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需要“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勇氣,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需要“我中國少年與天不老,我中國少年與天無疆”的魄力,而腳踏實地講究的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ㄓ袑⒍呓Y(jié)合,方能從容前行,走向成功。
仰望星空不是妄自尊大,而是要以腳踏實地為保障。
李時珍的成功,開始于他辭官還鄉(xiāng)坐堂行醫(yī)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開始于他二十七年風(fēng)餐露宿考察名山大川“采訪四方”。李時珍的成功,由他診治的每一個病人累積,由他搜集的每一個藥物標(biāo)本累積,最終成就《本草綱目》。巴爾扎克的成功,開始于他為夢想毅然放棄高人一等的律師工作,開始于他走向饑寒交迫時那一句“我將粉碎一切困難”。巴爾扎克的成功,由他見到的每一個身影累積,由他聽聞的每一個故事累積,最終成就《人間喜劇》。
世人都敬佩周總理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但這決心之下是少年時艱辛的旅歐求學(xué),是黃埔軍校的政治教育和革命宣傳,是南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是長征期間走過的雪山和草地,是西安事變費盡心力的多番調(diào)停,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堆成山的國家事務(wù)……沒有腳踏實地從事革命工作的毅力和恒心,就不會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佳話流傳。
腳踏實地也不是盲目努力,而是要以仰望星空為目標(biāo)。
為何高中生們跟風(fēng)填報所謂的“熱門專業(yè)”?為何眾多大學(xué)生在畢業(yè)后失去方向?為何在人才稀缺的社會“海歸”變成了“海待”?現(xiàn)實中有太多的人執(zhí)著于埋頭苦干,而忘了抬頭注視那廣闊的星空。
“有兩樣?xùn)|西,越是經(jīng)常而持久地對它們進行思考,它們就越是使心靈充滿常新而日益增長驚贊和敬畏:在我之上的燦爛星空和在我之內(nèi)的道德法則?!笨档氯缡钦f。如果不曾仰望星空,安徒生只是一個貧窮的鞋匠,牛頓只是一個性格倔強的鄉(xiāng)間農(nóng)民,賴斯只是一個連漢堡包都買不到的黑人……如果不曾仰望星空,不曾將理想化作一顆星,點綴那未知的天際,那人便與草木、鳥獸無異——無知無覺地活著,無知無覺地死去。須知人要有了目標(biāo),有了理想,才不會在無垠的大海之中迷失了航向,才不會在各種困難面前輕易倒下,才能突破現(xiàn)實的種種局限創(chuàng)造出璀璨、偉大與永恒。
智者,曾仰望星空,發(fā)現(xiàn)理想之星;智者,當(dāng)腳踏實地,為理想而奮斗。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僅要抬起頭,將自己的希冀寄托在漫天的星辰中,也要保證自己能立足在這堅實的土地上,將自己的一步步足跡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作者簡介:
張筱周,女,作者單位:綿陽中學(xué)實驗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