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雙稻雙蝦高產高效綜合種養(yǎng)技術

      2024-05-20 07:01:07潘志輝劉小飛姚穎王青
      水產養(yǎng)殖 2024年4期
      關鍵詞:再生稻田塊苗種

      潘志輝,劉小飛,姚穎,王青

      (1.宣州區(qū)水產技術推廣站,安徽 宣城 242000;2.宣州區(qū)種植業(yè)局,宣城 宣州 242099)

      常規(guī)稻漁綜合種養(yǎng),大多采用蝦-稻連作的模式。該模式雖操作方法簡單,適應性強,但土地利用率不高,容易造成小龍蝦集中上市,導致價格暴跌,增收有一定風險。為推進稻漁綜合種養(yǎng)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經多年生產實踐,創(chuàng)新了一種高效的稻漁綜合種養(yǎng)模式——雙稻雙蝦高產高效綜合種養(yǎng)模式。該模式具有顯著的增糧、增收效果,是推動稻漁綜合種養(yǎng)高質量發(fā)展富有成效的途徑之一。雙稻是指播種再生特性優(yōu)良的水稻品種,在頭季稻收割后,繼續(xù)采用適當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收割后的稻樁上依然存活的休眠芽萌發(fā)再生蘗,進而抽穗成熟再收獲一季水稻,實現水稻一種兩收,并且種植成本大為降低;雙蝦是指在同一田塊,于早春投放一茬大規(guī)格小龍蝦苗,初夏再次投放小龍蝦苗,在春夏2 季分別收獲一茬小龍蝦。雙稻雙蝦綜合種養(yǎng)實現了一個田塊具備種養(yǎng)2 種功能,一個田塊周年四收,即分別收獲2 季水稻和二茬小龍蝦,具有土地產出率高、經濟效益高、產品質量高等明顯優(yōu)勢,有利于增加糧食產量和優(yōu)質水產品的有效供給,農戶因為增收,顯著提高了種糧積極性,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大幅度增收和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意義重大。現介紹雙稻雙蝦高產高效綜合種養(yǎng)技術。

      1 技術路線

      每年2 月上旬—3 月中旬,投放一茬小龍蝦苗種,4 月上旬—5 月上旬,捕撈銷售小龍蝦;5 月上旬后期移栽水稻秧苗,5 月中下旬投放二茬小龍蝦苗種,7 月上旬開始再次捕撈銷售小龍蝦,8 月上中旬收割頭季稻。此后加強田間水、肥管理,使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再次生長成穗,到11 月中旬,再次收獲一季水稻即再生稻。再生稻收割后至次年1 月,進行地力恢復。

      2 預期目標

      在規(guī)范管理的前提下,每667 m2田塊1 年可以收獲水稻800~1 000 kg、小龍蝦200~300 kg,總產值可超10 000 元。即頭季水稻每667 m2產量550~700 kg,再生稻每667 m2產量250~350 kg,一茬小龍蝦每667 m2產量150~250 kg,二茬小龍蝦每667 m2產量50~100 kg。

      3 關鍵技術

      3.1 田間改造

      田間改造包括進排水系統(tǒng)、溝坑開挖、田埂加固、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設施、機耕道路和輔助道路建設等,應符合《稻漁綜合種養(yǎng)技術規(guī)范第一部分:通則》(SC/T 1135.1—2017)要求。

      3.2 苗種投放

      春季小龍蝦生長速度快,市場售價高。為實現水稻及時移栽和大規(guī)格小龍蝦早春多上市的目標,需盡早投放大規(guī)格小龍蝦苗。2 月上旬—3 月中旬,每667 m2水面投放體質量≥5 g 的小龍蝦6 000~8 000 只,每667 m2水面可另外再投放體質量100 g的鳙10~20 尾,可維護良好的水質和提高水產品產量。經過近2 個月的精心管理,4 月上旬,開始捕撈銷售小龍蝦,5 月上中旬,基本清空一茬小龍蝦并及時移栽水稻;5 月中下旬,水稻迅速生長后投放二茬小龍蝦苗,小龍蝦的體質量為8 g 左右,每667 m2水面投放4 000 只左右。小龍蝦苗要就近采購,避免長距離運輸,投放時要避開悶熱及大雨天氣,捕撈的小龍蝦,要及時移出籠,避免其在地籠里因過度擁擠而缺氧或受傷。

      3.3 水稻移栽

      所選水稻品種,要適應當地水質、土壤、光照、溫度等種植環(huán)境以及優(yōu)良的再生特性,具備抗病力強、抗倒伏、耐陰、產量高、米質好、市場接受度高等優(yōu)良性狀。為保證小龍蝦在田塊里有充足的生長時間及滿足水稻更長生育期的要求,應及時在其他田塊或工廠進行水稻育秧,視秧苗長勢及小龍蝦捕撈狀況,適時拋栽或機插。水稻移栽前,每667 m2田塊施用高鉀復合肥15~20 kg。

      3.4 養(yǎng)殖管理

      池塘種植伊樂藻、輪葉黑藻、油草、小米草、水花生、聚草等品種,春季通過施用水草壯根肥,促進其根系發(fā)達,維護水草對水體的凈化功能。日常管理中,要視天氣、水溫、水質、小龍蝦食欲等具體狀況,精準投喂,防止選用劣質飼料或過量投喂等,污染底質和水體;要及時、足時開啟增氧機,確保水體溶解氧充足;適時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水體消毒劑、凈水劑等,凈化底質,調控水質;及時清除漂浮的水草、剩餌等。

      3.5 適時銷售

      根據小龍蝦長勢及市場售價,適時捕撈銷售。每年5 月上旬前及暑期,是銷量最大且價格較為理想的時段。為獲得較高的小龍蝦全年銷售平均價格及保證5 月中旬不耽誤水稻移栽,在銷售旺季,根據小龍蝦的售價,確定各時段輪番捕撈銷售的實際強度。適時輪捕,有利于不斷減輕養(yǎng)殖水體的生態(tài)壓力,有效提高小龍蝦的生長速度、減少疾病、提高成活率等,增產降本增收效果明顯。

      3.6 水稻田管

      水稻移栽前,及時整田并施足基肥,以達到機械插秧或拋秧的要求。稻秧移栽密度依據品種及當地水、肥條件而定,水稻生長期是否追肥,要根據水稻長勢而定,小龍蝦苗種投放至捕撈結束,田塊不需施肥。小龍蝦捕撈結束后,每667 m2田塊可撒施尿素3~5 kg,促進莖稈基部腋芽萌發(fā)。根據水稻品種的耐陰特性,盡量滿足小龍蝦對水體要求。堅持不用化學除草劑,通過輪作、翻耕等措施,有效降低雜草基數,以機插秧結合深水控草、小龍蝦吃草等生態(tài)方法控草。要加強水稻育秧期的管理以及苗期病蟲害防控,大田期,水稻原則上不用藥或少用藥,優(yōu)先使用燈誘、化誘等生物防蟲技術,不使用對小龍蝦有害的藥物。頭季稻要在黃熟期擇晴天搶收,根據收割期確定留茬高度。8 月15 日之前收割,留樁高度應控制在25~35 cm 為宜。收割時要選用窄履帶收割機械,規(guī)劃收割行走路線,減少對稻樁的傾軋,保護稻樁。及時采取水肥等管理措施,促進其再生芽萌發(fā)。因再生稻各節(jié)再生芽生長發(fā)育時間不同,抽穗成熟期也有差異,要堅持籽粒完熟收割,以利于提高再生稻質量與產量。

      3.7 秸稈還田

      水稻秸稈及時還田,不僅生態(tài)環(huán)保,而且有利于降低小龍蝦的飼料用量,保護地力。頭季水稻收割后產生的秸稈量較少,且滿足高溫高濕條件,可及時噴施秸稈分解專用微生態(tài)制劑,促進秸稈熟化快速分解,不會對后期的田間管理及再生稻的生長造成危害。再生稻收割后產生的秸稈,應暴曬后噴灑秸稈分解專用微生態(tài)制劑,并及時集成小堆,以保持必要的濕度和溫度,促進秸稈熟化分解,來年春季上水后分多次拆堆,散布于田面即可,被小龍蝦、浮游動物及微生物等徹底食用、轉化及降解。

      3.8 地力恢復

      再生稻收割后,曬田、翻耕土壤,保持土壤透氣。也可將經微生態(tài)制劑初步處理過的稻草埋入土層,還可以采取種植蘿卜、雪里蕻、青菜、大白菜等冬季旱作蔬菜等多種措施,促進地力恢復。

      4 技術推廣應用

      安徽宣城市某家庭農場,于2019 年在1.33 hm2的田塊,采用了雙稻雙蝦綜合種養(yǎng)模式。當年3 月7—11 日,投放體質量為5~6 g 的小龍蝦苗308 kg,5 月10—20 日再次投放小龍蝦苗210 kg;水稻種植品種為甬優(yōu)4901,4—8 月共捕撈銷售小龍蝦4 579 kg,共收水稻17 500 kg,折合單產小龍蝦每667 m2229 kg,水稻每667 m2875 kg,產值每667 m28 350 元。該農場2020 年獲得了全國稻漁綜合種養(yǎng)優(yōu)質漁米評介(秈米組)銀獎。2022 年宣州區(qū)雙稻雙蝦綜合種養(yǎng)推廣面積已超135 hm2,安徽棋盤塔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667 000 m2示范片,2 季水稻每667 m2產量1 000 kg,二茬小龍蝦每667 m2產量213 kg;宣城市某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示范點,2 季水稻每667 m2產量870 kg、二茬小龍蝦每667 m2產量313 kg,稻蝦每667 m2產值超13 000 元,效益每667 m2超7 000 元。

      5 建議

      5.1 政策支持

      雙稻雙蝦模式較稻蝦連作模式,較常規(guī)雙季稻單一種植模式,省工、省肥、省藥、省稻種且米質更優(yōu),增收明顯。相關部門應該從稻種推薦、工廠育秧、種糧補貼、農業(yè)保險、資金幫扶、技術服務等各方面,優(yōu)先予以大力支持。

      5.2 水稻品種

      相關部門要依據當地的氣候及水土資源,篩選最合適的優(yōu)質水稻品種推薦給農戶,并對接育秧工廠,滿足小規(guī)模種養(yǎng)戶的育秧需求。維持區(qū)域內水稻品種的較高集中度,既有利于育秧工廠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優(yōu)質稻米的品牌推廣。

      5.3 小龍蝦苗種

      雙稻雙蝦綜合種養(yǎng)模式,要求小龍蝦苗種投放時間更早、規(guī)格更大,且需投放2 批次,更早、更多地供應大規(guī)格小龍蝦苗,是雙稻雙蝦模式的優(yōu)勢得以凸顯的基礎。要大力推廣小龍蝦早繁早育技術,堅持小龍蝦繁養(yǎng)分離的技術路線,區(qū)域內要建設一定數量的專業(yè)化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保證優(yōu)質大規(guī)格小龍蝦苗及時供應。小龍蝦早繁技術可見參考文獻[1]。

      5.4 收割機械

      目前普通的水稻收割機械履帶較寬,對稻樁的碾壓破壞性較大,嚴重影響了稻樁再生芽的萌發(fā),再生季水稻單位面積的有效穗數達不到要求,導致再生季水稻產量受限。要加大研發(fā)推廣配套適宜的窄型履帶收割機械,增加收割機割臺寬度,以及收割臺對水稻的覆蓋面積,規(guī)劃收割機械在田間收割時的行走路線,盡量減少對稻樁的碾壓,加快農機農藝融合,盡量多保留稻樁;改進收割機秸稈粉碎拋撒裝置,提高秸稈粉碎度和拋撒均勻度,有利于再生芽充分萌發(fā)生長及秸稈的降解速度。

      5.5 稻米及成蝦的推廣

      雙稻雙蝦模式要求盡早投放大規(guī)格蝦苗,成蝦可以早上市,且規(guī)格大、品質優(yōu);水稻為工廠育秧,可保證較長的生育時間,減少使用化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控病蟲害,保障成蝦和稻米品質優(yōu)良和市場優(yōu)勢。加速一、二、三產業(yè)融合,協(xié)同發(fā)展,堅持從養(yǎng)殖、種植、加工、流通、烹飪等全流程質量第一的運營原則,提高小龍蝦及稻米的品牌影響力,為雙稻雙蝦獲得更高效益提供保障,實現稻漁綜合種養(yǎng)產業(yè)的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

      猜你喜歡
      再生稻田塊苗種
      “稻+再生稻+馬鈴薯”種植模式適用栽培技術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再生稻促芽追肥機研制
      雜交翹嘴魴苗種培育及成魚養(yǎng)殖關鍵技術
      當代水產(2021年11期)2022-01-15 05:39:22
      春季苗種放養(yǎng)與管理“五六七”
      田塊尺度上的農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勻性*
      土壤學報(2019年6期)2020-01-15 07:59:44
      土地整治項目中土地平整設計技術研究
      山西建筑(2019年5期)2019-04-12 01:52:34
      糧食 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創(chuàng)世界紀錄
      農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28
      泥鰍苗種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湖北省再生稻面積達140萬畝
      马山县| 长兴县| 张家川| 同江市| 安顺市| 海淀区| 凤阳县| 洞口县| 武宣县| 吴堡县| 东阳市| 浦城县| 剑阁县| 乌兰察布市| 双流县| 金堂县| 镇江市| 云南省| 五华县| 繁峙县| 清镇市| 洪江市| 陆河县| 临汾市| 乡宁县| 监利县| 富阳市| 泽库县| 宁海县| 濉溪县| 水富县| 江油市| 通辽市| 岳阳县| 苏州市| 大荔县| 夏邑县| 孝昌县| 长泰县| 岑巩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