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藥功效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2024-06-11 02:54:15吳清清郭玉婷辛賽賽劉哲佟鄭海榮朱宇紅張新新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yè) 2024年4期
      關鍵詞:痤瘡化妝品提取物

      劉 鑫 吳清清 郭玉婷 辛賽賽 劉哲佟 鄭海榮 朱宇紅 張新新,*

      1.西安交通大學,陜西西安,710000;

      2.杭州麗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中藥具有幾千年的臨床應用史,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和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化妝品在作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的同時,人們對化妝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藥成分來源較廣、功效豐富,在化妝品領域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中藥化妝產(chǎn)品也逐漸成為當今消費者追捧的焦點和化妝品企業(yè)研發(fā)的重點。中藥所含的各種有效成分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化妝品中,并發(fā)揮著各種功效,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為相關應用提供了科學支撐。本文介紹了中藥有效成分在化妝品中發(fā)揮的主要功效及其作用機制,綜述了中藥有效成分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并探討了其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發(fā)展前景。

      1 皮膚常見問題的修復方式及機制

      我國中藥護膚類化妝品的制作主要是通過提取中藥中的各種功效性成分,進行分離、純化、濃縮和干燥后,再加入對應基質(zhì)中制成相關產(chǎn)品。各類產(chǎn)品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來發(fā)揮各種功效,常見的作用機制包括:清除機體過剩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減少黑色素沉積以及維護微生物菌群平衡等。通過以上作用方式中藥類護膚化妝品可以發(fā)揮抗衰老、美白、緩解皮膚敏感等基本功效。

      1.1 抗衰老

      引起皮膚老化的因素分為內(nèi)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內(nèi)源性因素主要指人體內(nèi)不可抵抗的因素,如自由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細胞凋亡等;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皮膚能夠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和物質(zhì),如紫外線、吸煙、有害物質(zhì)接觸等[1]。在各種內(nèi)、外因素中,自由基和紫外線輻射(即光損傷)是造成皮膚衰老的主要原因。

      1.1.1 減少皮膚氧化

      氧化是生物體新陳代謝的自然結果,而氧化損傷是引起皮膚衰老的常見原因之一,自由基理論是解釋衰老的經(jīng)典理論之一。在生物體的正常代謝過程中,細胞氧化產(chǎn)生的自由基和ROS會直接導致各種皮膚衰老問題,如皮膚老化、色素沉積、皺紋等[2]。皮膚氧化后會生成大量的自由基和ROS。正常情況下,ROS可以維持細胞內(nèi)氧化平衡,而過多的ROS則會打破氧化的動態(tài)平衡,形成氧化應激。過量的ROS攻擊細胞膜,影響核酸的表達,最終導致細胞凋亡[3]。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抗氧化系統(tǒng)可以清除多余的自由基來維持氧化平衡。然而,當人體不能利用體內(nèi)相關抗氧化酶系統(tǒng)來清除過量的自由基和ROS時,過量ROS能夠參與MAPK蛋白的激活,引發(fā)炎癥標志物(如PCT、SAA、IL等)進一步導致細胞衰老[4]。中藥有效成分的抗氧化功能可以緩解由外部環(huán)境、過量ROS和其他氧化因素造成的皮膚損傷,并通過調(diào)節(jié)相關酶活性來發(fā)揮抗衰老功效。

      1.1.2 預防紫外輻射

      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照射,會損害皮膚屏障,引起皮膚老化、病變?;|(zhì)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在皮膚光老化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紫外線能夠促進MMP的表達、降解真皮成纖維細胞中的膠原纖維,使皮膚膠原合成降低,并導致皮膚松弛,長出皺紋、色斑等,改變皮膚真皮結構,對皮膚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皮膚部分生理功能喪失[5]。因此,從植物中提取能夠吸收紫外光的化學成分,有效吸收中藥化學成分相應波長的紫外光,既能起到防曬作用,又能夠較好地預防由紫外線引起的光老化。

      紫外光還能夠促進ROS的生成。其相關機制是:ROS通常由NADPH氧化酶和骨髓過氧化物酶產(chǎn)生,人體內(nèi)缺乏NADPH氧化酶,就無法產(chǎn)生與ROS生成相關的過氧化氫(H2O2)、羥基自由基(·OH)和單態(tài)氧(O2)等物質(zhì)。研究表明,紫外光會促進以上物質(zhì)的大量生成,誘導相關酶表達,從而激活ROS[6]。在中藥有效成分中,常利用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等的抗氧化劑,以達到清除或減少ROS生成、促進曬后修復的目的,從而起到間接防曬作用[7]。

      1.2 美白

      東方人大多屬于黃種人,女性大多都追求更加白皙的皮膚,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妝品在女性群體中較為熱門。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學理論中,中藥有效成分的美白功效是經(jīng)過了長期使用和驗證的。正常情況下,引起皮膚變黑最主要的原因是黑色素沉積。同時,皮膚膚色、黃褐斑、雀斑等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也與黑色素的生成相關[8]。

      黑色素的生成過程涉及多種酶,其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黑色素生成的關鍵限速酶。體內(nèi)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TYR的催化下,氧化成能夠合成真黑素和褐色素的基質(zhì)多巴醌(dopaquinone,DQ)。DQ再經(jīng)歷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后生成多巴色素和多巴,多巴色素再進一步氧化成真黑素與褐色素,二者合成后形成黑色素[9]。中藥的美白功效主要是圍繞黑色素的產(chǎn)生、代謝、清除過程中的各個步驟實現(xiàn)的,通過抑制與黑色素生成的關鍵酶、阻斷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破壞相關蛋白從而抑制黑色素形成。

      1.3 緩解皮膚敏感與不適

      敏感性肌膚是一種特殊的皮膚類型。敏感性肌膚人群易出現(xiàn)皮膚干燥、泛紅、脫屑、紅腫等客觀癥狀,同時也易出現(xiàn)瘙癢、刺痛、灼燒、緊繃等主觀癥狀,以上癥狀會引起皮膚不同程度的不適[10]。敏感性肌膚的成因較為復雜,主要可以概括為:微生物菌群失衡、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以及炎癥反應[11]。改善肌膚敏感除通過調(diào)整生活作息和習慣、避免接觸刺激環(huán)境等方式外,利用相關產(chǎn)品進行皮膚護理,緩解不適癥狀也是十分有效的。

      1.3.1 維護微生物菌群平衡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在皮膚表面存在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組成復雜的菌落并參與皮膚內(nèi)外各種復雜的分子和細胞過程,共同維持宿主與外部環(huán)境的動態(tài)平衡。當微生物與宿主外界環(huán)境相平衡時,皮膚呈現(xiàn)健康狀態(tài);當微生物與宿主外部環(huán)境失調(diào)時,就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出現(xiàn)皮膚敏感問題[12]。痤瘡為一種常見的皮膚毛囊皮脂腺疾病,不同痤瘡桿菌系統(tǒng)之間失去平衡導致的皮膚微生物群失調(diào)是引起痤瘡的常見原因之一。此外,表皮葡萄球菌也與痤瘡的引發(fā)有關,表皮葡萄球菌會和痤瘡丙酸桿菌相互作用,二者對調(diào)節(jié)皮膚穩(wěn)態(tài)至關重要[13]。我國使用中藥治療痤瘡歷史悠久且療效顯著,主要能夠通過抑制毛囊皮脂腺微生物生長、抑制皮脂腺分泌及抑制皮膚表面細菌的過度增殖等方式緩解和治療痤瘡[14]。

      頭皮作為人體皮膚中的獨特區(qū)域,其特點是皮膚厚、濾泡密度高、皮脂腺豐富,且伴隨著黑暗和溫暖的環(huán)境,使頭皮更容易發(fā)生霉菌性感染。雖然頭皮疾病不會導致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但也會使頭皮出現(xiàn)瘙癢、易出油等癥狀,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頭皮和頭發(fā)狀況[15]。頭皮屑是一種反復而常見的皮膚疾病,表現(xiàn)為肉眼可見頭皮鱗屑的異常增多。人體頭皮上的真菌菌屬主要包括馬拉色菌屬、枝孢菌屬、曲霉屬和鏈格孢屬[16]。其中馬拉色菌是一種單系真菌屬真菌,是一種皮膚的共生菌群。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學者們普遍認為馬拉色菌與頭皮屑引發(fā)有關[17]。值得關注的是,學者大多忽視了頭皮細菌的作用,研究表明當頭皮屑存在時,與正常頭皮相比葡萄球菌數(shù)量增多,并伴隨著頭皮微生物的多樣性降低,這意味著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參與了頭皮屑的發(fā)病過程[18]。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中藥材對從頭皮屑中分離純化的馬拉色菌有體外抑制作用,如黃連、大黃、姜半夏等都具有較強的抑制馬拉色菌的能力,能夠發(fā)揮祛屑功效[19]。

      1.3.2 減少炎癥反應

      與正常皮膚相比,敏感性肌膚抗擊外界刺激以及致敏源的能力較差,很容易因受到刺激致皮膚過敏產(chǎn)生一系列的炎癥反應。炎癥狀態(tài)下會促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釋放炎癥介質(zhì),如核轉(zhuǎn)錄因子(NF-κB)、5-羥色胺(5-HT)、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等[20]。以上炎癥介質(zhì)會使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血管通透性增強,導致皮膚真皮層炎癥細胞增加,引起皮膚炎癥疾病。痤瘡也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fā)病率高,且出現(xiàn)在各類人群中,尤其是年輕人中發(fā)病率最高[21]。目前許多中藥提取物旨在減輕外界刺激引起的皮膚炎癥、減少痤瘡發(fā)生以及緩解皮膚發(fā)紅干燥等癥狀。

      2 化妝品常用中藥成分以及功效介紹

      2.1 黃酮類

      微黃酮化合物廣泛分布于植物中。中藥類護膚化妝品中的黃酮類成分能發(fā)揮抗衰老、美白、保濕、防曬等功效,由于黃酮的藥效活性較好、生物利用度較高且來源較廣,因此黃酮類化合物在制藥、化妝品和食品工業(yè)領域有較高利用價值。

      2.1.1 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脹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莖。甘草是我國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富含豐富的黃酮類物質(zhì),如甘草苷、異甘草素及光甘草定等[22]。付小華[23]探究了甘草提取液中黃酮類成分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闡述了其相關機制:甘草查爾酮與底物競爭酶活性位點并結合一部分酪氨酸酶,使該部分無法參與黑色素合成,降低了酪氨酸酶濃度,同時使底物無法與酪氨酸酶結合,從而使黑色素合成減少。測試結果顯示:甘草查爾酮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單酚酶與二酚酶的活性,在實驗濃度范圍內(nèi)對二者抑制率分別為81.26%和76.52%,具有較好的預防色素沉積的功效。楊曉露等[24]通過建立體外炎癥模型發(fā)現(xiàn):甘草查爾酮以及異甘草素能顯著下調(diào)iNOS、COX-2蛋白的表達情況,并且能抑制ERK/MAPK通路、活化PPAR-γ通路而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胡義等[25]運用網(wǎng)絡藥理學篩選甘草黃酮質(zhì)量治療痤瘡的關鍵活性成分與靶點,并探究甘草黃酮抗痤瘡的潛在機制。篩選結果顯示甘草黃酮抗痤瘡的潛在靶點CYP19A1和ALOX5度值較高,可能是治療痤瘡的關鍵靶點。以上靶點可通過調(diào)控雄/雌激素的平衡、調(diào)控花生四烯酸合成白三烯,進而控制痤瘡的形成與發(fā)展。此外,甘草中的黃酮成分還具有抑菌[26]功效。將甘草黃酮作為美白、抗衰以及抗菌劑是化妝品行業(yè)的優(yōu)良選擇,具有極好的發(fā)展前景。

      2.1.2 葛根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該藥材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作為藥食同源的植物,從古至今,葛根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與保健領域[27]。葛根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素等[28]。研究表明,葛根還有較好的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Kim等[29]利用B16F10細胞重建人體皮膚模型,研究了從葛根中提取的新補骨脂異黃酮(neobavaisoflavone,NBI)的體外抗黑色素活性和機制。NBI能夠降低B16F10細胞中的黑色素轉(zhuǎn)錄因子、酪氨酸酶相關蛋白-1以及酪氨酸酶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通過磷酸化激活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蛋白(如蘇氨酸激酶和細胞外調(diào)節(jié)蛋白激酶)。與熊果苷(100 μmol/L)陽性對照相比(黑色素抑制率為12.0%),NBI在50 μmol/L時對酪氨酸酶抑制率為45.5%,比熊果苷具有更強的抑制黑色素活性。同時還測試了NBI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以評估其抗氧化作用,結果顯示:500 μg/mL的NBI對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為36.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1.3 黃芩

      中藥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是植物黃芩的干燥根,是我國常用的中藥之一,黃芩屬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360余種。黃芩地下部分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較高,主要包括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和漢黃芩苷[30]。張月佳等[31]在中藥抗痤瘡丙酸桿菌活性實驗中得到黃芩三次抑菌圈平均直徑為(18.4±0.2)mm,最低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為6.250 mg/mL,說明黃芩有較好的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活性。崔濤等[32]報道了漢黃芩苷可通過下調(diào)促炎因子和氧化因子水平,上調(diào)抑炎因子水平,從而緩解大鼠的炎癥、氧化損傷,促進黏膜修復。劉慧民等[33]研究了黃芩苷的紫外防護性能:黃芩苷能夠增效SPF、PFA值,即對紫外線UVA、UVB有吸收作用。結果顯示:與質(zhì)量分數(shù)5%氧化鋅復配的質(zhì)量分數(shù)3%黃芩苷對SPF和PFA的增長率分別為78.3%和61.1%;與質(zhì)量分數(shù)5%二氧化鈦復配的質(zhì)量分數(shù)3%黃芩苷對SPF和PFA的增長率分別為70.6%和39.4%。在防曬產(chǎn)品配方中加入黃芩提取物后不僅能提高產(chǎn)品的防曬性能,還能減少防曬劑的使用量。

      2.1.4 馬齒莧

      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L.)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較廣。黃酮化合物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不同來源和品種的馬齒莧總黃酮提取物含量差異較大[34]。馬嘯宇等[35]測定了馬齒莧提取物抑制糠秕馬拉色菌的有效成分,并通過紙片法測定馬齒莧提取物對糠秕馬拉色菌的抑菌效果。經(jīng)初步檢識可知:黃酮化合物為馬齒莧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對糠秕馬拉色菌的抑菌圈直徑為(46.68±1.21)mm;MIC為0.028 g/L,以上研究為馬齒莧黃酮在祛屑化妝品中的應用提供了參考。高珍琦等[36]發(fā)現(xiàn)在最優(yōu)條件下馬齒莧總黃酮提取率為5.513 mg/g,且該條件下馬齒莧總黃酮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為84.37%,具有較好的清除效果。OH等[37]經(jīng)過實驗考察了馬齒莧甲醇提取物的體外抗光老化活性:利用UVB誘導HaCaT細胞產(chǎn)生活性氧(ROS),并檢測UVB誘導細胞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Ⅰ型膠原蛋白的表達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馬齒莧提取物可通過Nrf-2途徑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1和血紅素加氧酶1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從而發(fā)揮抑制ROS產(chǎn)生、下調(diào)MMP表達以及上調(diào)Ⅰ型膠原蛋白的生成的功能,起到抗紫外線光老化的作用。

      2.1.5 鼠曲草

      鼠曲草為菊科植物鼠曲草(Culcitium reflexumH.B.K. leaves)的干燥全草,鼠曲草提取物含有豐富的黃酮化合物,如蘆丁、芹菜素和山奈酚等[38]。Aquino等[39]評估了鼠曲草葉提取物(ExtractofCulcitiumreflexumH.B.K.leaves,ECR)對UV引起的過氧化反應的抑制作用,并測試了由UVB誘導的健康志愿者炎癥反應,即產(chǎn)生皮膚紅斑的抑制率。使用UV照射PC脂質(zhì)體膜1.5 h,誘導其產(chǎn)生大量丙二醛后加入ECR抑制丙二醛產(chǎn)生,實驗結果顯示:ECR有效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具有較強的抗氧活性且呈濃度依賴性,其IC50為48.44 μg/mL;抗皮膚紅斑實驗結果顯示:在志愿者產(chǎn)生皮膚紅斑處涂抹含有ECR的凝膠制劑后,對該紅斑抑制率約為43.5%。研究認為,若皮膚由于UV誘導產(chǎn)生過氧化及炎癥反應而引發(fā)相關皮膚疾病時,該鼠曲草黃酮提取物能夠起到一定的光保護作用,并對相關疾病的治療有重大意義。

      2.2 多糖類

      2.2.1 枸杞

      枸杞(LyciumbarbarumL.)從古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應用史。它不僅是一味具有良好功效的中藥,也是我國首批被批準為藥食同源的產(chǎn)品之一,在海內(nèi)外都廣受人們的喜愛[40]。近年來,除了中藥和保健品領域,枸杞在化妝品行業(yè)的潛力也逐漸被人們發(fā)覺和利用。枸杞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多糖類成分。劉藝等[41]對一款枸杞多糖面膜的保濕、美白性能進行了評估。當環(huán)境相對濕度為43%時,枸杞多糖的保濕率為100.18%;在環(huán)境相對濕度為81.00%時,枸杞多糖的保濕率為100.05%;當枸杞多糖的質(zhì)量濃度為2.5 g/L時,對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為51.10%,具有良好的保濕、美白功效,可以將其作為化妝品保濕劑和美白劑。Wang等[42]建立了秀麗隱桿線蟲衰老模型以評估枸杞多糖的抗衰老活性。結果顯示:空白對照組秀麗隱桿線蟲的平均壽命為(22.01±1.78)d,經(jīng)濃度1.0 mg/mL兩種枸杞多糖單體處理后平均壽命為(23.59±1.67)d和(24.66±1.30)d,分別提高了7.18%和12.03%。兩種單體的枸杞多糖均延長了秀麗隱桿線蟲的存活時間,起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2.2.2 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臥孔屬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三萜和脂肪酸類物質(zhì)。茯苓具有較強的消炎作用,在中醫(yī)理論中,茯苓常用于緩解疲勞、頭暈、腹瀉等癥狀。Fang等[43]研究了茯苓對H2O2誘導的人真皮成纖維細胞老化的影響。用茯苓提取液(100~400 μg/mL)處理由H2O2試劑誘導的Hs68人真皮成纖維細胞氧化模型,Western Blot實驗結果表明:茯苓能降低ROS水平,減少MMP、炎癥標志物(如IL-6、TNF-α、CRP等)和MAPK激酶的產(chǎn)生,即在H2O2誘導的皮膚老化人真皮成纖維細胞中表現(xiàn)出抗氧化活性,可作為一種潛在的抗氧化護膚類成分。

      2.2.3 白及

      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 Reichb. f.]作為一味傳統(tǒng)中藥,其抗菌作用較強,毒副作用較小,且具有消炎止癢、解熱解毒的功能。Li等[44]在報道中指出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是一種高黏度的葡甘露聚糖,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抗氧化活性實驗中,BSP與殼聚糖組成的薄膜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為35.56%,比單獨使用殼聚糖薄膜時的抑制率提高了5倍。此外,羥基自由基(OH·)作為最活躍的自由基之一,BSP(3.0 mg/mL)對其抑制率可達25%以上,該研究認為BSP與殼聚糖組成的雙層共混膜可用作一種生物醫(yī)學領域的抗氧化傷口敷料,且具備可生物降解、無毒的優(yōu)勢。

      2.2.4 靈芝

      靈芝為多孔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 ex Fr.) 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靈芝在我國歷史悠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一味十分珍貴的藥材。靈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Polysaccharides,GLP)是靈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在維持機體功能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45]。Shi等[46]通過實驗闡述了GLP保護人皮膚成纖維細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免受H2O2誘導的氧化損傷機制:GLP通過增加SOD、CAT和GSH-Px的表達,并激活Keap1-Nrf2-ARE信號傳導通路保護HSF,減少因H2O2造成的氧化損傷??棺杂苫鶎嶒烇@示:GLP對DPPH、ABTS及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中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抑制率可達80.45%。王倩等[47]指出靈芝多糖分子中的極性基團可與皮膚中的水分子形成氫鍵,還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薄膜,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流失,從而發(fā)揮鎖水和保濕功效。

      2.3 萜類

      2.3.1 人參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ginsengC.A. Mey.)的干燥根,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三萜類化合物。人參是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傳統(tǒng)名貴中藥,既能對抗皮膚的自然老化,又能改善光老化等引起的皮膚外源性損傷。Shin等[48]研究發(fā)現(xiàn)人參葉純化提取物(PanaxGinsengLeaf Purified Extracts,PGLE)中Rb3(55.82%)和Rb2(12.04%)的含量較高,其中Rb3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100 μmol/L的Rb3提取物能夠使I型膠原蛋白的產(chǎn)量增加160.2%。實驗還評估了含有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5%的PGLE乳液減少眼周皺紋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在8周時間內(nèi),涂抹PGLE乳液的志愿者眼周皺紋深度明顯降低??蓪GLE作為一種減少皺紋的外用候選化合物。李曉敏等[49]指出當洗發(fā)水中人參皂苷的添加量為3%時,可增強頭發(fā)延伸率,保持彈性。Kim[50]指出人參皂苷Rh4顯著降低了B16黑色素瘤細胞中cAMP水平和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水平,使酪氨酸酶表達水平下調(diào),減少了黑色素生成。

      2.3.2 三七

      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三七的根、莖、葉、花均可入藥,其根莖中含有豐富的皂苷類化合物。王東東等[51]報道了三七總皂苷能夠提高衰老狀態(tài)下內(nèi)源性抗氧化酶(如SOD、POD和CAT)的活性,清除體內(nèi)氧自由基并能夠顯著降低脂質(zhì)中過氧化產(chǎn)物含量。有較強的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的活性,并能夠從多個方面發(fā)揮延緩衰老的作用。何夢含等[52]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三七皂苷能夠使BV2小膠質(zhì)細胞炎癥因子IL-1β、TNF-α、iNOS的mRNA表達顯著降低。周家明等[53]通過三次平行試驗測試了三七皂苷乙醇提取物的體外抗酪氨酸酶活性,結果得到對酪氨酸酶的平均抑制率為34.6%。以上研究為三七皂苷作為化妝品添加劑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數(shù)據(jù)支撐。

      2.4 生物堿類

      2.4.1 黃連

      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為毛茛科黃連屬植物,主要活性成分為生物堿類,如小檗堿、黃連堿等,具有較好的吸收紫外輻射的效果。趙強等[54]測試了黃連乙醇提取物對不同波長紫外光的吸光度值,結果表明:以體積分數(shù)50%乙醇為溶劑的黃連提取液對UVB(280~320 nm)、UVA(320~400 nm)的吸光度值分別為0.398、0.584,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是一味具有廣譜防曬作用的中藥材,值得防曬化妝品行業(yè)進一步研究開發(fā)。

      2.4.2 防己

      防己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S. Moore)的干燥根。近年來,粉防己提取物作為一種良好的功能性美容產(chǎn)品原料,具有抗菌、抗炎作用[55]。朱洪劍等[56]指出粉防己堿(250 μg/kg)和去污劑(如EDTA,Tris,TX)聯(lián)用可以使菌株的膜滲透性增強,使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和OD值降低96%,其作用機制是:粉防己堿作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上的肽多糖(細胞壁上的主要成分之一)使細胞壁部分組織失去作用,造成細胞壁功能缺失從而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和繁殖。Shine等[57]利用HPTLC法分析了粉防己的生物堿部分,發(fā)現(xiàn)粉防己堿的含量最高。利用LPS誘導RAW264.7細胞建立體外炎癥模型,并給予粉防己堿(100 μg/mL),結果顯示該化合物能夠顯著降低RAW264.7細胞中炎癥因子iNOS、COX-2及TNF-α的mRNA表達。

      2.5 揮發(fā)油類

      2.5.1 青蒿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近年來,青蒿因其抗瘧效果顯著而為人們熟知,在亞洲得到了廣泛使用,也為全球瘧疾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青蒿提取物中除含有倍半萜成分外,還含有多種揮發(fā)油類物質(zhì)。艾飛翔等[58]利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了延安產(chǎn)青蒿中的揮發(fā)油,經(jīng)GC-MS分析其主要成分為石竹烯氧化物以及β-蛇床烯,并測定了以上成分的體外抑菌活性。結果表明青蒿揮發(fā)油類成分對大腸埃希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為500 mg/mL。Bilia等[59]對青蒿揮發(fā)油提取物進行了抗菌測試,得到該揮發(fā)油中的蒿酮單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兩種細菌的MIC分別為0.07~0.15 mg/mL、10 mg/mL。此外,李玲玲[60]提取了青蒿精油并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對青蒿精油的提取工藝進行了優(yōu)化,同時利用紙片法考察了青蒿精油的抗菌性能。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枯草芽孢桿菌、黑曲霉、釀酒酵母五種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作為指示菌,結果顯示:青蒿精油對5種指示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別為1.06 cm、0.83 cm、0.83 cm、0.73 cm、1.20 cm;MIC分別為48.5 μl/mL、194.2 μl/mL、194.2 μl/mL、194.2 μl/mL、48.5 μl/mL,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釀酒酵母的抑制效果最好。

      2.5.2 丁香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其萜類有效成分丁香酚能夠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可減少痤瘡的發(fā)生,同時它還具有強烈的抗組胺作用,對痤瘡引起的皮膚瘙癢及炎癥有減輕作用[61]。劉迪等[62]指出丁香酚可以破壞糠秕馬拉色菌細胞壁,使其凹陷、皺縮,并破壞細胞內(nèi)膜結構,使其質(zhì)壁分離并引起核膜和線粒體膜的溶解從而抑制該真菌增殖,進而發(fā)揮去除頭皮屑的效果。通過體外藥敏試驗可知丁香酚對糠秕馬拉色菌的MIC和IC50分別為312.50 μg/mL、320.93 μg/mL,傳統(tǒng)的抗真菌劑酮康唑的MIC和IC50分別為6.25 μg/mL和34.37 μg/mL,丁香酚有更顯著的抗真菌效果。

      2.6 蒽醌類

      2.6.1 大黃

      大黃(RheumpalmatumL.)是我國的傳統(tǒng)中藥。胡桂洲[63]分析了大黃中五種蒽醌類化合物對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結果顯示:大黃素甲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50值分別為2.9 μmol/L、3.2 μmol/L、3.39 μmol/L、6.11 μmol/L、7.07 μmol/L,均對酪氨酸酶存在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可以起到預防黃褐斑、色斑等皮膚問題的作用。李東輝[64]等對來自甘肅的二十種大黃總蒽醌的抗氧化能力進行了體外評估,發(fā)現(xiàn)以上二十種大黃總蒽醌對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較好的清除活性,其中對DPPH的清除率為60.99%~87.73%;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為49.95%~87.05%,明確了大黃總蒽醌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活性。

      2.6.2 丹參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莖,丹參有巨大的藥理學價值,被列為我國最重要的商業(yè)藥材之一。丹參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參酮。李雪囡[65]在抗氧化活性篩選中得到:0.02 μmol/L的丹參酮ⅡA對UVA誘導的HFF-1細胞產(chǎn)生的ROS抑制率為73.29%;0.1 μmol/L的丹參酮ⅡA對UVB誘導的HaCaT細胞產(chǎn)生的ROS抑制率為85.83%。研究認為丹參酮ⅡA能夠發(fā)揮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對改善線粒體功能障礙、抗光老化有一定效果。Li等[66]采用肉湯微稀釋法評估了丹參酮ⅡA對痤瘡丙酸桿菌的抑制作用,發(fā)現(xiàn)該化合物顯著降低了痤瘡丙酸桿菌誘導THP-1細胞產(chǎn)生的炎癥因子:IL-8、IL-1β以及TNF-α,對痤瘡桿菌引起的炎癥有一定緩解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尋常痤瘡的發(fā)生。

      3 中藥類護膚化妝品的發(fā)展的機遇挑戰(zhàn)

      中藥類護膚化妝品,兼具延緩衰老、美白保濕、祛紅舒緩等多重功效,體現(xiàn)了人們追求天然、綠色的理念。與工業(yè)合成化妝品相比,大多數(shù)有關產(chǎn)品來源于自然,作用安全溫和,并且中藥有較長歷史的臨床經(jīng)驗,積了累許多功效顯著的單品和復方,相關產(chǎn)品可用于美容科學,修飾、維持人類皮膚的生理平衡,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選擇該類化妝產(chǎn)品,并且隨著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該行業(yè)促進了現(xiàn)代化妝品領域的發(fā)展,帶動了中國中藥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弘揚了中醫(yī)藥業(yè)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相關產(chǎn)品研發(fā)和應用必須通過實驗性與臨床性測試相結合,并且要高度重視研發(fā)產(chǎn)品的安全性。

      以中藥為原料的化妝品具有較多優(yōu)勢,但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3.1 質(zhì)量控制不夠完善

      由于中藥類護膚化妝品的品質(zhì)受溫度、濕度、等多方面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不能保證每一批次的產(chǎn)品都保持同樣的品質(zhì)以及發(fā)揮一樣的效果。因此在制定中藥的質(zhì)量規(guī)范時應根據(jù)當?shù)夭煌闆r制定因地制宜的質(zhì)量標準。我國中藥類護膚化妝品在質(zhì)量控制上與國際標準相比有一定欠缺,檢測體系不夠規(guī)范和完整,整體還有待提高??梢酝ㄟ^充分利用各種分析方法和儀器來對原料藥材、有效成分單體、中間產(chǎn)品等制定嚴格而簡便的質(zhì)量檢驗方法,以控制和提高我國相關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3.2 藥材利用不完全

      中藥類護膚化妝品中添加的有效成分通常來源于藥材的藥用部位提取物,而一味藥材的藥用部位往往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者官方書籍記載,開發(fā)者在研發(fā)相關產(chǎn)品時則傾向于在現(xiàn)有記載上展開。然而,僅僅根據(jù)官方記載的藥用部位可能無法使某一味藥材的利用率最大化,如:三七根莖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苷因其高營養(yǎng)和高藥用價值已被人們廣泛應用和認可,但三七莖葉中富含的黃酮類成分同樣有較高的利用價值。由于當前缺乏對三七莖葉類黃酮提取過程和功能發(fā)育的研究,使其莖葉部分往往被作為農(nóng)業(yè)廢棄物,利用率尚且較低。與上述情況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使食品、藥物、保健品以及化妝品行業(yè)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3.3 忽視藥材成分多樣性,模糊功效

      目前對中藥類護膚化妝品的研發(fā)大多聚焦于某一味藥材已為人熟知并有詳細記載的有效成分,往往忽略了一種中藥材其實是由許多種有效成分組成的,對有效成分缺乏定性和定量研究。相關產(chǎn)品發(fā)揮的功效往往也是眾多有效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目前大多企業(yè)僅注重一種有效成分的開發(fā)和研究,長此以往就難以開發(fā)出具有良好功效的中藥化妝產(chǎn)品,在研發(fā)時必須明確一味藥材中多樣的有效成分及其發(fā)揮具體功效的作用機制,有益于提高產(chǎn)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穩(wěn)定性。

      3.4 忽視安全范圍與禁用成分

      雖然大部分中藥植物提取物安全性較高且毒副作用小,但必須重視化妝品中中藥提取物的安全范圍與禁用成分。2015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的化妝品中禁止的(動)植物成分共有98種,限用成分43種。加入產(chǎn)品中的劑量有著嚴格的控制范圍,例如,麝香提取物在香水中的最大濃度不得高于1.4%,在其他產(chǎn)品中的最大濃度不得高于0.042%。此外,白芷的美白功效源遠流長,《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言其“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并列為上品。然而早在2007年頒發(fā)的《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中,就因白芷具有光敏性而將其禁用于化妝品中;同時,還有許多成分的安全范圍較窄,化學性質(zhì)不穩(wěn)定,生產(chǎn)過程中忽視藥材的安全范圍就易使產(chǎn)品產(chǎn)生毒性,同時在研發(fā)產(chǎn)品時還應嚴格遵循《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中的禁用成分和限用成分規(guī)定。

      3.5 創(chuàng)新度較低

      與其他國家化妝品相比,我國中藥類的相關產(chǎn)品在功效發(fā)揮、成分研發(fā)、劑型優(yōu)化以及質(zhì)地方面不夠精細和創(chuàng)新,存在成分老舊、功效不足、劑型落后以及質(zhì)地油膩粗糙等問題。其中中藥類護膚化妝品的功效是該行業(yè)生存的前提條件,而有效成分則是支撐該行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國內(nèi)企業(yè)可以針對中藥材的有效成分進行適當?shù)男揎椇透脑?,以鞏固其功效,減少副作用。此外,企業(yè)在開發(fā)產(chǎn)品時應抓住大多數(shù)消費者追求化妝品“零負擔”的心理,研發(fā)出質(zhì)地更加絲滑、清爽不油膩且易吸收的產(chǎn)品,才能更受消費者喜愛。

      雖然我國在中藥類護膚化妝品領域還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有待改進,但中國作為中藥的發(fā)源地,傳統(tǒng)中醫(yī)藥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醫(yī)藥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chǎn)。伴隨著現(xiàn)代研究技術的進步并結合當代中醫(yī)理論指導,將中藥有效成分加入化妝品中為化妝品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命力,中藥類護膚化妝品行業(yè)將會蓬勃發(fā)展,今后的市場也會更加廣闊。

      猜你喜歡
      痤瘡化妝品提取物
      蟲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希望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44
      中藥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療肥胖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神奇的落葉松提取物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27
      圣誕化妝品包裝很雷同?那是因為你沒看見這些!
      2018年,化妝品要“減負”!——便攜式化妝品成新熱點
      如何讓你的化妝品發(fā)揮更大的功效
      健康女性(2017年3期)2017-04-27 22:30:01
      三子湯配合放血療法治療痤瘡病150例
      消風清熱散治療面部痤瘡69例
      痤瘡的中醫(yī)藥治療
      锦州市| 会泽县| 和顺县| 盐亭县| 惠安县| 蕲春县| 绥芬河市| 罗城| 永德县| 利辛县| 柞水县| 县级市| 宁武县| 溧水县| 蓬安县| 浮山县| 清水县| 行唐县| 石台县| 庆云县| 乐山市| 稻城县| 玉环县| 绵竹市| 沙坪坝区| 蓝田县| 沭阳县| 班戈县| 肃宁县| 谢通门县| 桃园县| 饶阳县| 南京市| 芮城县| 且末县| 阿克苏市| 五华县| 邵阳市| 汝州市| 青岛市|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