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美
在高中政治學習中,主動提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增強記憶的持久性。主動提問可以激發(fā)我們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分析、判斷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問是衡量我們對知識點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政治學習中要靈活借助多樣的問題來提升學習效率,以問促學。
一、借助開放性問題,多角度思考
與選擇題不同,開放性試題的答案不固定,比較靈活。該類試題可以有多種答案,每種答案都有合理性。這就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開放性問題通常要求我們通過閱讀相關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根據有效信息準確調用相關的教材知識。以“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內容為例,學生可以思考以下兩個開放性問題。
問題一:如何促進社會公平?分配制度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內容,也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完善促進機會公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機制,要讓每個人都獲得發(fā)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對于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1)完善促進機會公平的制度機制。(2)進一步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要素市場化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發(fā)展,加之近幾年來數字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居民收入的來源渠道越來越多元化,居民財產性收入不斷增長,財富積累速度有所加快,財富積累的分化速度也隨之有所加快。要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規(guī)范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可以促使我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
問題二:社會保障的作用有哪些?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促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對于這個問題可以這樣思考:社會保障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強化互助共濟功能,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健全覆
蓋全民、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公平統(tǒng)一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借助指導性問題,深入探究
指導性問題是指那些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還以“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內容為例,直接考查知識點的問題有:(1)現階段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2)我國個人收入的方式和合法途徑是什么?(3)請簡述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4)什么是國民收入?(5)什么是國內生產總值(GDP)?(6)國民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有什么不同?(7)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物質基礎和直接原因是什么?指導性的問題主要有:(1)我國現階段為什么要實行按勞分配?(2)社會上一些人認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越高越好”,你是怎么理解的?請進行評析。(3)查找我國近期出臺的有關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政策,談談你對這些政策的理解。(4)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步富裕、同時富裕?共同富裕是不是意味著人民物質生活富足?
總之,借助問題,我們可以優(yōu)化高中政治學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識點。因此,當我們學習政治知識時,不要害怕提出問題,也不要把問題看作是困難的阻礙,而是應該把它們看作是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