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學與人生,首先應說文字與人。
傳說,倉頡造字而鬼神哭。為什么?因為人類一旦掌握了文字,就會變得無比強大,不再畏懼妖魔鬼怪。
在漫長的文明進化歷史中,人類不僅掌握了文字,還創(chuàng)造出了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文學體裁,完成了浩如煙海、精美絕倫的文學藝術(shù)作品,成為我們歷久彌新的文明寶庫,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珍貴的精神食糧。
在我國古代,有國風、離騷、樂府、唐詩、宋詞、元曲六座偉大的詩歌高峰,有唐宋八大家優(yōu)美深邃的散文杰作,有《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四大文學名著,還有《文心雕龍》《詩品》等文論著作,以及晉人隨筆,等等。在我國現(xiàn)代,有魯迅的雜文、小說,有郭沫若的詩歌、劇本,有茅盾、老舍、冰心、朱自清等的經(jīng)典名篇。在我國當代文壇,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類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燦若星河。
而在歐洲,有《荷馬史詩》,有但丁的《神曲》,有拜倫、雪萊、雨果的詩歌,有莎士比亞的戲劇,有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的小說。在亞洲,有印度的泰戈爾、日本的《源氏物語》等大師和名著。
所有這些文學作品,都是我們?nèi)祟惞餐木褙敻?。它們愉悅我們的精神、傳遞我們的感受,讓我們享受到人類獨有的文明與幸福。
具體到我個人,文學帶給我的福祉更可謂深厚。文學讓本來應該去鄉(xiāng)下教小學的我,中師畢業(yè)就留在縣城機關(guān)工作,因為我是中師里的文學社長。文學讓基層作者的我,得以進入魯迅文學院的作家研究生班深造,讓我二十出頭已出版兩本詩集且加入了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又讓在縣城工作的我得以調(diào)入天津這個直轄市,并且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工作和生活,因為我是魯迅文學院的研究生。文學讓我擺脫了祖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得以坐在干凈明亮的寫字樓里,而且工作性質(zhì)和自己的興趣十分一致。
文學還給了太多的榮譽和善緣,從少年時代直至如今的各種筆會、講座、培訓等,讓我在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的同時,得以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結(jié)交四海詩友文朋。從少年時代直至今天,各種獲獎證書很多,每一個獎項,無論大小,都見證著我與文學的一次次擁抱。
最重要的是,幾十年的風雨板蕩,幾十年的悲欣交集,是文學,給我的心靈以最大的安慰、最多的滋養(yǎng)、最有力的支撐。可以說,沒有文學,我雖不至于餓死,但沒有文學,我不一定能好好活著。
我的人生已經(jīng)與文學骨肉一體,難分難舍。
因此,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文學峰巒的跋涉者,做文學鮮花的采擷者,做文學甘泉的暢飲者,做文學炭火的守爐人。相信我們的生命,會因此溫暖而明亮,從內(nèi)心到儀表。
陳麗偉,200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作家協(xié)會十代會代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天津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詩歌委員會主任,天津市“五個一批”人才,高級編輯?,F(xiàn)任濱海新區(qū)文聯(lián)機關(guān)秘書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