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 唐薇薇 陳愛麗 魏大偉 易春華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18.036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是由雞滑液囊支原體引起的一種雞傳染病,不僅可以通過直接和間接接觸水平傳播,也可以通過卵垂直傳播,廣泛存在于全球各地的雞場中。該病具有高度傳染性,病雞、隱性感染雞和帶菌種蛋是主要的傳染源,感染后可導致雞關節(jié)腫大,站立不起,影響采食和飲水,幼齡雞生長發(fā)育受阻,產蛋雞生產性能下降,該病對雞的健康和養(yǎng)殖業(y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目前,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依靠疫苗接種和藥物治療以及飼養(yǎng)管理阻斷水平傳播,但病原體的變異性和耐藥性的出現(xiàn)給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深入研究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尤為重要,未來的研究應重點關注病原體的分子特征、致病機制以及新型防治策略的開發(fā)。
一、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學分析
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學研究主要關注病原體的特征、生物學特性以及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耗抑гw病的病原體是一種支原體,屬于支原體科,革蘭氏染色陰性。病原體直徑約為0.2~0.4μm,在-20℃可存活2年,病原體不能自主進行復制,只能寄生在宿主細胞內,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yǎng)和代謝功能進行復制。病原體通過與宿主細胞的接觸,侵入宿主細胞內部,利用宿主細胞的代謝機制合成自身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遺傳物質,隨后病原體開始復制自身的遺傳物質,并逐漸增殖到宿主細胞外。在宿主細胞內病原體會侵入細胞核,破壞宿主細胞的正常功能,并引起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且病原體還可以通過分泌毒素和激活宿主免疫系統(tǒng)等方式,從而進一步加劇感染和疾病的發(fā)展。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體在病原學研究中的特征和相互作用的認識,為該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了解病原體的特性和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機制,有助于開發(fā)新的防治策略,提高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效果。
二、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致病機制
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致病機制涉及病原體的侵入、繁殖和與宿主免疫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體通過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進入宿主細胞內部。病原體利用其表面蛋白質與宿主細胞膜的受體相互作用,觸發(fā)細胞內信號傳導通路,引發(fā)細胞內骨架重組和內吞作用,從而被宿主細胞包裹進入細胞內。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內部,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體開始利用宿主細胞的代謝機制進行繁殖和生存。病原體依賴于宿主細胞提供的營養(yǎng)物質,通過代謝途徑合成自身所需的生物分子,并復制自身的遺傳物質,病原體利用宿主細胞的細胞器和代謝酶進行代謝活動,從而維持其生存和復制。與此同時,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原體代謝產物溶細胞酶和過氧化氫酶能激活宿主細胞的免疫反應,引起宿主細胞的炎癥反應,炎癥反應引起組織的充血和水腫,導致病變的形成和器官功能的受損?;耗抑гw病的病原體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策略,通過改變自身表面蛋白質的表達,減少免疫識別和攻擊的可能性,能夠逃避宿主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而且還可以產生酶類和毒素,抑制宿主免疫細胞的功能,干擾宿主免疫反應的正常進行。
三、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流行病學
1、流行特點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高度的傳染性,并且在不同季節(jié)和年齡的雞類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流行特點,了解和掌握流行特點有助于制定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減少疾病的傳播和損失。第一,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傳播途徑廣泛。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的雞、呼吸道飛沫傳播、卵傳播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感染的雞類可以通過排泄物、眼鼻分泌物、精液等攜帶病原體,從而將疾病傳播給其他健康的雞類。第二,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具有高度傳染性,能夠在雞群中迅速傳播,感染的雞類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排放病原體,通過直接接觸或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給其他雞類。除此以外,感染的雞類還可以將病原體通過卵傳給后代,進一步擴大疾病的傳播范圍。第三,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呈現(xiàn)出季節(jié)性流行的趨勢,但是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在不同地區(qū)和季節(jié)中的流行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疾病在溫暖濕潤的季節(jié)更容易流行,而在寒冷干燥的季節(jié)往往病情相對較輕,這與病原體的生存和傳播有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病原體的生長和繁殖。第四,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呈現(xiàn)出年齡易感性差異,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在不同年齡的雞類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易感性差異。通常情況下,幼雞對該疾病更為易感,感染后臨床癥狀明顯。而成年雞則相對抗病力較強,一般是慢性和隱性感染,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第五,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臨床癥狀多樣:包括運動障礙,呼吸道癥狀如喘息、咳嗽,消化道癥狀如腹瀉、腹脹,泌尿生殖系統(tǒng)癥狀如腫脹、炎癥等,病情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感染的雞類的免疫狀態(tài)、病原體的毒力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
2、臨床癥狀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滑液囊的病變和相關系統(tǒng)的損害?;耗沂请u身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具有產生滑液以潤滑關節(jié)和減少摩擦的功能,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變主要發(fā)生在滑液囊和其周圍組織中。在發(fā)病的初期階段時,最初的癥狀通常是滑液囊的腫脹和疼痛,患病雞的滑液囊區(qū)域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和局部壓痛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滑液囊可能會發(fā)生穿孔,導致滑液外滲或滑液囊內積液,這會引起雞的運動障礙、關節(jié)僵硬和疼痛,受影響的雞還可能出現(xiàn)跛行、站立困難和肢體不協(xié)調等癥狀。除了滑液囊的病變,雞滑液囊支原體病還可能引起其他系統(tǒng)的損害。例如,感染可能擴散到肌肉、骨骼和內臟器官,導致全身性癥狀,這些癥狀可能包括體重減輕、食欲不振、羽毛蓬松、呼吸困難和消化不良等,而最為明顯的是生殖系統(tǒng)的損傷,主要癥狀包括滑液囊腫脹、卵巢和輸卵管炎癥、卵巢萎縮等,嚴重影響了雞的繁殖能力和生產性能。首先,在滑液囊腫脹方面,病原體感染導致滑液囊內積聚了大量的滑液,使得滑液囊腫脹并且發(fā)生炎癥反應,這不僅會影響雞的排卵和產蛋過程,還會導致卵巢功能下降;滑液囊腫脹還會對雞的生殖道造成阻塞,導致卵巢和輸卵管發(fā)生炎癥,進一步加劇生殖系統(tǒng)的損傷。其次,卵巢和輸卵管炎癥也是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常見癥狀之一,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會導致卵巢和輸卵管組織發(fā)生纖維化和增生,從而影響卵巢的正常功能和輸卵管的通暢性,這不僅會導致卵巢功能低下,還可能導致卵巢囊腫的形成,進而影響雞的產蛋能力。最后,雞滑液囊支原體病還會導致卵巢萎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會導致卵巢組織的萎縮和退化,從而使得雞的卵巢功能受到嚴重影響。這進一步降低了雞的產蛋能力和生殖能力。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臨床癥狀對于養(yǎng)殖業(yè)來說具有重要的經濟影響,該病可以導致雞只的生長緩慢、生產下降甚至死亡,并且由于滑液囊病變的存在,雞只的運動能力和行為表現(xiàn)也會受到限制,從而進一步影響了養(yǎng)殖效益。
3、病理診斷
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炎癥和器官損害。在呼吸道方面,感染雞的氣管、支氣管和肺部會出現(xiàn)充血、水腫和黏液積聚等病變;病原體還可在肺部引起滲出性炎癥和肺泡壁增厚,導致呼吸困難和氣體交換障礙。除了呼吸道病變,雞滑液囊支原體病還會引起其他器官的損害,肝臟是病變最為明顯的器官之一,感染雞的肝臟會出現(xiàn)充血、水腫和壞死,病變的發(fā)生與病原體的侵襲和免疫反應有關,進一步研究可以揭示其致病機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病理變化還可在其他器官中觀察到,如腎臟、脾臟和肌肉等,患病雞的腎臟會出現(xiàn)充血和炎癥,脾臟也會出現(xiàn)充血和水腫。肌肉組織中,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纖維化和變性。
四、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防控技術
1、疫苗預防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疫苗預防一直被認為是控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針對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疫苗主要包括活疫苗和滅活疫苗?;钜呙缤ǔJ菑闹虏≈曛蟹蛛x、培養(yǎng)和弱毒化得到的,具有較高的免疫原性和傳染性;而滅活疫苗則是通過對病原體進行滅活處理,保持其免疫原性的同時消除其致病性;還有一些新型疫苗如亞單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也在研發(fā)中,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疫苗預防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免疫效果主要通過疫苗的免疫原性、保護性和持久性來評估。免疫原性是指疫苗能夠誘導免疫系統(tǒng)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包括產生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保護性是指疫苗能夠有效地預防病原體感染和疾病發(fā)生;持久性是指疫苗免疫效果的持續(xù)時間,包括疫苗的長期保護能力和免疫記憶的形成。選擇成熟商品化疫苗,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時可以采用肌肉注射雞毒支原體滅活疫苗,在雛雞生長至5~7日齡時對其進行首次接種,在其產蛋一個月之后進行第二次接種,以此來強化免疫接種的效果,降低疾病感染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種的過程中應做到規(guī)范接種,接種后對雞只的免疫抗體進行定期檢查,若抗體消失需要及時補免。
2、藥物防治
開展種雞的檢測和監(jiān)測達到種源凈化是預防雞滑液囊支原體病重要手段。但是種源凈化成本高,難度大,投入時間長,沒有很好的辦法阻斷垂直傳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抗菌藥物被用于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防治,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和繁殖,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然而滑液囊支原體侵害的主要部位在腿部關節(jié)或者翅膀關節(jié),一般藥物很難進入病變部位,加上病原體的耐藥性不斷增加,一些抗菌藥物的效果逐漸減弱。因此,需要繼續(xù)研發(fā)新的抗菌藥物,以應對日益嚴重的耐藥性問題。目前,用于雞滑液囊支原體病藥物防治的主要包括抗生素和藥物輔助治療兩大類,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截短側耳素類(泰妙菌素和鹽酸沃尼妙林)、大環(huán)內酯類(替米考星和泰樂菌素)、四環(huán)素類(多西環(huán)素、土霉素、多西環(huán)素)和氟喹諾酮類等。養(yǎng)殖場常用枝原凈(泰妙菌素)進行治療,按250g拌1kg料投喂一周,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鹽酸沃尼妙林跟泰妙菌素都屬于截短側耳素類抗生素,其獨特的抗菌機制不容易引起耐藥,用鹽酸沃尼妙林預混劑治療雞滑液囊支原體病引起的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通過試驗得到確認。4mg/kg拌料1天1次,連續(xù)用藥5天,效果優(yōu)于泰妙菌素。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鹽酸沃尼妙林預混劑前后5天內不能跟不能與離子載體類抗生素聯(lián)用,容易增加后者的毒性,導致雞只嚴重運動失調和生長抑制。藥物輔助治療包括免疫調節(jié)劑、維生素和中草藥等。藥物治療的主要目標是緩解病雞的癥狀、減少致死率,并促進雞群的康復,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藥物輔助治療可以顯著減少雞滑液囊支原體的感染和傳播,從而提高雞群的生產性能。
除此以外,中草藥在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治療中也被廣泛應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療效。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藥治療措施:①紅景天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病毒和抗菌的作用,可以將紅景天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飼料中,每100g飼料中加入紅景天粉末5~10g,連續(xù)使用5~7d;②黃連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的繁殖。將黃連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飲水中,每升飲水中加入黃連粉末5~10g,連續(xù)使用3~5d;③金銀花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癥狀。將金銀花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飲水中,每升飲水中加入金銀花粉末5~10g,連續(xù)使用3~5d;④苦參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的繁殖。將苦參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飲水中,每升飲水中加入苦參5~10g,連續(xù)使用3~5d。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藥治療需要在獸醫(yī)指導下進行,確保使用劑量和療程的合理性,針對嚴重感染和病情復雜的情況,中草藥治療可能需要結合抗菌藥治療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安全防護
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禽類養(yǎng)殖業(yè)的高度發(fā)展,雞滑液囊支原體病成為困擾養(yǎng)殖業(yè)的一大難題,該疾病不僅嚴重影響雞群的生產性能,還對養(yǎng)殖場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安全防護措施、有效預防和控制雞滑液囊支原體的傳播至關重要。首先,建立健全的養(yǎng)殖管理制度是防控雞滑液囊支原體病的基礎。養(yǎng)殖場應制定嚴格的衛(wèi)生管理規(guī)范,按照雞舍全出全進原則,定期清潔和消毒。在消毒過程中要注意對雞舍、設備、水源和飼料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以保證病原體的徹底清除;定期檢查和維護設備的功能和運行狀況,確保正常運轉;加強飼養(yǎng)管理、合理安排飼料和飲水,定期或者特殊時期可以飼喂家禽抗應激促免的綠多維,提高雞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少感染的風險。其次,嚴格控制病源輸入,養(yǎng)殖場要從可靠的渠道購買健康的雞苗,并對進場雞苗進行檢疫和21天隔離,同時加強人員和物品的消毒措施,減少病原體的傳播,特別是在養(yǎng)殖場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進出時,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和防護措施,以此來有效避免病原體的傳播。除此以外,做好種源凈化工作,主要包括雞苗的篩查和雞場的消毒措施。雞苗的篩查是種源凈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對雞苗的采樣和檢測,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攜帶雞滑液囊支原體的雞苗,避免將病原體引入養(yǎng)殖場。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測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等,這些技術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雞苗中的病原體,為種源凈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但是病毒分離難度大,病原體離開雞體后很容易失活,培養(yǎng)時間長,不適合快速診斷。血清學檢測包括血清平板凝集、血凝抑制試驗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三種,有實驗證明不管哪種血清學檢測都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因此在血清檢測為陽性后再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才能確診,現(xiàn)在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有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和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最后,加強監(jiān)測和報告,養(yǎng)殖場要定期進行雞滑液囊支原體的檢測和監(jiān)測,以便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病例,淘汰病雞,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與獸醫(yī)部門的溝通和合作,及時報告疫情,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專業(yè)的指導和支持。
(作者單位:541001 廣西桂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