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叩問歷史

      2024-06-18 12:53:47顧伯沖
      三角洲 2024年13期

      時間是一條無始無終的河流。

      盡管,從時空概念上說,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元年,不過是普普通通又一年的開始,年輪更替的瞬間,表明的是一種物理時間的轉(zhuǎn)換。然而,從人文的角度看,每個元年標(biāo)志著又一個承上啟下時代的開始,必然無條件地接受前朝的遺產(chǎn),往后也必然無可奈何地為后者騰出舞臺。歷史就是這樣無縫隙地對接著、延伸著。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人離開狹義的動物愈遠(yuǎn),就愈是有意識地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如同稀有的金屬,無論是榮耀和經(jīng)驗,還是悲憤和教訓(xùn),都有待子孫后代持續(xù)挖掘、冶煉,從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成為不斷激勵他們抵達或翻越新的歷史高度的動能。當(dāng)然,如何反思和評價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恩怨情仇,一個朝代也有一個朝代的輝煌,也有孽債。對這些朝代特點和留下的東西,用一個字去評價,難免以偏概全,何況詩歌講究精練,追求意象之美麗。

      歷史是一眼看不到的清水,深厚的積淀,埋葬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一個民族在歷史上王朝更替中獲得一種自覺反省和深刻批判精神的能力,那這種更替便獲得超越其本身歷史范疇的永恒的警示價值。

      陳衡哲先生說得好:“歷史不是叫我們哭的,也不是叫我們笑的,乃是要我們明白的。”

      禮周留下的脈

      1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周文王的宗親子弟和功臣貴族分田分地正忙

      各路諸侯揣著授書興高采烈地分赴遠(yuǎn)方

      壘起城墻、創(chuàng)立文字、頒布法律、鑄造錢幣

      收取賦稅、管理土地,還有擁兵的權(quán)利

      這是華夏大地上最初的國家模樣

      歷經(jīng)風(fēng)雨演變無數(shù)次的此消彼長

      慢慢成為每個人內(nèi)心最深厚的信仰

      我們愛祖國如同生命一樣

      鞠躬報家園,盡瘁為國殤

      2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周宮內(nèi)外、朝野上下人們作揖禮讓

      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國野制到處張榜

      國家治理不再是建立在鬼神崇拜之上

      擺脫了蒙昧開始了以人為本的正常

      政治文明的曙光在這里泛起

      禮儀的因子慢慢地滲透到國人的骨子

      人類進化的步伐出現(xiàn)了新的標(biāo)志

      泱泱華夏五千年

      燦爛文明耀九天

      3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羌、夷、苗、黎等部落踏著燧人氏、神農(nóng)氏的足跡

      為了原始的生計也為了集體的防御

      走向鎬京、成周、王城、南鄭、洛邑

      走向崇山峻嶺或一馬平川的生息繁衍之地

      華夏、中華、九州等人文符號有了鮮活的內(nèi)涵

      各個民族以特有生活方式匯聚在一起

      今天五十六朵鮮花雖然芬芳各異

      但中華民族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心手相連、并肩同行,發(fā)自內(nèi)心地團結(jié)在一起

      4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黃河之濱、秦嶺山下百姓正舉行莊嚴(yán)的祭祀

      周王賜姓、封地為姓、職業(yè)為姓、以國為姓

      使遠(yuǎn)古的“姓”“氏”在那個時代得以完善和追記

      衣衫襤褸的平民由此有了自己的姓氏

      繁衍生息,世代相傳

      即使數(shù)千年光陰逝去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宗曾在那里

      無論走得多遠(yuǎn)總有一根血緣的帶子在牽系

      超越時代、超越國界的力量總能得到凝聚

      5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春秋》《尚書》《左傳》等編纂成書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文字系統(tǒng)地記載歷史

      也開始記載著大千世界

      過去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運用的鬼神符號

      從此成為社會廣泛交流的重要工具

      如同一粒生命的種子植根于民族肥沃的土地

      楚辭、駢賦、樂府、七絕的精美絕倫有了載體

      醫(yī)學(xué)、天文、地理、軍事、科技的流芳有了憑據(jù)

      中華文明的圣火照亮了世界的東方

      6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諸子百家乘著牛車帶著弟子四處演講

      思想市場讓思想家分外吃香

      人性的真實重重疊疊地印進他們黑黑的眸子

      在思索的提煉中閃爍著透視社會一切的目光

      古代中國第一次思想文化的交鋒和碰撞

      像火山噴發(fā)一樣讓思想的原漿向地表盡情傾瀉流淌

      個獨領(lǐng)風(fēng)騷,全千秋留名

      從此奠定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走向

      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有了強大力量

      7

      站在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上回望

      看到除夕之夜中原的官民正在沐浴焚香

      用莊嚴(yán)的儀式祭祀列祖列宗,祭拜各路仙神

      遠(yuǎn)古傳下來的風(fēng)尚習(xí)俗有了莊嚴(yán)的程序

      從居住、飲食、服飾、生產(chǎn),到交通、婚姻、家庭

      從村落、歲時、節(jié)日、喪葬、到信仰、禮儀、禁忌

      國家元氣,全在風(fēng)俗

      風(fēng)俗之本,實系紀(jì)綱

      制度和習(xí)俗相擁抱

      中華文脈自然地久天長

      霸秦留下的范

      1

      在奔騰不息的時間長河里

      時光沖走了夏商兩朝的沙石和泥土

      絢麗多彩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

      被一個叫嬴政的人揮劍斬斷

      歷史的天幕上時隱時現(xiàn)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蓋三皇五帝,嘯九天玄黃

      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留下的范兒

      就是炎黃兒女共同的家園

      2

      霸秦留下的范是命運共同體的范

      吞并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

      奠定中國遼闊的本土疆域

      統(tǒng)一的國度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山河異域齊爭艷

      日月同天共納祥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fù)肀г谝黄?/p>

      再大的風(fēng)雨也不會迷茫

      再大的壓力一起去肩扛

      共同演奏振興家國的命運交響

      3

      霸秦留下的范是國體政體的范

      始皇坐在高高的龍椅上

      思忖著八百年周朝最終分崩離析的噩夢

      于是廢除封建,推廣郡縣

      官位不再世襲,直接由皇帝任免

      天下大權(quán)集于中央

      泱泱華夏從此聚散沙成鐵塔

      大一統(tǒng)模式保障了國家的團結(jié)和統(tǒng)一

      潮起潮落歷盡滄桑

      愈發(fā)顯示出這種政體模式的力量

      4

      霸秦留下的范是中華文化根脈的范

      書文車軌幣衡一統(tǒng)

      帝國氣象由此一新

      貨幣不需要兌換

      文字不需要翻譯

      度量衡不需要換算

      民族的文化心理有了沉淀

      共同價值觀的塑造奠定了堅強的基石

      可悲的是用焚書坑儒定義的時代

      優(yōu)雅的書生往往不堪一擊

      5

      霸秦留下的范是以法治國的范

      從商鞅立木以建信,刑太子之師開始

      法治精神通過臍帶注入了秦朝的骨髓

      明法度、定律令;令必行,禁必止

      刑無等級、法無阿貴

      軍功之人披紅戴花

      對貪贓枉法、徇私枉法者決不姑息

      紛亂的時代很快理順了天倫

      可惜后來法治成為苛政的幫兇惹得天怒人怨

      流經(jīng)后人的史書的時候被牢牢地綁在了恥辱柱上

      6

      霸秦留下的范是驍勇善戰(zhàn)的范

      走進西安兵馬俑整齊的軍陣

      還看到秦兵臉上洋溢的勇武強悍、無所畏懼的表情

      劍拔弩張氣勢雄,披堅執(zhí)銳陣嚴(yán)整

      這是秦人長期征戰(zhàn)留下的印記

      樸實、豁達、剽悍、勇猛是他們的底氣

      還有騰挪在北國崇山峻嶺間的萬里長墻

      抒發(fā)秦人“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志豪情

      然而通過苛政暴政濫用民力卻把喪鐘敲響

      是偶然還是報應(yīng),后人一直在苦苦思量

      7

      霸秦留下的范是革新鼎故的范

      掃六合靠的是刀光劍影

      世代相傳還得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

      始皇拿起如椽巨筆續(xù)寫了商鞅的下文

      夷險阻、逐匈奴、通溝渠

      革除殘留的戎狄風(fēng)俗

      悠悠涇渭河邊

      穿越歷史數(shù)千年

      大秦的革新故事一直沒有被世人遺忘

      華夏子孫揚棄這種精神不斷書寫著民族的傳奇和輝煌

      強漢留下的魂

      1

      翻開歷史長卷

      推開歲月塵封的大門

      耳邊響起了劉邦的“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絲綢路上傳來駝鈴清脆的聲響

      眼前浮現(xiàn)了“單于夜遁逃”的落荒囧相

      八水環(huán)繞的長安正書寫著勵精圖治的篇章

      華夏民族好似掙脫了血族臍帶展示出自己的美與力量

      從此有了主體民族的響亮

      我們民族被稱為漢族

      我們文字被定名為漢字

      我們的服裝被稱為漢裝

      一個“漢”字凝結(jié)了獨特的魂魄與思想

      2

      強漢留下的魂是敢于亮劍的魂

      中原擊北虜,華夏掃南蠻

      醉臥邊陲帳,身披鐵甲酣

      衛(wèi)青戎車七征北登闐顏

      冠軍侯馬踏匈奴

      竇憲率師一舉搗空朔庭

      縱橫在大漠孤煙之上

      聽到那個時代的最強聲音

      “明犯強漢者,雖遠(yuǎn)必誅”

      強漢之強不僅僅是兵革之利

      更在于融入骨子里的血性與剛強

      而今華夏子孫自信滿滿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3

      強漢留下的魂是剛?cè)嵯酀幕?/p>

      站在孔孟和老莊等歷史巨人的肩上

      將樸素的民本觀念形成了完整的理論和思想

      “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國策得以確立

      “儒家思想”“黃老之術(shù)”的方略融入血液

      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孝宣之治、光武中興接踵而至

      古老的大地出現(xiàn)了第一束封建政治文明的曙光

      至今依然像明珠一樣

      閃耀著不可逼視的光芒

      剛強之中不乏惠風(fēng)和暢

      而今華夏子孫實現(xiàn)了全面小康

      4

      強漢留下的魂是凝神聚氣的魂

      司馬遷的《史記》讓列祖列宗重新神飛氣揚

      董仲舒的儒改讓混沌的社會有了正統(tǒng)思想

      蔡倫造出的白紙讓中華文明的氣韻全球溢香

      漢賦的風(fēng)韻、散文的美感、詩歌的悠揚

      成為中國文明進步過程中重要的節(jié)章

      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雜技

      以特有的方式僨張了一個國家恢弘的藝術(shù)映像

      小白馬馱著佛經(jīng)到達洛陽

      讓黃皮膚人在內(nèi)心世界中泛起了層層波浪

      海納百川并蓄起新的力量

      而今華夏子孫不斷揚棄筑起更加科學(xué)的夢想

      5

      強漢留下的魂是錚錚鐵骨的魂

      從“被迫和親”到“單車使者斬名王”

      從冒頓敢用書信“調(diào)戲”呂后到張騫鑿空西域

      從蘇武北海牧羊到漢使之名揚威遠(yuǎn)洋

      這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由弱變強

      更是一種激情澎湃、渾厚樸拙、奇肆雄健的強漢氣象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寇可為,我復(fù)亦為;寇可往,我復(fù)亦往”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

      錚錚鐵骨奏鏗鏘

      滾滾驚雷震八方

      而今華夏子孫衛(wèi)我中華的意志堅韌如鋼

      6

      強漢留下的魂是問天尋道的魂

      面朝黃土的先人開始把好奇的眼光跳出藍(lán)潤的殿堂

      追問起天幕中鑲嵌著麻麻密密星辰究竟是啥樣

      《太初歷》為無始無終的時光劃分了杠杠

      地動、渾天兩儀窺天測地

      沖破了當(dāng)時神學(xué)、讖緯的迷茫

      華佗麻沸散的發(fā)明

      還有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

      數(shù)學(xué)著作《九章算術(shù)》

      造就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激發(fā)了后人“九天攬月”的夢想

      而今華夏子孫在遙遠(yuǎn)的火星上點綴著智慧的光芒

      7

      強漢留下的魂奠基了我們命運共同體的壯麗篇章

      任憑滄桑變幻、斗轉(zhuǎn)星移

      依然在歲月天河的煙波里不斷激蕩

      在歷史巨浪的翻滾中更加昂揚

      兩千多年來一直照亮中國人的夢想

      掀起那一次次民族自強的巨浪

      而今我們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秉承敢強的品格,年年經(jīng)營著熱切的希望

      積聚能強的力量,花蕾里藏著事業(yè)的夢想

      未來的征途中還有颶風(fēng)與巨浪

      熱血兒郎依然昂然挺起那無畏的胸膛

      走向越來越成熟的太陽

      士晉留下的絕

      1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士族的特權(quán)已經(jīng)膨脹到令人叫絕

      他們自小含著“金鑰匙”生出

      不用篩選照樣可以做大官

      躺在那里也能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quán)

      瑯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

      不僅憑著個人好惡隨意任命官員

      而且到處插手朝廷形成自己集團

      占盡豐美膏腴之地和一切人口湖泊資源

      那時國家治理“君王為名、士族為實”

      2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士族蛻化沒落到了令人叫絕

      門閥士族正是通過揮霍社會財富和奢侈放蕩的生活

      來釋放特權(quán)貴族階層特有的優(yōu)越之感

      不能騎馬打仗、上陣殺敵

      建康縣令王復(fù)竟連聽見戰(zhàn)馬嘶叫,瞬間嚇得面如土色

      紙醉金迷的玩意卻樣樣在行

      臭名昭著的“八王之亂”和鮮血淋漓的“五胡亂華”

      是對士族蛻化沒落最好的“回應(yīng)”

      舊時王謝堂前燕,怎能飛回鐘鳴鼎食

      3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文人豪放不羈、無拘無束到了令人叫絕

      為了一杯酒放棄身后名的率真

      聞美人歿而趕赴憑吊的坦蕩

      祼形體而法自然的放浪

      大家比賽著喝酒、寫詩、彈琴、講道、吃五石散

      俗人俗境說猖狂,癡人癡境卻相惜

      他們放縱自己、內(nèi)心騷動

      追求精神之自由,展現(xiàn)個性之可愛

      然而歷史沒有因此翻開美麗的一頁

      4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志士心灰意冷到了令人叫絕

      “山中宰相”陶弘景在江南的山水中度過了44年

      阮籍將無法實現(xiàn)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山水之間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脫下官帽憤然離去

      左思的《詠史》對當(dāng)時黑暗現(xiàn)實進行了猛烈抨擊

      嵇康臨死彈琴展現(xiàn)了一種優(yōu)美的姿態(tài)

      這是那代文人的苦悶和失望

      彰顯了對世間的邪惡和強暴的藐視

      詩在此時豐神秀,詞歸豪情亦解憂

      5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文學(xué)藝術(shù)在夾縫中發(fā)展到了令人叫絕

      身處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

      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寬松、最濃于熱情的時光

      現(xiàn)實讓人加深了對生命本質(zhì)的思考和認(rèn)識

      謝靈運詩水詩山最早人,陶淵明賞菊飲酒情悠然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畫作,王羲之的《蘭亭序》書法

      筑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座藝術(shù)的高峰

      這對親歷者的生命是不幸的,而對藝術(shù)生命是幸運的

      辯證法有時就是這樣無情

      6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代社會風(fēng)尚的扭曲到了令人叫絕

      無論是高高的廟堂還是偏遠(yuǎn)的江湖

      既要適應(yīng)戰(zhàn)亂,又要適應(yīng)改朝換代

      奢侈腐化之風(fēng)、金錢崇拜之風(fēng)、清談虛浮之風(fēng)到處蔓延

      斗富成為一種時尚

      庸俗的物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四處蔓延

      有的大臣竟用人乳喂養(yǎng)豬羊等畜生

      士人和達貴常以驚世駭俗之舉博取重名

      那個年代真是荒蕪了人類的思維

      7

      讓我們把時間之舟駛回一千七百年前的港口

      看到了晉朝的失敗實在令人叫絕

      歷史上每個王朝建立后都會吸取前朝失敗的教訓(xùn)

      可是司馬王朝偏偏把這些忘得精光

      繼戰(zhàn)國時期燕王姬噲和趙武靈王之后

      又玩起了“禪讓制”的把戲

      把前朝失敗的權(quán)力骨架又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作秀的結(jié)果只能把苦果吞嘗

      情豈能至深,恐大夢一場

      卦不敢算盡,畏天道無常

      雄隋留下的“鼎”

      1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隋文帝用鐵腕手段強推民族融合

      消除了中國北方差點被鮮卑化的危險

      漢人又以漢族的姓名相稱、穿著漢服打躬作揖

      柔然、吐谷渾、敕勒等為中原大地輸進了新鮮血液

      最終連鮮卑族也用著漢族的文字、講著漢族的語言

      “平等”的思想像潺潺的溪流滋潤著各民族的心田

      沒有雄隋這個大一統(tǒng)的歷史性貢獻

      大唐盛世也恐難實現(xiàn)

      華夏民族有可能像古羅馬和古希臘一樣走向衰竭

      2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矗立于八百里秦川的大興城的宮殿里

      “五省六曹”里的大臣們正在指點江山,忙個不息

      隋文帝廢除了從《周官》抄襲來的那套古老的馭人之術(shù)

      開始了旨在限制皇權(quán)和各種特權(quán)的政治體制改革

      國家機器的分工更加明確、組織更加嚴(yán)密

      這是西方國家標(biāo)榜的“三權(quán)分立”的鼻祖

      從此在人治的社會國度上蕩漾著一股清新的氣息

      “三省六部制”奠定了中央集權(quán)體制的模式

      時間的火苗已經(jīng)跳躍了一千多年卻始終不變

      3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從春秋吳王夫差掘下的第一鏟土起

      隋煬帝又吹響了續(xù)挖大運河號子

      它像一根悠長的臍帶

      給華夏民族龐大身軀注入充滿生命活力的新鮮血漿

      凡是它潤澤過的地方

      都披上文明的霞光

      有人說開挖運河似乎是為了揚州的瓊花

      可是運河用千年不竭的乳汁將兩岸的百姓喂養(yǎng)

      弊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又有誰人能知

      4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的科舉考試制度橫空出世

      “拼爹”的“九品中正制”開始廢除

      尋常百姓中出現(xiàn)一個個鯉魚躍龍門的傳奇

      寒門之地的學(xué)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不僅僅改變了許多才俊的命運

      而且筑牢了治國理政的“四梁八柱”

      金鑾殿上自然多接了一道道社會的地氣

      維系了千百年來的江山社稷

      唯才是舉用人才,百代皆行科舉制

      5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打破“軍戶”模式,實行寓兵于農(nóng)、兵民合一

      閑時躬耕田畝,戰(zhàn)時披甲上陣

      當(dāng)年長江下游北岸旌旗獵獵,殺聲震天

      楊廣領(lǐng)命調(diào)集50萬大軍開始攻滅陳后主的渡江作戰(zhàn)

      隋朝開國之初就能有如此的動員能力

      “府兵制”擴大了國家戰(zhàn)時的兵源

      穩(wěn)住了社會的經(jīng)濟大盤

      雖然不是隋朝首創(chuàng),但在那時得到了完善

      綿延千年延伸到了今天

      6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翻開《開皇律》,我們至今還能清晰地看到

      隋朝對秦漢以來沿用的刑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取消了一百多項的各種酷刑

      每個死刑案件都要復(fù)奏三次才能開斬

      法制思想開始擺脫了蠻荒時代留下的血腥與荒唐

      倫理有序的法律秩序得到了弘揚

      楊堅還以身作則嚴(yán)懲家人的違法亂紀(jì)

      遵守良法從自身做起

      千年之后我還是要獻上虔誠的心奠

      7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的時代

      連年征戰(zhàn),國庫空虛

      “大索貌閱”之策出臺真是不失時機

      吃慣了戶籍“空餉”的豪強頓時傻眼

      大量隱漏之戶由“黑戶”變成了“官戶”

      國家從此摸清了人口真實的底數(shù)

      組織稅賦、兵役、賑災(zāi)精準(zhǔn)而又便捷

      數(shù)百年后蘇東坡還為之驚呼

      可惜后來將社會的忍耐透支得太多太多

      信任不再的民間草根掀起了顛覆的巨浪

      盛唐留下的夢

      1

      泛舟歷史長河

      極目觀之

      遠(yuǎn)山如黛,近水含煙

      皎月如盤,江水浩蕩

      在幽暗模糊的時間隧道里

      我看到了諸子百家像耀眼的明星周游列國

      劉項的鴻門宴上正在載歌載舞

      赤壁灘上的火光映紅了夜空

      竹林七賢縱歌暢飲,不醉不休

      陶淵明在晚秋的田園里牽著暮歸的老牛

      剛剛通航的大運河忙得川流不息

      忽然間,河面驟然變得壯闊與奇麗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河流

      渾濁的血液慷慨地潤澤著繁華的兩岸

      到處都有鮮花的純正、菜蔬的鮮嫩、青草的明艷、稻香的清幽

      啊,原來盛唐到了

      2

      歷史選擇了唐朝,成全了盛唐

      它貫穿著數(shù)千年青史的靈魂

      凝聚著周朝禮制的國家氣派

      挺起了秦朝萬里長城的脊梁

      踏著漢代絲綢之路駝鈴的聲響

      將前朝“科舉”繼續(xù)向前延伸

      盛唐,是歷史寵兒

      但并不完全是這樣

      當(dāng)朝從諫如流,海納百川

      凸顯了海的氣派與膽略

      群賢畢至,天列繁星

      展示了天的氣勢和力量

      最終在長安匯聚成一條條繁榮的街道

      一座座華麗的宮殿

      一群群海外的客商

      一批批求學(xué)的使團

      形成了一個無比輝煌、無比強盛、無比榮光的令人心眩神迷的時代

      3

      盛唐,用不著GDP來證明其強大

      那些枯燥的統(tǒng)計

      無法呈現(xiàn)一種強大的國民心態(tài)

      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滿足感

      一種內(nèi)心的寧靜和驕傲自豪

      它剪裁著時空

      呼吸著寒暑

      吞吐著古今

      它摒棄著風(fēng)風(fēng)雨雨

      代謝著黃黃綠綠

      演繹了對卓越的追求和對平庸的拒抗

      讓進入思想青春期的中國充滿了創(chuàng)造的沖動和訴說的欲望

      在中國文明的天空中噴發(fā)成一道道絢麗的亮光

      初潮的紅暈、青春的激情、充盈的生命元氣

      還有它的骨子里的活力和儀表上的華貴

      成為后世不舍追逐的盛世現(xiàn)象

      4

      從《步輦圖》這幅歷史名畫中

      我們依稀還能看到唐太宗高高揚起的面孔是那樣的從容而自信

      這是富足的強勢

      是沉穩(wěn)的氣度

      更是縱橫馳騁的豪情

      在那飛揚的神采里讓人見到盛唐的開闊胸襟

      猶如掙脫了血族臍帶的人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力量與美

      豁達從容,充滿底氣

      大唐芙蓉園里

      呈現(xiàn)了一個盛世傳奇的浩蕩歷史

      唐詩字里行間

      演繹了一個強盛民族的華美與剛毅

      這是盛唐氣象中所攜帶的蒼茫氣勢

      也是后人難以模仿的獨特風(fēng)韻

      中華給盛唐以生命

      盛唐給中華以生機

      5

      歷史學(xué)家總是把堅韌不拔、行健自強等最美的話兒

      獻給那個魂牽夢繞的盛唐

      盛唐沒有辜負(fù)這些美麗的詞匯

      以藍(lán)天白云作為背景

      廣袤大地作為舞臺

      咆哮大江作為伴奏

      上演了中華歷史上最壯麗絕倫的“帝國神話”

      蒙古馬的鐵蹄一次次踏破了歷史與版圖的經(jīng)緯

      締造了大氣磅礴的輝煌時代

      即使安史之亂之后

      陷沒將近百年的地處遙遠(yuǎn)的河湟子民

      始終未曾忘記身上流淌的是大唐的血液

      牧羊驅(qū)馬雖戎服

      白發(fā)丹心盡漢臣

      而支撐這些的

      就是自強這個蓬勃昂揚的時代精神

      “唐人街”的匾牌里至今還注進著這樣的靈魂

      6

      盛唐留給后人的想象

      是壯美、浪漫、豪放和充滿活力

      這種兼收并蓄的包容氣度

      源于古代與當(dāng)代、東方與西方文明交匯和碰撞

      曲江之畔、大明宮外

      于闐的繪畫赫赫有名

      高昌的樂手聲名遠(yuǎn)揚

      大宛的良馬千金難買

      粟特人主宰著城西的市場

      莎車藝人表演的吞火雜技總是引來一群又一幫

      流派紛呈學(xué)術(shù)照亮了思想和文化的天空

      圣人云集,哲人坦陳,樂者放歌,群星燦爛

      就連多姿多彩的女性較少受封建禮教束縛

      靚裝露臍地出現(xiàn)在盛唐的人生舞臺上

      自由浪漫、兼容并包的開放風(fēng)氣

      吹遍了唐代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吹過了宋元、吹入了明清、吹到了今天

      壯哉,盛唐時代;美哉,盛唐魅力

      7

      盛唐之夢是一種精致、華美的蓬勃

      而唐詩將它調(diào)配出精美絕倫的瑰麗

      邊塞豪情的浸潤

      胡風(fēng)原味的影響

      幾乎忽視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

      一任個性的張揚

      比建安文人更為高漲的心滔

      更為豪邁的氣質(zhì)

      更為瘋狂的激情

      更為氣沖云霄的幻想

      唐詩與盛唐照亮了彼此

      不僅記錄了難忘的盛世歲月

      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

      李白之飄逸

      杜甫之沉郁

      孟浩然之清雅

      王維之恬靜

      岑參之蒼涼雄渾

      唐詩韻腳

      盛唐綺夢

      總是給人以無窮的享受和無限的遐想

      8

      盛唐留下的夢猶如一根金色的歷史標(biāo)桿

      標(biāo)示著子孫后代所達到的歷史高度

      成為一種永恒的歷史能源

      激勵著子孫后代不斷燃燒著生命的潛能

      一代又一代地將復(fù)興的激情

      與長江、黃河不息的波濤一起翻卷

      這是一個具有精神生命的光鮮符號

      永遠(yuǎn)定格在中華兒女的記憶

      成為一種力量激勵著我們前行

      穿過歷史的塵煙

      一次次飛向強盛夢想的天際

      這是成長

      是希望

      是信念

      是責(zé)任

      是挑戰(zhàn)

      是突破

      一千余年一次次的奮力跨越

      一步步書寫傳奇

      撞擊一個個動魄的美麗

      9

      盛唐留下的夢一次次掀起民族奮起的巨浪

      此起彼伏,經(jīng)久不息

      又像火山群持續(xù)噴發(fā)

      每當(dāng)國家困頓、民族危亡

      華夏子孫總是想到祖先曾經(jīng)站在世界巔峰的榮光

      從中汲取了不竭的力量

      岳飛“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

      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華夏子孫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眷戀著歷史的輝煌

      勇敢地穿越過無數(shù)次的狂風(fēng)暴雨

      無悔地突破過無數(shù)次的炮火硝煙

      無畏地面對過無數(shù)次的雷鳴電閃

      奮力地踏平過無數(shù)次的驚濤駭浪

      這就是我們民族的氣節(jié)

      這就是我們永恒的寶藏

      10

      盛唐留下的夢就像一座閃亮的航標(biāo)

      為一次次偉大的追夢導(dǎo)航

      沒有這種追夢

      哪有“偉大復(fù)興”的號角

      哪有“傲立世界”的追求

      所有黃皮膚人帶著對盛唐美麗的長虹的向往

      帶著對盛唐彩練的憧憬

      帶著對盛唐詩的靈犀的幻想

      帶著對盛唐最后一抹晚霞的嗟嘆

      在民族復(fù)興的曙光里走向越來越成熟的太陽

      以更高智慧、更科學(xué)的方法、更純潔的心靈、更美麗的篇章

      帶給人間更多的文明、更多的詩意、更多的和諧

      追夢,古人與今人的追夢

      我們和子孫的追夢

      行動與心靈的追夢

      永遠(yuǎn)牽動民族靈魂的追夢

      永遠(yuǎn)激勵著我們前行的追夢

      富宋留下的痛

      1

      英國史學(xué)家湯因比有句名言至今如雷貫耳

      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這并不是一個外國人的國際主義精神所致

      而是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實在太富裕

      從柳永的《望海潮》詩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中

      還能看到“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然而歷朝歷代從沒有像宋朝那么蒙恥

      一次次割地賠款向敵求和

      徽欽兩帝竟然成為金國的俘虜

      于是一個痛苦的提問始終盤桓在我的腦際不愿離去

      富而不強的遺憾

      癥結(jié)到底在哪里

      2

      富宋留下的痛是缺乏自信的痛

      這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抑商”的王朝

      經(jīng)濟總量躋身世界前茅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是當(dāng)時真實寫照

      然而“得國不正”的心理在趙宋的心窩纏繞

      “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夢魘讓其心驚肉跳

      依靠武將得天下

      又怕武官奪社稷

      這種糾結(jié)的心態(tài)使權(quán)力機制漸漸偏離了初設(shè)的軌道

      過度猜忌,缺乏自信

      導(dǎo)致內(nèi)部無法相互信任

      對外不能御侮抗敵

      3

      富宋留下的痛是治國失衡的痛

      人文氣象曾照亮了這個溫婉的王朝

      瓷器,鏨戳成一首首凝固的詩

      舞蹈,彈動了一首首流動的詞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文化在亂世年代會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魅力

      甚至皇帝本人就是舞文弄墨的積極分子

      “重文抑武”的國策固然激活了一時的風(fēng)花雪月

      以附庸風(fēng)雅為能事,自然消磨了百萬武夫的赳赳雄心

      一個民族只有發(fā)達的腦子而沒有堅硬的脊梁

      那只能成為一個無脊梁椎的軟體動物

      難怪欽宗客死他鄉(xiāng)時發(fā)出了這樣哀號

      我今父子在穹廬,壯士忠臣何處

      4

      富宋留下的痛是甘于茍安的痛

      《題臨安邸》有吟: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藝術(shù)把千鈞歷史撬起浸潤萬民之心

      但怎能忘記外邊還有豺狼虎豹

      帝皇為把自己的龍椅坐穩(wěn)

      茍安思想像邪火一樣不斷燃燒

      開國時輝煌的業(yè)績轉(zhuǎn)化為墨守成規(guī)的地牢

      “澶淵之盟”將百萬百姓拋掉

      溫柔的迷宮也讓茍安的心理脹得更加發(fā)昏

      晨鐘暮鼓的音響總是那樣的乖戾和詭秘

      最終一輪血紅的落日把這王朝的句號畫得淋漓盡致

      5

      富宋留下的痛是養(yǎng)奸貽患的痛

      開國之初的王朝也是群英聚會、大氣磅礴、氣焰正熾

      后來沒有了征戰(zhàn)、沒有了拼殺、沒有了銳氣

      頹靡的思想文化成為誕生奸臣的土地

      “北宋六賊”逢迎主上、結(jié)黨弄權(quán)、禍亂朝綱

      “南宋七奸”妒賢嫉能、荼毒百姓、喪盡天良

      奸臣當(dāng)?shù)朗峭醭挠矀?/p>

      是對“忠義”的摧殘,對“投降”的獎勵

      富得流油的大宋上演了“北宋無將,南宋無相”的荒唐

      朝堂上下還洋溢著一股書生氣的樂觀情緒

      “迎還二圣”成為滑稽的浮想

      熱鬧的大宋最終蒸成祭奠死亡的道場

      6

      富宋留下的痛是自我折騰的痛

      兩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真正的商業(yè)繁榮

      科技成就也登上了古代中國的高峰

      也許人餓的時候只有一個煩惱,吃飽后會有無數(shù)個煩惱

      當(dāng)時富貴的官僚都十分嫻熟來回瞎折騰的綱要

      黨派之爭、宮廷之爭、階層之爭、政見之爭、利益之爭

      手法、花樣、套路反復(fù)無常,令人瞠目結(jié)舌

      也許有人晚年回憶往事

      沒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或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但他毫無愧色地說

      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與人斗的壯麗事業(yè)

      最終讓絢麗的夢境劃出了一條血色的滄桑

      7

      富宋留下的痛是歷史的無奈

      或是時代的挽幛

      而今我們站在新世紀(jì)的曠野上

      試圖探尋年輪的軌跡

      縱覽富宋經(jīng)歷的滄桑

      聆聽那久違地躺在歷史教科書里的呻吟

      宋朝的富裕是一個王朝重文的神話

      而它的失敗卻是輕武的悲劇

      時間篩過輕松,濾過平凡

      沉淀在記憶中的是揮不去的歷史厚重和心靈創(chuàng)傷

      窮兵黷武必然會自取其辱

      富而不強最終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蠻元留下的獷

      1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曾給華夏開拓了最廣闊的土地

      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

      首次將青藏高原整體納入華夏的版圖

      盡管開拓疆域、擴展領(lǐng)土并非為了救民于水火

      而是源于血管里的沖動

      但將裊裊梵音和儒家縷縷書香交織在一起

      從此有了泱泱大國的底氣

      我們都為祖國的遼闊壯美而自豪

      真還不能忘了元朝的這份功勞

      2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讓世界都記得蒙古的錚錚鐵蹄

      粗獷彪悍是他們的天性

      長于閃擊作戰(zhàn)、長途奔襲

      輕松完成跨越洲際的萬里遠(yuǎn)征

      馬蹄踏破了歷史的經(jīng)緯

      屠城成為慣用的手段

      冷兵器時代那種作戰(zhàn)半徑的確令人瞠目結(jié)舌

      可惜缺少了對異族文化的包容

      別人的葬禮可能成為他們的婚宴

      3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將“行省制”在全國推行建立

      掌國庶務(wù),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

      代表中央分天下之治

      雖然帶著明顯的政治謀略和武力壓制的痕跡

      但山川河流與地方行政區(qū)域雜糅交錯

      消解了扼險而守的地理環(huán)境之險

      這不僅僅是行政區(qū)劃的調(diào)整

      而是中國歷史上省制的開端

      是中國行政制度的一大變革

      4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重啟了規(guī)??涨暗暮I线h(yuǎn)航

      大運河舟楫難通導(dǎo)致北方糧食告急

      忽必烈開始挑戰(zhàn)大海的詭異與兇險

      樓船萬里赴京師

      滄海澄清白日遲

      沉寂漫長的海岸線上大小城鎮(zhèn)猶如雨后春筍

      舳艫千里快乘風(fēng),波斯紅海去路通

      熱鬧了海上絲路

      還為百年之后鄭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礎(chǔ)

      5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為文藝的發(fā)展留出了間隙

      一掃南宋以來的文氣冗弱的世俗之靡

      激蕩起疏野曠逸、樸野恣逸、鄉(xiāng)野恬逸、閑野俊逸

      《竇娥冤》《拜月亭》《西廂記》《漢宮秋》等

      不僅是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融合的結(jié)晶

      更是當(dāng)時反抗蒙古貴族壓迫的一種武器

      文藝豈能成為政治的婢女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問世

      宛如千年古槐經(jīng)歷歲月滄桑,愈來顯示其旺盛的生命

      6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營造了一個開放樸野的社會風(fēng)氣

      當(dāng)年王朝的建立是血腥的

      但統(tǒng)治技術(shù)是粗糙的

      恰恰給社會各階層以巨大的自由呼吸的空間

      知識分子除了做官的言論相當(dāng)自由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得到了自由發(fā)展

      百姓就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樣散養(yǎng)

      只要乖乖地繳夠真金白銀,你愛怎么蹦跶都可以

      后來朱元璋也說:“元以寬仁失天下”

      7

      后人自作主張往元朝頭上扣上了“蠻”的帽子

      可正因這個蠻勁催生了科技的蓬勃而起

      馬背上長大的君子不喜歡中原的科舉

      眾多學(xué)子們放棄了“學(xué)而優(yōu)則仕”

      進而轉(zhuǎn)學(xué)醫(yī)學(xué)、農(nóng)學(xué)、木工、水利等實實在在的手藝

      亞歐大陸的連貫打通

      外部的天文、數(shù)學(xué)、技術(shù)的進入不受限制

      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xué)理論、科技著作等不勝枚舉

      政治上落后野蠻的朝代出現(xiàn)如此的科技輝煌

      實在讓人值得苦思冥想

      剛明留下的烈

      1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當(dāng)年走出鳳陽的小僧在追擊蒙元的路上

      帶領(lǐng)隊伍第一個喊響

      驅(qū)逐胡虜,恢復(fù)中華;立紀(jì)陳綱,救濟斯民

      有了這樣寬闊的眼界

      無馬敢闖大草原,重整南北入夢來

      有了這份與強敵掰手腕的狂傲與自信

      任何“魔咒”和險阻哪能攔得住北上的鐵蹄

      這種深入靈魂的剛烈

      牢牢地?fù)纹鹆嗣褡逋Π蔚募沽?/p>

      2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廟堂和邊境貼在一起

      幾代天子守著國門

      煌煌北漠鎮(zhèn)鬼魂

      無不彰顯了老朱家的氣節(jié)和擔(dān)當(dāng)

      這一舉動深深地影響了明清兩代政治格局的走向

      凍死迎風(fēng)站,餓死不彎腰

      如此鐵骨錚錚

      雄起了中國人的血性

      不向強權(quán)暴力低頭,不向霸權(quán)惡棍諂媚

      3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的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散開

      當(dāng)過乞丐的太祖剛剛登基

      深知前朝分崩離析的根源在于腐敗

      整飭吏治,清正廉潔

      鐵腕反腐,令人膽寒

      怒殺侄子和駙馬,貪官污吏進囚房

      明初官場風(fēng)氣還是積極而又清朗

      百姓安居樂業(yè)添加了屏障

      霹靂反腐明法度

      整綱肅紀(jì)世代揚

      4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你看“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被俘虜?shù)酵哓?/p>

      受盡屈辱也要剛強到底

      我就算再弱,對外也絕不認(rèn)慫

      縱觀二百七十六年風(fēng)雨走過

      不管興盛立世還是內(nèi)憂外患

      就是不和親、不賠款、不進貢

      不用女人換取和平,更不肯割讓一寸土壤

      “戰(zhàn)爭”兩字很沉重

      “勝利”兩字很悲壯

      5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你看當(dāng)年英國威德爾帶著帝國艦隊來中國想分一羹

      廣州巡撫大筆一揮:“速速滾出大明”

      方孝孺憤然將命他擬詔的狼毫扔在地上

      海瑞剛正不阿斷公案

      楊漣以死明志彈劾閹宦

      他們以一個讀書人的形象完成了剛直不阿的造型

      這些錚錚鐵漢就是崇禎走上煤山

      都是紛紛選擇自殺、殉國、戰(zhàn)亡

      梅風(fēng)烈烈臨霜艷,竹品昂昂仗節(jié)堅

      6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戚繼光率領(lǐng)義烏子弟把倭寇打得丟盔棄甲

      耕讀之鄉(xiāng)竟然如此勇猛善斗

      他們的回答是“吾越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

      明代民風(fēng)剛烈,崇尚的是剛烈英武

      從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的詩詞中

      感受到即使是文人也不脫英雄豪氣

      就是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烈女節(jié)婦的牌坊隨處可見

      這種剛烈深植民族的血液骨髓不斷繁衍

      7

      明朝早已消散在歷史煙塵而剛烈的氣節(jié)從來沒有走開

      蔚藍(lán)無垠的大洋上的遠(yuǎn)航船隊旌旗獵獵

      鄭和率領(lǐng)的海上巨龍正在揚帆遠(yuǎn)航

      萬里推波通萬貿(mào),千帆破霧睦千邦

      友善者異寶奇珍相贈,犯我者堅決打你趴下

      鄰邦相處不卑不亢

      絕不玩著陰招又眉來眼去

      一個王朝達到這種自強而不爭的境界

      才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內(nèi)心強大

      奴清留下的恥

      1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鐵蹄南下時的腳步是那么雄健

      可是一統(tǒng)江山后殘暴統(tǒng)治創(chuàng)造了億萬個精神太監(jiān)

      太多的人沒有個性更沒人格尊嚴(yán)

      碰到權(quán)貴膝蓋自然就像少了骨架的支撐

      有人甚至當(dāng)奴才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自覺

      大清滅后滿人主動剪了辮子

      有些漢人卻哭著鬧著寧死不剪

      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時很多順民還在笑臉巴結(jié)

      比不銹鋼還頑固不化的奴性殘酷地侵蝕了國民的肌體

      2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楊雍建敢冒死彈劾荼毒百姓的平南和靖南兩王

      可是江山坐穩(wěn)了坐長了

      官場上的奴性像有毒的空氣四處蔓延

      大臣覲見皇帝必須三跪九叩

      整個官場到處在表忠、迎逢、獻媚

      “官帽子”成為主子口袋里的一塊塊光洋

      鼓勵奴才的體制中必然包含著排斥英才的事實

      “劣幣”驅(qū)逐“良幣”于是大有市場

      這是官場史上最黑暗的日子,居然天上還有太陽

      3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皇太極率“漢八旗”為削弱各旗貝勒立下汗馬功勞

      可是入關(guān)定都后立馬將城內(nèi)的漢人統(tǒng)統(tǒng)搬遷

      后來欲將戰(zhàn)敗國準(zhǔn)噶爾的蒙古人斬盡殺絕

      《大清律》上竟然赤裸裸地寫上各民族不平等的條款

      全國共有九個總督的官職只能由滿人包攬

      隨便圈地將許多漢人又淪為奴隸

      治人猶如驅(qū)牛馬,牧民無異趕犬羊

      狹隘的民族偏見激起了烽煙四起

      無形之中的一張大網(wǎng)在等待

      4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編纂的《四庫全書》記載了所有學(xué)科的源頭和血脈

      可是“文字獄”讓文人的知識和尊嚴(yán)受到了重創(chuàng)

      從此天下求學(xué)士,再也不敢做真章

      刁民小人借機告發(fā)從中牟利

      “因言獲罪”束縛了創(chuàng)新,泯滅了真理

      恐懼的神經(jīng)在顫抖,感受到人性深處徹骨的悲涼

      用八股文換取政治資本和往上爬的階梯

      須知人治社會里誰來作主成為興衰成敗的關(guān)鍵

      “康雍乾盛世”成為中國古代最后一抹灰色的晚霞

      5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全盛時期開疆拓土定格了今天的“雄雞”

      可是奴性文化閹割了一個民族的血氣方剛

      近千份不平等條約像條條毒蛇纏在國人的頸上

      康雍乾做夢也沒想到累累白骨換來的這么多肥沃土壤

      被不肖子孫用一紙紙條約瞬間割讓

      同時還搭上了至少十三億多的銀兩

      《七子之歌》在苦難的大地上凄婉地唱響

      “東亞病夫”的帽子從此被無奈地戴上

      而今望著遠(yuǎn)東我們還有許多說不出的惆悵

      6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康熙體恤民心推行“攤丁入畝、永不加賦”

      可是奴性成癮的王朝見到虎豹變成綿羊

      見到綿羊變而又成為豺狼

      從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到南昌之屠、廈門之屠

      由北到南,獸性累累,奸污燒殺

      死者無頭生被擄,有頭還與無頭伍

      血染焦土掩美女,孤兒還找娘懷乳

      這個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的冰冷枷鎖

      最終被鐵的規(guī)律無情砸爛徹底埋葬

      7

      清朝對于我們并不陌生

      當(dāng)年被乾隆招攬來的西方傳教士在紫禁城里穿梭來往

      可是這位“十全老人”只是滿足于“八方來朝”的快感

      奴性文化“改良”過的科舉已經(jīng)打斷了漢人的脊梁

      士大夫們遠(yuǎn)離了現(xiàn)實而轉(zhuǎn)背去啃那發(fā)黃的紙張

      西方世界已經(jīng)掀起了工業(yè)革命的浪潮

      閉關(guān)鎖國的王朝還陶醉在落日的輝煌

      四大發(fā)明和地動儀成為虛榮的擺飾一聲不響

      列強的堅船利炮震碎了黃粱美夢

      奴性與自大讓國人至今還扔去鄙夷的目光

      作者簡介:

      顧伯沖,男,1962年10月生,1981年10月參加工作,江蘇省南通市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xué)歷,曾分別履職于中央黨政軍機關(guān)。近年來,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jīng)濟日報》《解放軍報》《求是》《學(xué)習(xí)時報》《紅旗文稿》等主流媒體發(fā)表百余篇理論和評論文章;先后在商務(wù)印書館、作家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等出版10部文學(xué)作品,有的被收藏于國家圖書館,有的被編入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語文教科書和“中國散文排行榜”,獲得過第四屆全國“冰心散文獎”。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理事、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專家顧問、南通大學(xué)客座教授。

      昌都县| 连南| 瓮安县| 册亨县| 吉首市| 大安市| 徐闻县| 肇源县| 盐亭县| 淮南市| 镇安县| 紫金县| 永靖县| 阜宁县| 明水县| 原平市| 鄂托克旗| 扎鲁特旗| 敦煌市| 蓬溪县| 古浪县| 剑阁县| 滁州市| 承德市| 石渠县| 自治县| 灵川县| 吉安市| 双辽市| 万盛区| 罗甸县| 景谷| 丰顺县| 静乐县| 邯郸市| 察哈| 三台县| 潼南县| 屯留县| 永仁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