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摘? 要] 賈平凹小說《浮躁》的語言體現(xiàn)出地域性和音樂性的語言特色。《浮躁》使用了許多商州方言詞及方言熟語,體現(xiàn)出濃郁的地域性;同時《浮躁》也用豐富的雙聲、疊韻詞語和回環(huán)、反復的修辭手法,體現(xiàn)出強烈的音樂性。探究其語言特色的形成因素,包含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方面包括了思想性格和審美素養(yǎng),客觀方面包括了社會時代和地域文化因素。
[關鍵詞] 賈平凹? 《浮躁》? 語言的地域性? 語言的音樂性? 形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 I207.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0-0019-04
賈平凹的作品無論是從思想深度還是藝術特色來講,都對中國文壇產生了重要影響。小說《浮躁》是賈平凹文學創(chuàng)作前期的作品,該書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地位。該書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之上,側重反映人物從思想觀念到生活習俗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陡≡辍返恼Z言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地域性、音樂性兩個方面。
一、《浮躁》語言的地域性
“地域”首先是一個空間、文化的概念,必須具有相對明確而穩(wěn)定的空間形態(tài)和文化形態(tài);其次,它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涉及時間和傳統(tǒng)。寶貴的地域文化給予了文學創(chuàng)作者豐厚的文化資源。賈平凹自小生活在商州這片土地上,感受著商州文化帶給他的熏陶,在他的作品《浮躁》中,出現(xiàn)了很多關于商州的方言詞和方言熟語。
1.《浮躁》中的商州方言詞
方言是地域共同語言在日常生活應用中的符號載體,同時也是一個地方地域文化的反映。方言對于賈平凹小說日常鄉(xiāng)土生活的藝術構建十分重要,因為只有“用民間語言來表現(xiàn)民間,民間世界才通過它自己的語言真正獲得了主體性;民間語言也通過自有、獨立、完整的運用,而自己展現(xiàn)了自己”[1]。
1.1名詞
(1)爺廟?!胺坑种亍吡?,堂皇得像你這爺廟!”這里的“爺廟”指的就是供奉著神靈的廟宇,一般都修建在高處。商州方言將供奉的神靈稱之為“爺”?!盃敗奔瓷裣桑瑩碛袕姶蟮哪芰?,能夠滿足百姓的愿望,深受人們的敬畏。人們在大年三十晚上這樣特殊的日子上山拜神,即“敬爺”。給“爺”修建的廟自然也就被稱為“爺廟”了。
(2)女子。“田家是高門樓,多少人高攀都高攀不上,你竟要和人家女子退婚,這田中正是不會罷休的?!迸?,商州方言稱其為“女子”“丫頭”“碎女子”等。按理說,生下男孩方言也應稱其為“男子”,而商州方言卻將男孩稱為“娃子”或“娃子娃”。
1.2 動詞
(1)撲朔?!拔腋嬖V你,鄉(xiāng)里找一個媳婦要給人家多少錢,要給人家家里干多少活,就這也得順人家毛兒撲朔,你別以為你工作了,不愁找不下媳婦,為難英英!”“撲朔”指的不是模糊不清,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而指的是手挨著物體順著一個方向摩擦。這里用比喻的手法表示一種安撫,使之平靜的一個動作。
(2)騷情。“心里罵雷大空騷情不要命,給田家拍馬溜須?!薄膀}情”這個詞的意思有風騷、輕佻之意,一般用在女性身上;也因過分熱情、有獻媚討好之嫌;也有嘚瑟、自作多情、瞎折騰的含義。這里講的是第二種含義,雷大空主動討好有權勢的田家。
本文從商州方言詞語入手,通過對其詞性的區(qū)分,進而回歸原文進行分析。文中選取的都是與人們日常生活最貼近的方言詞,透過商州方言詞語了解到商州人信奉天神、傳統(tǒng)而又虔誠的文化心理;了解到男女有別的傳統(tǒng)風尚。
2.《浮躁》中的方言熟語
賈平凹對鄉(xiāng)土中國有著深入的認識,在對農村題材的小說進行創(chuàng)作時,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之上,通過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思想觀念及其生活習俗等各方面的變化?!八麑Ψ窖酝琳Z的使用不僅融入了個體的審美情感與生命體驗,更折射出時代漩渦中他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鄉(xiāng)土立場的變化,方言書寫由此成為他鄉(xiāng)土想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盵2]作品中出現(xiàn)了眾多方言熟語,生動形象,富有生活情趣。
2.1歇后語
(1)“老陸,你要給我脖子底下支了磚,我的日子也就難過了!”這句化用的歇后語是脖子底下支磚——難開口。意思是嘴巴張不開,形容無話可說或有話說不出來。這里因為田中正與陸翠翠的私情,為陸家承包了一個醫(yī)療站,陸家卻掛羊頭賣狗肉,售賣罐頭和酒。這件事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田中正讓老陸守口如瓶,不要等到事發(fā)讓他為難。田中正借這句歇后語來暗示老陸,含有警示之意,既幽默詼諧又形象生動。
(2)“金狗是巴兒狗站在糞堆上,看好充了個高便宜?!边@里化用的歇后語是:巴兒狗上糞堆——自個兒稱王。文中的意思是褒義的,因為在商州有這樣一種認親習俗,嬰兒出世的第二天抱其出門,第一個遇見誰,誰就是干爹干娘。這里其實說的是小水爹出生要認干爹的時候,見到的是四歲的金狗爹追著狗跑,所以,金狗爹就成了小水爹的干爹,其子金狗自然就是小水的叔叔了。所以金狗明明和小水差不多大,卻因為占便宜而差了一輩。這句歇后語運用比喻、象征的修辭手法,將青年金狗比作巴兒狗,占便宜則指的是吃了輩分的紅利,簡潔明了、幽默風趣、形象生動而又意義深刻,使其更具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2.2慣用語
(1)下餃子。“看不見的,咱給他下餃子?!?“下餃子”自然不是我們講的煮面食,而是拋尸入河的一種說法。這里講的是田中正被兩岔鎮(zhèn)來的武斗隊伍用麻袋套起來,將其拋入州河之中。因為聲音和狀態(tài)恰如餃子煮進鍋里,所以這種做法也叫“下餃子”,通過比喻的手法而獲得修辭轉義,使人豁然開朗,表意精練而準確。也算一種行業(yè)黑話,是武斗隊伍內部的語言。
(2)二鍋頭。田一申對小水講:“‘二鍋頭有‘二鍋頭的好,他會體貼人,你也可以當掌柜的!”這里的“二鍋頭”自然不是指燒酒了,指的是已經經歷過婚姻生活的男子即“二婚”。小水出嫁喪夫退婚回娘家,這是田一申認為小水已經嫁過一次人,也只配找個離過婚的男人?!岸侇^”一詞飽含了他對小水的冷嘲熱諷和調侃之意。這句慣用語是老百姓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口頭創(chuàng)造的,口語色彩濃厚,同時也簡潔明了。
文學語言是在日常語言的基礎之上經過不斷加工、錘煉而形成和發(fā)展的。小說《浮躁》中有很多像“脖子底下支磚——難開口”“二鍋頭”的歇后語和慣用語。這些方言熟語經過賈平凹加工后的文學語言取其精粹的語言形態(tài),具有濃郁的商州地域色彩,既生動形象、自然質樸,又具有生命力;既起到了點睛的效果,又凸顯出賈平凹幽默含蓄的寫作風格。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濃郁的地域文化熏陶著鄉(xiāng)土作家。賈平凹的作品中使用了豐富的商州方言詞和方言熟語,既凸顯了賈平凹幽默的寫作風格,又將商州淳樸的風土人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對方言土語的使用建立在個體生命體驗之上,融入了對商州故鄉(xiāng)深厚的情感,也蘊藏了對于特定時代的深入思考。
二、《浮躁》語言的音樂性
朱謙之在《中國音樂文學史》中表示,文學的起源是音樂的,文學作品的本質屬性也是音樂的。文學與音樂密切相關,文學作品通過聲、韻、調各方面的調動來體現(xiàn)語言的音樂美。
1.音節(jié)美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者善于用一切語言策略和表達技巧來表達作品獨特的感情,傳達心靈的感悟。作者生動鮮明地展示了運用一些表現(xiàn)手法,增強語言的音樂美,利用雙聲、疊韻的音節(jié)展現(xiàn)語言的音節(jié)美;運用反復、回環(huán)的修辭手法來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下面我們來進一步體會這部作品的文學語言特有的情趣、韻味和格調。
1.1雙聲
(1)“油燈在搖曳,昏昏地卻結了心花?!薄皳u曳”一詞,聲母同為“y”,屬于雙聲的語音現(xiàn)象,“搖曳”寫出了夜晚的靜謐、祥和的環(huán)境,同時增加了語言表達的韻味,渲染了一派安靜祥和、幸福心安的畫面。
(2)“在街上走,州河就時顯時斷,景隨步移,如看連環(huán)畫一樣使任何生人來這里都留下無限的新鮮。”這里講的是對兩岔鎮(zhèn)街上穿過的州河的描寫,移步換景,景隨人動,“新鮮”一詞,寫出了州河的走勢和州河的奇特之處,為后文講世代生活做了鋪墊。
1.2疊韻
(1)“金狗叫他一聲,進酒館門時竟一步閃失打了個趔趄跌坐在凳子上?!边@里用 “趔趄”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福運的驚慌失措,作者用詞準確、語言生動,增強了藝術表達效果。福運頹廢沉重、失魂落魄、手腳無措的形象呼之欲出,讓我們感受到了在大空入獄時福運遭受打擊、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tài),使人莫名地心疼。
(2)“小水同時捎來了那件新織的床單,一見金狗,又羞又氣又傷心,眼淚就婆娑而下?!边@里用“婆娑”一詞,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水對金狗的情誼與心疼,凸顯出小水心地善良、不計前嫌,像菩薩一樣一直守護著金狗,將兩人再見時細膩的情感、心緒的悱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婆娑”這個疊韻詞將金狗與小水的感情表現(xiàn)得更加深沉,更具有感染力。
小說《浮躁》中豐富的雙聲、疊韻現(xiàn)象,這種視覺唯美、語音連綿之美,對表達人物細膩入微的情感、傳遞人物心緒、營造情境語感氛圍都具有重要作用。
2.節(jié)奏美
談到節(jié)奏,人們首先會想到音樂,這無可厚非,但是將節(jié)奏局限于音樂這個領域,那就顯得太過于狹隘。語言同樣也具有節(jié)奏。節(jié)奏,顧名思義,指的是事物重復和變化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
2.1回環(huán)
(1)“金狗是掙了錢,人旺財不旺,財旺人不旺。”這里借用的是寬式回環(huán)。寬式回環(huán),前后兩項的關鍵詞相同,只是其中的排列詞語有些許不同?;丨h(huán)的表達手法表現(xiàn)出:人?。『茈y事事都順心意。借用寬式回環(huán)的修辭手法,將前后語句組織穿梭一樣的往復的形式,使結構勻稱、信息集中,喚起讀者的感慨之情。
(2)“你傾軋了我,我傾軋了你”。這一句前后使用的詞語一模一樣,排列次序完全相反。前句之尾“我”成了后句的首,后句之尾“你”又成了前句的頭,形成了循環(huán)往復、首尾蟬聯(lián)的整體結構,表明了人畢竟還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表現(xiàn)了人和人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與交錯的社會群體。同時精簡文本、成文達意、音韻流暢,達到音義對流的效果。
2.2反復
(1)“小水離開了那間石屋,走出村子,從石級上一臺一臺下來,州河上則起了風,嗚兒,嗚兒,響著哨音?!边@里使用的是連續(xù)反復,“嗚兒,嗚兒”,在語音音響和節(jié)奏韻律的時間的流轉上,呈現(xiàn)出反復回環(huán)的態(tài)勢。作品借反復的辭格描繪出一幅瑟瑟秋風、寒風嗚咽、寒冷的景象。借景抒情,突出了小水內心的錯綜復雜、惴惴不安、不真實的狀態(tài),形成了身臨其境的表達情感和意念的藝術語言。
(2)小水破涕為笑,說:“要倒了,要倒了!”反復使用“要倒了”,這種相同的語言形式,使語言更加富有節(jié)奏感,同時化哭泣為快樂,塑造了小水又哭又笑,豐富立體的人物形象,仿佛一切近在眼前,形象逼真,同時語言生動,富有韻律感,增強文章的感情色彩與藝術色彩。
創(chuàng)作主體將豐富的情感、復雜的內容,借助循環(huán)往復、詞約義豐的回環(huán)和外表一致、整齊一律的反復的辭格用法來表達,增強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文學與音樂息息相關、密切聯(lián)系。文學作品通過聲、韻、調各方面律動來盡力表達出作品獨有的感情。文學語言用音樂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更是賦予了文學作品別樣的風采。
三、賈平凹小說語言特色的形成因素
“語言風格是人們運用語言表達手段所形成的諸特點的綜合表現(xiàn),它包括語言的民族風格、時代風格、流派風格、個人風格、語體風格和表現(xiàn)風格。”[3]語言風格與語言特色相似,由于作家獨特的人生閱歷、作風、習慣、氣度、語言及行為方式等,其作品往往體現(xiàn)出獨特的特色。因此,語言特色古往今來一直都是深入了解作家、闡釋文本的重要途徑。
1.主觀因素
作家在進行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融入了個體經驗和審美體驗,其語言風格的形成更是與作家個人的思想性格、創(chuàng)作目的息息相關。
賈平凹自小不善言辭,在外人看來他沉默寡言、性格怪僻。事實卻非如此,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樂在其中。他雖不善言辭,但說的話又極為幽默。賈平凹更是將“幽默”融入了他的小說語言風格之中。如《浮躁》中有一段關于田中正與其嫂成婚時,別人為了諷刺他,合說了一副對聯(lián),“女的說:‘一對新夫妻,男的說:‘兩副舊家具。”諷刺之中又不乏幽默詼諧。又如: “男雙旋,拆房賣磚”,體現(xiàn)出金狗好動、敢為的性格特點,既詼諧又幽默,讀起來生動有趣。
“文學的審美特質決定了作家的審美素養(yǎng),直接制約著作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的物態(tài)化形式,是體現(xiàn)作品風格的一個重要的審美因素,作家的審美素養(yǎng)最易從語言風格上體現(xiàn)出來?!盵4]作為一名鄉(xiāng)土作家,賈平凹發(fā)揮自己的藝術個性,繼承了中國美學和傳統(tǒng)文化精神,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理想和藝術風格。《浮躁》中,他多處運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美麗的畫卷,如寫兩岔鎮(zhèn)“三家五家了隔有一巷,黑幽幽的,將一階石級直垂河邊”。他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和諧的兩岔鎮(zhèn)小巷人家圖。
2.客觀因素
賈平凹的作品主要通過百姓的視角去展現(xiàn)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這段社會轉型時期的故事,真實地表現(xiàn)出社會各階層的心態(tài)與情緒。賈平凹堅守自己的語言風格,挖掘新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方式,利用傳統(tǒng)的方法表達現(xiàn)代人的思想生活,建構自己的意象世界。小說《浮躁》中,他借樸實無華、通俗簡練的語言,塑造了“看山狗”“州河”等富有哲理與深意的意象,將個人的命運與家國前途緊密結合。
賈平凹從小生活在商州,深受商州這片土地的文化影響,《廢都》之前發(fā)表的文學作品,主要以故鄉(xiāng)商州為依托,展現(xiàn)商州土地濃郁的地域文化,以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在賈平凹的文學作品中,生動活潑、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語比比皆是,以此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體現(xiàn)商州風土人情。小說中提到的眾多關于商州的風俗習慣,都體現(xiàn)了商州濃郁的地域文化和淳樸的風土人情。
賈平凹用原汁原味的方言土語書寫過渡的社會時期各階層浮躁的心緒,用平民的話語喊出平民的心聲,表達深切的關懷與強烈的憂患。賈平凹曾表示:“我的情結始終在現(xiàn)當代。我的出身和我的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寫作的民間視角,關懷和憂患時下的中國是我的天職?!盵5]
《浮躁》是賈平凹“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小說。這部作品以農村題材為主,小說中對于商州地方方言土語的描寫更是增添了作品本身的風土人情味兒?!陡≡辍返恼Z言也富有鮮明的音樂性色彩,展現(xiàn)了作家深厚的功底,其通俗、樸素的小說語言特色更是賈平凹對文學語言深入的探索與重要的傳承。
參考文獻
[1] 張新穎.現(xiàn)代困境中的文學語言和文化形式[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2010.
[2] 陳晨.論賈平凹鄉(xiāng)土小說中的方言書寫[J].美與時代(下),2018(8).
[3]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榮啟.文學語言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賈平凹.高老莊·后記[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 羅?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