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真實情境的項目教學符合信息技術學科的課程特征、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教學能很好地解決“大單元”與“微項目”中的不足。本文從大單元微項目的內涵、設計原則和具體的案例出發(fā),談基于大單元的信息技術微項目設計策略。
【關鍵詞】大單元;微項目;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論文編號】1671-7384(2024)09-045-03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對高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提出:“教師可通過項目活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信息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幫助學生探究數據與計算的知識,提高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計算思維”[1]。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概念是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參與實際項目來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讓他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并獲得實際經驗[2]。
普通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安排是一周一節(jié)課,如果設計大單元項目教學,由于間隔時間長,容易對舊知識遺忘,學生很難成功地完成大項目。學生在學習上長時間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不利于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教師也體會不到教學的樂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從項目學習中掌握知識技能并獲得成就感,從2017年起,我們在湛江市的幾所學校開展了基于真實情境的“微項目”教學實驗。
微項目教學的意義
微項目是指根據課程標準,把抽象的知識情境化、項目化,緊密結合核心知識點設計基于真實情境的微型項目。微項目活動在課時內完成,以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時內完成一個獨立的微項目,訓練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管理主題的能力,聚焦性強,見效快。由于微項目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持續(xù)的成功體驗,這種成就感能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習成效。
微項目教學存在的困境及解決方案
實驗初始階段,不少參與實驗的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時只關注本節(jié)課的項目,沒有對整個單元進行整體的分析和規(guī)劃,將每一節(jié)課都設計成獨立的微項目,導致大單元中的知識體系缺乏整體性,學生的學習深度不夠且對大型系統(tǒng)的實現無法通過項目的設計去了解。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重新定義了微項目教學,開展了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設計。
大單元微項目教學的內涵與設計原則
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教學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全面理解、梳理并列出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guī)劃,設計出一個基于真實情境的“大”項目。針對這個項目和每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將這個大項目設計成一個個獨立的微項目,很好地解決了微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單元微項目設計的原則有四個。一是整體性原則?;诖髥卧奈㈨椖吭O計首先要從整個單元的知識點出發(fā),整體規(guī)劃,整體設計。在規(guī)劃的過程中,要使每一個項目的知識點能遵循由易到難、螺旋上升,共同合力完成整個單元知識技能的教學。二是獨立性原則?;诖髥卧奈㈨椖拷虒W,每一節(jié)課的微項目都是一個具有相對獨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項目,都能夠自成一體,讓學生在完成該項目時,即使脫離整個大單元也能獲得完整的知識點與技能點訓練。三是連貫性原則。微項目的內容應相互銜接、層層遞進,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鏈條,使學生能夠在解決一系列相關聯的小任務過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識點,形成一個邏輯清晰、結構完整且有助于學生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四是拓展性原則。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目標定位在全體學生,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大單元微項目的教學目標是在每位學生都能達到的共同基礎上,教學設計的內容要有拓展性,應充分考慮學生發(fā)展的不同需求,分層設計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拓展能力,開展個性化學習,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層次性、多樣性和選擇性。
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設計策略
信息技術大單元微項目設計,要先進行整體規(guī)劃,充分體現微項目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再根據各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進行獨立的微項目設計,注意各個微項目之間的銜接與遞進,保持大單元知識體系的連貫性。同時,微項目的設計要有拓展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拓展延伸,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有利于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多元目標。
本文以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一《數據與計算》第四章“程序設計基礎”為例,說明大單元微項目的設計策略。
1.大單元項目的整體規(guī)劃
(1)知識梳理。必修一《數據與計算》的第四章是Python程序設計基礎,根據課程目標,教師將整章知識梳理為基礎知識:常量與變量、數據類型、運
算符和表達式、函數;輸入與輸出:input()、print();
順序結構;選擇結構:if語句、if...elif...else;循環(huán)結
構:for循環(huán)、while循環(huán)、循環(huán)嵌套、循環(huán)控制。
(2)大單元的微項目規(guī)劃。以“文具店折扣系統(tǒng)”為第四章大單元項目范例,具體要求為:用戶登錄使用時,系統(tǒng)有相關的歡迎信息;可以按用戶選擇的情境靈活打折,如按單件打折、按系統(tǒng)設定的多種折扣打折、按批發(fā)打折等。
根據課程學習目標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將“文具店折扣系統(tǒng)”規(guī)劃成5個微項目,分別是系統(tǒng)歡迎信息、單件折扣、多種折扣、批發(fā)折扣和系統(tǒng)綜合,對應了學習目標中的輸入與輸出、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huán)結構等內容。而程序設計基礎知識的內容零散而繁雜,則直接融入各個微項目中,通過多次、反復的應用來達成學習目標。
2.微項目的獨立設計
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設計,要求教師根據大單元項目規(guī)劃和各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知識技能進行具體的獨立設計,為每個微項目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和支持,并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確保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或合作完成項目。根據第四章“程序設計基礎”的知識框架和大單元項目范例“文具店折扣系統(tǒng)”,教師對各微項目進行細化設計,創(chuàng)設微項目情境,編寫調試程序,制作微項目范例和學習資源?,F以“多種折扣”微項目為例,說明微項目的獨立設計過程。
(1)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岸喾N折扣”是基于選擇結構、融合程序設計基礎知識而設計的微項目。其學習目標設定如下:理解和掌握if語句、if...elif...else語句的應用;掌握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的求解過程;學會使用if語句、if...elif...else語句解決生活中的選擇問題,理解基于選擇結構的信息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提升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教師將學習內容和知識技能融合到微項目當中,創(chuàng)設“多種折扣”微項目情境,并給出實踐范例,要求學生理解范例,并創(chuàng)新設計出自己的多折扣系統(tǒng)。“多種折扣”實踐范例情境創(chuàng)設如下:文具店折扣系統(tǒng)中的多種折扣,可以實現按消費額分段折扣,如消費額5000元及以上,7.5折;1000元至5000元,8折;500元至1000元,8.5折等,請學生自行設計,合理增減,鼓勵創(chuàng)新,程序運行結果要顯示數量、單價、應付金額和優(yōu)惠金額等。
(3)制作學習支持資源。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需要經歷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和調試運行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步驟,教師在制作學習資源時,可以按照這一過程,將實踐范例的實現方案一一展現,包括分析問題時的細節(jié)、設計算法時的流程圖描述、編寫程序時所用的參考代碼、調試運行時可能出現的錯誤提示等,形成完整的學習支持資源,以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保證微項目學習的順利開展。
(4)微項目評價標準。展示與評價是微項目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評價標準通常是多維度的,旨在全面衡量學生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表現及其成果的質量。在大單元的各個微項目當中,評價標準主要包括學習態(tài)度與投入程度、學習目標的達成、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思路、作品的質量、總結與反思五個維度,通過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等多元評價,不斷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
3.微項目的邏輯聯系與連貫性
在設計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時,教師要確保各微項目間的邏輯聯系和知識銜接,避免知識的碎片化,力求在多個微項目的實踐中不斷促進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深度理解和靈活運用。如在“文具店折扣系統(tǒng)”項目中,每個微項目都與折扣系統(tǒng)相關,“單件折扣”“多種折扣”和“批發(fā)折扣”均融合了輸入輸出語句、常量和變量、運算符與表達式、數據類型、函數等常用的程序設計基礎知識,但每一次的應用,教師都有意識地讓舊知識用新的方式出現或應用,使學生在各個微項目的探索實踐中一次次地理解與實踐,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皢渭劭邸睂樞蚪Y構,且第一次應用常量和變量、運算符與表達式、數據類型、函數等,因此在微項目的設計中,突出了順序結構的特點,各程序設計基礎知識的應用簡捷有效、清晰明了,輸入輸出語句是第一次復習,應用時顯得中規(guī)中矩,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多種折扣”里,輸入輸出語句與數據類型轉換函數合并為一句,屬于舊知識的靈活運用,有前面的知識做鋪墊,學生易于理解,在輸出語句的應用上,又添加了格式控制,舊中有新,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層層遞進。有前面的微項目打基礎,“批發(fā)折扣”中依然用到的基礎知識,學生已經能夠輕松接受,輸入輸出語句的應用更是跳出了一般的格式,兩者靈活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有新的發(fā)現。這樣,微項目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前一個項目的學習為后一個項目奠定基礎,后一個項目復習前面的重點內容,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能夠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有助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4.微項目的可拓展性與創(chuàng)新遷移
在設計微項目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其可拓展性,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進行個性化學習?;A薄弱的學生能開展探索實踐,能力強的學生能夠靈活創(chuàng)新遷移。如“多種折扣”微項目中,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設置兩種折扣,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設置五種情況,個別學生甚至遷移到按購買數量進行打折。
在微項目完成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反思,總結項目過程中的成功經驗與存在的問題,思考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項目設計、改進解決方案和拓寬應用領域。如在“批發(fā)折扣”微項目實踐完成后,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一定要輸入批發(fā)件數,能不能通過別的方式告訴系統(tǒng)商品已經全部錄入完畢?于是,在項目的優(yōu)化改進中,學生掌握了for循環(huán)和while循環(huán)的區(qū)別,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將反思融入學習生活中,形成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習慣。
結 語
基于大單元的微項目設計,重在整體規(guī)劃、獨立設計。整體規(guī)劃克服了傳統(tǒng)微項目教學中知識連貫性不足的問題,獨立設計能夠保證微項目與學習內容的緊密結合和學習過程的完整性?;诖髥卧奈㈨椖拷虒W,不僅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次改革創(chuàng)新,也是對新時代教育目標的有力回應。作為微項目教學模式的探索者,我們以大視野布局微項目,希望用創(chuàng)新教學點亮學生的學習之旅,期待每一位學生在一個個微項目實踐中,既能收獲豐富的知識、錘煉過硬的技能,更能養(yǎng)成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質,為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做好充分準備。
注: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3年度項目“基于真實情境的信息技術微項目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3ZJYB010)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任友群,黃榮懷.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61.
陳忠敏. 項目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J]. 高考, 2022(19):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