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 余瑩 楊正松 楊燕林 和文佳 畢海林 和加衛(wèi)
摘要 以從國外引進的5個藍莓品種為供試材料,研究其在麗江種植條件下果實的外觀指標(果實橫徑、縱徑、單果重、果形指數(shù)、色澤等)、營養(yǎng)成分(維生素C、可溶性蛋白質(zhì)、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和花青素等),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所有指標參數(shù)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奧尼爾有最優(yōu)的果形指數(shù)(0.86)、最高的單果重(1.87 g)和花青素含量(440.5 μg/g),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16.69%)、維生素C含量(0.35 mg/g)和游離氨基酸含量(41.11 μg/g)。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個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5.635%,綜合評分奧尼爾最高,為最優(yōu)品種,適合引種栽培及作為育種材料。
關鍵詞 藍莓;引種栽培;果實;外觀指標;營養(yǎng)成分;主成分分析;麗江
中圖分類號 TS25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1-017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1.037
Fruit Evaluation of Five Blueberry Varieti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YANG Hong-tao,YU Ying,YANG Zheng-song et al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jiang, Yunnan 674199)
Abstract Taking five blueberry varieties introduced from abroa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appearance indicators (such as transverse diameter, vertical diameter, single fruit weight, fruit shape index, color, etc.)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such as vitamin C, soluble protein, free amino acids, soluble sugars, starch and anthocyanins) of their fruits under planting conditions in Lijiang were stud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all indicator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al had the highest fruit shape index (0.86), single fruit weight (1.87 g) and anthocyanin content (440.5 μg/g), as well as a higher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s (16.69%), vitamin C (0.35 mg/g) and free amino acids (41.11 μg/g).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i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a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85.635%.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ONeal was the highest, making it the best variety suitable fo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and also the best variety as a breeding material.
Key words Blueberries;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Fruit;Appearance indicators;Nutrient composi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Lijiang
基金項目 云南省科技人才與平臺計劃(院士專家工作站)項目(202205AF15002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160695);云南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2101BC070003);云南省財政廳高山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及成果展示轉(zhuǎn)化專項經(jīng)費(53000021000000-0017045);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科研預研項目(2023KYZX-01)。
作者簡介 楊洪濤(1982—),女,云南麗江人,副研究員,碩士,從事小漿果育種栽培等研究。
*通信作者,研究員,碩士,從事小漿果育種栽培等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26
藍莓是從杜鵑花科越橘屬[1]中引種馴化選育出的栽培品種的商品名,是世界上流行的4種小漿果類果樹(草莓、樹莓、越橘、醋栗)之一,具有抗衰老、明目、強心、抗癌等功效,被譽為“漿果之王”[2]。藍莓由于其顯著的保健功能、特殊的果實風味、富含營養(yǎng)成分等特點,一直以來倍受世人的關注。藍莓果實中除了常規(guī)的糖、酸和維生素C外,富含多種其他維生素、游離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熊果苷、蛋白質(zhì)、花青素苷、纖維素及豐富的鉀、鐵、鋅、鈣等礦質(zhì)元素。大量的研究結果已經(jīng)證實,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生物活性物質(zhì),特別是它的果實中含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抵御各種疾病所必需的且優(yōu)化配比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黃酮、微量元素等[3-7]。
果實質(zhì)量是果樹育種研究中的重要指標之一,致力于培育具有優(yōu)異品質(zhì)和口感的果實品種是當前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果實內(nèi)含物的組成包括花青素苷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等,被視為評估果實質(zhì)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此外,果實外觀對消費者的喜好感和購買意愿也具有重要影響。筆者通過對5個不同藍莓品種果實中上述成分含量的測定,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綜合評價這些藍莓品種的果實品質(zhì)差異,以期為篩選高質(zhì)量藍莓種質(zhì)資源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此次試驗采用的藍莓品種均種植于麗江市古城區(qū),且在同一水肥、生態(tài)環(huán)境及日常管理條件下生長,選擇健壯、盛果期的植株采摘成熟度一致的果實。5個品種分別為奧尼爾、雙豐、奧林匹亞、公爵和瑞卡。
1.2 不同品種藍莓外觀指標檢測
果形指數(shù):每個品種隨機選取30個果實用游標卡尺測量橫徑和縱徑,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單果重:隨機選取30個果實進行稱重。
1.3 不同品種藍莓主要營養(yǎng)成分分析
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測定采用蒽酮法;游離氨基酸含量測定采用茚三酮顯色法;維生素C含量測定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8],花青素含量以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苷(Cy3G5G)為標準樣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9]。
1.4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Duncans差異顯著性分析,P<0.05時為顯著;同時通過SPSS 17.0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藍莓品種的綜合得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藍莓外觀指標比較
果形指數(shù)是對果實形狀最直觀的評價指標,一般0.6~<0.8為扁圓形,0.8~0.9為圓形。由表1可知,瑞卡的果形指數(shù)最小,果形呈扁圓形;雙豐的果形指數(shù)略大于瑞卡,也呈扁圓形,而奧林匹亞、公爵和奧尼爾的果形指數(shù)均大于0.8,其中奧尼爾最大,最接近圓形。5個藍莓品種的平均單果重均大于1.30 g,奧尼爾的單果重最大,為1.87 g,說明其果實較大,且與其他4個品種間呈現(xiàn)顯著差異,有較優(yōu)的外觀性狀。
2.2 不同品種藍莓營養(yǎng)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在試驗的5個藍莓品種中,奧林匹亞的可溶性糖含量較高,為18.31%,最低的是公爵,僅為11.58%,奧尼爾為16.69%且與奧林匹亞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公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達0.79 mg/g,與除奧尼爾以外的3個藍莓品種間并沒有顯著差異(P>0.05),而奧尼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僅為0.37 mg/g。雙豐的維生素C含量、游離氨基酸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分別為0.43 mg/g、42.78 μg/g、0.84%,奧尼爾也含有較高的游離氨基酸含量且與雙豐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奧林匹亞的維生素C含量最低,僅為0.19 mg/g。奧尼爾的花青素含量最高,為440.5 μg/g,且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
2.3 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 17.0將5個藍莓品種的10個參數(shù)進行主成分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提取出2個主成分,第1主成分貢獻率為54.00%,包括橫徑、縱徑、果形指數(shù)、單果重、可溶性糖、淀粉;第2主成分貢獻率為31.635%,包括可溶性蛋白、維生素C、游離氨基酸和花青素;累計貢獻率為85.635%,基本可以代表所有指標的大部分信息,能夠支撐對藍莓品種的品質(zhì)評價。將得到的2個主成分的貢獻率分別除以累計貢獻率作為權重,建立主成分綜合得分模型F=0.63×F1+0.37×F2,得分情況見表4。5個藍莓品種的最終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奧尼爾、奧林匹亞、雙豐、公爵、瑞卡。
3 討論與結論
藍莓果實中含有的可溶性蛋白、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等營養(yǎng)成分含量因藍莓品種不同有明顯差異;藍莓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也因品種不同有較大差異。糖的含量是影響果實品質(zhì)的重要因素,而作為藍莓鮮果產(chǎn)品,糖的含量更是決定藍莓果實風味的主要評判標準[10]。山東威海地區(qū)藍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在6.65%~12.76%[11],吉林長春地區(qū)藍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為8.48%~12.50%[12],遼寧丹東地區(qū)藍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為5.76%~ 8.78%[12],江西南昌藍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為7.46%~10.22%[13],以上地區(qū)種植的藍莓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高海拔地區(qū)云南麗江藍莓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11.58%~18.31%),說明藍莓果實可溶性糖含量與環(huán)境因子關聯(lián)緊密[14-15]。
麗江屬于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日溫差大,紫外線強。引種合適的藍莓品種,能得到較高可溶性糖含量的果實,無論是鮮果銷售還是加工均有優(yōu)勢。經(jīng)簡單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引種栽培的5個藍莓品種雖在不同營養(yǎng)成分含量上各有優(yōu)勢,但通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綜合評分來看,由高到低依次為奧尼爾、奧林匹亞、雙豐、公爵、瑞卡。奧尼爾有最優(yōu)的果形指數(shù)(0.86)、最高的單果重(1.87 g)和花青素含量(440.5 μg/g),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16.69%)、維生素C含量(0.35 mg/g)和游離氨基酸含量(41.11 μg/g),為供試品種中的最優(yōu)品種,適合引種栽培及作為育種材料。藍莓果實的營養(yǎng)及保健價值較高,能夠被應用到食品、藥品及保健品行業(yè)的發(fā)展之中。積極開展藍莓的開發(fā)利用研發(fā)工作,采用良好的生產(chǎn)技術手段,提高藍莓的開發(fā)利用效率,可增強其在食品及醫(yī)藥品行業(yè)的應用范圍[16]。
參考文獻
[1] 方瑞征.中國植物志:第57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113-114.
[2] 劉慶忠,趙紅軍,馬懷宇.北美洲的藍莓生產(chǎn)與利用[J].落葉果樹,2003,35(6):55-58.
[3] 劉慶忠,趙紅軍.越桔高效栽培與加工利用[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
[4] 於虹.藍漿果栽培與采后處理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5] 李亞東,劉海廣,唐雪東.藍莓栽培圖解手冊[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4.
[6] 蘇蕾.原花青素保健功能研究概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2(3):113-114.
[7] 楊雅涵,李建賓,和加衛(wèi),等.不同藍莓品種果實花青素苷研究[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20,33(8):1769-1777.
[8] 葉尚紅.植物生理生化實驗教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9] 孫建霞,張燕,孫志健,等.花色苷的資源分布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9,30(5):263-268.
[10] 張玉星.果樹栽培學總論[M].4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1:44-45.
[11] 裴嘉博,李曉艷,劉海廣,等.18個北高叢越橘品種在山東威海的引種初報[J].中國果樹,2011(5):32-36,78.
[12] 李亞東,劉海廣,吳林,等.高叢和半高叢越桔品種區(qū)域試驗初報[J].中國果樹,2005(3):17-20.
[13] 葛翠蓮,黃春輝,夏思進,等.10 個藍莓品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與色素含量分析[J].中國南方果樹,2012,41(4):33-35.
[14] 王慶賀.不同生態(tài)條件對越橘生長發(fā)育的影響[D].長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15] 楊燕林,王朝文,楊洪濤,等.不同藍莓品種在云南省麗江市表現(xiàn)的綜合評價[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15):37-40.
[16] 符洋.貴州麻江藍莓營養(yǎng)成分及其開發(fā)利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8(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