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是我退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過去我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能專門去看展覽。現(xiàn)有終于有了大量閑暇。看展覽極大地拓寬了我的視野,充實了我的退休生活,實在是件大好事。
我從事燃油汽車制造技術和教學工作多年,曾有幸在電臺做過10多年汽車節(jié)目的嘉賓,回答有關汽車運用的各類問題。但現(xiàn)在新能源汽車興起,有朋友問我有關氫燃料電池的問題,我一時竟無法作答。我向搞新能源汽車的朋友討教,然而他們也講不清楚氫燃料電池的具體結構及其工作原理。在2023年的一次新能源展覽會上,我終于有機會親眼看到了氫燃料電池的整體結構,親手觸摸到其內部復雜的雙極板以及昂貴的鉑催化層、碳素擴散層和質子膜等核心部件,并有機會向多位專業(yè)講解員討教。具體、生動地補上了這堂課,我感到十分開心。對于這種快速發(fā)展的前沿技術,我覺得很有必要學習、了解更多,于是之后閱讀了很多技術資料,專門寫了一篇有關氫能汽車的文章,發(fā)表在了北京的一份汽車雜志上。
我現(xiàn)在年齡大了,接觸一線工作的機會少了,寫這類涉及技術問題的稿件,一部分素材就來源于展覽會。我國現(xiàn)有新能源汽車已超2000萬輛,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散熱是電動車充電樁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如今,液冷超充在深圳已快速拓展使用,比如公交車輛就采用液冷超充。這是專門為解決散熱問題而采用的一項新技術,國內這項技術發(fā)展極快。人們平時很難見到液冷超充的充電纜的內部結構,但在鋰電展上就有液冷超充解剖實物,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
我住在深圳,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前沿城市。這里有設備齊全的展覽場館,每個月都會有各種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展出。在這里看展覽是極好的開拓眼界、接觸前沿科技成果的機會。展會上展出的實物,遠比現(xiàn)實生活中所見的在技術與理念上更新更發(fā)達。
我興趣廣泛,喜歡看核電、醫(yī)藥、生命保健、儲能、電子、旅游、遠海漁業(yè)、新食品等各種展覽,各種美術、人文、歷史類的展覽我也很喜歡,比如黨史及改革開放展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F(xiàn)在我每到外地旅游,首先要看的就是各地的博物館和科技館。雖然是走馬觀花,也能開闊眼界,了解更多歷史與未來科技發(fā)展,對身心健康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