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西頭住著一戶人家,男人姓劉,人送雅號“劉老西”。女人姓艾,人送綽號“愛算計”。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兩口子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就是愛貪小便宜。
鎮(zhèn)上逢五是集,別人都愛趕早,買一些新鮮的東西??蓯鬯阌嬟s集卻與眾不同,她不是趁早,而是趕晚,為的是收一些沒賣出去的收底貨。特別是賣雞蛋的人,常常因天色已晚,路途又遠,急著趕路,再來得五天以后,雞蛋就不新鮮了,更怕晚上回去的路上顛簸,雞蛋磕碰損傷,下次也賣不了了,于是就將剩下的雞蛋便宜點甩賣。愛算計抓住賣雞蛋的這一心理,便經(jīng)常趁機撿漏。她來到集市,并不著急采買,而是先巡視一番,選中目標,再這家評評鮮,那家砍砍價,幾個攤位跑下來,弄好了能低價收上二三十斤。她把雞蛋買回家,可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要把躉來的雞蛋按市場價再賣出去。為此,不是集的日子,愛算計便挎?zhèn)€籃子走街串村,賣她躉來的雞蛋,四五天的工夫,就能賺回半個月的家用錢。就沖她這個鉆營勁,可真不白叫“愛算計”。
腦子活泛的愛算計,算計勁也是有套路的。她將買來的雞蛋按照新鮮程度以先陳后新的順序來賣。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愛算計能分辨出雞蛋的新鮮程度。并且,她的手法還和常人用書報紙卷成筒,對著陽光或燈光來辨別雞蛋是否新鮮有所不同。她是將洗菜盆中放滿水,將買來的雞蛋一個個分別放到水中去觀察。沉底橫著待著的,是一個星期左右的新蛋;沉底豎著立著的,是半個月左右的蛋;放進水盆浮在水面上的,是個把月的“貼皮蛋”?!百N皮蛋”如果不盡快賣出去,就成了“壞蛋”,那可就賠了。也不知道她這套理論是怎么琢磨出來的,叫她“愛算計”,一點也不冤枉。
再說劉老西,有著一手上好的木匠手藝,就是人太財迷。他到鄰村做木工零活,其實離家不過三四里路,他卻要住在雇主家,借口是為了趕工期,其實是為了省點家里的水電,多蹭幾頓雇主家的飯而已。他的財迷勁,可謂到了極致的程度。劉老西有個習慣,就是每天吃罷早飯,要上茅廁??蓜⒗衔髟诠椭骷页赃^飯,有了便意,他硬是不上顧主家的廁所,而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到不遠處的莊稼地里去解決。等完工后,捎上人家一袋刨花,再到地里鏟上自產(chǎn)的糞便,一并帶回家當肥料,施到自家地里,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這年,愛算計見村東頭一戶人家養(yǎng)豬賺了錢,又開始眼紅了。她算計,年初如果花五十元買只豬娃,年底就能賣小二百塊,該是很劃算。她便買了只豬娃,精心飼養(yǎng)起來。眼看著到了夠賣的月份,不料這豬患了治不好的病。正趕上劉老西外出干活,而且離家還很遠,兩個多月了,也不知道哪天能回來,家里沒個人商量,愛算計是一籌莫展,急得夠嗆。
臘月十四,村上來了個喝豬(吆喝賣豬)的:“有豬的賣!有豬娃、肥豬的賣?!?/p>
一聽到吆喝聲,愛算計好像找到了救星,頓時來了精神,連抬頭紋都開了。她一拍大腿,心生一計,得將這豬在斷氣前賣出去。于是趕緊從院里跑到街上,叫住喝豬的。“老哥哥,我要賣豬?!?/p>
喝豬的聽到叫聲,停下腳步。“大妹子,你要賣豬呀?”
“是?。∧M來看看。”喝豬的跟著愛算計來到豬圈,只見這豬有點發(fā)蔫,作為行走江湖的行家里手,一下心里便有了數(shù)?!袄细绺?,您看我這豬能賣多少錢?”
喝豬的皺了皺眉,盤算一下,說:“五十塊吧?!?/p>
聽了喝豬的開出的價,精明的愛算計哪里肯認這個頭。她不情愿地說:“這豬,我養(yǎng)了一年多,連喂的糧食再加上辛苦費,怎么也得一百五十塊?!?/p>
喝豬的大哥聽了一臉驚詫:“大妹子,你可真敢開價!這豬怎么回事,你心里最清楚??峙虏〉貌惠p吧?也就是我,換了別人,你再看看,誰還敢收?”
喝豬的一針見血地捅破了豬有毛病的窗戶紙,愛算計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點脾氣也沒有了。她心里盤算著,只能認栽了。這豬,自家吃又不敢吃,賣又沒人要。她安慰自己,能賣五十就五十吧,怎么也比死在自己手里強??烧紤T便宜的愛算計還有點不死心,她用祈求的口吻再次對喝豬的喃喃地說:“老哥哥,那五十也太低了吧!”
“那行,再給你漲五塊?!?/p>
愛算計估摸也就這意思了,立馬換了一副不屑一顧的語氣,說:“好!那就讓您討便宜了,五十五就五十五,賣了!”喝豬的和愛算計四目一對,都會心地笑了。
轉天一大早,愛算計還沒起床,就聽到一陣急促的砸門聲。打開院門,只見劉老西趾高氣揚地扛著一頭大肥豬進了院。他見到愛算計,就自鳴得意地炫耀:“狗剩他娘,咱這回可賺大發(fā)了。我回來時,正好路過大集,撿了一個漏。這不,花了一百塊錢,就買了一頭這么大的豬,足足有一百來斤,而且是剛死的,你看還有熱乎氣呢!賣豬的說,這豬是被汽車剛剛撞死的,怎么也得值二百塊錢,咱家過年吃的肉,這下沒問題了?!?/p>
本來心里美滋滋的愛算計定睛一看,兩腳蹦起老高,她用手指戳著劉老西的頭:“吃你奶奶個頭,老不死的,睜開你的狗眼好好看看,這是咱家的病豬!我昨天五十五塊剛賣出去,又讓你一百塊買了回來,你真是有眼無珠!”
您說這兩口子,就愛貪個小便宜,結果“養(yǎng)鷹的被鷹給啄了”!
選自《天津文學》
202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