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考點
一、古代詩歌的形象
1.人物形象
(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
“知人論世”,了解了詩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性格,就能基本把握其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進而理解詩中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如近兩年高考涉及到的詩人:阮籍、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歐陽修、秦觀、岳飛、辛棄疾、張先、孔尚任、張孝祥、姜夔、黃庭堅、王安石、范成大等。
(2)恰當描寫,景物襯托
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這種描寫或是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態(tài)、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是人物的語言,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或是環(huán)境和景物營造的氛圍等。通過恰當?shù)拿鑼懀院喚毜墓P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積累常見的藝術(shù)形象
①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扮姽酿傆癫蛔阗F,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表現(xiàn)了他淡泊富貴、傲岸不羈的思想;“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他傲視權(quán)貴、豪放自信的性格。
②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痹娙瞬]有停留在個人遭遇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③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然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王維的《山居秋暝》則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fēng)光的喜愛,并通過這樣一幅純潔美好的自然圖景,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志高潔。
④投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齡《涼州詞》中“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和《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都表現(xiàn)了他忠心報國、投身邊塞的感情。而杜甫的“三吏”“三別”則體現(xiàn)了其體察民疾、反對戰(zhàn)爭的思想。
⑤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無法施展的知識分子形象。
⑥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卻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陸游的《示兒》《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
⑦送別友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如高適的《別董大》、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⑧愛恨綿綿、兒女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描寫了作者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shù)形象。
2.意象
(1)樹木類
①樹的曲直:事業(yè)、人生的坎坷或順利。
②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③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④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
⑤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作者常把它當作堅貞、高潔、堅挺、傲岸、堅強、富于生命力的象征。
⑥竹:氣節(jié)、積極向上。
⑦梧桐:凄苦。梧桐往往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就抒發(fā)了一種凄涼的愁思。
⑧柳:送別、留戀、傷感、春天的美好。楊柳更多的是與“離愁”聯(lián)系在一起。
⑨折桂:喻科舉及第。
⑩芭蕉:常與孤獨憂愁,離愁別緒相聯(lián)系。
(2)花草類
①花開:象征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②花落:表現(xiàn)凋零的狀態(tài),比喻人生的失意,人生、事業(yè)的挫折;同時惜春感懷,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等。
③菊:象征隱逸、高潔脫俗。菊花作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它是堅貞、堅強、高潔脫俗的代言詞。如屈原的《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以花來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純潔。
④梅:象征傲雪、堅強、不屈不撓、逆境。在中國詩歌中,“梅”是詩人最喜歡歌詠的對象之一。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的芳香,因此在古詩中梅花常常是冰清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代言詞。
⑤丁香:指愁思或情結(jié)。如唐代牛嶠的《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jié)。”
⑥蘭:清雅幽香,姿態(tài)優(yōu)美,蘊含著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隱士、君子。如: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fēng)。(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
⑦牡丹:象征富貴、美好。
⑧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也有用蓮花贊美純潔高尚節(jié)操的文句,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保ㄖ芏仡U《愛蓮說》)
⑨禾黍:禾黍之悲,比喻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
⑩轉(zhuǎn)蓬,又名:飛蓬、飄蓬、征蓬、孤蓬。蓬草隨風(fēng)飄轉(zhuǎn)。比喻飄零的生活,表現(xiàn)漂泊的孤寂和哀傷。如: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李白《送友人》)
(3)動物類
①子規(guī)(杜鵑鳥):悲慘凄惻。子規(guī)鳥即杜鵑鳥。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便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
②鷓鴣: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有其特定的內(nèi)涵。鷓鴣的叫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其容易勾起人們對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飽含離愁別緒。
③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只剩下幾聲時斷時續(xù)的哀鳴了,可以說是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了悲涼的同義詞。
④燕子:燕子屬候鳥,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人家屋內(nèi)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他物類所能及。
⑤猿猴:象征哀傷、凄厲。
⑥鴻鵠:表示理想、追求。
⑦孤(鴻)雁:用來比喻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消息。
⑧鷹:比喻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yè)的成功。
⑨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唐代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⑩雙鯉: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焙髞砑匆噪p鯉指代書信。
(4)器物類
①珍珠:象征美麗無瑕。
②簪纓(冠):比喻官位名望。
③和璧隋珠:楚人卞和的璧與隋侯的寶珠,比喻極其珍貴難得的東西。如宋代朱熹的《題祝生畫》:“問君何處得此奇,和璧隋珠未為敵?!?/p>
④懷瑾握瑜:懷里揣著瑾,手里拿著瑜,比喻具有美好的道德與高尚的情操。《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⑤金戈鐵馬:比喻戰(zhàn)士在疆場的雄姿或豪邁氣概。如元代薩都剌《雁門集·登歌風(fēng)臺》:“淮陽年少韓將軍,金戈鐵馬立戰(zhàn)勛?!庇秩缒纤涡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骸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p>
⑥吳鉤:泛指寶刀,利lxxxPLW7wtIpNBvbXiuqpH0oBa6Hm8/GBBuhWT/8Kh4=劍。
⑦搗衣砧:與婦女對丈夫的思念相關(guān)。搗衣砧是古代婦女為遠行的丈夫準備衣物時使用的工具,常用來象征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⑧汗青:象征史冊。在詩歌中常用來象征歷史或記憶。
⑨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
(5)景物形象
①海:比喻遼闊、力量深邃、氣勢宏大。
②海浪:象征人生的起伏。
③海浪的洶涌:象征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
④江水:比喻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愁思的綿綿不斷,也用來比喻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⑤煙霧:比喻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⑥春風(fēng):曠達、歡愉、希望。
⑦東風(fēng):春天、美好。
⑧西風(fēng):落寞、惆悵、衰敗、游子思歸。
⑨狂風(fēng):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⑩霜:人生易老,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11雪:純潔美好;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12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13云:游子漂泊。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4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15天晴:歡愉光明。
16破曉:初現(xiàn)希望。
17深夜:愁思懷舊。
18月亮:人生的圓滿與缺憾,思鄉(xiāng)、思親。
19朝陽:希望、朝氣、活力;夕陽: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20天地:人類的渺小、人生的短暫、心胸的廣闊、情感的孤獨。
21穿云裂石:聲音穿過云霄,震裂山石,形容笛聲或歌聲高亢嘹亮。語出宋代蘇軾《〈水龍吟〉序》:“善吹鐵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p>
二、古代詩歌的語言
古代詩歌的語言因具有凝練性、跳躍性、含蓄性和抒情性,展示了詩歌的藝術(shù)之美,既體現(xiàn)了詩人的豐富情感,也提升了讀者的審美體驗。
高考一般考查的方向有煉字(動詞、形容詞、虛詞、數(shù)量詞、疊詞、色彩詞、擬聲詞……)、賞句(開頭句、轉(zhuǎn)折句、結(jié)尾句……)、鑒賞語言風(fēng)格(清新雅致、平實質(zhì)樸、含蓄雋永、絢麗飄逸、雄渾開闊、豪放曠達、沉郁頓挫、悲壯慷慨、婉約細膩、幽默諷刺……)等。
設(shè)題方式
一、客觀題
客觀題注重基礎(chǔ)性,主要考查對字、詞、句的理解和形象的賞析等,考生在作答時要注意讀懂詩歌、逐一對比、綜合分析,才能選出正確選項。一般而言,均是四選一的題型,選出正確或不正確的一項。如新高考Ⅱ卷第15題D項“詩中前后兩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將離別的友人,含義并無不同”,考查了對重點字“君”的理解;全國甲卷第14題A項“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明凈爽利、風(fēng)骨秀異的高士形象”,考查了對詩歌人物形象的理解。
二、主觀題
相對于客觀題的基礎(chǔ)性,主觀題的設(shè)題更具層次和深度。
形象上,如全國甲卷“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考查鑒賞物象的能力;天津卷“‘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考查鑒賞景物的能力。
語言上,如全國乙卷“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考查了宋詞語言風(fēng)格的賞析;課標全國Ⅲ卷“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fēng)格有什么不同”,比較性地考查了兩首詩歌的語言風(fēng)格。
提分要領(lǐng)
一、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1.鑒賞人物形象
鑒賞人物形象要明確詩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形象還是主人公形象,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要結(jié)合作者對人物的描寫概括出人物的特點,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義。答題時:①概括相關(guān)詩句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刻畫了什么形象;②概括人物所處場景的特點或作者使用的描寫手法;③概括形象特征、社會意義或蘊含的作者情感等。
2.鑒賞意象
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結(jié)合,即為“意象”,也就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答題時:①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意象;②結(jié)合詩句,分析所詠意象的特點,關(guān)注描寫用語及評價用語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內(nèi)在的神韻;③結(jié)合作者的自身經(jīng)歷、思想感情,剖析意象所托之情。
3.鑒賞意境
意象組合,形成意境。意境是詩歌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種藝術(shù)境界,能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想象,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答題時:①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概括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應(yīng)根據(jù)意境氛圍的特點來分析,并說出景與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
1.煉字
古人寫詩,尤重?zé)捵郑Z島“推敲”的典故由此而來。一個生動傳神、凝練形象的字往往能表露詩歌的情感,體現(xiàn)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忌攸c關(guān)注動詞、形容詞、疊詞、表顏色的詞、擬聲詞、詞類活用的一些詞等。答題時:①表明自己的看法,或指出最生動傳神的字是哪個,或?qū)︻}干的說法表明態(tài)度;②用一兩句話準確解釋該字在詩句中的含義,或指出該字運用的特殊文言現(xiàn)象、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③結(jié)合詩歌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具體分析這個字所描述的景象;④展開合理想象,說說該字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有什么樣的藝術(shù)效果,或者結(jié)合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該字在詩歌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
2.賞句
賞句其實是煉字的一種升華,除了煉字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字詞外,還要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語言特點、結(jié)構(gòu)特點的角度進行多維分析。答題時:①理解詩句的表層含意,分析詩句所表現(xiàn)的意境;②抓住關(guān)鍵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把握詩句所表達的深層內(nèi)涵;③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用詞特點、詩句位置等方面,分析詩句在表情達意或謀篇布局上的作用。
3.鑒賞語言風(fēng)格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語言風(fēng)格,如李白浪漫飄逸、杜甫沉郁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陶淵明質(zhì)樸自然、李清照婉約含蓄、辛棄疾慷慨悲壯等。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豪放派的詩人(詞人)也不乏婉約的作品。此外,還要廣泛涉獵古代詩歌的形式。答題時: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風(fēng)格;②結(jié)合詩中的相關(guān)句子,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是如何體現(xiàn)的;③指出這種語言風(fēng)格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直擊高考
(2023年北京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五①)
◎杜 甫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②在還思歸。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cè)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fēng)塵甘息機③。
共說總?cè)衷气B陣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營建草堂。762年,嚴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綿州。其后,成都發(fā)生兵亂,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嚴武封鄭國公、拜劍南節(jié)度使,再次鎮(zhèn)守成都。②烏皮幾:包著黑皮的小桌。③息機:熄滅用世之心。④總?cè)郑褐鲙?。云鳥陣:一種作戰(zhàn)的陣法。
14.杜甫的詩內(nèi)涵深刻而豐富,往往一聯(lián)就有多重意蘊。此詩“側(cè)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fēng)塵甘息機”一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分析這一聯(lián)有哪些內(nèi)涵。
解析:鑒賞詩歌語言包括理解文本關(guān)鍵詞句的意蘊、作用。本題即考查這一點。
參考答案:對戰(zhàn)亂的痛恨,對國家、百姓的擔憂;壯志難酬的無奈與隱痛。
試題演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懷嵩樓新開南軒與郡僚小飲①
◎〔宋〕歐陽修
繞郭云煙匝幾重,昔人曾此感懷嵩。
霜林落后山爭出,野菊開時酒正濃。
解帶西風(fēng)飄畫角②,倚欄斜日照青松。
會須乘興攜嘉客,踏雪來看群玉峰。
〔注〕①此詩作于歐陽修被貶任滁州太守之時。②畫角:彩繪的號角,用以報時。
這首詩塑造了詩人怎樣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早寒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欲有問”化用《論語·微子》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長沮、桀溺不說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諷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見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嘆。
(1)“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虛實的角度賞析頸聯(l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按要求作答。
昌谷①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 賀
其一
籜落②長竿③削玉開,君看母筍④是龍材⑤。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shù)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⑥歸臥嘆清貧。
風(fēng)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昌谷:李賀家鄉(xiāng)福昌縣(今河南省宜陽縣),這一組詩為詩人任奉禮郎以病辭歸昌谷時所作。②籜(tuò)落;筍殼落掉。③長竿:新竹。④母筍:大筍。⑤龍材:成龍之材,比喻不平凡之材。⑥茂陵:地名。
請簡要賞析兩首詩中“長竿”(新竹)與“古竹”這兩個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唐〕岑 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
岸花藏水碓①,溪竹映風(fēng)爐②。
頂上巢新鵲,衣中得舊珠③。
談禪未得去,輟棹且踟躕。
〔注〕①碓(duì),舂米用具。②風(fēng)爐:一種專用于煮茶的爐子。③《法華經(jīng)·五百授記品》載,窮困的愚夫被富有的朋友贈送寶珠,而愚夫因醉酒不知,仍到處奔波謀生。偶然再遇,才知道自己衣服里藏有貴重的珠寶。
這首詩善于借助側(cè)面描寫塑造鄭和尚的高僧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