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六星街的蘋果香了。
今古傳奇第二屆天山筆會期間的某一個晚上,與以往的晚上沒有什么不同,主辦方安排作家們在新疆伊寧市六星街“狼戈庭院”餐館就餐。實話說,“狼戈庭院”在六星街并不特別顯眼,普通的民族特色裝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是一個八方游客聚餐的所在。采風行程中,手抓飯、羊肉串、大盤雞都品嘗過了。六星街里小吃店比比皆是,選擇“狼戈庭院”用餐,是負責會務的蔣茜老師有意安排,還是無意而為,不得而知。
伊寧的夜黑得晚,與北京時間有兩個小時時差,晚上八點還宛如白晝,但在“狼戈庭院”樓頂平臺、室內(nèi)、院外,早已坐滿了前來消夜的全國各地游客。如果不提前預訂,怕是難得有席位。我就納悶了:“狼戈庭院”的生意咋就這么好?我跟著文友們落座,與江蘇作家王棟梁、湖北詩人曹新華等人天南海北地聊著天。突然,餐館音箱播放一首歌,一首,就是一首。尾連著頭,頭連著尾,循環(huán)播放。那是一個男生在深情歌唱,字靈腔寬、舒緩自由,蒼涼的歌聲里帶著濃濃的鄉(xiāng)愁:
六星街里還傳來
巴揚琴聲嗎?
阿力克桑德拉的面包房
列巴出爐了嗎?
南苑鹵香是舌尖上的故事啊
你讓浪跡天涯的孩子啊
夢中回家吧
兒時的萬花筒里
有野鴿在飛翔
這讓我想起二哥和他心愛的彈弓叉
湖藍色的院墻
我生命里的院落
我的媽媽在那里給我的愛
叫我永生不忘啊
歌曲的旋律很美,大家都跟著哼唱。不知是誰說到,這首歌在網(wǎng)上很火,當即引起了愛好音樂的我的關注。在百度搜索《蘋果香》,果然火遍全網(wǎng),一下便記住了作詞、作曲和演唱者狼戈。至此我才明白,因為《蘋果香》,“狼戈庭院”早已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難怪來此就餐的游客絡繹不絕。筆會選擇在“狼戈庭院”就餐,實地欣賞《蘋果香》,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狼戈是一個傳奇。
他是哈薩克族,跟作家有筆名、演員有藝名一樣,狼戈是藝名。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起了藝名的來歷。狼戈本名努爾蘭·祖農(nóng),少數(shù)民族的名字本來就是音譯,有人叫他“努爾狼”,稱他“狼哥”。努爾蘭成名后,朋友勸他得起個藝名。他便根據(jù)“狼哥”諧音,起藝名“狼戈”——戈壁灘上一匹會唱歌的狼。
公開資料顯示,努爾蘭原本是學美術的,畢業(yè)后在學校教美術。他的美術課教得怎樣,無從知曉。以他的才干和敬業(yè)態(tài)度,如果一直教下去,一定會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桃李滿天下的美術老師。如果業(yè)余堅持美術創(chuàng)作,未來成為一名畫家也未可知。
“狼戈庭院”是狼戈的一畝三分地,他在這里一邊經(jīng)營餐館,一邊潛心創(chuàng)作。狼戈兒時在蘋果園長大,與小伙伴們在蘋果園里躲貓貓,嬉笑玩鬧,度過了愉快的童年。特別是藏在媽媽柜子里的蘋果,散發(fā)出溢滿全屋的蘋果香味,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蘋果香打開了狼戈的記憶之門,他精心構思,反復打磨,僅200多字的歌詞,就耗時6個多月,歌曲《蘋果香》終于在“狼戈庭院”橫空出世。
狼戈說,《蘋果香》歌里的場景和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就使得歌詞的畫面感極強,每段歌詞都閃現(xiàn)出一個個唯美畫面。聽眾與其說是聽歌,不如說是在觀看一部北疆風光片。
歌曲第一部分寫初戀之情,第二部分寫懷舊之情,第三部分寫思鄉(xiāng)之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短O果香》反映初戀的甜蜜、童年的純真、母親的慈愛以及難以割舍的鄉(xiāng)愁,直擊人的心靈,引起人們共鳴。一時間,國內(nèi)外、互聯(lián)網(wǎng),線上線下,男女老少,都在傳唱《蘋果香》。我個人還是喜歡狼戈原唱,那種蒼涼、那種鄉(xiāng)愁,他人是唱不出那個韻味的,是無人可比的。
“狼戈庭院”餐館的各種美食,服務員很快就悉數(shù)上齊。對廣大游客來說,味道怎樣已經(jīng)不重要了(絕對可口)。因為,狼戈的《蘋果香》,已先把大家醉倒。
狼戈太忙,演出邀約不斷,經(jīng)常到全國各地演出。即便在他的“狼戈庭院”,也很難見到他的身影、聽他現(xiàn)場演唱。熱愛他的聽眾、游客能夠理解,衷心希望狼戈在未來的音樂道路上,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 王仙芳 3495728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