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宏圣公司 張素菊
關(guān)于年味,感受會因人因地而不同,既有吃出來的年味,也有玩出來的年味,但在我的記憶中,有一種年味是蒸出來的。
關(guān)于過年的習俗,在我的老家沁水縣十里鄉(xiāng)流傳著這樣的俗語:二十三祭罷灶,二十四把家掃,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斤肉,二十七去殺豬,二十八蒸饃饃……一直排到除夕。實際上,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按照這個日程安排完成過年之前應(yīng)該做的所有事情的。這也難怪,在以前經(jīng)濟尚不發(fā)達的情況下,年貨全靠自己加工,比如全家的新衣服需要母親買來布料自己用縫紉機縫制而成,米和面需要自己加工,豆腐需要自己磨,豬需要村上的人自己宰等等,哪像現(xiàn)在,去一趟超市只需一個下午,所有的年貨便可以全部準備齊全。
在所有置辦的年貨中,除了我們小孩子過年必備的新衣新鞋外,蒸算得上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那時候要蒸的東西很多,主要有黃蒸、棗花、口禮饃饃等。其中,黃蒸主要用于過年期間全家人的早餐,棗花用于走親戚,口禮饃饃用于孝敬老人,另外還有一些專門用于敬神的獻品。
黃蒸是每家每戶都要蒸的一種食品,時間有早有晚,不盡相同。由于我們家人口較少,所以黃蒸和饃饃便安排在同一天蒸。每到臘月二十七晚上,母親就在一個大盆里開始用泡好的酵湯起面,然后再煮上一大鍋紅豆作為黃蒸的餡兒。黃蒸主要是由玉米面和軟米面蒸制而成,且這兩種面需要按1∶2 的比例配制才行。如果玉米面放多了,蒸出來的黃蒸會發(fā)硬;如果軟米面放多了,蒸出來的黃蒸則太軟。
臘月二十八一大早,“蒸”便拉開了序幕。母親揉面,父親掄著斧子在院子里劈柴,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常常扮演燒火的角色。
母親在土炕的邊上放一塊大大的案板,把一個個大小相等的劑子放在案板上揉圓,然后捏成中空的窩頭狀,包上豆餡,再揉成橢圓形。一副鐵蒸籠是那時家家戶戶的必備品,等旺旺的柴火把蒸鍋里的水燒得沸騰了,母親便把這些成型的黃蒸放進蒸籠里蒸。
地上的柴禾被我們一根接著一根地往灶膛里續(xù)。當一籠黃蒸在熱氣騰騰中熟了的時候,母親會盛來一碗冷水先往鍋里倒一部分壓壓蒸氣,剩下的冷水則放在旁邊。母親用手一邊蘸著冷水,一邊快速地把熱氣騰騰的黃蒸拾到用高粱稈做的篦子上。那時候我們常常感到好奇,母親的手難道不怕燙嗎?
漸漸地,屋子里便彌漫著熱騰騰的水氣。隨著鐵籠的一掀一合,盆里的面在一點一點減少,篦子上的黃蒸卻在一點一點增加。那一篦又一篦的黃蒸擺滿了大屋小屋的茶幾、方桌,以至于整個屋子里到處充斥著一股黃蒸特有的味道。
黃蒸當然是趁熱吃最好。每到蒸黃蒸的時候,也是我們改善伙食的時候,只不過這種美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有。所以,當?shù)谝换\黃蒸被母親從蒸籠里拾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口水早不知往肚子里咽了多少次了。
黃蒸吃起來軟軟的、黏黏的,帶著玉米面和軟米面特有的香味,若再吃一口用自家紅豆煮制而成的豆沙餡,一口甜甜的感覺便回蕩在唇齒之間。
黃蒸蒸完了,該蒸饃饃了。這時,在我家炕邊放著的那塊大案板上,用于蒸饃饃的白面已經(jīng)取代了黃蒸面。母親照常站在地上,往已經(jīng)發(fā)酵好的面里兌上堿面后,開始反復(fù)揉。母親一邊揉面一邊揣摸堿面放得是否夠量。蒸了一輩子饃饃的母親自有一套判斷標準,只是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母親每次都會捏一個小劑子先上籠蒸熟了,檢查堿面的用量。每逢這時,我們這些小孩子就會守在爐邊眼巴巴地盯著籠里的小饃,只等母親檢查完了,便會成為我們的腹中之物。
如果說蒸黃蒸帶給我們的是熱鬧,那么蒸饃饃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有趣。我們會好奇地站在母親身邊,看著母親靈巧的雙手把玩著手里的面團,變成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花饃。這些饃饃里有常見的棗花,有敬門神的狗,有敬財神爺?shù)纳?,有敬針工娘娘的手和剪刀,也有敬灶王爺?shù)耐米拥鹊?。有時由于太過于好奇,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會參與其中,學著母親的樣子蒸幾個可愛的小動物。我們用花椒籽兒往小動物的腦袋上一按,一雙黑幽幽的眼睛便有了,若用筷子把一小團面夾成一朵花,花的中間按上一顆棗,再插在小動物的身上,眼前的小動物就更加生動了。
從前的日子沒有表,判斷黃蒸或饃是否蒸熟了,母親會用一支細細的火柴棒,從黃蒸或饃的中間插進去,若未熟,火柴棒上會粘著面,若熟了,火柴棒就是干凈的。
在那個蒸的日子里,盡管外面異常寒冷,但屋子里到處都是火熱的樣子——屋子被水蒸氣熏得熱氣騰騰,母親忙得熱火朝天,我們小孩子則會興奮得熱血沸騰,日子被蒸得紅紅火火。這時候,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冒著裊裊青煙,讓這個生生不息的村莊處處充滿生活的煙火氣。掀開各家各戶用各色棉布拼接而成的門簾,每家屋子里彌漫著的都是同一個味道:堿香、面香、豆香、棗香……所有的味道凝結(jié)成了濃濃的過年的味道。
待所有需要蒸的東西全部蒸完了,母親會把這些黃蒸、饃饃等年貨儲藏在院子里陰涼處的缸里。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臘月,這幾口大缸就成了天然的大冰箱。當一切準備就緒,便只等貼春聯(lián)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