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夏季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霹靂舞選手劉清漪和曾瑩瑩從小組賽中脫穎而出,闖入四分之一決賽。最后,劉清漪奪得中國霹靂舞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獎牌。
霹靂舞首次登上奧運舞臺是在2018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上。2020年年底,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同意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滑板、攀巖、沖浪四個項目。在奧林匹克運動年輕化的大背景下,看似小眾的霹靂舞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
霹靂舞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紐約的布朗克斯街區(qū),是一種以個人風格為主、體育性質較強的技巧性街舞,是嘻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嘻哈文化的藝術表達形式分為四類:涂鴉、霹靂舞、打碟和說唱。霹靂舞作為嘻哈文化的代表,是年輕人表達自我、追求個性的運動方式。20世紀80年代,霹靂舞因電影《霹靂舞》而傳入中國,并迅速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霹靂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吸收了多種文化元素,包括體操、中國武術、巴西戰(zhàn)舞等,將表演雜技動作所需的運動能力與藝術相結合。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和完善,霹靂舞已經(jīng)成為一個成熟的運動項目。
霹靂舞是一個打分項目,但與擁有嚴格規(guī)則體系的其他奧林匹克項目相比,呈現(xiàn)出極強的個性化。比如,比賽中的音樂不是自主選擇的,而是由唱片騎師隨機播放。舞者需要根據(jù)隨機播放的音樂,迅速地選擇匹配的舞蹈動作來完成表演,形成自己的比賽風格,與此同時觀察對手的風格和難度,做出有針對性的回應。在比賽中,裁判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選手的技術、動作的豐富程度、完成度、音樂性、原創(chuàng)性五個方面進行打分。
霹靂舞的比賽動作分為搖滾步、腿部動作、整體移動和空中定格四個部分,此外,在表演的過程中還有過渡/連接、節(jié)奏和即興舞蹈等重要環(huán)節(jié)。舞者會通過四肢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同時展示仿佛擊敗地心引力的一些定格動作,最后以地板上或空中神乎其技的旋轉將舞臺“點燃”,整個過程充滿視覺沖擊力。正如“霹靂”兩個字,霹靂舞的舞蹈動作宛若驚雷,動作結束時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
常出現(xiàn)于一段舞蹈的開頭,通常為手撐地腳步快速移動,右腿向前踢,同時左腿重心向后,往后跳一步;然后右腿落地,左腿抬起,完成重心的左右腿切換;最后左腿彎曲,整個身體盡量壓低,展示一個帥氣的側面。
舞者以手、胳膊、背、肩膀支撐身體展示的一系列腿部動作(如踢、掃等)。這些動作并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六步舞”是廣泛采用的基本舞步,也是大部分腿部動作的起源。舞者在地面上走圓圈步,六步完成一個圓周,且只用一只手支撐住地面。基本要領為:成蹲式,右手撐地,右腿側面伸出在左腿前;雙手撐地,左腿向后平伸;右腿向右移動,雙手撐地,成跪式;雙手撐地,左腿向右平伸于右腿前;左手撐地,右腿前進,成蹲式;左腿收回左側,成蹲式。“六步舞”講究動作速度快,干凈利落,風格因人而異?!傲轿琛本毢昧耍梢愿玫赝瓿?60°跳旋、風車旋轉、托馬斯旋轉等高難度動作。
這是霹靂舞中一系列高技巧性動作的總稱,主要分為旋轉、跳、滑、浮、刷腿、空翻、踢幾類。其特點是以身體各個部位為支點,進行旋轉或騰躍式的整體移動,是霹靂舞中比較華麗的動作?;匦涂辗却蠖嘈枰^強的力量支撐,考驗舞者身體的綜合素質。那些由離心力推動身體完成的體操式動作叫作“大招”,其中最常見的是回旋,類似男子體操運動員在鞍馬上的回旋動作。在做這個動作時,舞者會雙手交替撐地來保持身體平衡,同時將他們的雙腿在空中盤旋。
在整體移動中,最廣為人知的是360°跳旋、風車旋轉、托馬斯旋轉,每一種都挑戰(zhàn)著人體的極限。以風車旋轉為例,該動作吸收了少林功夫中躺地掃腿翻轉起身的動作特點。練習時,首先左手撐在腹部的左側,雙腳張開成“大”字形;然后左腳抬高,往斜上方用力掃腿,同時右手放開,從右手沿著手臂至背部依次貼向地面。要注意的是,著地點太低,風車旋轉的動作可能會不成功,人可能還會摔傷,所以身體下去時腰也要適時抬起。當身體下去完全沒問題時,必須用雙手把身體撐起成原來的起步方式,腳盡量不碰地,然后再按照同樣的步驟進行操作。
就是將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定格在空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連串快速有力的連續(xù)動作之后,為表演畫下句點。舞者通常采用體操式造型,如單手平衡,或者面朝上,用雙手臂支撐起身體,然后將雙腿懸在空中。完成這些動作需要極強的核心力量。
不難看出,霹靂舞是一項有一定難度的比賽。要想學習這項技能,離不開頑強的意志和刻苦訓練。首先,霹靂舞中的很多動作需要我們擁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掌握站立平衡、手肘平衡等技巧;其次,靈活性對跳好霹靂舞至關重要,練習各種伸展和瑜伽等可以幫助提高我們身體的柔軟度;再次,霹靂舞需要極強的核心力量來支撐舞蹈動作的完成,因此需要練習腹肌、背肌和臀部等核心肌群;最后,練習一些基本的步驟和動作可以幫助熟悉舞蹈的基本要素,并且在跳舞時能夠更加自如地表現(xiàn)自己。
對于正處于快速生長期的青少年來說,霹靂舞是一項不錯的鍛煉選擇,它可以糾正駝背和聳肩等形體問題,使人站得直、立得穩(wěn),形體更加優(yōu)美。經(jīng)常練習壓腳、劈叉、下腰等,能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跳霹靂舞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能有效地改善人體的協(xié)調能力。
由于練習霹靂舞體力消耗大,還有助于促進食欲,增強消化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從基本功開始訓練,鍛煉我們的意志。霹靂舞自由奔放的動作形式以及充分展示自我的方式,可以促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分泌內啡肽及多巴胺,使人保持心情愉悅,在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jié)情緒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tài)表達內心世界,使人潛移默化地受到藝術的熏陶,欣賞美,體驗美,結識新朋友,熱愛生活,同時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智力發(fā)展。
霹靂舞能使人身心獲益,但也有一定風險。跳霹靂舞需要肌肉爆發(fā)力及控制力,當肌肉力量不足時,就無法正確完成舞蹈動作,還會導致肌肉拉傷、撕裂等運動損傷。霹靂舞中許多肢體旋轉類動作,如頭轉、背轉等,可能會損傷脊柱與關節(jié)。另外,霹靂舞節(jié)奏整體偏快,屬于高強度運動,需要強大的心肺功能支持,如果有潛在的呼吸與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不宜學習霹靂舞。
建議在學習霹靂舞之前,由專業(yè)人士評估健康風險。如適合學習霹靂舞,切忌不顧后果地狂練。因為即便是一名專業(yè)的霹靂舞舞者,也會在運動前充分熱身,讓身體充分適應即將到來的高強度動作,避免肌肉因突然發(fā)力而受傷。運動需勞逸結合,保持健康的體魄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