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某與吳某于2023年5月經(jīng)婚介公司介紹認識后,商議結婚事宜。吳某告訴尹某,只要支付彩禮,就愿意與他結婚。尹某及其家人便四處借錢,擬付給吳某18萬元彩禮。因尹某未能一次性地籌集到18萬元彩禮錢,吳某遂多次通過簽訂欠條的形式要求尹某給付剩余的彩禮,這期間雙方未共同生活。
彩禮全部給付完畢后,吳某聲稱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有瑕疵,向尹某提出延后辦理結婚登記。隨后,吳某以返回老家查詢婚姻登記信息為由,便一直沒有音訊。此后,吳某亦躲避不見尹某,并且明確表示不愿意與尹某一起生活。尹某要求吳某退還彩禮,但吳某拒不退還。2023年11月,吳某與案外人王某辦理了結婚登記。尹某為保障自身權益,訴至法院請求吳某返還18萬元彩禮。
本案經(jīng)法院審理認為,彩禮作為傳統(tǒng)的一種婚嫁習俗,是以結婚為目的的附條件贈與行為。
原告尹某與被告吳某至今未辦理結婚登記,亦未共同生活,且被告吳某已于2023年11月10日與案外人王某辦理結婚登記,原告尹某與被告吳某不具有締結婚姻的現(xiàn)實性,結合個人經(jīng)濟情況,18萬元彩禮屬于高價彩禮,且吳某存在以結婚為由借機向尹某索要彩禮嫌疑,對于婚約的不能締結應承擔全部責任,應當返還全部彩禮,遂判決被告吳某向原告尹某返還彩禮18萬元。
無論是否具有結婚意向借機索要彩禮都是違背婚姻自由
借婚姻索取財物,包括沒有結婚意愿單純索取財物或具有結婚意愿但借機索取財物等情形,不宜以是否具有結婚意愿作為區(qū)分標準,應當側重主觀心態(tài)。當以締結婚姻為由借機索取財物與一般彩禮給付無法區(qū)分時,可統(tǒng)一納入彩禮返還規(guī)則,通過綜合考量彩禮數(shù)額、共同生活時間、雙方過錯等因素,合理確定返還彩禮數(shù)額,以實現(xiàn)個案中的實質正義。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原則,婚約雙方都應共同遵守締約的合意,無論是否具有結婚意向,借機索取財物亦是違背婚姻自由的行為,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均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guī)定。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p>
關于彩禮的新法律規(guī)定對婚姻自由和平等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