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以前的文獻里,找不到人們冬天堆雪游戲的記載。到了北宋,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人們的生活意識越來越自覺和強烈,普通人也有了享受生活的追求,在冬天,堆雪獅就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趣味活動?!焙钣f,“之所以選擇獅子,是因為這是一種具有王者之氣的瑞獸,往往來自異域進貢,非常珍稀,人們賦予其威武神秘的想象和吉祥辟邪的寓意?!?/p>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富貴人家在冬天第一場大雪后,就要堆雪獅、做雪燈,同時安排宴席,邀請親朋故舊前來欣賞。南宋的豪門貴族同樣如此,《夢粱錄》中說南宋杭州的“豪貴之家,如天降瑞雪,則開筵飲宴。塑雪獅,裝雪山,以會親朋”。他們在宴會中淺斟低唱,倚玉偎香,宴會結束后還會到西湖邊欣賞湖山雪景,正所謂“瑤林瓊樹,翠峰似玉,畫亦不如”。而詩人才子在雪后除了堆雪獅,更會以雪煎茶,吟詩詠曲。
侯印國介紹,在宋代皇宮中,雪獅由專業(yè)的工匠制作,并且裝飾有金鈴和彩色絲帛,大氣端莊?!段淞峙f事》中記載,南宋時期“禁中賞雪,多御明遠樓,后苑進大小雪獅兒,并以金鈴彩縷為飾,且作雪花、雪燈、雪山之類,及滴酥為花及諸事件,并以金盆盛進,以供賞玩”。清代詩人史夢蘭創(chuàng)作《全史宮詞》,在南宋部分特別提到當時皇宮中的雪獅,寫道:“明遠樓前駐輦時,彤云低繞萬年枝。爐中添爇胡桃炭,共倚雕欄看雪獅。”
堆雪獅在古人心目中如此重要,以至雪獅融化時,都有人專門記載。
雪獅塑成后顯得威武霸氣,明代有詩人騎馬遇到雪獅,馬居然被雪獅嚇到,因而寫詩云:“積雪為獅巧藉形,紫騮何事浪為驚。需知日出消融盡,鼓鬣春風自在行?!彼参孔约旱鸟R兒不要害怕,等太陽出來“獅子”就會融化。
有趣的是,在雪獅融化的過程中,“獅子”會變得擠眉弄眼、千奇百怪,宋代有人專門寫詩描述這個有趣的細節(jié)。張耒的《戲提雪獅》云:“六出裝來百獸王,日頭出后便郎當。爭眉霍眼人誰怕,想你應無熟肺腸?!闭f的是太陽一出來,這號稱百獸之王的“獅子”就再也沒有平日的威嚴氣象了。明代詩人李濂則巧妙地把雪獅在陽光下的融化和相思使人消瘦聯(lián)系起來:“自君之出矣,沮痕漬羅袖。思君如雪獅,時時漸消瘦?!弊x來別有情致。
侯印國還講述了明代一個和雪獅融化有關的故事。據《堅瓠集》記載,明成化年間,嘉善縣一位林姓知縣殺死一家十三口,當時的御史似鐘決定追查到底。林知縣重金賄賂太監(jiān)李文,請他把似鐘請來吃飯,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似鐘知道這場飯局的背景,便故意準備了一場相聲。吃飯的時候,這場相聲表演也開始了,臺上有藝人打扮成官員賞雪,還堆了一頭雪獅子。官員讓下屬把雪獅子藏在陰涼冰冷之處,不要讓它融化,方便過些天再拿出來欣賞。官員問下屬藏在哪里好,下屬說:“山陰縣如何?名字里有個陰字,應該比較陰涼?!惫賳T說不行。下屬又說:“那江陰縣可以嗎?”官員又表示不可以,然后忽然抬高聲音說:“但是可以藏在嘉善縣?!毕聦倜枺骸斑@個地方和陰沒有關系,為什么要藏在這里呢?”官員說:“你難道不知道嘉善縣令殺死一家十三口人都沒有償命嗎?這地方豈非有天無日?”臺上表演完,臺下人全都為之震驚,太監(jiān)李文再也沒有辦法開口求情。
堆雪獅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清代,并且堆的種類多了雪象和雪馬。
清代吳振棫的《養(yǎng)吉齋叢錄》中寫道:“乾隆壬申、乙酉,以雪獅、雪象聯(lián)句。嘉慶戊寅,又堆為臥馬二,東西分列,有與內廷翰林聯(lián)句詩?!边@在《清實錄》等文獻中也有記載。比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正月初十,乾隆帝就專門以雪獅為題,和15名心腹大臣聯(lián)句作詩,乾隆帝詩中說雪獅“精瑩玉質狀昂藏,似虎如何不正黃”。嘉慶十五年(1810年)瑞雪連降,皇宮中除了在養(yǎng)心殿兩側堆雪象,還堆了雪馬,嘉慶帝也和大臣們來了一次以雪馬為主題的聯(lián)句賦詩。
“堆雪獅最積極的往往是兒童,皇宮中的皇子們也會積極堆雪獅?!焙钣f。在郎世寧繪制的《弘歷雪景行樂圖》和《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等作品中,都有皇子們堆雪獅的畫面。在乾隆與大臣的聯(lián)句中也有皇子們嬉戲打鬧堆雪獅的場景:“崇牙并列猛趪趪。茸蹄卻遜隃騰迅,耏尾猶蕤閃灼光。砌塑爭聽兒女鬧……”
清代開始,民間除了堆雪獅,還開始堆雪羅漢。清代華喦繪有一幅《嬰戲圖》,描繪的正是兒童堆雪羅漢的情景,畫上題詩云“兒童亦愛西天佛,破卻工夫雪作成”。魯迅先生也在他的多部作品中提到自己小時候堆雪羅漢的情景。
侯印國表示,人們如今熟悉的“堆雪人”這個詞,是從清代中后期才開始出現的。例如在道光年間花月癡人的《紅樓夢》續(xù)書《紅樓幻夢》中,賈母便跟幾位專門做雪人的工匠說:“諸位手藝巧妙極了,燈戲里扎的故事好得了不得,今兒堆的雪人兒自然更好了?!钡搅嗣駠鴷r期,堆雪人越來越普遍,慢慢取代了堆雪獅和堆雪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