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軼君
什么是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下呼吸道引起的肺部炎癥,可以累及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和肺間質。肺炎支原體是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區(qū)別于細菌和病毒,可被75%乙醇和含氟消毒劑(如84消毒液)殺滅。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因此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如頭孢、青霉素等對其無效。支原體廣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蟲、脊椎動物及人體內,一直沒有遠離過我們,只是在全民對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意識提高的同時,它再次被大家關注,因此,無須對支原體產生恐慌,它很常見,我們有的是辦法對付它。
如何區(qū)分支原體肺炎和流感?
支原體肺炎和流感的共同點為都屬于呼吸道感染,因此都會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咳痰等癥狀。主要區(qū)別:支原體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癥狀更重,全身反應較輕,可能出現(xiàn)長期低熱,且隨著支原體感染的病程進展出現(xiàn)劇烈的刺激性干咳,病程相對較長;流感患者的全身癥狀更重,呼吸道癥狀較輕,并且會出現(xiàn)肌肉酸痛、咽痛、頭痛等癥狀,常合并出現(xiàn)高熱,病程相對較短但發(fā)展較快。表1總結了支原體肺炎、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主要區(qū)別。
常用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藥物有哪些?
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疫苗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也不可以通過藥物提前進行預防。臨床上治療支原體肺炎首選藥物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常見藥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等。由于我國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頻率過高、療程過長,肺炎支原體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產生了耐藥。
針對耐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肺炎支原體,可采用新型四環(huán)素類(多西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和氟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藥物作為替代藥物。需要注意的是,四環(huán)素類藥物可能導致牙齒永久變色、牙釉質發(fā)育不全等,8歲以下兒童禁用;氟喹諾酮類可能引起幼年動物關節(jié)病變、骨/軟骨病變,18歲以下患者禁用。大環(huán)內酯類耐藥的支原體肺炎患者若臨床確需用藥,應權衡利弊,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兒童確需使用二線藥物的,必須經過家長簽字確認方可使用。
阿奇霉素怎么用?
阿奇霉素是廣譜抗生素,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通常用于治療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引起的感染,對病毒感染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無效。以阿奇霉素口服制劑為例,介紹使用此類藥物治療支原體肺炎的注意事項。
適應證:由對阿奇霉素敏感的菌株引起的輕度至中度感染,包括但不限于由敏感菌株感染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單純型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尿道炎和子宮頸炎等。
用法用量:阿奇霉素每日口服一次即可(表2)。兒童患者可能口服藥物不耐受,可與食物同服。
不良反應:常見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腹瀉、腹痛。罕見情況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過敏反應,如皮疹、呼吸急促、心悸、胸痛、水腫等,應立即就醫(yī)。兒童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類型與成人患者類似。
常見藥物相互作用:
①抗酸藥:聯(lián)用可能影響阿奇霉素療效,如需用藥,應間隔1~4小時,如碳酸氫鈉、碳酸鎂、鋁酸鉍等;②復方甘草片:聯(lián)用可能引發(fā)心律失常,有致命危險;③辛伐他汀:聯(lián)用可能引起肝損傷;④地高辛:聯(lián)用可能引起毒性反應;⑤華法林:聯(lián)用可能增強口服抗凝藥抗凝時間,增加出血風險;⑥益生菌:聯(lián)用可能影響益生菌活菌成分活性,用藥期間如需服用益生菌,應間隔2小時。
注意事項:
①就診時應如實告知醫(yī)生藥物和食物過敏史,當前的藥物使用情況,以便醫(yī)生開具合適的藥物,保證聯(lián)合用藥安全;②阿奇霉素不適用于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性疾?。ㄈ绺忻啊⒘鞲?、過敏性哮喘等)的治療;③不要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止用藥,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④長期或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為避免過度使用抗生素,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家庭護理要點
增強身體免疫力,遠離病原體侵擾是家庭護理的重點。
①增強體質,注意均衡飲食,口味清淡,預防病從口入。天氣和空氣質量良好時應增強戶外運動。日?;顒尤粲猩眢w不適的感覺,應及時休息補充體力。②經常開窗通風,一般上午、下午至少各一次,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③家里若有老年人、兒童、慢性疾病患者等,應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若必須出行,則應注意做好防護,減小感染風險。④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回家后先洗手和鼻子、換上在家穿的衣服,再接觸家庭成員。收取快遞應注意消毒,避免病原體隨快遞外包裝進入家門。
兒童發(fā)熱的護理要點
①兒童發(fā)熱注意散熱,切忌捂汗,容易引起高熱驚厥。②體溫≥38.2攝氏度或<38.2攝氏度但精神狀態(tài)不好,可服用退燒藥物防止高熱,緩解兒童的不適感。6個月以上的患兒可以選擇布洛芬(兩次服藥應間隔6~8小時)或對乙酰氨基酚(兩次服藥應間隔4~6小時),24小時內服用次數(shù)不超過4次。不能同時服用兩種退熱藥,也不建議交替使用。2個月以上且6個月以下的孩子只能選擇對乙酰氨基酚。③發(fā)熱期間可以多喝溫水,少量多次飲用。④可通過溫水擦浴或溫水擦拭兒童頭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頭部貼冰寶貼等方式進行物理降溫。若兒童身體不適不愿意配合的話,也不必勉強患兒接受物理降溫。
兒童咳嗽的護理要點
①如果患兒咳嗽不劇烈,不伴有喘息、發(fā)紺和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精神和食欲良好,可以居家觀察。若發(fā)生以上不適,咳嗽超過1周未好轉,建議到醫(yī)院診療。②室內濕度應保持在40%~60%,避免加重咳嗽。③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攝氏度,體感較為舒適。④飲食清淡,適當飲水,避免食用過甜、過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咳嗽。⑤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劇烈活動。⑥加強氣道管理,勤拍背,幫助兒童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