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二
在生活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評估一件事物時總會習慣性地參考社會上大部分人對此的褒貶,也就是對這件事物的認可度。
認可度作為多數(shù)群體的眼光而形成的產(chǎn)物,占著樣本眾多的優(yōu)勢,也就擁有了普遍性與相對客觀性。某種意義上,認可度也是一種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的經(jīng)驗。而人們對于這種廣泛存在的經(jīng)驗,總會本能地加以利用。如此一來,便簡化了自身區(qū)分外物高下所需耗費的精力,同時,這種廣大群體給予的經(jīng)驗又似乎極具正確性。
然而,追本溯源,認可度誕生于人類主體對于客觀事物作出的價值判斷,眾多的價值判斷匯集在一起形成了認可度,看似集萬人觀點,便令人誤以為是值得參考的判斷依據(jù)。但是其根本性質(zhì)是個體的主觀行為,正因如此,其參考價值也大大降低,畢竟一個個體的主觀判斷受到諸多環(huán)境因素左右。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自媒體的興起如同雨后春筍,其傳播信息的能力不容小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流行文化的普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每個人的判斷受其牽引變得高度統(tǒng)一,又反作用于這種主流認可度的穩(wěn)固,久而久之,人們將陷入自己所鑄的認知牢籠。
再者,正因認可度屬于價值判斷的產(chǎn)物,其根本上沒有對錯高下之分,是故每個人對于事物作出怎樣的評估將完全取決于其自身的思想,完全自由。而在判別事物高下時過度地依賴社會認可度,實質(zhì)上是在削弱個體主體思維對于價值判斷的作用,無異于在不自覺間摒棄了自身的主觀思想。在這樣的情形下,為社會所廣泛推崇的認可度無形間主宰了我們的思考與判斷,實需謹慎。
因此,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我們而言至關(guān)重要。時代浪潮滾滾不息,認可度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對事物的高下進行判別,但絕不能讓其主宰甚至取代主體思維在價值判斷中發(fā)揮作用。
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跳脫被認可度所主宰的境地。(指導教師:季劍煒)
評點:
文章論證豐富且深入。從認可度的形成、特點、影響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如指出認可度是群體價值判斷的集合,在信息時代易導致認知局限,削弱個體思維等,使內(nèi)容充實,展現(xiàn)了作者較強的思辨能力。
部分語句較為抽象和理論化,可能會使讀者在理解上稍有難度,若能增加一些具體的事例來輔助論證,會使文章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