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魯迅與蕭紅女性書寫之比較

      2024-06-29 11:34:34王佳慧
      長江小說鑒賞 2024年10期
      關(guān)鍵詞:蕭紅魯迅

      王佳慧

      [摘? 要] 魯迅作為五四時期的思想啟蒙者,刻畫了無數(shù)典型的時代女性形象:有深受舊禮教奴役與壓迫的祥林嫂、單四嫂子;有被“吃”且“吃人”的柳媽;有具有反抗精神的子君與愛姑;也有為了民族解放而犧牲的劉和珍。蕭紅是深受魯迅影響的現(xiàn)代女作家,一生都在戰(zhàn)爭中顛沛流離。她高度關(guān)注生活在封建男權(quán)主義壓迫下的北方底層農(nóng)村女性,以自身獨特深刻的生命體驗和細(xì)膩悲涼的筆觸書寫出了底層女性的悲慘命運。魯迅與蕭紅筆下的女性形象有著相同的悲慘命運,兩位作家通過刻畫底層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舊文化“吃人”的本質(zhì)。但作為啟蒙者的魯迅與身為女性的蕭紅在書寫女性命運時也讓讀者看到了女性書寫下的“男性啟蒙”視角與“兩性關(guān)系”視角的不同。

      [關(guān)鍵詞] 魯迅? 蕭紅? 女性書寫? 男性啟蒙? 兩性壓迫

      [中圖分類號] I207.4?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10-0067-05

      一、蕭紅筆下女性形象中的“魯迅因子”

      蕭紅是深受魯迅影響的中國現(xiàn)代女作家,她筆下的女性形象與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有著相同的悲慘命運,他們通過刻畫一系列被壓迫、被奴役的底層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舊文化“吃人”的本質(zhì)。魯迅與蕭紅筆下的女性形象有著相同之處:有完全被封建舊思想壓迫與奴役的祥林嫂與麻面婆;有被“吃”且“吃人”的群體女性形象;還有初具反抗意識,但最終走向滅亡的愛姑與老王婆等。

      1.完全被封建舊思想壓迫與奴役的女性形象

      魯迅與蕭紅筆下的女性形象都生活在受封建專制制度壓迫的社會環(huán)境中,她們的身上有著封建底層婦女共有的特征:勤勞、善良、自卑且麻木。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在封建夫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的壓迫下頭發(fā)全白,身體瘦削不堪,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祥林嫂最終在封建禮教的戕害下無聲地死去了,經(jīng)歷第一段失敗婚姻的祥林嫂還有勇氣逃脫婆婆的壓迫來到魯鎮(zhèn)做活,然而在封建族權(quán)的壓迫下她又一次被迫經(jīng)歷了喪夫喪子之痛,這時的祥林嫂盡管已經(jīng)身心麻木,但仍然沒有生氣地在人世間苦苦掙扎著。可悲的是,上天沒有因為祥林嫂所經(jīng)受的苦難而放過這個悲慘的女性,在祥林嫂生命的盡頭又向她射來了最后一支箭:封建神權(quán)。在柳媽“閻羅大王只好把你鋸開來”的迷信思想和“我”面對“人死了有沒有魂靈”這一問題的猶疑下,祥林嫂悲慘地死去了。

      祥林嫂式的底層女性形象在蕭紅的筆下隨處可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生死場》中的麻面婆。麻面婆一出場就在院中楊樹的陰影下洗著衣服,豆大的汗珠在她的臉上留下了臟污可笑的圈子,麻面婆洗著全家的衣服,連臉上的汗都來不及擦拭。麻面婆的事一件接著一件,衣服沒洗完看見鄰居的煙囪有濃煙沖出,她就知道到了做飯的時間,慌張著心弦,抱著茅草走向了廚房。以夫為天的麻面婆面對丈夫的謾罵與毆打絲毫沒有反抗的意識,每天都沉浸在一件接一件的家務(wù)瑣事之中,你若問她活著是為了什么,她只能回答你活著是為了吃、為了喝。蕭紅以悲涼的筆觸刻畫出了北方底層女性的形象,她們在這一方浸潤著血色的黑土地中同牛馬一樣無意識的忙著生、忙著死。魯迅與蕭紅筆下的底層婦女形象有著高度的典型性,他們通過刻畫一系列被壓迫、被奴役的底層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舊文化“吃人”的本質(zhì)。

      2.被“吃”且“吃人”的女性形象

      舊中國底層農(nóng)村女性在封建制度與舊思想數(shù)千年的壓迫中已經(jīng)變得麻木不堪,她們不僅僅是封建制度下的受壓迫者,還是被封建禮教文化馴服的奴隸,她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在有意無意地維護(hù)著這個給她們帶來無限苦難的封建制度,女人不僅不同情女人,反而將自身所遭受的苦難施加在身邊的同性身上。魯迅筆下的柳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魯迅在塑造柳媽這個形象時說她是一個吃素、不殺生的善女人,然而就是從這個所謂的“善女人”口中說出了那樣令人匪夷所思的話:“祥林嫂。你實在不合算。再一強,或者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盵1]不僅是柳媽,魯鎮(zhèn)上的底層婦女都在無情地消費著祥林嫂這充滿苦難的一生,她們都從“受害者有罪論”的角度出發(fā),認(rèn)為祥林嫂在第二次婚姻中就應(yīng)該撞死以成全舊社會所謂的節(jié)烈觀。魯鎮(zhèn)上的“看客”們一次又一次的消費著祥林嫂的苦難,借此來安慰自身那早已麻木不堪的靈魂,她們在被“吃”的同時也將自己張大了的邪惡的嘴伸向了身邊無辜的同性。

      柳媽式的人物在蕭紅的筆下也存在?!逗籼m河傳》以小團(tuán)圓媳婦為中心塑造了包含小團(tuán)圓媳婦和她的婆婆在內(nèi)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小團(tuán)圓媳婦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因為大方的舉止行為遭受著院中所有人投來的異樣的眼光,就連蕭紅家的老廚子都認(rèn)為小團(tuán)圓媳婦大模大樣,實在沒有團(tuán)圓媳婦的樣子。小團(tuán)圓媳婦的婆婆也認(rèn)為小團(tuán)圓媳婦太大方,決定給她一個下馬威:“你聽著吧,我回去還得打她呢。”[2]起初的小團(tuán)圓媳婦還會反抗婆婆的毒打,吵著鬧著要回家,但換回來的只是婆婆更加肆無忌憚的毒打。小團(tuán)圓媳婦的婆婆出于為她“治病”的初衷找了無數(shù)“江湖神棍”來為小團(tuán)圓媳婦“治病”。在她們長時間身體與精神的虐殺下,小團(tuán)圓媳婦最終走向了死亡。在這個愚昧、封建、無知的環(huán)境中,所有人都是殺害小團(tuán)圓媳婦的劊子手,她們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將小團(tuán)圓媳婦推向死亡的同時也將自己帶進(jìn)了那個親手為自己打造的墳?zāi)怪?。魯迅和蕭紅筆下的悲劇女性形象在封建傳統(tǒng)制度統(tǒng)治下的中國社會是有相似之處的。

      3.初具反抗意識的女性形象

      魯迅與蕭紅在表現(xiàn)底層女性悲苦命運的同時也反映了一些女性的反抗意識,這些女性在反抗麻木生活的同時也沒能逃出封建制度、思想帶給她們的沉重枷鎖,嚴(yán)格來說,她們?nèi)匀皇欠饨ㄅ?。魯迅筆下的愛姑大膽潑辣,因為丈夫姘上了“小寡婦”,跟夫家打了三年的官司,但最終在七大人一聲陰不陰、陽不陽的“來——兮”中瞬間低下了頭,只道:“我本來是專聽七大人吩咐……”[1]愛姑三年的反抗最終也沒能敵過七大人的一聲“來——兮”,慰老爺三年沒斷清的離婚糾紛案得到了解決,由此可見封建制度的威力,就連愛姑這種張口閉口喊自己的公公、丈夫為“老畜生”“小畜生”的大膽潑辣的女性也完全敗下陣來,毫無招架之力。

      蕭紅筆下也有愛姑式的反抗人物——王婆。王婆是蕭紅在《生死場》中精心刻畫的具有反抗意識的底層女性,王婆身上有著頑強、堅忍的生命力,她一生兩次改嫁,受盡苦難,但仍然堅強地生活著,就連毒藥都沒能將她從這個充滿苦難的人世間帶走。丈夫組織“鐮刀會”反抗封建地主的壓迫時,其他的女人們都擔(dān)心丈夫的行為會給家庭招致橫禍,只有王婆設(shè)法給趙三弄來了“老洋炮”。后趙三因“小偷事件”對地主感恩戴德,退出了“鐮刀會”,王婆更是發(fā)出了“我沒見過這樣的漢子,起初看來還像一塊鐵,后來越看越是一堆泥了”[2]的感慨。為了給死去的兒子報仇,她每夜在靜靜的林中教訓(xùn)女兒:“要報仇。要為哥哥報仇,誰殺死哥哥,你要殺死誰……”[2]她身上體現(xiàn)了魯迅筆下的戰(zhàn)斗意識。魯迅與蕭紅筆下的反抗女性,是一個獨特的群體,雖然在強大的封建勢力面前,她們的反抗均以失敗告終,但人們?nèi)匀荒軌蚋惺艿剿齻兩砩夏欠N勇于抗?fàn)幍挠職狻?/p>

      二、“男性啟蒙”與“兩性壓迫”視角下的女性書寫

      魯迅寫小說的目的在于改造國民性,將國民從封建制度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中國底層女性千百年來一直深處封建統(tǒng)治制度壓迫的最底層,魯迅改造國民性的初衷也就自然而然體現(xiàn)在他作品中的女性書寫上。蕭紅繼承并深化了魯迅改造國民性的主題,她巧妙地將魯迅改造國民性的主題同她身為女性的私人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不僅揭示了封建舊制度“吃人”的本質(zhì),還看到了女性在兩性壓迫下的無奈與痛苦。

      1.魯迅“男性啟蒙”視角下的女性書寫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生活在封建夫權(quán)、族權(quán)、神權(quán)的壓迫下,沒有絲毫反抗的意識;《明天》中的單四嫂子獨自撫養(yǎng)著丈夫給她留下的遺腹子寶兒,寶兒生病后,單四嫂子又是求神簽、許愿心,又是給孩子吃所謂的“保嬰活命丸”,最后甚至將希望寄托于“明天”,麻木的單四嫂子單純地認(rèn)為只要明天的曙光到了,寶兒也就好了,最后,寶兒還是死了。

      生活在封建愚昧思想控制下的單四嫂子沒有任何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只能麻木地看著疾病奪去兒子的生命。大膽潑辣、因為“離婚糾紛案”與婆家斗了三年且號稱誓死不罷休的愛姑也在七大人一句陰不陰、陽不陽的“來——兮”中徹底敗下陣來。由此可見,魯迅通過塑造這些愚昧麻木的底層女性,向國人揭示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質(zhì),號召國民從封建思想的鐵屋子中沖出來,他完全站在“男性啟蒙”的角度上來塑造他筆下的女性形象。

      《傷逝》中的子君在涓生的啟蒙下發(fā)出了這樣的呼喊:“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1]在婚姻瑣事的折磨下,涓生越來越感覺子君不是自己當(dāng)初所認(rèn)為的那種新女性,于是在沖動的愛情退潮后向子君提出了分手,這也直接導(dǎo)致了子君的死亡。

      魯迅通過塑造子君與涓生這兩個形象,讓人們看到了時代知識女性與時代男性啟蒙者身上存留著的封建舊思想,子君名義上是一個受到新思想影響的知識女性,實際上仍然是一個“以夫為天”的傳統(tǒng)女性;涓生貌似看起來啟蒙并解放了深受壓迫的女性,但他直接導(dǎo)致了子君的死亡。在這段失敗的婚姻中,讀者只能看到涓生作為一個男性啟蒙者的辯白,卻沒有聽到一個身處婚姻中的女性的聲音,子君在這段婚姻中是處于失語狀態(tài)的。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更多是出自男性啟蒙者的心理需求和社會要求,魯迅側(cè)重將女性的愚昧麻木與反抗放到宏大的社會時代背景中,通過挖掘女性悲慘命運的根源,向國人揭示封建倫理道德吃人的本質(zhì),以達(dá)到他改造國民性的目的。

      2.蕭紅“兩性壓迫”視角下的女性書寫

      蕭紅不僅描寫了女性在封建倫理道德壓迫下所受到的傷害,還寫了女性在婚姻中所受到的來自兩性壓迫的傷害和女性私密的生育體驗帶給女性的傷害。

      《生死場》刻畫了一系列面對丈夫的謾罵與毆打而絲毫沒有反抗意識的女性形象,這些女人不僅受到封建倫理道德的戕害,還在丈夫的戕害下苦苦掙扎著,這些底層女性在婚姻中無一例外地都生活在男權(quán)主義的壓迫之下,她們在這一方浸潤著血色的黑土地中同牛馬一樣無意識地忙著生、忙著死。這些女性的婚姻大多起源于強迫,婚姻的過程也都充滿著磨難。成業(yè)與金枝的結(jié)合來源于男性動物般的肉欲,在初嘗禁果后金枝忍受著未婚先孕的恐懼,萬般無奈之下,金枝的母親只能同意她同成業(yè)的婚事,成家后的金枝一直忍受著丈夫的謾罵與毆打,因為生活的壓力,成業(yè)對金枝非打即罵,最后竟活生生摔死了剛出生的女兒。

      美麗的女人月英在患上癱病之后被丈夫徹底拋棄,最終身體腐爛而死。蕭紅在《生死場》中將女性的生育比作“刑罰”,女性的生育同動物的繁殖一樣,大著肚子的女人像往常一樣一刻不停地在地里忙碌著,男人對懷孕的妻子沒有絲毫體恤,甚至板著面孔滿口粗話。五姑姑的姐姐因為迷信,怕犯了忌諱,被迫光著身子在土炕上生產(chǎn)。生產(chǎn)的過程中她疼痛難忍,還不敢發(fā)出聲響,生怕惹得丈夫不高興,而粗暴的丈夫還是冷酷無情地潑了她一身的冷水。女性被看成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在生育過程中所受的苦難都是理所當(dāng)然的。生育過程中的女性不僅要忍受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忍受著來自男性精神上的迫害。懷孕的金枝得不到丈夫絲毫的溫情,還淪為丈夫發(fā)泄情欲的工具。

      魯迅作為五四時期的思想啟蒙者,企圖從“男性啟蒙”的角度塑造典型的底層女性形象來達(dá)到他改造國民性的目的。而蕭紅是比較關(guān)注兩性壓迫問題的女作家,葛浩文在研究蕭紅相關(guān)問題時就認(rèn)為她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善于描寫私人經(jīng)驗的自傳體式作家。蕭紅的一生是短暫的,她在童年時期就飽嘗親情的冷漠與麻木,從她十九歲反抗封建包辦婚姻離家出走,一直到因病在香港去世,她的一生都在苦難和動蕩不安中度過,一生中的情感經(jīng)歷與生育體驗帶給她的只有無限的痛苦與凄涼。蕭紅將她的人生經(jīng)歷都融進(jìn)了作品中,帶人們領(lǐng)略了那個時代的女性在兩性壓迫下的無奈與痛苦。魯迅與蕭紅各自從他們男性啟蒙與兩性壓迫的視角書寫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

      三、魯迅與蕭紅的女性書寫為女性解放問題帶來的思考

      在五四新思想的感召下,大批青年男女勇敢地擺脫封建舊思想的束縛,走進(jìn)時代的洪流,為婚姻自由、個性解放搖旗吶喊。作為國民啟蒙者的魯迅在探討造成底層女性悲劇命運的原因的同時,也在思考著女性的解放之路。蕭紅的一生都在苦難與悲慘中度過,她將自身的人生經(jīng)歷都融入作品中,但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與其自身性格的局限性,蕭紅并沒有為當(dāng)時的女性解放提供一條具體的出路,或者說蕭紅還沒來得及為當(dāng)時的女性解放做出更多貢獻(xiàn)時,她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但這絲毫不影響其作品的深刻性,她對女性自身的反省與剖析依然可以為當(dāng)代女性解放提供一種思考與借鑒。

      1.魯迅與蕭紅的女性書寫的影響

      魯迅曾說:“中國女性并不如厭世家所說的那樣無法可施,在不遠(yuǎn)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盵1]受五四新思想的影響,一批擁有新思想的女性通過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與舊家庭徹底決裂的方式,勇于沖破舊制度的藩籬,走向社會。魯迅筆下的子君就是典型代表,子君沖破了封建舊家庭的束縛,與涓生一起攜手走向了社會。但子君與涓生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在婚姻瑣事的折磨下,涓生越來越感覺子君不是自己當(dāng)初所幻想的那種新女性,于是在沖動的愛情退潮后向子君提出了分手,被涓生拋棄的子君失去了生活的勇氣,走向了死亡。

      面對女性的覺醒議題,作為啟蒙者的魯迅并沒有盲目樂觀,認(rèn)為女性只要走出舊家庭的束縛就代表了女性解放的終點。魯迅通過塑造子君這個女性形象向世人宣告:女性的解放之路仍然漫長,并且充滿阻礙。

      魯迅在《關(guān)于婦女解放》中寫道,在沒有消滅“養(yǎng)”和“被養(yǎng)”的界限以前,女性的嘆息和痛苦是永遠(yuǎn)不會消失的?!秱拧分械淖泳雌饋硎且粋€受到新思想影響的知識女性,實際上仍然是一個“以夫為天”的傳統(tǒng)女性,在失去涓生的“圈養(yǎng)”后,子君也就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魯迅通過子君的經(jīng)歷來告誡所有女性: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走出舊家庭的束縛絕不是女性解放的終點。五四新女性應(yīng)該徹底拋棄封建舊思想的束縛,走出“以夫為天”的思想藩籬,去爭取經(jīng)濟(jì)、政治、人格上的絕對獨立。反抗封建包辦婚姻只是女性解放的第一步,女性在走出家庭后要爭取經(jīng)濟(jì)上的自由,擺脫對男性“圈養(yǎng)”的依賴;在取得經(jīng)濟(jì)上的獨立后,女性還要爭取人格上的自由與解放,絕不能將愛情當(dāng)作女性解放的全部,女性要在經(jīng)濟(jì)、政治、人格上都取得同男性相等的地位。當(dāng)然,魯迅也看到了女性追求思想解放與自由所遭受的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所以魯迅也說道:女性應(yīng)該不斷地為解放思想、經(jīng)濟(jì)獨立而戰(zhàn)斗,解放了社會,也就解放了自己[1]。

      蕭紅曾經(jīng)說過:“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長期的無助的犧牲狀態(tài)中養(yǎng)成的自甘犧牲的惰性。”[3]可見,她對女性解放的認(rèn)識已經(jīng)由單純歸咎于外部環(huán)境轉(zhuǎn)向了女性的自審,蕭紅在批判男權(quán)主義的同時,也進(jìn)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與剖析。由此可見,蕭紅不僅著眼于揭示底層女性的生存苦難,她對女性生命價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她認(rèn)為女性解放不僅要打破外部封建男權(quán)主義的壓迫,同時也要打破自身的思想束縛,徹底擺脫那種自我犧牲的惰性。

      2.魯迅與蕭紅的女性書寫為當(dāng)今女性解放所帶來的思考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把男性設(shè)定為“自我”,把女性設(shè)定為“他者”,她指出女性擺脫“他者”處境的途徑在于取得經(jīng)濟(jì)獨立、社會制度的變更,以及兩性和諧關(guān)系的建立。在當(dāng)今社會,大多數(shù)女性都已經(jīng)走出家門,取得了經(jīng)濟(jì)上的獨立,當(dāng)今社會的女性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jīng)濟(jì)上都已經(jīng)取得了同男性相等的地位,但女性解放問題仍然是當(dāng)今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許多女性認(rèn)為自己似乎很難在家庭與事業(yè)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也許沒有一個新的男女倫理觀念的出現(xiàn),兩性關(guān)系很難達(dá)到一種和諧的程度,而兩性和諧關(guān)系的建立是需要男女兩性共同努力的。魯迅與蕭紅的女性書寫告誡人們:女性解放不僅要追求經(jīng)濟(jì)、政治上的獨立,還要追求人格上的絕對獨立,女性應(yīng)該進(jìn)行積極的自我反省與解剖,真正的女性解放應(yīng)該意識到并尊重女性與男性的差異,從而建立一種更加和諧的兩性關(guān)系。

      四、結(jié)語

      五四時期新思想的傳入,使千百年來深受封建思想、禮教壓迫的中國女性迎來了解放的新契機,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五四時期那樣關(guān)注女性解放問題。作為國民啟蒙者的魯迅和身為受壓迫女性的蕭紅在探討造成底層女性悲劇命運的原因的同時,也在思考著女性的解放之路,他們對于底層女性的書寫給當(dāng)時與現(xiàn)今的女性解放帶來了一些積極的影響與思考。

      參考文獻(xiàn)

      [1] 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2] 蕭紅.蕭紅全集[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1.

      [3] 羅文香,張海元.《生死場》文本的再解讀[J].文學(xué)教育(下),2012(8).

      (特約編輯 劉夢瑤)

      猜你喜歡
      蕭紅魯迅
      《蕭紅傳》
      ——一本能夠讓你對人生有另一種認(rèn)知的書
      讓蕭紅真正為人所知(創(chuàng)作談)
      作品(2021年10期)2021-10-29 00:52:18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蕭紅亮 作品
      蕭紅:不要在寂寞時做選擇
      海峽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5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魯迅的真誠
      論影像蕭紅的呈現(xiàn)與接受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7:25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静乐县| 乌海市| 兴安县| 宜宾市| 荆州市| 伊春市| 丰顺县| 古交市| 内乡县| 玛纳斯县| 叶城县| 深泽县| 崇仁县| 无棣县| 平塘县| 柞水县| 敦煌市| 太原市| 大荔县| 四川省| 剑阁县| 江永县| 外汇| 博客| 耿马| 新竹市| 通渭县| 什邡市| 奉新县| 长治市| 仲巴县| 乌恰县| 松原市| 厦门市| 漾濞| 西安市| 光泽县| 屯门区| 从江县| 齐齐哈尔市|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