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p>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認為:做到“四度”融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為新時代好少年鑄魂補鈣?!八亩取奔磦湔n有高度,課前準備有廣度,課堂教育有溫度,課后作業(yè)有深度。
一、備課有高度,把握好課堂教學方向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小學階段開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傳統(tǒng)文化、立德樹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向學生們普及法律知識、使其養(yǎng)成遵紀守法意識,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為指導,以道德與法治新課標為規(guī)范,備好道德與法治課。
二、課前準備有廣度,滿足好課堂教學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知識,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p>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是采用的大單元設計、實現(xiàn)任務型學習、完成跨學科融合。因此,要上好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一)要有充足的歷史知識儲備。教師除了有必備的學科素養(yǎng)外,不僅要具有國際視野,更重要的是要對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500多年的世界社會主義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中國共產黨近100多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的發(fā)展史、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等有正確的認知和了解,并通過課前的精心準備,才能保證在課堂上,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進而做到深入淺出。
(二)要熟知紅色革命文化。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思政課中,傳承紅色文化,上好紅色思政課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事跡,讓學生們了解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而英勇斗爭的歷程,讓學生們明白愛國主義的含義,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
(三)要有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在小學思政課中,我們可以通過講述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讓學生們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心和愛國情感。
(四)要有多學科知識體系的融合能力。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涉及語文、數(shù)學、科學、自然、信息等多學科的知識點。同時還涉及到天文、地理、社會、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內容,因此要求教師不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儲備,以適應思政課的課堂教學要求。
三、上課有溫度,完成好課堂教學的目標
教師通過用心備課,精心準備之后,就要專注上好每一節(jié)課。讓每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都有溫度。
(一)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上課。小學生年齡尚小,上課時提出的要求要具體,讓學生清楚這節(jié)課要說什么、做什么,怎么說、怎么做,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有的說、有的做,會說、能做。同時,針對小學生活潑好玩的年齡特點上課可以采用分組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等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活”起來。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上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很多內容都是生活化的。教材雖不能涵蓋學生生活的所有方面,但是對他們這個年齡段在生活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進行了整理與概括。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恰當掌握好教育引導的契機,同時,結合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具體事例幫助學生在理性認知下選擇和建構自己的道德價值。
四、作業(yè)布置有深度,深化好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生活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征,為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更好地結合和運用,道德與法治課后的作業(yè)布置不僅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而且一定要有深度,并且通過作業(yè)布置,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實踐、去驗證、去應用。
(一)通過布置作業(yè)去實踐。比如:學習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時,為了將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內化和提升,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yè):找一找家庭和社會生活中有沒有不遵守規(guī)則的現(xiàn)象,說一說不遵守規(guī)則的危害有哪些,結合自身實際寫一寫應如何遵守規(guī)則……
(二)通過布置作業(yè)去驗證。 在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第6課《我參與,我奉獻》教學后,可以布置為同學和老師提供一次力所能及的幫助的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體會到助人是件快樂的事,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我們生活更加美好。
(三)通過布置作業(yè)去應用。學習《買東西的學問》一課后,可以設計《尋找生活中的商品標簽并分辨商品是否合格》的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去觀察商品,加強生活體驗與經(jīng)驗,將來將所學運用于生活。
總之,上好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需要教師做到備課有高度,課前準備有廣度,上課有溫度,作業(yè)布置有深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教師的要求落實到課堂上,把新的課程標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才能真正做到為新時代好少年“鑄魂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