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未寒,婆媳開戰(zhàn)。
經(jīng)過一番爾虞我詐的腥風血雨,似乎早有準備的何皇后、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以及中常侍張讓(張讓的兒子娶了何皇后妹妹)取得勝利,成功擁立皇子劉辯繼位,史稱“漢少帝”。支持皇子劉協(xié)的上軍校尉蹇碩被處死,驃騎將軍、董太后的侄子董重被逼自殺,董太后也號稱“因憂慮驚恐暴病身亡”。
如果宮廷惡斗的狗血劇情就此打住,何氏兄妹精誠團結、發(fā)憤圖強,那么東漢帝國起死回生的希望猶存。只可惜,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帝王家如此,大將軍家亦如此。何家五口人,很難一條心——何進是父親何真和發(fā)妻所生,何太后(劉辯登基升級為太后)及何家小妹是何真與后妻舞陽君所生,何苗是舞陽君與其前夫所生。
何進最焦慮。面對炙手可熱的最高權力,后媽和毫無血緣關系的弟弟打算干什么?況且何真已去世,舞陽君仍活蹦亂跳,何太后及何家小妹是不是與同母的何苗更親近?看似風光無限的大將軍何進,實則危機四伏。
有縫的雞蛋,招蒼蠅??释I時代的袁紹大哥,果斷抓住機會,邁出攪動驚天變局的第一步——挑動何家內(nèi)斗!袁紹別有用心地對何進說:“宦官親近至尊,權力很大,若不悉數(shù)清除,一定成為大患?!焙芜M一點即通, 打擊何太后掌控的宦官勢力,就是間接削弱何苗的威脅。
誰也不傻!何太后、何苗、何家小妹以及舞陽君跳著腳反對!家庭投票四比一。何進有些犯難,袁紹隨即獻出準備多時的餿主意:“以清除宦官為 由,征調(diào)邊疆野戰(zhàn)軍,假裝進逼洛陽,嚇唬何太后就范?!敝皇强謬?,不會發(fā)生流血沖突,真是好辦法!何進對足智多謀又愛好和平的袁紹深深贊嘆,點頭應允。
就這樣,何進的一只腳,不知不覺陷入了泥潭。其實,何進若鐵了心清除宦官,根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明明可以拿殺豬手段直接辦,非要兜上十萬八千里的大圈子。結果繞著繞著,何進把自己繞了進去,請了最不該請 的逼宮大戲演員——董卓。
一方面,董卓與已故董太后有些說不清的關系。史料記載:“(董 卓)外有董旻、(董)承、(董)璜以為鯁毒”,“董承,漢靈帝母董太后之侄”。其中,董旻是董卓親弟,董璜是董卓親侄子。夾在這兩位中間的董承,關系必不會太遠,而董承又是董太后之侄。據(jù)此推斷,董卓與董太后似乎有某種血緣關系。
另一方面,董卓在討伐黃巾軍叛亂中受到不公待遇,由此心懷怨恨,漸有不軌之心!董卓重新執(zhí)掌兵權后,先后抗旨拒絕擔任少府、并州牧等需要交出兵權的官職。何進邀請這樣一位與何氏家族、東漢政權矛盾重重的“演員”,顯然不太明智。不過,何進以為能收放自如,于是滿不在乎地執(zhí)意開演。
起初,打西邊來的董卓先生,是按劇本演。董卓邊趕路邊上書彈劾宦官,點名道姓直指張讓,要求殺之以謝天下。打北邊來的丁原先生,很能搶戲,上書彈劾宦官的同時,在洛陽附近的孟津,放了一把大火,營造出濃煙滾滾的兵諫氛圍。
腿長見識短的何太后見此很心慌,趕緊同意何進的建議,遣散包括張讓在內(nèi)的絕大多數(shù)宦官,讓他們居家等候處理。張讓、趙忠等宦官能屈能伸,立刻跑到何進府邸磕頭認錯,懇求留條活路。與此同時,何苗也主動找何進,共同追憶兄弟姐妹一起殺豬的美好時光,提出繼續(xù)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愿望。
既然妹妹、弟弟以及宦官都服軟,何進心滿意足地表示:“宦官可以告老還鄉(xiāng),絕不再為難?!贝蛩闶請龅暮芜M沒想到,親手提拔的好兄弟袁紹, 開始背地犯壞——假借何進名義偽造公文,要求各地官員抓捕宦官親屬!
誤以為何進食言的宦官,惶恐不安!只聽“撲通”一聲,張讓給兒媳婦、何太后妹妹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淚,懇求回宮再看一眼何太后。公公跪在地上磕頭,何家小妹還能怎么辦,只好跟舞陽君說情,舞陽君又跟何太后通報。何太后也舍不得救過自己性命的張讓等宦官,同意相見敘舊??僧攺堊尩然鹿僖姷胶翁髸r,現(xiàn)場申請政治庇護,不肯再出宮了。
誤以為宦官耍賴的何進,怒不可遏!他火急火燎地進宮找何太后理論,號稱要“誅盡宦官”。不料隔墻有耳,何進所言讓張讓等宦官得悉?;鹿倮洗蟛话捉o,不像何進磨磨嘰嘰,張讓當機立斷,決定先下手為強。待何進 從何太后的宮中出來,張讓便派人跟何進詐稱:何太后請您回去,再商議商議。
誤以為何太后回心轉(zhuǎn)意的何進,萬分欣喜!很遺憾,何進見到的是張讓等幾十個手持武器的宦官,而平日里高喊“誓死保衛(wèi)大將軍”的虎賁中郎將袁術,以及數(shù)百名宮內(nèi)禁軍,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岸鲗⒊饒?,你是不是欺人太甚?天下混亂,公卿大臣又有幾個清白?”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何進,來 不及回答張讓的質(zhì)問,便在亂刀中稀里糊涂地掛了。
哥哥死了,弟弟高興。車騎將軍何苗滿心歡喜、神清氣爽,在袁紹的盛情邀請和殷勤陪同下,興致勃勃地趕到事發(fā)現(xiàn)場。何苗還未發(fā)號施令,奉車都尉董旻突然大喊道:“殺大將軍的是車騎將軍何苗!為大將軍報仇??!”威風凜凜的車騎將軍何苗,來不及找到是誰胡說八道,便在亂軍中稀里糊涂地也掛了。
情商跟崗位不匹配的何氏兄弟接連喪命,袁紹撇嘴冷笑、利劍出鞘,與突然現(xiàn)身的袁術,率領何進舊部和禁軍攻打皇宮。對于宦官集團來說,這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包括漢靈帝“干媽”趙忠在內(nèi)的兩千多名宦官橫尸宮中(不排除冤死一些刮胡子過于干凈的郎官)。
老大就是老大,漢靈帝“干爹”張讓不白給,趁亂帶著漢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xié),從早有安排的路線,順利逃出洛陽。只可惜,宿命福薄,已有定數(shù)—— 尚書盧植率領精干士兵窮追不舍,最終還是把張讓等東漢帝國最后幾十個宦官困在小平津附近的黃河岸邊。張讓看著瑟瑟發(fā)抖、不知所措的漢少帝,不禁老淚縱橫。張讓很可能覺得,盡管自己搜刮民財、極盡享樂,畢竟忠于皇帝,而很多道貌岸然的公卿大臣,從不把皇帝放在心上!尤其是袁紹等包藏禍心的“黨人”,最可恨最可怕!大漢王朝遲早葬送在這些人手里!
說什么都晚了,輸了就是輸了。失敗者張讓能夠預見,自己一定會在歷史上留下諸如“侵奪朝威,賊害忠德,扇動奸黨”的眾多千古罵名。失敗者張讓依舊鎮(zhèn)定,整了整衣冠,鄭重其事地跪倒在大漢天子面前,悲慟萬分地說:“老臣死后,天下即將大亂,請陛下保重!”
成王敗寇,愿賭服輸。張讓凝視著身旁咆哮奔騰的滔滔黃河水,縱身一 躍。
本文節(jié)選于《青梅煮酒:三國群星閃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