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出汗、愛穿運動鞋的朋友極大概率擁有一雙“酸臭腳丫”,但好好的腳丫為何會散發(fā)酸臭味?腳丫有酸臭味是得了腳氣嗎?
為何腳有酸臭味?
小汗腺主要負責體溫調(diào)節(jié),分布在大部分皮膚表面,其中腳部分布較多。天熱,腳部汗腺分泌特別旺盛,尤其是在趾縫等部位,容易導致皮膚浸漬和細菌繁殖,因而更容易引起腳酸臭。
一般來說,汗液本身是沒有味道的。產(chǎn)生臭味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
全身性疾病或某些食物、藥物的影響
比如吃了咖喱、洋蔥,或者服用了含溴化物的藥物,還有一些遺傳性代謝?。ㄈ绫奖虬Y、三甲基胺尿癥)等。此外,肝衰竭或腎衰竭等疾病也可能導致身體散發(fā)氨臭。
細菌分解汗液
絕大多數(shù)汗液是無味的,但當汗液中含有機物(如尿素、乳酸)時,這些物質被細菌分解,就會釋放出氨等揮發(fā)性物質,產(chǎn)生難聞的氣味。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致病因素,例如腳部的多汗癥、衛(wèi)生狀況不佳、真菌或細菌感染、窩狀角質松解癥(角質層剝落)以及家族性臭汗癥(遺傳)。洗澡可以暫時消除這種惡臭,但一旦出汗,臭味又會卷土重來。
腳氣在醫(yī)學上叫作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問題,而腳發(fā)酸多半是汗液、細菌、飲食和日常習慣相互作用的結果。
如何“除酸”?
及時清洗
每天清洗腳部,尤其是運動后。使用抗菌清洗劑,但不要過度清洗,以免刺激皮膚。洗完后,徹底擦干腳趾縫間的水分,保持足部干燥。勤換襪子和鞋。
清理多余角質
腳部角質層過厚容易滋生細菌。用溫水泡腳軟化角質層,并使用去角質產(chǎn)品,去除死皮。
治療皮膚合并疾病
針對足癬、甲溝炎和窩狀角質松解癥等皮膚問題,及時正規(guī)治療,不要隨便相信偏方。即使沒有明顯的皮膚感染,使用抗菌劑消除細菌也可以減少臭味。常用的外用藥物包括過氧苯甲酰、紅霉素和克林霉素。
抑汗療法
研究顯示,外用鋁鹽作為抑汗劑可以減少出汗并具有抗菌作用。離子透入療法通過直流電將電離物質導入皮膚,可以暫時阻斷汗腺。此外,避免精神緊張也可以緩解臭汗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