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指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的一種綜合能力。它包括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多種能力。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實際問題。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地理現(xiàn)象的復雜性等特點,設置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地理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以“地球的圈層結構”內容為例,該內容的重點之一是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先回顧地球的外部宇宙環(huán)境,由此引出“地球內部是什么樣子”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礎上,以“上天容易入地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興趣。雖然“入地無門”,但人們可以通過地震波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我們要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素材,讓學生從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入手深入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他們正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二、加強思維訓練,掌握方法
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思維訓練。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方法,促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地進行思考,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讓他們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水循環(huán)”內容為例,首先,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考:什么是水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主要包括哪些環(huán)節(jié)?其次,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最后,引導學生正確解決問題。通過討論,學生對水循環(huán)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我們要注重以問題、案例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從
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解決問題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注重實踐操作,提升技能
實踐操作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地理知識、技能和方法。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地質考察、氣象觀測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地圖繪制、數(shù)據(jù)分析等,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鍛煉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以“辨別地理方向”實踐活動為例,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假期,在家長的陪同下開展野外考察等活動,充分利用太陽、植物等辨別方向。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地理現(xiàn)象,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高了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與地理實踐力聯(lián)系緊密。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疾?、實驗、調查等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有助于提升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和感悟地理環(huán)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