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進入新時期,現代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創(chuàng)新變革引發(fā)的媒體融合突破了傳統(tǒng)的傳播格局,各種新興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接連涌現。這一形勢下,互聯(lián)網平臺日益普及,各行業(yè)對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斷深入,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逐漸打破了傳統(tǒng)模式,不斷探索新的實踐策略?;诖?,本文結合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從多個方面展開探討,分析公共圖書館如何在工作實踐中提升閱讀推廣效率與質量,以期從理論層面對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助力。
二、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存在的機遇
(一)數字閱讀不斷普及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為圖書館事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互聯(lián)網平臺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數字閱讀迅速普及,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訪問圖書館資源,大大提高了閱讀的便利性。其次,數字閱讀資源越來越豐富且多樣化,滿足了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為閱讀推廣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最后,新媒體平臺的興起,也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提供了新的數字化傳播渠道,使閱讀活動能夠迅速開展并傳播至更廣泛的群體,吸引更多人參與??萍歼M步與創(chuàng)新驅動帶來的數字閱讀的發(fā)展,使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煥發(fā)新的生機。[1]
(二)社會閱讀氛圍日益濃厚
進入新時期,全民閱讀理念逐漸普及,社會閱讀氛圍日益濃厚。這種變化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一方面,公眾對閱讀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圖書館的讀者群體也在不斷增加,這為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另一方面,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和學校等教育機構也在大力推行全民閱讀,進一步增強了社會閱讀氛圍。這有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為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奠定了堅實的讀者基礎。
(三)跨界合作廣泛開展
進入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不再是獨立的、局限于單一領域,而是與其他行業(yè)、領域開展廣泛合作,這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帶來了新的機遇。一是與教育機構合作,將閱讀推廣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可以培養(yǎng)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二是與文化產業(yè)合作,通過開發(fā)與圖書館相關的文創(chuàng)產品,能夠提升圖書館的品牌形象。三是與社區(qū)、企業(yè)等合作,將閱讀推廣活動延伸至更多領域,可以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通過跨界合作,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得以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資源共享,為圖書館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2]
三、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服務能力不足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在資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更新速度慢,新書比例較低,難以滿足讀者對新知識的需求;同時,雖然很多圖書館已經開始重視數字資源的采購和推廣,但與讀者的實際需求相比,數字資源的種類和數量仍有較大差距,數字資源建設相對滯后。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也有待提升。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服務意識不足,難以提供深層次、個性化的閱讀指導服務,無法滿足閱讀推廣工作的多樣化要求。
(二)推廣機制缺失
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存在形式單一、缺乏新意的問題。許多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讀書講座、圖書展覽等層面,內容刻板,缺乏差異性和互動性,未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職業(yè)、興趣讀者的需求,難以激發(fā)讀者的參與熱情,導致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有限。究其根本,是因為部分圖書館缺少持續(xù)性的閱讀推廣機制,在活動策劃和Vrq1RDjahnTXcWD3bEjsf3YO0eih2+4opst7y1OrBRE=具體執(zhí)行上缺乏有效的市場調研和活動評估作為參考依據,導致閱讀推廣效果不佳。[3]
(三)合作機制不完善
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的合作機制尚不完善,社會參與度不足。一方面,雖然圖書館與學校、企業(yè)、社區(qū)等開展了較為廣泛的合作,但各主體之間聯(lián)系不夠緊密,未能形成有效的資源共享和協(xié)同推廣機制。另一方面,圖書館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閱讀推廣方面存在阻礙,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合作平臺,導致社會資源無法被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未能有效利用新媒體和網絡平臺擴大閱讀推廣的影響力,導致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沒有得到廣泛普及。
四、新時期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實踐策略
(一)探索閱讀推廣新渠道
進入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應建立長效的閱讀推廣機制,探索閱讀推廣新渠道,為閱讀推廣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一方面,大力推進與傳統(tǒng)媒體的合作,就館內組織的重點活動、發(fā)生的重要事件作出專題報道。以連云港市圖書館為例,其聯(lián)合當地報業(yè)傳媒集團建設小記者新聞實踐基地,在“世界讀書日”期間,邀請近千名小記者參觀圖書館,開啟深度閱讀之旅,在營造濃郁書香氛圍之余,也實現了增強閱讀推廣效果的作用。同時,借助傳統(tǒng)媒體的傳播力,就本館的特色品牌、用戶服務、館藏資源加以宣傳推廣,使公眾可以經由傳統(tǒng)媒體全面、及時地了解圖書館的相應服務與資訊。
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還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閱讀推廣,可將館內活動預告、現場直播等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進行傳播,吸引更廣泛的群體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以有效擴大圖書館服務的輻射面,促進全民閱讀。[4]例如,在抖音、快手等平臺發(fā)布短視頻形式的推廣內容;在微博、小紅書等平臺上,推廣內容可以“文字+視頻”形式呈現;對于微信公眾號,考慮到這一平臺本身推送次數有限,可以“文字+視頻+音頻”形式呈現推廣內容。[5]
(二)深化跨界合作交流
跨界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推進閱讀推廣、提升服務效能的必然選擇。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要加深與相關部門、其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以及學校等的聯(lián)系,從而深化跨界合作,擴大閱讀推廣的傳播范圍,增強閱讀推廣的效果。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還要深化同各街道、社區(qū)圖書館(室)的推廣合作,構建線下閱讀推廣網絡,創(chuàng)設全新的閱讀推廣生態(tài),使閱讀推廣通過跨界合作真正走進基層,貼近人心。以連云港市圖書館為例,其作為連云港市經典閱讀推廣聯(lián)盟的重要基地,積極尋求與當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以及社會力量合作,旨在提供更為全面、優(yōu)質的圖書館服務,致力于閱讀推廣共建與閱讀資源共享。連云港市圖書館與江蘇海洋大學舉辦“山海遺韻——連云港地方志、古籍文獻、西游記文獻”展覽,與花果山管理處、蒼梧小學、春暉教育等十家單位簽署經典傳習基地合作協(xié)議,有力推動了本地區(qū)圖書經典的普及,使閱讀推廣落到實處。未來,公共圖書館要通過深化跨界合作,引入更多社會力量,以持續(xù)推進閱讀推廣工作。
(三)開展數字閱讀推廣
進入新時期,隨著互聯(lián)網和各類新媒體平臺的普及,數字閱讀推廣成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開展項目。在相關工作開展前,必須明確定位,充分考量圖書館的發(fā)展需要與讀者的閱讀需求,了解圖書館的發(fā)展現狀及其日后的發(fā)展方向,方能擬定與之相匹配的推廣內容。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要把握好用戶需求,從服務方式、功能設置、信息訴求等方面入手,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現有用戶的興趣喜好、閱讀行為、閱讀需求等進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礎上對數字閱讀推廣策劃方案進行優(yōu)化,以增強數字閱讀推廣的效果。另一方面,還應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策劃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內容,以期適應不同年齡階段、學歷層次、興趣喜好用戶的閱讀需求,結合不同媒體平臺的用戶特征策劃數字閱讀推廣的具體內容。例如,在微博、小紅書等以年輕用戶為主的平臺上推廣,要使推廣內容兼具趣味性、流行性,推廣的圖書也要符合年輕用戶的閱讀偏好和閱讀需求。
(四)重視讀者反饋信息
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公共圖書館應深化同讀者的互動,重視讀者的反饋信息。在具體工作中,可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通過調查問卷、社區(qū)采訪、線上信箱、公眾號問答等多種渠道,收集、整理并分析讀者的反饋,據此對閱讀推廣的方式與內容進行優(yōu)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組織閱讀打卡挑戰(zhàn)、閱讀知識競賽等有趣的互動活動,在激發(fā)讀者參與興趣之余,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和交流,深入了解讀者需求和意見。[6]總之,公共圖書館要結合讀者調研與反饋意見有針對性地組織閱讀推廣活動,從而吸引更多讀者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進入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是否專業(yè)嚴謹、認真負責是決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有效性的直接因素,要想保證閱讀推廣的質效,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便要打造一支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隊伍,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提供更堅實的人才保障?,F階段,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面對專業(yè)推廣人才匱乏、專業(yè)能力不足、技術水平有限的困境,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重視人才引進。聘請復合型人才,考察其對圖書館閱讀推廣業(yè)務、基本媒介知識的掌握情況;注重對其實踐技能的考察,要求其具備一定的推廣工作經驗;職業(yè)素養(yǎng)、工作態(tài)度的考察同樣是重點。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還重視對現有人員的培養(yǎng)和管理。有條不紊地推進對現有工作人員的管理與培訓事宜,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引導他們了解最新的推廣理念,學習圖書館業(yè)務,掌握不同媒體平臺的發(fā)展形勢,并不斷提升自身閱讀推廣與綜合服務能力;在培訓之余緊抓考核事宜,建立健全的管理和考核規(guī)范,不斷優(yōu)化獎懲機制,從而激發(fā)推廣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閱讀推廣水平的提升,基于考核結果進一步優(yōu)化培訓機制,形成良性循環(huán)。[7]
(六)加強數字資源建設
無論是傳統(tǒng)的圖書館還是數字圖書館,館藏資源都是其發(fā)展的基礎所在,也是閱讀推廣的重要支撐。進入新時期,信息載體和信息類型越來越多樣化,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探索資源整合、資源優(yōu)化的新路徑。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來實現館藏資源的有效整合,并不斷豐富館藏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加多樣的文獻資源。在對館藏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建立一個標準、規(guī)范的數字化平臺,確保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8]同時,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將館藏的圖書資源、知識信息進行精準推送,加強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交流。這在為圖書館閱讀推廣提供堅實資源保障的同時,也使館藏資源以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供以讀者使用,從而拓展閱讀推廣的邊界。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面對新的發(fā)展形勢,公共圖書館應直面新挑戰(zhàn),謀求新突破,實現新發(fā)展。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應通過媒體進行推廣、深化跨界合作、重視讀者反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新模式,以促進閱讀推廣工作更好地開展,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參考文獻:
[1]劉爽.高質量發(fā)展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文化IP的全流程管理之路——以深圳市鹽田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3,42(11):71-79.
[2]蔣心怡.微傳播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推薦書目工作探究——基于5T模型分析法[J].江蘇科技信息,2023,40(27):18-21.
[3]何敏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問題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2024(03):90-96.
[4]吳秀紅.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實踐探索——基于第三屆全國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征集推廣活動交流案例解析[J].圖書情報導刊,2023,8(12):8-13.
[5]周華君.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服務實踐探索——以茂名市圖書館為例[J].南方論刊,2023(12):87-89.
[6]田磊.公共圖書館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閱讀推廣實踐探索——以河北省圖書館“守正書房”2023新春公共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采寫編,2024(05):172-174.
[7]劉亞洋.基于5W模式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以鄭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4,44(04):43-45.
[8]楊曉菲.面向全民閱讀的圖書館閱讀推廣人培育對策研究——基于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考察[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4(06):133-137.
(作者簡介:姜藝超,女,本科,連云港市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閱讀推廣)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