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明陽
正高級教師,浙江省江山中學技術組教研組長,信息學奧賽金牌教練。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獲得者,浙江省教壇新秀,浙江省師德楷模,衢州市勞動模范,衢州市115人才,衢州市教壇新秀,衢州市名師,衢州市學科帶頭人,江山市拔尖人才,江山市百優(yōu)班主任。獲得全國高中信息技術優(yōu)質(zhì)課評比特等獎、浙江省一等獎。作為信息學競賽優(yōu)秀教練,先后培養(yǎng)了國際初中組信息學競賽金牌1人,全國總決賽金牌并入選國家集訓隊1人,全國總決賽銀牌3人,并培養(yǎng)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61位全國一等獎,160多位全國二、三等獎的學生。
一路風雨一路歌,在與信息學奧賽一同走過的二十多年里,我認真踐行一名教師的“最美”承諾,努力詮釋信仰追求者、夢想引領者、成才助力者等角色的意義,與信仰同心,與實踐同行,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堅持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
——題記
2002年,剛大學畢業(yè)的我來到浙江省江山中學,執(zhí)教信息技術課程兼任信息學競賽教練。當年,信息技術學科在高中是非高考科目,所以除了信息技術教學,我主要負責信息學奧賽輔導工作。從此以后,我與信息學奧賽開始了相伴一路成長的故事。
堅持鉆研,助力特長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江山市是一個位于山區(qū)的小城市,信息閉塞且資源缺乏,當時的信息學競賽還是新興領域,很多教師和家長都沒有聽說過,結(jié)果是興趣班幾乎沒有生源,第一屆競賽只有一名學生。高中的信息學競賽內(nèi)容對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我來說難度很大,晦澀難懂;互聯(lián)網(wǎng)上很難找到相關資料和訓練試題,本地書店更是買不到參考書。因此,我多次前往杭州,跑遍省城的大小書店去找與信息學競賽相關的算法教程書籍,在買到教程后先提前一周自學,看書并做題,徹底弄懂吃透后再給學生講課。在每天晚自習結(jié)束后,我都會給唯一的一名學生補1個小時的競賽課程,22:40左右再親自把該生安全送回家。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后這名學生一舉奪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二等獎。
有了第一年的堅實基礎,第二年我就帶出了兩個全國聯(lián)賽一等獎。秉持不斷進取的心,我?guī)ьI著江山學子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等比賽中屢屢獲獎。
努力研究,實現(xiàn)教學相長
信息學奧賽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推理能力、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面對不同年級、不同特點的學生,我認真分析每位學生的特長,利用學校服務器構建OJ平臺,為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單獨設計刷題單,挖掘每位學生的潛力。在輔導的過程中,我努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深奧、抽象的復雜問題,分析問題力求邏輯嚴密、重點突出、通俗易懂。憑借對基本算法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的信息學奧賽輔導,我在課堂教學評比中多次取得優(yōu)異成績。2009年,我以一課《枚舉算法的程序?qū)崿F(xiàn)》獲得浙江省高中信息技術優(yōu)質(zhì)課評比一等獎;2019年我以一課《數(shù)據(jù)加密與安全》參加第六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優(yōu)質(zhì)課評比獲得最高榮譽示范課(特等獎),“這堂課體現(xiàn)了趙老師嚴謹?shù)乃季S,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從為什么要加密到如何加密,在對數(shù)據(jù)加密的過程中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愷撒加密的局限性,帶著學生再進一步討論并升級加密算法,直至完成課堂預期。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進程引領學生完成一次加密之旅”,現(xiàn)場的評委老師對我的這堂課評價很高,這其實也是得益于我多年的信息學奧賽輔導對學生思維的訓練。
有了信息學奧賽和課堂教學評比等方面的成績,我開始梳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做法,并將這些觀點和做法寫成論文參加評比和發(fā)表。此后,我有幸加入浙江省特級教師吳建鋒老師的名師工作室。該工作室團隊由20余位浙江省各地教學名家、教學名師組成,他們在課堂教學、課程建設、考試評價、系統(tǒng)開發(fā)等方面都具備各類專業(yè)特長。在這個團隊中我虛心學習,刻苦鉆研,終于在2022年晉升為正高級教師。
堅持四心,引導全體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
相較于傳統(tǒng)科目,原先的信息技術是一門副課,2014年我省啟動高考改革,將技術納入選考科目。當時江山中學共有63名學生選擇了技術選考,第一屆意味著“無跡可循”,既沒有參考資料,也沒有考綱和真題卷。作為信息學競賽教練的我,擔任了技術選考班的班主任。我把信息學競賽精神滲透到班級各項管理中,效果斐然。
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對其他的學科沒有信心才選了技術。我接班的第一天就向他們承諾,“只要一起努力,就能把技術考得比實驗班的其他學科還好”。這是我在第一次和學生見面時講的話。后續(xù),我認真研究考綱,并精選奧賽訓練的試題給學生作為課堂練習與作業(yè),系統(tǒng)地將高考內(nèi)容與信息學奧賽難度進行有機結(jié)合,使得課程難度略高于高考,但選考學生并不會感覺很吃力。經(jīng)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在2017年第一屆新高考中,在63名選考技術的學生中,有11名考了100分,平均分更是達到95.3分,遠遠超過其他科目。通過技術這門課程,許多學生不僅找到了自信,而且考取了理想的大學。
“努力就有進步,堅持就能成功”,這句話不僅是我激勵奧賽學生的話,還是我管理班級的班訓。我堅持用“四心”開展教育工作:愛心——真心實意地去愛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細心——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耐心——做好不厭其煩地反復做思想工作的心理準備;恒心——對“潛能生”的幫助轉(zhuǎn)化工作要做到堅持到底,不見成效決不罷休。這四心,就是班訓的具體化。每次階段考試結(jié)束,我都會及時找每一位學生進行溝通,給他們鼓勵,與他們討論改善學習方法。
一路風雨一路歌,在與信息學奧賽一同走過的二十多年里,我認真踐行一名教師的“最美”承諾,努力詮釋信仰追求者、夢想引領者、成才助力者等角色的意義,與信仰同心,與實踐同行,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堅持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