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人物名片】
程紅兵,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教育學博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佳高中校長”“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杰出校長”等稱號。
中國校長成千上萬,程紅兵是其中的傳奇人物之一。他任浦東第一名?!虾J薪ㄆ街袑W校長時,把該校的語文高考平均成績提到上海市第一名。后來,他赴深圳辦學,用6年時間把這所新學校也辦成了一所名校。
對語文學習,他有個著名觀點,就是學生要盡可能多地把時間花在閱讀上:小學讀,初一、初二讀,高一、高二讀;到了初三、高三,再集中精力解決應試問題。這樣,孩子不僅素養(yǎng)高,語文成績也會真的好。
有了基本素養(yǎng),提高語文高考分數(shù)就是“雕蟲小技”
筆者:程老師,您在建平中學是如何帶孩子們上語文課的?
程紅兵:在建平中學,我給孩子們定下規(guī)矩:每個月必須讀一本名著。我提供書單,孩子們每周交一次筆記。讓孩子們一周交一次筆記,是為了保證他們真的在閱讀。一個月后,孩子們要寫一篇讀后感或者書評,把自己的觀點、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
除了閱讀,我還要求孩子們關心時政,看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有孩子向我抗議:“程老師,別的學校都不要求看《焦點訪談》,也不要求讀名著。您讓我們把時間都花在這上面,我們就沒有多少時間應付考試了?!?/p>
我告訴他們,大量閱讀會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沒有閱讀習慣,只有應試技巧,語文是拿不到高分的,因為基本素養(yǎng)不夠。我從事教育多年,深有體會,語文成績好的孩子都愛閱讀,反過來,愛閱讀的孩子,語文成績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孩子們似懂非懂,在我的堅持下,硬著頭皮讀了我推薦的書,如《別鬧了,費曼先生》《萬歷十五年》《寬容》《人類的故事》《培根論人生》《歌德談話錄》《老人與?!贰短└隊栐娺x》等。
很快,他們愛上了閱讀。因為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視野的開闊、寫作素材的增多,他們的思考有了深度,作文越寫越好。這樣一來,他們就知道閱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有的孩子畢業(yè)多年后,還給我發(fā)微信或打電話詢問:“程老師,您還有什么好書推薦?我還想讀呢。”
筆者:您曾說有了基本素養(yǎng),提高語文高考分數(shù)就是“雕蟲小技”。很多家長對此頗感興趣,請您詳細說說這個“技”吧。
程紅兵:這個“技”就是解題技巧。
解題技巧就是掌握規(guī)律。比如,詞語的解釋,抽象內(nèi)容的概括、闡發(fā)等,如何回答是有規(guī)律的。
當年,我把近20年的高考試題統(tǒng)統(tǒng)找來,按照知識點進行分類,尋找解題規(guī)律,然后,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們。訓練后,我出試卷讓他們做,搞清楚他們的問題,然后缺什么補什么,不需要什么都補。
掌握規(guī)律后,語文考試拿高分真的不是夢。不過,這有個前提,就是前期要有大量的閱讀、討論和表達。前期工作做好了,用高三一年學習應試技巧足夠了。
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非常有效。我在建平中學時,我們學校的語文高考平均成績居上海市第一。
筆者:如果功課多、壓力大,孩子們沒有那么多時間閱讀,怎么辦?
程紅兵:任何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孩子們覺得時間不夠用,往往是因為做了太多的無用功。比如,一些重復性的作業(yè)意義不大,完全可以省略。
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時,我不讓孩子們做任何試題形式的語文作業(yè),我布置的語文作業(yè)就是閱讀,寫讀后感、寫旁批、寫點評,且必須達標,不達標就要被批評,然后用一兩節(jié)語文課來討論一本書。我覺得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學會表達,才是最有意義的。
我還要求家長不要干擾孩子在家閱讀,孩子閱讀時,不要說“你該去做題了、該去寫卷子了”之類的話。
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成績而焦慮,總想幫孩子一把。其實,家長想幫孩子一把,做好一件事就行—如果學校推薦了書目,你就陪他閱讀、跟他一起討論,至于知識、考點,交給老師。專業(yè)的事讓專業(yè)的人干,你不要操心。你再操心,孩子會受不了。
把孩子帶到與他的生活反差較大的地方,讓他去體驗、去感受、去思索,觸動他,讓他從心底生發(fā)出奮斗的力量,這樣他才不會被動學習
筆者:您讓孩子們寫讀后感、寫點評,算是讓孩子們精讀吧。泛讀和精讀,怎么掌握?
程紅兵:開始可以泛讀,后來要精讀。孩子精讀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過程化管理。比如,孩子的目標是一個月讀一本書,家長就要規(guī)劃一下一周讀多少頁,然后每周檢查,確保孩子真的在讀。一個月后,家長要抽時間和孩子討論這本書:你欣賞哪部分,讀后有什么想法和疑惑……
孩子有惰性,如果家長不進行過程管理,孩子說不定就“放羊”了。
關于精讀筆記,我建議采取多種形式。比如,精彩的句子可以畫條線、打個圈,讀完一個章節(jié),最好用思維導圖歸納、梳理出框架,這樣閱讀就上臺階了。
我閱讀時也這樣??吹綄虒W有幫助的書,為了讀透,我也會做思維導圖,以加深了解。
精讀得下功夫,但不可能每本書都精讀,泛讀也需要,泛讀、精讀可以結合著來。
筆者:除了閱讀,中小學語文學習還有什么是重要的?
程紅兵:中小學語文學習,第一重要的是閱讀,第二重要的就是表達。
表達有兩種:一是口語表達,二是書面語表達。孩子讀完一本書,一定要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樣讀過的書才不會忘。就是說,閱讀是輸入,表達是輸出。
剛開始,孩子的表達肯定是淺層次的,因為其閱歷有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通過對話點撥孩子。比如問孩子:“你的觀點是啥?為什么有這個觀點?根據(jù)是啥?”引導孩子想得更全面、更深入。
如果家長不做引導,寄希望于孩子自然成長,也不是不行,就是孩子成長的速度會慢很多。
筆者:您覺得,您為什么能把孩子們的語文成績提上去?
程紅兵:除了掌握必要的應試技巧,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做了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養(yǎng)。
比如,初二結束后的暑假,有些學校會暗示家長:孩子馬上上初三了,要充分利用暑假,給孩子補補課。可我是怎么做的呢?暑假,我把孩子們帶到貴州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的山區(q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看似跟考試分數(shù)沒有任何關系,其實是對孩子們的正面教育。
我剛開始決定到貴州山區(qū)做活動時,家委會的代表們把我團團圍住。有的說:“我家孩子肯定不去,那地方太艱苦,太陽底下干農(nóng)活,又臟又臭,住的條件又差,孩子去了就是受罪,這怎么行?”有的說:“都啥時候了,凈整沒用的,有時間,不如讓孩子多做幾道題?!?/p>
我告訴他們,這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做法,貌似無用,其實有大用。
我們曾去探望一個貧困家庭,還沒進屋,異味就撲面而來,不少孩子是捂著鼻子進去的。進去后,屋里黑黢黢的,連蚊帳都是黑的。屋里有父子倆,父親打工受傷,癱瘓在床,兒子12歲。據(jù)了解,在男孩8歲那年,他的媽媽離家出走,此后男孩就邊上學邊照顧父親,還承擔了所有的家務。
看到這樣的場景,先前捂鼻子的孩子都落淚了。跟當?shù)睾⒆右槐龋麄冞€會對這不滿對那不滿嗎?不會!要不要好好學習,他們多多少少會想一想。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分數(shù)、分數(shù)、分數(shù)!不能說這種要求不對,但假如孩子的內(nèi)心沒有強勁的學習動力,家長再要求也白搭。不如把孩子帶到與他的生活反差較大的地方,讓他去體驗、去感受、去思索,觸動他,讓他從心底生發(fā)出奮斗的力量,這樣他才不會被動學習。
家長要放平心態(tài),盡量給孩子減壓,讓他吃好喝好,提醒他鍛煉身體,不要一天到晚做題。盡管分數(shù)很重要,但身體健康更重要
筆者:據(jù)了解,您女兒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您能否與家長朋友們分享一下,您是怎么幫孩子在高考戰(zhàn)役中取勝的?
程紅兵:我女兒入學較早,因為年齡小,她上小學時,成績不太好。作為家長,我要在試卷上簽字。為鼓勵她,我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我先讓她改正試卷上的錯題,然后用紅筆在試卷上批上100分。我告訴她,爸爸是老師,爸爸批的100分同樣管用。女兒看到100分,臉上的沮喪一掃而光,咧嘴笑了。
女兒上中學后成績進步很大,但到高二她開始焦慮,到高三焦慮情緒更明顯。因為她想考理想大學,又怕自己成績不穩(wěn)定,考不上。怎么辦?我只能給她減壓,每天晚上陪她散步一小時。散步時,我主要聽她說,然后開導她,上普通大學也不錯。
女兒的物理學得一般,為幫她提高物理成績和節(jié)省時間,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把她的物理錯題謄抄下來,讓她抽空重做一遍。
女兒高中三年,我就做了這兩件事,別的,我相信學校。
現(xiàn)在有些家長想取代老師,說實話,這“手伸得太長”,是聽家長的,還是聽老師的,孩子會無所適從。有些家長還喜歡給孩子布置作業(yè),也不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已經(jīng)夠孩子忙的,家長再布置,會適得其反,尤其面臨中、高考時,家長要放平心態(tài),盡量給孩子減壓,讓他吃好喝好,提醒他鍛煉身體,不要一天到晚做題。盡管分數(shù)很重要,但身體健康更重要。
至于學習,家長要尊重老師的安排。如果家長是專業(yè)老師,比如你在高中教數(shù)學,可以指導孩子數(shù)學,如果你還想指導孩子語文,千萬不要。
高考時,我女兒的分數(shù)超過清華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18分。不過,她不想上清華,而是想上復旦,我們尊重了她的選擇。大學畢業(yè)后,她有兩個選擇:進英國劍橋大學讀碩士或者去美國一所大學碩博連讀,她選擇了后者。我們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因為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