果說典禮詩的頌美、祭祀和宴飲題材尚且處于廟堂之上,所詠多為王室、貴族、士大夫群體,符合“宏大敘事”的特征要求,那么,從政治諷刺詩開始,特別是到了類風詩當中,敘事觸角則已明顯走下廟堂,逐步擺脫了集體意識,伸向貴族、士大夫乃至下層士人等獨立個體,伸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裹挾著越來越濃重的個人情緒,透過個體經(jīng)驗,觸及了心靈的歷史。具體而言,這種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敘事主題由頌美轉(zhuǎn)向了諷諫和感傷。統(tǒng)計可見,《大雅》31篇典禮詩占比77%,政治諷刺詩不足23%;《小雅》74篇典禮詩占比不及45%,政治諷刺詩、類風詩分別占比27%和28%。題材的差異,顯示了敘事主題的微妙變化。朱東潤先生也曾指出:“持《小雅》與《大雅》比,則《小雅》多言人事,而《大雅》多言祖宗……即同一言征伐,《小雅》所言者為將士行役之事,而《大雅》所言者則為命將出征之事……”(《詩三百篇探故》)這說明,即便同類題材,在《大雅》《小雅》中同樣處理有別。如果我們進一步將視野投向整部《詩經(jīng)》,就會察覺,從《商頌》《周頌》到《大雅》《小雅》以至《國風》,所涉之事大致呈現(xiàn)出一個從紀祖頌功到郊廟祭祀、朝會宴饗、時事朝政、個體悲歡的蛻變軌跡,與之相對應(yīng),詩之功能亦按現(xiàn)實政治需要,總體上沿著“宣揚天命—美刺時政—感時傷事—自由狂歡”的脈絡(luò)漸進。簡言之,《頌》及《大雅》敘事的主流在于頌美,僅在《大雅》之《民勞》《板》《蕩》《抑》等少數(shù)篇章中偶見美刺,顯示出政治諷諫詩的濫觴;《小雅》敘事的主流則開始轉(zhuǎn)向諷諫和感傷,不僅政治諷諫詩數(shù)量大增,在《大雅》中尚無先例的類風詩也大批出現(xiàn),顯示出隨著天命觀的衰微和禮教傳統(tǒng)的下延,作為廟堂之音的詩歌進一步走向民間,“《頌》所具有的神圣、莊嚴色彩蕩然無存,而代之以冷峻、嚴酷、瑣碎,原始宗教意味被世俗宗法政治現(xiàn)實代替,雍容氣度變?yōu)閼n患感”(莫林虎《中國詩歌源流史》)。

      第二,敘事者開始由幕后走向前臺。在《頌》及《大雅》多數(shù)篇章中,敘事者個人并非作為敘事主體存在,而是以王室、貴族及士大夫群體“代言人”的身份,站在人群中,傳遞著群體意識、集體情緒和部族記憶。即使是在《大雅》諷諫篇章中,敘事主體也依然處于“昏睡”狀態(tài),壓抑著個人情懷,傳達著政治使命。比如《大雅·蕩》,開篇直斥暴君,言辭激烈,隨后托文王之言,直刺時王,結(jié)尾以枝葉、本實作比,借殷為喻,傾情勸諫,雖然也閃現(xiàn)著敘事者個人的身影,彌漫的卻是貴族、士大夫群體的情緒。到《小雅》,敘事者主體意識開始覺醒并逐漸增強,從群體當中獨立出來,從故事背景里走到前臺,悲嘆人生境遇,傳達個體感受,在故事人物之外,有了越來越清晰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如同為諷諫,《小雅·節(jié)南山》即與《大雅·蕩》不同,以“家父”之名斥尹氏太師,陳尹氏“不自為政”、委政姻婭,導致“天方薦瘥,喪亂弘多”“國既卒斬”“卒勞百姓”,究幽王昏聵無道、用人不當,義正詞嚴,激情奔涌,一個為社稷焦慮、為蒼生呼號的士大夫形象透過紙背,躍然眼前。至于類風詩,則使敘事者基本擺脫了以往群體“代言人”的身份,在淺吟低唱中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在普通事件中滲透著主體的感受。比如《小雅·采薇》,全篇籠罩著悲傷的家園之思。前三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之由,以采薇充饑,見出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以薇菜的生長過程,顯示出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面對玁狁之患,敘述者不再單純是戰(zhàn)斗意識的符號,在為國赴難的責任意識之外,更多顯示出戀家思親的個人情懷。第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生活,有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有激情燃燒的戰(zhàn)斗場面,但追昔撫今,痛定思痛,又不能不令“我心傷悲”。因而,末章從追憶再度回到現(xiàn)實,戰(zhàn)爭似乎已經(jīng)否定了生命的價值,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敘事主體所體驗到的,仿佛只剩下個體生命在戰(zhàn)爭中的虛耗。很明顯,這樣的情感體驗,是個體的,而非集體;無論敘事主體是出征將士還是民間歌者,都是清晰地站在受述者面前,歌唱自我,歌唱心靈,而不是站在政治功利的陰影下,淹沒在儀式人群的面目里,歌唱別人的故事。此外,像《小雅·節(jié)南山》中“家父作誦,以究王讻”那樣的旁白式結(jié)尾,在這一時期的詩歌中已非個別現(xiàn)象,《小雅·何人斯》之“作此好歌,以極反側(cè)”,《小雅·巷伯》之“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以及《大雅·卷阿》之“矢詩不多,維以遂歌”等均可為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現(xiàn)了敘事主體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

      第三,敘事結(jié)構(gòu)漸趨完善。如前所述,《商頌》《周頌》等早期祭歌往往意在頌美,敘事進程一般按照某種特定的儀式展開,所敘之事主要隱含于“頌神”“述祭”“告白”等部分,因而基本呈現(xiàn)為一種“拼盤式”的敘事形態(tài),各敘事單元相對獨立,事件材料之間明顯缺乏整體性設(shè)計和基于故事完整性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洞笱拧分渡瘛分T詩或以先王之系世為敘事梗概,選擇特定時間節(jié)點組織事件材料;或以始祖或某一祖先事跡為中心,按照頌美需要組織事件材料,因而呈現(xiàn)為一種“串珠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時間或中心人物成為貫穿事件材料的基本線索,敘事的完整性相對加強,但相關(guān)事件材料依然不能構(gòu)成一個自足的故事系統(tǒng)。例如,《生民》先敘后稷之誕生、成長、建功立業(yè),故事演進的時間鏈條尚算完整,但為表其稼穡、肇祀之功,又在后半部分用較多篇幅插入了稼穡場景的描述—“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還有祭祀場面的鋪陳—“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以情挾事,以事傳情,使敘事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意外受阻,形成斷層。至于《小雅》之《采薇》等詩,則開始呈現(xiàn)出線性敘事的特征,正如謝德勝博士所言,“在斷面式敘事充分發(fā)展的背后,以時間發(fā)展為軸心的敘事方式進一步明晰,情節(jié)因有了時間線索的引導,逐步走向完整,雖然這種情節(jié)依然不夠豐贍,但相比之下,讀者從中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故事的存在”(《〈詩〉敘事變化管窺—以〈氓〉〈節(jié)南山〉〈生民〉為研究中心》)。隨著敘事主體的切換以及敘事意識的逐步清醒,至《國風》層面時,詩的敘事形態(tài)趨于多元,“線性敘事”基本定型,“空間敘事”“原點敘事”等敘事嘗試也推出了一批經(jīng)典作品,對此,吳建新《線性敘事:〈國風〉的基本敘事形態(tài)》《〈詩經(jīng)〉空間敘事管窺》《原點敘事:〈衛(wèi)風·氓〉敘事新解》等文已有分析,不再贅述。

      總之,從《商頌》《周頌》到《大雅》《小雅》,雖然未必存在時間上的自然遞推,但總體來看,詩歌敘事仍然處于一個探索、提高的嬗變過程,具有相對清晰的推進脈絡(luò),似乎總在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的糾結(jié)當中尋求著二者的完美融合,并最終促成了《國風》敘事經(jīng)典的出現(xiàn)和中國古典詩歌敘事形態(tài)的成型。

      猜你喜歡
      大雅小雅詩經(jīng)
      大雅新風
      大雅新風
      大雅新風
      作家現(xiàn)在時·徐小雅
      小說月報(2022年5期)2022-07-02 06:44:02
      詩經(jīng)
      天津詩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現(xiàn)代詩經(jīng)
      詩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科學與財富(2017年9期)2017-06-09 10:34:31
      小雅山房
      寶藏(2017年3期)2017-05-09 03:21:53
      突泉县| 长岭县| 湖南省| 泰宁县| 平遥县| 贺州市| 瑞安市| 德令哈市| 高雄县| 中方县| 明星| 舒城县| 盐边县| 太仓市| 和田市| 宁波市| 大庆市| 江津市| 井冈山市| 砚山县| 綦江县| 刚察县| 通州市| 延津县| 甘孜县| 鞍山市| 明溪县| 浠水县| 马龙县| 治多县| 安义县| 郓城县| 安阳县| 南乐县| 涿鹿县| 珲春市| 温州市| 平果县| 都昌县| 闻喜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