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湴塘月色(隨筆)

      2024-05-29 07:57:08江子
      作品 2024年5期
      關鍵詞:楊萬里

      江子

      1

      他是皇帝的老師,廟堂中天生的樂天派,南宋朝野著名的語言煉金術士,性格執(zhí)拗的大臣,返鄉(xiāng)者,鄉(xiāng)村釀酒師,文學史上不滅的星辰……這大概是他給大多數(shù)人留下的印象??伤谖疫h不止如此。我和他有著特殊的緣分,比如說,他是江西吉水人,我也是江西吉水人。我們說同樣的方言,腳踩同一塊鄉(xiāng)土,喝同樣工藝釀造的酒(一種在冬天用糯米釀造的水酒)。他出生的村莊湴塘,他辭官后返回的故鄉(xiāng)湴塘,現(xiàn)今歸黃橋鎮(zhèn)管轄,我的村莊下隴洲村歸楓江鎮(zhèn)管轄,黃橋與楓江,是同屬贛江以西的相鄰的兩個鎮(zhèn)。下隴洲與湴塘的距離,僅有十六公里。他姓楊,我的母親也姓楊。母親的村莊,是明朝時從他的村莊湴塘分蘗而出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和他,有著相近或相同的血緣,或者說,我也算是他的一個遠親?

      很早的時候,我就與他的村莊結(jié)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guī)煼懂厴I(yè),分配到本鎮(zhèn)叫周家的村莊小學教書,同時開始了寫詩。詩是什么?水中月、鏡中花,抵抗孤獨與虛無的法器,抑或是引領著靈魂上升的道路?我所知不多,卻被這種分行的語言魔術吸引,直到不能自拔的程度。鄉(xiāng)鎮(zhèn)窄小,往來粗鄙,我就常騎車到離周家村才八公里遠的湴塘去,尋訪詩和詩人,體會詩與草木山川、詩人與故鄉(xiāng)的對應關系。因為他的存在,鄉(xiāng)間常見的橋與路、花與蝶、塘與溪,就有了詩的氣質(zhì)和審美,有了詩人的思想和靈魂。我還會去村西叫蓮花形的山上他的墓前獨坐,直到夕陽西下,渴望得到他的一點啟示。在我心里,他墓前的石人石馬石龜石羊,雖然要么斷頭,要么滾落在草叢里,但都是有生命的活物,是他的精神的重要物證。這一個古老的村莊,安慰著我的一顆孤獨的少年心!

      后來因為寫作(也許是他的護佑),我離開了周家村,調(diào)入縣城工作。我經(jīng)常陪著南來北往的人去看他。因為他的存在,湴塘成為吉水最為顯豁的村莊。人們津津樂道關于湴塘和他的一切:湴塘的開基,乃是唐時來自陜西的吉州刺史楊輅騎馬漫游,馬蹄深陷泥地不得前行,仔細查看這里水塘眾多,草木葳蕤,就留下,在馬蹄深陷處開基,名為湴塘(泥濘裹足曰“湴”)。至今的湴塘,依然水塘眾多。從唐以降,湴塘文士無數(shù),其中被俘后誓不降金、最后被金人割舌剖心的南宋英雄楊邦乂是他的族叔祖。他的父親楊芾是個鄉(xiāng)村讀書人,私塾先生。他的妻子羅夫人八十多歲依然紡線。他的兒子楊長孺當過廣州知州,受家風熏陶,一生清廉自守。他去世后,其子孫族人籌資給他建了一座紀念場所,因他的學生光宗皇帝曾給他寫“誠齋”二字,就取名為御書樓,現(xiàn)在地基猶在。已經(jīng)接近干涸的南溪水上的廊橋,是他經(jīng)常踱步、遠望的地方。村莊的祠堂里,還堆放著他的木刻詩文集。八百多年的時光推遠了他,可詩歌又讓他拉了回來?!叭臻L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薄熬菩陆裢磲m,燭短昨宵余?!比藗冏x他的詩,就恍如看到他剛剛午睡起來睡眼惺忪的樣子,夜晚燭光下讀書寫作的樣子。人們談起他,根本不覺得他是一個已經(jīng)死了八百多年的面目模糊的人,而是面目清晰、性格分明的、依然活著的老頭子——何其奇異,現(xiàn)在的湴塘人,有著十分共同的相貌特征:身材中等,發(fā)質(zhì)堅硬,方臉,濃眉,眼如黑漆。八百多年前的他,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

      我常通過對他詩句的閱讀猜測他的酒量,從他的履跡中揣摩他的心境。我在湴塘村的族譜中厘清他的血脈傳承,從湴塘眾多的水塘中尋覓他的面容。我把他當作我的一個偶像,一個參照系。我從少年開始追隨他,是想從他身上學習做人做詩。多年對他的追隨,我早已知道他質(zhì)樸,率真,愛山水草木,倔強又溫和,剛正而又風雅,是個有著理想人格的人。

      然而要深究他與他人的不同,必須提到一個“誠”字。他自號誠齋,一生踐行“誠”,為的是抵達“誠”?!罢\”是他的人生信條,也是解碼他一生的秘鑰?!罢\”是他的通行證,也是他的墓志銘。

      考察他的一生,他的精神清晰地打上“誠”的烙印,是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

      2

      紹興三十年的一天,身為湖南永州零陵縣丞的楊萬里,匆匆走進永州一座頗有些神秘的宅子中,站到了這座宅子的主人,也就是謫居永州的主戰(zhàn)派領袖、前丞相張浚的面前。

      那一年,他三十四歲。三十四歲不算少年,可他是個晚熟的人。他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年近三十才當上從九品的、負責倉收和審理婚姻訴訟案件的贛州司戶參軍。在此之前,他務農(nóng)事,讀圣賢書,游歷,拜師。他擁有的經(jīng)驗很少。他的性格中,有很重的鄉(xiāng)村生活烙印及書生意氣。他熟悉家鄉(xiāng)屋頂上的月亮,遠勝于異鄉(xiāng)縣衙內(nèi)的陳年暗影。他了解儒家經(jīng)典的要義,遠勝于現(xiàn)實中的是非曲直。躋身于仕途,他是熱忱的,卻也是惶恐的。他熱愛結(jié)交,可總歸是有幾分局促的。他有活力,卻又顯得笨拙。他給人的印象,是有幾分野氣的,渾樸未鑿的。而事實的確如此。在仕途或者說人生這條路上,他的準備還不夠足。作為一名士人,該如何構(gòu)建自己與國家民族、黎民蒼生乃至天地萬物的關系,老實說他還是模糊的。

      他的成長需要導師,他的靈魂需要光。他常常感到自己的靈魂還有很多暗區(qū)沒有被照亮。他經(jīng)常感覺自己在一片茫茫的水域之中,懷著十分強烈的被引渡的渴望。從小到大,他在他父親楊芾的引導下不斷地拜師學藝,結(jié)交高尚之士。十四歲時,拜同鄉(xiāng)儒者高守道為師,十七歲時,又拜安福縣公開支持朝廷主戰(zhàn)派大臣胡銓、性情剛直嚴厲的王庭珪為師,同時追隨安福文化學者劉廷直、劉安世學習當時被列為違禁之學的理學。在贛州司戶參軍任上,他認識了以乞斬秦檜名震朝野、流放嶺南歸來的胡銓并拜為師……可是他依然不滿足。他還尋求更強的光源照亮自己。他在等待著人生路上將自己點石成金的人——等待把他的靈魂認領的人。

      他終于等到了他命里的這個人。他是前丞相、主戰(zhàn)派領袖張浚。一到永州零陵縣丞任上,得知張浚正謫居永州,他頓時大喜過望,先后三次向張府投下自己的名刺。

      張浚無疑是當朝神一樣的存在。他是朝廷之上毫不動搖的主戰(zhàn)派,金人眼中最為忌憚的對手,主和派的眼中釘,天下士林的領袖,高宗、孝宗嘴上的“中興之佐”。他有著當朝極為稀有的品質(zhì):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心系家國,雖千萬人敢往。他有令人高山仰止的事功:二十一歲就登進士第,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等職。他是文臣,卻有武將之才,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劉正彥密謀叛亂,殺同僉書樞院事王淵,脅迫朝廷遣使與金議和,逼高宗讓位于皇子趙旉(元懿太子),是為苗劉兵變。張浚時三十二歲,在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時挺身而出,約呂頤浩、張俊、韓世忠等勤王平定叛亂,化解了國家危機。出任川陜宣撫處置使,訓練新兵,任用劉子羽、趙開、吳玠等將領抵御金軍,南宋最重要的屏障江淮得以安寧。后于紹興五年(1135年)二月三十八歲時拜相,部署沿江、兩淮諸軍防御,積極謀求北伐。

      張浚給朝廷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主戰(zhàn)派都期望他能改變歷史。不料紹興七年(1137年)八月,統(tǒng)制官酈瓊、王世忠、靳賽等在江淮發(fā)動叛亂,殺死監(jiān)軍官,帶領全軍四萬余和百姓十余萬投降金人傀儡偽齊劉豫,是為淮西軍變。張浚身為丞相,被指用人不當免職,謫居永州二十年。這就是楊萬里得以在永州造訪張浚的原因。

      楊萬里對張浚的拜訪頗費周折。他三次拜謁未果,就寫信向張浚介紹自己,頌揚張浚宰天下、定王室、開中興的不世之功,表達自己渴慕之意。謫居一方的張浚交往謹慎,對楊萬里的信札沒有回應。后楊萬里因偶然機會結(jié)識了張浚之子張栻,經(jīng)張栻周旋才得到張浚的接納,得以站在了張浚的面前。

      那肯定是一場十分重要的會見。張浚跟楊萬里說了什么?楊萬里得到了怎樣的點化?不得而知。但之后的楊萬里,與之前的楊萬里,完全不一樣了。會見之后,他立即將自己的讀書之室改為了誠齋,并把自己的號也命名為誠齋,還專門請因罪謫居衡州的胡銓寫了《誠齋記》——“誠”,是張浚這次會見賜給他的一字箴言。

      “誠”,是長者歷經(jīng)風雨后醍醐灌頂?shù)陌艉?,更是智者?jīng)過深思熟慮為他量身定做的秘鑰。

      何謂“誠”?“誠”就是真誠、坦誠、赤誠,就是心有戒律,敬天愛人,就是不做作,不矯飾,不虛偽,不欺世,就是心懷坦蕩,光明磊落,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就是對世界抱有永恒的赤子之心,知道這世界不完美也飽含熱愛,明白會受到傷害可依然勇往直前。

      誠是仁信智勇,也是禮義廉恥。

      誠是態(tài)度,更是信仰;是出發(fā),也是抵達;是路口,也是遠方。

      誠就像一道閃電,楊萬里的內(nèi)心被徹底照亮了?;蛘哒f,世界如茫茫水域,楊萬里終于找到了他賴以泅渡的船。

      前程正如深山,可從此之后,他不再是兩手空空了,誠是一把斧頭,有了它,他相信自己能深山取寶,滿載而歸。

      3

      從此楊萬里用一生踐行“誠”。零陵縣丞之后,他歷任隆興府奉新知縣,國子博士,漳州、常州知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右郎,吏部員外郎,樞密院檢詳官兼太子侍讀、秘書少監(jiān),筠州知州,秘書監(jiān),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江東轉(zhuǎn)運副使等,職務近二十個,數(shù)次輾轉(zhuǎn)于地方和中央,出入于經(jīng)濟、司法、機要文書、檔案等行業(yè),職級從七品到正四品不等。數(shù)十年時間,他的仕途起起落落,但其踐行“誠”如故?;蛘哒f,正是對“誠”的踐行,他才因此起落沉浮,而他毫不在意:

      在奉新知縣任上,他見牢中關滿交不起租稅的百姓,官署府庫卻依然空虛,深知是群吏中間盤剝所致,下令將牢里的“囚犯”全部放回,并禁止官吏逮捕、鞭打百姓,再給每戶一紙通知,放寬其稅額、期限。結(jié)果百姓紛紛自動前來納稅,不出一月,欠稅全部交清。他在奉新任職只有半年余,卻以誠治縣,朝野稱頌。

      在常州知州任上,他興教化,建常州歷史上首座書院城南書院。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他打擊壟斷食鹽專賣權的不法商家和背后的官員保護傘,整頓官鹽市場,短短數(shù)月就收到實效。任廣東提點刑獄,盜賊侵犯南粵,他一介書生卻率軍擊賊,親治軍務取得了勝利。孝宗稱贊他“書生知兵”,有“仁者之勇”。

      入朝,任尚書右郎,他應詔上書,極論時政十事,勸諫孝宗暫時擱置不急之務,把全力御敵當作國策,堅決反對部分大臣提出的放棄兩淮、退保長江的誤國建議,主張選用人才,積極備戰(zhàn),公然亮出自己的主戰(zhàn)立場。在侍讀任上,他見學士洪邁上呈的配祀高宗陵廟的人員名單中,曾以一人之力定天下的老丞相張浚沒有列入,憤而上疏,斥責洪邁是指鹿為馬。這讓孝宗十分不高興,說:“萬里以朕為何如主!”意思是說,洪邁是指鹿為馬的趙高,你不就是罵我是秦二世么?又一紙任命,以直秘閣出知筠州。

      孝宗禪位,光宗接位。他入朝任秘書監(jiān),針對當時黨禁正嚴,上疏給他的學生光宗皇帝,力斥朋黨論,建議用人不分黨派,是君子就加以任用,是小人就加以廢黜。

      他之后任江東轉(zhuǎn)運副使,面對朝廷為多斂財要在江南各郡行使市場上比銅錢貶值四成的鐵錢會子(紙幣),他多次以不便民為理由上書陳述弊端,拒不執(zhí)行朝廷旨意,迫使皇帝收回成命。宰相留正惱怒,改知贛州……

      勤政愛民,忠于職守;立朝剛正,勇于進諫;愛憎分明,捍衛(wèi)忠良;無謂生死,不避禍?!@是楊萬里獲張浚贈“誠”字箴言后做官三十多年世人留下的印象,是他積極踐行“誠”的例證。

      楊萬里高舉著“誠”一意孤行。在他心里,誠肯定是比皇上的圣旨還要盛大莊嚴的東西,類似于天道。他聽從它的律令,勝于聽從皇帝的旨意。他接受它的指引,仿佛澎湃的河水甘愿受縛于沉默的河床。他甘愿讓誠主宰著他的喜怒哀樂和言行舉止。有了誠做他的主心骨之后,這個原本一臉惶恐的鄉(xiāng)下人,內(nèi)心有了強大的力量。他幾乎從不看人臉色行事,當然也從不說違心話做違心事。在習慣于鼠尾兩端的南宋朝廷之上,他因決絕而醒目,等同于異類。

      “楊萬里直不中律。”(宋孝宗)“楊萬里有性氣?!保ㄋ喂庾冢叭f里為人剛而褊(指狹隘)。”(脫脫《宋史·楊萬里傳》)“萬里立朝多大節(jié)?!保ㄇ濉ぜo昀)這些著名人物或褒或貶的評價,正是對楊萬里堅守的“誠”的清晰指認。

      4

      楊萬里高舉著“誠”一意孤行。那是他一個人的朝圣之旅。即使在自己的祖國,他依然懷著蘇武的節(jié)操,持著名叫誠的節(jié)杖;或者是出使的張騫,取經(jīng)的玄奘……他在自己的祖國出使。在祖國的邊境線內(nèi),走一條自我完善的、其實同樣無比艱巨的路。他要讓誠齋的號,不僅是他書齋的名,也是他生命與道德的標識。沒有人逼迫他,是他自己苛求自己。

      而要做到“誠”又談何容易!通往誠的道路其實無比逼仄,道路兩旁是貪婪、虛妄、怨恨、背叛……他要時時警惕它們的侵蝕,就像警惕苔蘚隨時爬上向上的階梯。他早就找到了與它們對抗的不二法門,那就是刪繁就簡。他盡力做到生活上節(jié)儉,欲念上節(jié)制。他用減法生活,刻意做一名生活的至簡主義者:隆興元年(1163年)秋,他接到朝廷詔令,要改任他為京城臨安教授。同僚們決定次日擺一桌酒席給他餞行。這本是同事間的正常禮數(shù),可他知道后,竟覺得如此禮數(shù)也是多余,當天就悄悄吩咐妻子打點行李。離開零陵需要乘船,他安排家人請好渡船,然后乘著夜色悄悄出城離去。第二天清晨,同僚們來到他的住處,請他中午赴宴。誰知他的住處空空如也,只是書桌上留有一張他臨行前寫下的詩箋《夜離零陵,以避同僚追送之勞留,二絕簡諸友》。詩曰:“已坐詩臞病更贏,諸公剛欲餞湘湄。夜浮一葉逃盟去,已被沙鷗圣得知。”做京官時,他隨時準備棄官罷職,預先準備好了從杭州回家的路費,鎖至箱中,藏于臥室,又誡家人不許買一物,怕去職回鄉(xiāng)時行李累贅,“日日若促裝者”……

      老實說楊萬里的經(jīng)濟情況并不好。他出身貧寒,沒有祖產(chǎn)繼承,沒有穩(wěn)固的經(jīng)濟后援。他有四子五女,其中一子早夭。他的父親楊芾在他三十八歲時去世,繼母羅氏在他五十五歲時去世。他們都需要他的俸祿供養(yǎng)。他比誰都需要錢財。有了更多收入,他家的餐桌上可以多些肉食,他的孩子們可以添置些新衣服。他家孩子這么多,生活照料,雇兩三個傭人家里會更合適。孩子們的教育是大問題,有錢就可以請很好的老師。他的妻子羅氏跟著他受了這么多年的苦,他做京官那些年,也應該買一兩件京城流行的絲綢衣裳給她。他是讀書人,愛書成癖是肯定的,臨安書業(yè)發(fā)達,碰到新出的好書或好的古籍,他何嘗不想時時收入囊中。還有,他在老家的房子已經(jīng)很舊了,有錢就可以好好修繕一下,當然,建一座新宅也未嘗不可。跟他一樣級別的官員,有幾個沒在老家安置房產(chǎn)的?與他同朝的吉州同鄉(xiāng)周必大,就在吉州府內(nèi)建造了一棟三層的豪宅。

      他又哪里是沒有撈取好處的機會!他曾擔任幾個州的主官(曾任漳州、常州、筠州知州。漳州知州未到任),為幾個地方生殺予奪之主宰,只要稍微動點腦筋,就可以在不違反有司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財源廣進。他任廣東提點刑獄,主管廣東的司法監(jiān)察,關乎生民司命,決定多少人的生死!他還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以及江東轉(zhuǎn)運副使,那都是讓人眼紅的肥差,過手的錢財累死牛馬,特別是江東轉(zhuǎn)運副使,總管著淮西和江東軍馬錢糧。在這些崗位上,多少人想著巴結(jié)他,暗地里想著圍獵他。只要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什么樣的好日子過不成!在廣東常平茶鹽公事任上,就有人半夜給他送珠寶。

      可是他毫不留情地堵死了自己的財路。不僅如此,他連外人認為完全合理的也棄之不取。擔任江東轉(zhuǎn)運副使一年多的時間,他共收各州縣和駐軍按常規(guī)送來的禮金一萬八千多貫。這可以算作正常的人情往來,哪怕皇帝也認為合理的灰色收入,幾乎等同于績效,他完全可以收入囊中,幾乎所有在此任上的官員都會這么做,可他認為俸祿之外不可再取,將它們悉數(shù)留在官署。

      即便如此,他還嫌自己的減法做得不夠徹底,江東轉(zhuǎn)運副使任滿,他六十六歲,按照朝廷任命,他本該轉(zhuǎn)任贛州知州——那其實是他的學生光宗皇帝照顧他的思鄉(xiāng)之情,特意安排他到一個離家鄉(xiāng)只有兩百里的地方任職??伤敛活I情,向朝廷上了一道稱病不赴的札子,不等朝廷回復,就脫去官服,乘船駛離金陵,一路過長江,轉(zhuǎn)鄱陽湖,入贛江,義無反顧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5

      楊萬里回到了故鄉(xiāng)吉水湴塘。這是落葉歸根,也是歸鳥還巢。這是肉身層面上的歸來,更是哲學意義上的返回。想想,如果沒有晚年的告老還鄉(xiāng),楊萬里的一生將不會那么豐饒、立體,甚至是不會那么完整。

      他回到了故鄉(xiāng)。在這里,出發(fā)與抵達相遇,起點和終點會合,少年與老年重逢。他住進了他家的老房子。那是一座土筑墻做的、尋常百姓家的粗簡住宅,僅能避風雨,是他三十三歲那年用自己的積蓄和父親多年教書的薪資所建。他是朝廷四品官員,這樣的房子與他的身份遠不相符,可他不以為意。他之所以急著早日脫下官服,就是渴望能減去一切負累,從而恢復自己的天性。脫去官服的他,不過是一名鄉(xiāng)野遺老,正與這樣的老宅相得益彰。

      回到家鄉(xiāng)后楊萬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種花、養(yǎng)草。多年的政務,官場的爾虞我詐,職務的時升時降,一定程度上讓他的心變得硬質(zhì)、荒涼。他需要一座花園來滋養(yǎng)他的精神,讓他的心重新變得柔軟。他請來泥工、花匠,在自家祖屋東面一塊一畝多的空地上,壘假山,立怪石,砌小池,池中建涼亭,種荷花。他還用石子縱橫曲折鋪設了九條小徑,將紅梅、海棠、芙蓉、江梅、桃、李、菊、杏、橘等九種花木各植一徑,取名曰“三三徑”。這本是十分簡陋的花圃,不用比他的好友范成大的莊園,園林池榭有十里那么顯豁,尤袤家的花園有十畝那么大,就連一般的鄉(xiāng)村財主家的后花園都不如,可他經(jīng)常在這座小小花園里走來走去,察看花開花落,細數(shù)草長鶯飛,開心得就像個孩子!

      接下來的時光里,他沉浸在鄉(xiāng)村生活之中。那是他自小就熟悉的場景,熟悉的村莊和人?,F(xiàn)在,他重新與這里的生活接上了頭。他與鄉(xiāng)親論齒序,與族人談伯仲,和路過的牛羊打招呼,用沒有吃完的肉骨頭款待來他家做客的雞犬,去不遠的圩鎮(zhèn)趕圩,看社戲,或者邀上三五鄉(xiāng)友,在本地的山嶺間游走。春節(jié),他給村民們寫春聯(lián)。清明,他給死去的親人掃墓。夏天,他午睡起床,百無聊賴,看不遠處的兒童捉柳花。有村莊修譜,來請他寫譜序,他會興趣盎然地謀篇布局,論血脈綿長;有人娶親嫁女、起屋造舍,擺起酒宴,請他喝酒,他會欣然前往,笑呵呵地坐在耆老的位置上。一到冬天,他就會按照當?shù)氐尼勗旆椒ㄡ劸?,那是本地人喝的一種度數(shù)不高的糯米酒,因為只有到冬天才釀造,當?shù)厝朔Q之為“冬酒”。釀好,他會經(jīng)常喝上兩碗,下酒菜是極簡單的菜蔬。

      他當然不是孤獨的飲者。會有不同的人來與他對飲,除了村里的鄉(xiāng)親,還有偶爾來造訪的地方官員、慕名前來求教的青年書生和吉州的故交。同樣告老還鄉(xiāng)定居吉州的前一品丞相周必大也會經(jīng)常來訪。他會帶來新鮮的牛肉和一兩斤老酒作為禮物。他們會舉杯共飲,暢論故人軼事。當然,過不了多久,他定會到吉州周必大府上回訪。

      他會經(jīng)常與故友書信往來,他們是陸游、朱熹、姜夔、任南昌知縣的長子楊長孺,還有許多依然在職的同僚。他應朋友們之托作文題詩、題詞作記,和他們交談家長里短,當然也不回避談政治,談時局。他們發(fā)現(xiàn),這位以前經(jīng)常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的人,已經(jīng)有了許多讓他們陌生的成分,那是從容、安詳,是山水之趣、田園之樂和超拔脫塵之氣。

      他與朝廷往來甚少,可是朝廷依然惦記著他,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給予一個個榮譽職務及虛職。慶元四年(1198年),獲封吉水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又晉升太中大夫。慶元五年(1199年),又獲封通議大夫、寶文閣待制。嘉泰四年(1204年),他七十八歲,獲進封廬陵郡侯,食邑千戶。開禧二年(1206年),他除寶謨閣學士。作為有名望的大臣,他無法阻止朝廷對他的恩典。而他心里有數(shù),那個穿著粗布衣裳,穿行在鄉(xiāng)村巷落的鄉(xiāng)野之人,才是真正的他自己。

      他在湴塘鄉(xiāng)間閑居了十五年。十五年來朝廷頻頻有詔要他就任,他一概不赴。十五年來,他的身體在縮小,骨骼在變輕。歲月對這個一輩子奉行刪繁就簡的人施以減法,開禧二年五月八日,他死于淋疾(亦是減法的一種),享年八十歲。他獲得的謚號是“文節(jié)”。所謂“節(jié)”,是“氣節(jié)”,也是“節(jié)制”,正對應他的“誠”,也對應他的刪繁就簡。

      6

      從考中進士開始,甚至更早,他就開始寫詩。作詩成了他一生的偉業(yè)。詩對他意味著什么?詩也是他實現(xiàn)誠抵達誠的路徑嗎?或者,他完成誠,最終是為了完成詩?

      據(jù)說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他是中國古代作詩最多的詩人。如果從他二十七歲考中進士開始算起,到他八十歲止,五十三年的時間,他平均每天要作一首詩。對他來說,詩已經(jīng)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空氣和水、糧食和蔬菜。他通過詩來記錄行旅、交游,表達發(fā)現(xiàn)、思考。他用詩寫天空大地,寫風雷雨電,寫江河湖海,寫山水田園,寫花草蟲魚,寫世間一切美好之物和美好之情。

      他的詩歌寫作,其實也歷經(jīng)波折。他開始作詩,乃是學習江西詩派的寫法。何為“江西詩派”?由唐至宋,國土面積縮小到三分之一。小版的國土,勢必給宋代士人們帶來精神上的局促之感,反映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李白、杜甫、王維、高適、岑參等唐代詩人的雄健渾雅難以再現(xiàn),就有了江西詩派,主張以杜甫為祖,以江西修水人黃庭堅等人為宗,奉行黃庭堅的“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以俗為雅、以故為新”的詩歌理念,廣泛學習前人,以大量用典、推敲字詞為高。楊萬里在學詩之初是認同這樣的創(chuàng)作理念的。但到后來,他發(fā)現(xiàn)如此地拾人牙慧,遠非詩歌的大道,并且與他奉行的“誠”不符。

      他感到文思不暢,詩也越來越少。他不想在前人的陰影下寫作。他決定變革。他燒掉了自己的幾千首舊作,開始謀求新的路徑,新的天地。他的辦法,依然是做減法。減去典故,減去教條主義,減去詩歌里的士大夫腔調(diào),減去生僻的詞語、韻腳、句式,給詩歌來一次徹底的松綁,讓詩歌在天地之間大口呼吸。

      他在詩中恢復了自己的天性,直接捕捉瞬間的詩意,書寫對天地萬物的感受。他打破了雅與俗的界限,大量用口語俚語入詩,把詩歌從士大夫的書案上請出,讓詩歌回到曠野之間、田園之中。那些天地之間的美好光影,那些哪怕最為細小的自然風物,都在他的詩句中自由生長:

      他寫春天:“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來。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開。”

      寫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p>

      寫路上所見:“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寫《野望》:“野童擷菜疏移步,客子追程有底忙。茅屋破時偏入畫,布衫洗了曬枯桑?!?/p>

      寫《春晴懷故園海棠》:“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p>

      寫西湖荷花:“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樣的詩,老者能懂,稚子亦能懂,士人懂得,鄉(xiāng)野之人亦懂得。它們讓人們覺得親切、生動,富有生氣。詩完整地呈現(xiàn)了他。詩中的他,明亮、赤誠、溫暖而又深沉。是他以一己之力,把千百年來供奉于士人精神祭壇上的詩歌請回了廣闊的人世間,讓詩歌回到了它本來的位置。他開辟了宋代詩歌的新路,也因此成為南宋詩壇的盟主,在文學史上享有盛譽。他的詩歌風格,被稱為“誠齋體”——以個人字號命名一種詩風,這在南宋,乃是獨一無二的禮遇。

      他同時代的詩友陸游如此評價他在南宋詩壇的地位:“誠齋老子主詩盟,片言許可天下服。”“我不如誠齋,此評天下同?!绷硪粋€詩友姜特立同樣說:“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p>

      幾百年后,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依然受到極大的重視。當代學者錢鐘書分析陸游與楊萬里的詩,認為楊萬里比陸游略勝一籌:“放翁( 陸游)善寫景,而誠齋善寫生。放翁如圖畫之工筆;誠齋則如攝影之快鏡,兔起鶻落,鳶飛魚躍,稍縱即逝而及其未逝,轉(zhuǎn)瞬即改而當其未改,眼明手捷,蹤矢躡風,此誠齋之所獨也?!保ā墩勊囦洝罚?/p>

      他是中國讀者最多的詩人之一。時至今日,他已去世了八百多年,可他的詩依然被廣泛傳誦。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讀著他的詩長大。人們讀著它們,來感受他的體溫和心跳,感受著生之美好,體會著人世間的道理。他的故鄉(xiāng)吉水,更是對他的詩推崇有加。記得在他誕辰895周年之際,全世界的吉水人,在同一個時段紛紛朗誦他的詩歌,來表達對他的紀念,寄托濃重的鄉(xiāng)愁。那真是讓人熱淚盈眶的時刻!

      7

      該怎樣評價他的一生?《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闭撌鹿Γm然在仕途近四十年,在政治中樞多年,官至四品,可老實說,他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值得夸耀的功勛。他的生年與卒年都處于民族危難之交,1127年,他出生,靖康之難發(fā)生,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宋結(jié)束,南宋偏安一隅。1206年,他死去,那一年,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部,稱成吉思汗,宋金兩國的喪鐘就此敲響。可是這兩個年份之間的八十年,也就是他在世的八十年,正好是南宋最為安定的八十年。特別是公元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蒙古部落又尚未崛起,整個南宋高宗、孝宗和光宗三朝,有了難得的太平時期——也是政治上的平庸時期。

      所謂時勢造英雄,如果生活在風云激蕩之時代,他滿可以像他的族叔祖楊邦乂,面對金兵入侵,奮勇抗敵,被俘后寧死不降,以頭碰柱,鮮血直流,在衣服上書寫“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最后被剖胸取心,慷慨赴死。或者像他的同鄉(xiāng)和忘年交胡銓,在紹興八年(1138年),面對金國派遣的和談使臣傲慢無禮,高宗和秦檜不惜卑躬屈膝與金使議和,慨然上疏《戊午上高宗封事》,要求高宗斬下宰相秦檜等人的首級,宣稱不這樣做的話,他寧愿投東海而死,也決不在小朝廷里求活。 奏疏傳出,山河震蕩,金人千金求購,君臣大驚失色,連稱“南朝有人”,“中國不可輕”。和他們一樣,他一腔孤勇,持鮮明主戰(zhàn)立場,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華,當?shù)胤焦俸途┕?,他都得心應手。四十一歲時,他上政論《千慮策》,分“君道”“國勢”“治原”“人才”“論相”“論將”“論兵”“馭吏”“選法”“刑法”“冗官”“民政”共三十篇,內(nèi)容含國家管理的所有,所論縱橫捭闔,飽含洞見。丞相虞允文閱后贊嘆說:“東南乃有此人物!”可是身處不需要英雄的年代,他沒有拍案而起、殺身成仁的機會。這是他的幸,還是不幸?

      可是他依然是了不起的一個人。時局所限,不能成為英雄,他走上了一條道德自我完善的道路。他號“誠齋”,一生恪守著“誠”的信條,為做一個“誠”的人全力以赴,用“誠”的戒尺管理著自己乃至全家人的日常生活,直至到了十分嚴酷的程度。他愛較真,認死理,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他與貪念為敵,與私欲決裂。他是宋代理學的奉行者,早年就師從安福文化學者劉廷直、劉安世學習理學。他對“誠”的恪守,除了張浚的教誨,也與此不無關系。可是,他又是松弛的,輕快的,有趣的,豐饒的。他盡情釋放著他的天性,釋放著他對天地自然與蒼茫人世的愛意。相比于那些刻板、嚴肅的傳統(tǒng)衛(wèi)道士,他一點也不虛偽,而是顯得天真、詼諧,可敬可親。他是明亮的,赤誠的。他因此成了辨識度極高的獨一個——不僅是南宋的獨一個,也是中國歷史的獨一個。他點燃了自己,因此成為了南宋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盞燈、一團火。

      他也成了我和他共同的故鄉(xiāng)江西吉安(古稱廬陵、吉州)的一尊神,與北宋文宗歐陽修、銳意抗金兵敗被俘誓死不降的他的族叔祖楊邦乂、乞斬宰相秦檜因此名震朝野的胡銓、立朝剛正的丞相周必大、起兵抗元兵敗被俘慷慨赴死的丞相文天祥一起,被供奉在南宋以降的文廟之中,供歷代學子仰望。吉安自古文風浩蕩,有進士三千,名臣文士無數(shù),他們是先驅(qū)者和領路人。他們合稱為“五忠一節(jié)”——歐陽修、周必大謚號“文忠”,胡銓謚號“忠簡”,楊邦乂謚號“忠襄”,文天祥被明代追賜謚號“忠烈”,而他的謚號是“文節(jié)”。六位鄉(xiāng)賢中,他的事功最弱,但他給世人留下的遺產(chǎn),一點也不比他們少。

      該怎么比擬他的一生?我想他應該是一輪月亮。月亮是陰性的,他是詩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月亮是輕盈的,它行走于天空,而不墜落于地面,因為它沒有重量。他不斷地刪減自己精神上的雜念,努力做到守心如一,靈魂因此輕盈。他寫詩,詩讓人飛翔,讓人體重減輕,靈魂飛升,正像月亮那樣。他一生奉行“誠”,精神上有著較高的純度,正像月亮,有著非常純凈的光。

      他是極愛月亮的。他一生為月亮寫下了很多首詩。他寫:“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冰。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獨自行。”(《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仰頭月在天,照我影在地。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不知我與影,為一定為二。月能寫我影,自寫卻何似。偶然步溪旁,月卻在溪里。上下兩輪月,若個是真底。唯復水是天,唯復天是水?!保ā断囊雇嬖隆罚疤炜置坊ú荒秃?,遣將孤月問平安。未須一夜都開盡,留取前前后后看?!保ā对孪旅坊ā罚耙箽鉀鲇谒?,高齋可當樓。古來除卻月,此外更無秋。寒入蘭心勁,光隨菊腳流。惟愁清不極,清極卻成愁?!保ā肚镌隆罚爸挥腥?,知予萬古心?!保ā兑棺x詩卷》)“清風索我吟,明月勸我飲。醉倒落花前,天地即衾枕?!保ā队肿再潯罚?/p>

      他寫得最過癮的月亮詩應該是這首《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領取青天并入來,和月和天都蘸濕。天既愛酒自古傳,月不解飲真浪言。舉杯將月一口吞,舉頭見月猶在天。老夫大笑問客道:月是一團還兩團?酒入詩腸風火發(fā),月入詩腸冰雪潑。一杯未盡詩已成,誦詩向天天亦驚。焉知萬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團月。”在自家的花園(萬花川谷),他與朋友月下對飲,月在,酒在,朋友在,詩在。好不暢快!

      月亮在他筆下,是美的化身,是愛的使者,是風流,是浪漫,是自由,是有情物,是赤子心。他寫下的是月亮,可又何嘗不是他自己。

      8

      我又一次走進了湴塘。與以往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去湴塘的時間是黃昏——這一天從早晨開始,我陪著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一路拜訪歐陽修、胡銓、文天祥等,馳騁在廬陵的大地上。

      這樣的探訪無疑是愉快的。一路上我們談論著詩歌、文學,談論著歷史與現(xiàn)實、猛士與故鄉(xiāng)。我們思索,我們每個人,該如何完成自己?一個讀書人,該與國家和時代構(gòu)建怎樣的關系?那些歷史上的士人道統(tǒng),至今是否還在我們的血脈中留存?因為生活在和平時代,我們難免有如此時代慣有的缺陷,如懦弱、平庸、瑣屑和虛妄。但談到吉安土地上的歷史名人慣有的血性、剛烈,我們不免振奮。

      按原計劃,我們是下午從歐陽修的故鄉(xiāng)永豐轉(zhuǎn)到湴塘。兩地不遠,近百公里路程,乘車一個多小時。因為在永豐稍有延誤,我們直到黃昏,才進入湴塘。

      天邊依然燃燒著晚霞,可村莊里的光明顯在快速潰退。借著這漸漸潰退的光,我們穿行在湴塘的風土之中。因為文學,因為他賜給的能量,后來我告別家鄉(xiāng),在省城文化部門工作二十多年,因此造訪湴塘的次數(shù)大幅減少。這一次,我看到的湴塘與數(shù)年前所見的大不一樣:池塘邊做了硬性美化,墻上繪了與鄉(xiāng)村有關的彩繪,廊橋換用了更為優(yōu)質(zhì)的仿古木材,地上栽種了荷花,老地基上,重建了御書樓。到處是按照楊萬里的詩意建造的景致,到處陳列著楊萬里的詩。拜新農(nóng)村建設所賜,湴塘這個千年古村,因為楊萬里又一次獲得生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wǎng)紅村。

      黃昏模糊了天地,也模糊了時間。我看著遠處的天空、山巒,近處泛著水光的池塘。它們才是這里的真正主人,亙古不變。我想八百多年前,返鄉(xiāng)的楊萬里與我今天所見,是否如同一轍?近處的草叢里,不時有蟲子蹦跶和鳴唱,它們是從楊萬里的詩歌里跑出來的嗎?八百多年前,返鄉(xiāng)的楊萬里如此寫道:“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夏夜追涼》)

      根據(jù)活動安排,我們在湴塘用了晚餐。主人盛情,讓我們這群文人墨客都喝上了當?shù)卮迕褡援a(chǎn)的米酒,也就是楊萬里當年自釀與飲用的、度數(shù)不高的、俗稱“冬酒”的米酒(“夜飲空齋冷,移歸近竹爐。酒新今晚醡,燭短昨宵余?!睏钊f里《夜飲》)。我看到文友們在米酒的作用下,聲音漸漸提高。我們說著楊萬里,說著他的真心誠意,他的固執(zhí),他的不妥協(xié),他的一派天真的誠齋體詩。我們渴望借助酒和對他的談論,來體會他的心境,把握他的詩意,與他會合。而我也竟然有些迷離:此刻楊萬里會不會就坐在我們中間,或者在暗處,不動聲色地看著我們?

      我們走出了餐廳。正是農(nóng)歷八月中旬之初,我們看到了月亮,正升高在我們的頭頂。天上沒有一絲云彩,星星在眨著眼睛。月亮,就像一塊古老的法器,帶著隱秘的斑紋,明晃晃地掛在天上。

      那當然是我們熟悉的月亮,夜晚的光明之神,李白、蘇東坡等吟詠過的通靈之物,古往今來的旅人心中的溫柔故鄉(xiāng)。

      可那也是湴塘的月亮。它曾經(jīng)在楊萬里的詩行里穿行,馳騁。它被文人的詩酒喂養(yǎng),被士人的道統(tǒng)供奉。它信奉誠心正意之學,不斷地用“誠”的信念洗滌、擦亮自身。它是鄉(xiāng)野的,又是富有書卷氣的。它是直不中律的,也是天真斯文的。它自由,浪漫,無牽無掛,久而彌新。它有姓氏,姓楊。它走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它是楊萬里的另一個肉身。

      車徐徐開出湴塘。一路上我們無言。我們知道,我們被湴塘盛大的月光照耀過了。我們都是離家出走的孩子,被湴塘的月光一一認領。我們每個人的靈魂都得到它的洗禮,得到了它的教益。而回過頭來,我們看到,月光下陰影重重的湴塘,草木與池塘簇擁的湴塘,宛如古老夢境一般的湴塘,仿佛我們共同的故鄉(xiāng),正以母親一般的神色,送別著我們。

      責編:鄞珊

      猜你喜歡
      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又一次突破:楊萬里的啟示
      中華詩詞(2023年5期)2023-02-06 08:47:56
      詩魂鑄梅楊萬里
      客家文博(2022年1期)2022-08-22 06:31:06
      楊萬里撰、尤袤書《宋故太孺人叚氏墓志銘》
      小池
      兒童繪本(2019年14期)2019-08-14 18:29:16
      夏夜追涼
      兒童繪本(2019年13期)2019-08-08 18:09:58
      曉出凈慈寺 送林子方
      兒童繪本(2019年12期)2019-07-08 21:18:44
      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小池》(草書)
      陽光(2018年8期)2018-08-03 02:56:08
      楊萬里詩一首
      永善县| 伊通| 湟中县| 新兴县| 井研县| 嘉荫县| 龙海市| 若尔盖县| 通河县| 涿鹿县| 瑞昌市| 临沭县| 青阳县| 应用必备| 阆中市| 临桂县| 卢氏县| 温州市| 同仁县| 甘肃省| 肥西县| 赤水市| 云南省| 安达市| 冕宁县| 永兴县| 肥乡县| 东乌| 禄劝| 封开县| 郴州市| 三河市| 西盟| 察哈| 遵义县| 德江县| 金沙县| 三河市| 杭锦后旗| 获嘉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