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根林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工程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獲浙江省優(yōu)秀團干部、湖州市教學能手、湖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浙江省優(yōu)秀團干部等稱號。浙江省浙派名師培養(yǎng)對象,湖州市直中小學信息技術工作室主持人,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與實踐活動優(yōu)秀指導教師,第七屆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教師基本功展示優(yōu)秀指導教師。
我是一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自1996年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堅守在教育教學一線,工作二十八年間,從一名普通教師、班主任起步,不斷實現(xiàn)自我成長。在不斷成長、追求進步的道路上,我深刻認識到,學校導師以及同事們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至關重要。我懷著感恩之心,分享自己的成長體悟。
勤字當頭,腳踏實地的第一個十年
初為人師的我被分配到一所農村高中,那里民風淳樸、校風和美。相對城里而言,農村高中教師的工作生活更多的是單調,相比大學時的期望頓時產(chǎn)生失落感,我開始彷徨于自己的去留。所幸的是,我遇見了一批關心、幫助我的領導和師長。在這十年里,我認為自己做到了兩個字,就是“勤快”。除了完成本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學科的會考教學工作之外,我更多的是參與教務處的數(shù)據(jù)管理和學校校園網(wǎng)絡、機房的維護等工作,還在課余時間、晚上利用專業(yè)特長在全校教師中常態(tài)化開設信息技術素養(yǎng)培訓班,慢慢地,大多數(shù)教師的電腦、網(wǎng)絡有問題能自己解決,真正提升了辦公效率。
2000年,學校優(yōu)化辦學模式,開設了電子電工專業(yè)的高職預科班,我開始擔任班主任,作為新手,我總是虛心、認真學習老班主任的經(jīng)驗,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班級凝聚力。努力終有回報,我所帶的班級連續(xù)兩屆的單考單招本科率位列同專業(yè)全市第一名,班級班風向上、學風嚴謹,被評為校級、市級優(yōu)秀班集體等。
在這種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節(jié)奏下,我潛下心來,不斷打磨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班主任管理業(yè)務,也開始參加省市各級教學比武、論文課題等活動,在參與活動中收獲成長。
跨界學習,多崗鍛煉的第二個十年
2006年對我來說是職業(yè)生涯中非常關鍵的一年,由于前幾年我所帶高三畢業(yè)班專業(yè)課成績一直不錯,組織上讓我擔任校團委書記,這對我而言,又是全新的領域。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我相繼涉足了多領域的跨界學習,先后取得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A級證書、浙江大學項目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工作中我力求認真細致,做事井井有條,盡可能高效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其間我先后擔任校團委書記、辦公室副主任、學生處主任、副校長等職務。在德育管理中,先后提出了卓越學生先進評比等體系,設計實施了“繽紛校園、舞動青春”校園集體舞表演賽等系列適切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行動德育品牌活動。每年寒暑假期間,積極組織“百名教師訪千家”和“千名家長進校園”等系列家校合作活動,扎實做好學生的假期生活指導工作。
在教學科研方面,我常常一次次倒逼自己。2008年浙江省技術學科首次參加新高考,我?guī)ьI整個備課組努力鉆研教材,開展校本化教學探究,所教班級有多位學生獲信息技術高考全市并列第一名。此外,我積極參與選修課程開發(fā),分別開發(fā)了省第一批網(wǎng)絡選修精品課程和市第二批精品選修課程各1門,校內選修課程2門,主持的課題獲全市一等獎,另有多個課題及論文獲全市一、二等獎,先后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賽并獲得多項獎項。我還被選派參加了市屬第一層次名師培養(yǎng)班學習,從此開啟向優(yōu)秀學習的新的征程。
因為倒逼,我完成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跨界學習,讓我一次次嘗到了教書、育人的甜蜜滋味。
雙翼齊飛,忠誠服務的九年
如果說初為人師靠“勤”、多崗鍛煉靠“精”,那么在第三個新階段,在這雙翼齊飛、忠誠服務的九年間,靠的就是一個“真”。自2015年起,我先后擔任了兩所學校的副校級、兩所學校的正校長級管理崗位,始終心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定信念和為師生服務的宗旨,傾心傾力投身所鐘愛的教育事業(yè)。
在課程育人方面,我秉持“小學科蘊含大能量”的教學思想,崇尚“以生為本、以技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學理念,并逐漸形成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技術感·知”的教學主張,即感覺思維的力量、知曉身邊的技術。面對高中技術教育在“三新”背景下出現(xiàn)的困境,我發(fā)掘、構建了符合學校實際、面向全體學生的省市級相關技術教育多個選修課程,積極申報了多個省市課題進行研究,并主持開發(fā)完成了多門省級精品課程,將其分享在之江匯平臺上供全省學生選用。近年來,我通過“以課內教學為圓心,以課外實踐為半徑,以身邊技術為素材,以學科微課程為手段,以學生自主為形式”的課內外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探索出一條實用性好、操作性強、效能性高的技術學科教學新形式和新路徑。
在團隊育人方面,自擔任校長以來,我扎實推行“為真學而教”,在課堂教學、教育科研和安全管理方面,突出要“真”又“實”,牢牢把握教育教學質量這個立校之本,倡導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同心活”“匠心活”。2021年,湖州市第一中學成立了市屬首個中學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三年間通過課堂實戰(zhàn)、同伴互助、示范引領、提煉反思,工作室成員在良好師德修養(yǎng)、先進教育理念、厚實專業(yè)素養(yǎng)、扎實教研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做一名教師不容易,做一名“一專多能”復合型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更不容易。我深知在當今科教興國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一位校長,必須不斷努力,用自己平凡而踏實的工作,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用對更高目標的追求,詮釋愛崗敬業(yè)的新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