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guī)畠旱姐y行去辦事。我在柜臺前排隊時,女兒去了讀書角,沉浸在兒童繪本的世界里。
當(dāng)我辦好事情要離開時,女兒告訴我還有一頁故事沒看完。由于家里有急事,我答應(yīng)她過幾天再來。女兒放下那本書時,滿臉都是戀戀不舍的表情。沒想到,因為接下來的各種忙,一個月過去了,我仍然沒能帶女兒去銀行。不過,女兒并沒有忘記那個故事,她說故事講的是小松鼠交朋友,它一共想找三個好朋友,已經(jīng)找到了小猴子和小袋鼠,它的第三個好朋友會是誰呢?女兒干脆自己接著往下編起來,小松鼠的第三個朋友也許是棕熊,也許是野豬,也可能換成長頸鹿吧!每次切換了不同的動物,就有一個不同的結(jié)局。我笑著對女兒說:“這真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啊?!迸畠簠s認真地問:“媽媽,你有沒有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看的故事?別的故事我讀過了,常常沒過多久就忘記了,這個故事卻一直在我心里?!?/p>
一個沒讀到結(jié)尾的故事,原本以為是一個遺憾,沒想到后來卻成了講不完的故事,也成了最好看的故事,這真是我沒有想到的“完美”結(jié)局。
這就是距離產(chǎn)生美嗎?我不由想起席慕蓉在自己的一本散文中講到的故事。某一年的夏天,她在瑞士旅游時,有一天跟女同學(xué)諾拉一起到山里玩。傍晚,她們準備回去時,席慕蓉看到山坡底下有一棵樹,她很想走近去看一看。諾拉卻擔(dān)心回去晚了不安全,對她說:“很晚了,我們回去吧。”席慕蓉說:“可是,天還亮著呢。”但諾拉卻堅決要回去,席慕蓉只好跟著她往回走了。
多年以后,席慕蓉回想起這件事來,卻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隔了這么多年,我再想起來,覺得也許她是對的。所有值得珍惜的美麗,都需要保持一種距離。如果那天我走近了那棵樹,也許我會發(fā)現(xiàn)葉的破裂,樹干的斑駁,因而減低了那第一眼的激賞??墒牵矣肋h沒走下河谷,于是,那棵樹才能永遠長在那里,雖然孤獨,卻保有了那一身璀璨的來自天上的金黃?!?/p>
我有一位朋友是畫家,她是個完美主義者,每次創(chuàng)作都對作品要求非常嚴格,每幅畫都要反復(fù)修改。有一次,朋友出去旅游時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回來之后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畫了整整半個月,沒有邁出過家門一步。盡管這幅畫她也是反復(fù)修改了很多次,最后卻仍然不滿意,總覺得差了一點什么,甚至心情也陷入了低谷。
這時,朋友的導(dǎo)師提出建議,讓她可以出門散散心,回來之后再畫。她聽從了建議,把房門鎖上就走了。一個星期之后再回來,她突然又有了新的靈感,再次提起畫筆,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那幅畫。事后,朋友對我說,畫畫也需要距離感,在沒有思路的時候選擇離開,再回來時就會新的突破。
看來,無論是一個未完的故事,一棵未曾走近的樹,或者是一幅未完成的畫,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一個道理:距離產(chǎn)生美。當(dāng)我們過于接近某件事物,往往難以察覺到那些細微的美好,而當(dāng)我們輕輕抽離,以距離的眼光重新審視,它們卻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需要急于追求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適時地停下腳步,保持那份恰到好處的距離,也許才是更好的選擇。因為,最美的風(fēng)景,往往不在眼前,而在心間。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