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無名高地取名“老禿山”的由來嗎?看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戰(zhàn)旗方陣中那面榮譽軍旗“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一級英雄班”背后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1951年12月1日,志愿軍第39軍接替志愿軍第47軍防務(wù),擔負西起臨津江、東至孝龍垡區(qū)域的作戰(zhàn)任務(wù)。該地區(qū)成了1952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焦點方向。
老禿山,南朝鮮軍稱之為“不毛”高地?!俄n國戰(zhàn)爭史》中是這樣解釋的:“一個高地起用幾個名稱的事是多見的。比如266高地,由于在戰(zhàn)斗中遭到敵我雙方的猛烈炮擊,樹林全被炸毀,夏天都不長草了。因而,我軍(指南朝鮮軍)稱它‘不毛’高地,攻人(指志愿軍)稱它老禿山。”
其實,中國人民志愿軍在第四次攻打老禿山之前,也不稱其為“老禿山”,平時口頭上稱“上浦坊東無名高地”,而書面語稱“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南朝鮮軍稱266高地)。第四次攻打“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之后,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乘坐飛機視察陣地時,在空中看到無名高地被炮火打得光禿禿的,便說:“這是什么無名高地,簡直成了老禿山了!”范佛里特的話通過電臺和報紙很快傳遍了世界各地。志愿軍也覺得“老禿山”生動形象,在五打老禿山、六打老禿山、七打老禿山時,都稱這里為“老禿山”了。在1952年8月志愿軍總部授予志愿軍第39軍115師343團7連4班榮譽稱號時,還使用“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的表述,稱“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一級英雄班”。
1953年10月,著名作家老舍到朝鮮戰(zhàn)場體驗生活,寫了一本小說《無名高地有了名》,講的就是“老禿山”的故事。老舍在該書的后記中說:“篇中的人物姓名都不是真的,因為‘老禿山’一役出現(xiàn)了許多英雄功臣,不可能都寫進去,掛一漏萬也不好?!焙髞?,當事人的回憶和史料記載,從一打到七打,統(tǒng)統(tǒng)稱這里為“老禿山”。因此,韓國人編寫的《韓國戰(zhàn)爭史》中才有了志愿軍“稱它老禿山”之語。
為什么一打再打老禿山?答案很簡單,雙QoL8+dJcNybkA89so0JX1g==方都看到了老禿山的軍事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時任志愿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在回憶錄中說:“我上浦坊陣地以東1公里外,二二二.九高地東南數(shù)百公尺的小山頭,是敵我緩沖區(qū)的一個重要制高點。由于它高于周圍的山頭,可俯瞰我上、下浦坊南北陣地,對我威脅極大。這個原本在地圖上誰也沒有看得起的小山頭,如今成了軍事上的必爭之地?!?/p>
吳信泉講得還是比較含糊,老舍對于“老禿山”的描寫卻十分生動。老舍在《無名高地有了名》一書中寫道:“它(老禿山)在敵人手里,我們(志愿軍)就受控制,十來里地里我們不敢抬頭。而且,敵人可以隨時下來奪取我們的陣地。反之,它若在我們手里,我們就控制敵人,像一把尖刀刺入他們的心臟?!?/p>
老禿山的軍事戰(zhàn)略位置如此重要,也被剛剛到這里接防的美軍第45師師長戴維·拉弗納少將看出來了。美軍第45師是1952年6月替換美軍第2師的防務(wù),到老禿山跟前的。于是,他于6月初制訂了攻占師正面要沖11個目標的“還擊作戰(zhàn)”計劃。
這11個還擊作戰(zhàn)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老禿山。6月6日,美軍第45師180團團長埃利斯·里奇中校和美軍第45師279團團長普雷斯頓·黑菲上校,按照戴維·拉弗納制定的老禿山還擊計劃,合計派出5個排攻占了老禿山。
美軍2個團在老禿山徹夜不停地構(gòu)筑工事,直到6月8日早晨才基本完成。《韓國戰(zhàn)爭史》稱,美軍在老禿山上一共構(gòu)筑了3條坑道,在陣地周圍鋪設(shè)了鐵絲網(wǎng),設(shè)置了縱橫交錯的通信網(wǎng),在志愿軍可能進攻路線上埋設(shè)了地雷等。修好陣地后,美軍第180團和第279團的主力撤回到后方主陣地上,在老禿山各自留下了2個排(相當于一個加強連)的兵力“把守”。美軍2個團還制定了主陣地上的步兵、坦克和炮兵協(xié)同對老禿山陣地隨時增援兵力的一切準備計劃。
這是一打老禿山的過程,由美軍第45師發(fā)起。
這樣一來,志愿軍第39軍115師就在老禿山前處于了“下風”。為了保證115師上浦坊和下浦坊陣地的安全,115師代師長王扶之決定343團殲滅老禿山上的敵人。王扶之是343團的老團長,剛剛升任115師代師長。接任343團團長一職的是耍清川,政委還是王國英。
有了王扶之和師政委沈鐵兵的命令,二打老禿山就由志愿軍第39軍115師343團發(fā)起了。
1952年6月8日21時42分,團長耍清川和政委王國英命令2營6連,在師團炮火的有力支援下,分成西、南、北三路向老禿山發(fā)起猛烈攻擊。6連3排迂回到敵后,勇猛沖上主峰,與美軍展開肉搏戰(zhàn)。二梯隊適時投入戰(zhàn)斗,逐個搜索地堡、隱蔽部,圍殲美軍殘敵。經(jīng)過8分鐘激戰(zhàn),全殲守在老禿山上的美軍4個排,俘美軍2人。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耍清川和王國英命令將陣地交給1營3連1排防守,其余兵力撤回主陣地。
二打老禿山,打得干脆利落。志愿軍在老禿山陣地上留下1個排的兵力把守,其他兵力全都撤回到上浦坊和下浦坊陣地。
老禿山由此成了雙方的前哨陣地。
美軍不甘心失敗,三打老禿山由此展開。
1952年6月9日凌晨2時30分,美軍第180團1營向老禿山發(fā)起進攻。此時,老禿山只有志愿軍第343團1營3連1排。1排頂了3個多小時,最終因寡不敵眾,全排大部分壯烈犧牲,只有少數(shù)人員撤出陣地。
當天夜晚,343團組織3營進行反擊,但未能成功。耍清川叫停了反擊,開始研究打法。直到6月27日,343團再次組織反擊。發(fā)起時間是凌晨1時25分,兵分三路向老禿山實施反擊。打了兩天兩夜,因美軍加強了防御,只有一路占領(lǐng)部分陣地,其他兩路均告失利,不得不撤出戰(zhàn)斗。
三打老禿山?jīng)]有打好,115師不準備讓343團再打老禿山了,計劃由345團去打老禿山。115師政委沈鐵兵對耍清川和王國英說:“你們團已經(jīng)完成了7個月的陣地防御任務(wù),馬上撤下來吧!”
耍清川和王國英從來不認輸,立即召集黨委一班人統(tǒng)一思想認識:“我們是紅軍團,決不能打了敗仗撤出陣地,一定要再打一次老禿山,帶著勝利下山?!?/p>
團長、政委一起向沈鐵兵保證:“打不上去撤我們職,殺我們的頭都可以!”
耍清川和王國英看沈鐵兵沒有松口,又向代師長王扶之保證。王扶之畢竟是343團的老團長,和沈鐵兵商量后,最后批準了343團四打老禿山的請求。
好不容易爭取到四打老禿山的機會,團長耍清川決定親自上老禿山偵察。吳信泉回憶:“當115師向我報告耍清川這一舉動時,我告訴沈鐵兵、王扶之等同志,要拿出4個炮兵連保障親自深入敵后偵察的耍清川及身邊其他同志的安全,堅決拿下老禿山。”
耍清川在出發(fā)的那一天,把身上的日記本、地圖等東西統(tǒng)統(tǒng)交給王國英:“你把這些東西保存起來!”
耍清川顯然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這是在交代“后事”。王國英握著耍清川的手說:“團長親自深入虎穴,這是全軍第一個。為了戰(zhàn)斗,這完全必要,祝您此舉成功!至于全團上下動員,由我來鼓動,保證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事后,耍清川回憶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偵察過程——
同我到敵后去的有我們1營營長姜玉清和師偵察參謀孫振冀,一共3個人。我們每人掖上兩顆手榴彈,一顆是打敵人的,一顆是和敵人共用的。在臨出發(fā)時,我還著重地指出:“拼,不是我們的目的,是在萬不得已時才這樣做。但為了我們整個任務(w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盲動?!?/p>
天是那么黑,距離又是那么遠,又完全是在草叢和小溝中行走。為了不使敵人發(fā)覺,我們不但舉步落腳都像小貓捕鼠那樣動作,就連出氣也要抑制一些。終于涉過了驛谷川,還有一片沼澤地、3條小河和敵人的火制地帶,安全到達目的地時,已經(jīng)是夜晚10點多鐘了。
師的偵察排長和3個偵察員在等我們。他們的任務(wù)是先去偵察情況和掩護我們。
感覺到夜很短。我們想盡量隱蔽好,想準備得十分妥善,但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我們開始觀察了。從草葉的空隙中,用望遠鏡看清了敵人的一切,看見了敵陣地腰部一筐一筐新翻出來的鮮土,他們挖的是朝天洞。遇到下雨,敵人會像老鼠一樣被灌出來的。我把這意思告訴了姜營長,我們都不禁好笑!
我們還看見20多個用麻袋垛起來的地堡,分布在山坳間。其中一個較突出,頂上豎著兩根鐵桿,分明是無線電天線。這個地堡常常有人往返。姜營長告訴我:“一定是指揮所!”他的估計是對的。
早被我們打壞了的3輛坦克,成一路歪斜在山坡?!昂芎茫@可作為我們攻擊時的指路標和方位物。姜玉清,你要記著!”我這樣告訴1營營長?!安贿^這不是個死東西,敵人還可能把它們拖走的。”我又反過來這樣說。我的意思是,指揮員必須善于應(yīng)付實戰(zhàn)中時刻變動的情況。
我們核準了無名高地敵人的部署,又根據(jù)敵人的來往運輸車輛計算,知道了敵人固守這個山頭的是一個加強連。又根據(jù)地形道路情況,更具體地確定了我們的戰(zhàn)斗部署。應(yīng)該是把陣地奪下來,還要堅守的部署,是要利用這個山頭化作“釣魚臺”,來殺傷更多敵人的部署……
當我回到第一線連指揮所時,電話機就忙起來了。師首長和我團的王政委都在電話中熱情地慰問我。我把他們急于要知道的情況告訴他們。
偵察的結(jié)果,使我們能夠非常清楚和準確地“設(shè)計”這次的戰(zhàn)斗。炮兵計算了無名高地上每一個地堡的方位和距離。在沙盤的作業(yè)中,每一個擔負攻擊的班以及擔負打援的班,都明確了自己的目標、道路、位置。班、排、連的干部兩次去看了地形。從我到戰(zhàn)士,都熟悉了應(yīng)付各種情況的預戰(zhàn)方案。
勝券已操在我們手里。
四打老禿山是耍清川偵察回來后,在1952年7月17日晚上開始的。
這一天,天空陰沉而壓抑,遠處的山頭像是被一層灰色的布袋覆蓋。戰(zhàn)斗打響前,耍清川和王國英鄭重地將四面鮮艷的紅旗交付給了4個尖刀班:1連的2班、9班和9連的2班、3班。每面紅旗上都赫然寫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老禿山主峰!”9連3班班長王仁山引領(lǐng)全班戰(zhàn)士在紅旗前立下誓言:“即使我們班只剩下最后一人,也必定將這面紅旗插上老禿山主峰!”接著,他向9連2班班長李亮成發(fā)起了挑戰(zhàn):“看誰能率先把紅旗插上老禿山主峰!”
夜色如墨,時間到了晚上9時15分。突然間,343團各種口徑的炮火像暴風驟雨似的傾瀉在老禿山上。美軍陣地上的鐵絲網(wǎng)和地堡蓋被炸得飛上了天。當沖鋒號響亮地震破夜空時,4個尖刀班像4把鋼刀插向老禿山,4面紅旗直向主峰飛奔。志愿軍勇士們沖鋒的速度之快、勢頭之猛,讓美軍措手不及。9連3班班長王仁山打掉一座地堡后,把紅旗插在地堡蓋上面。
戰(zhàn)斗小組組長白福緊隨王仁山身后沖上了山頂。美軍打出來的照明彈,照亮了被炮火蹂躪過的老禿山陣地。白福的目光銳利地掃過殘余地堡,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座位于月牙形交通溝頭的地堡。為了不給美軍任何反擊的機會,白福果斷地躍入交通溝,接連將手榴彈塞入地堡,美軍在驚愕中被炸死。突然,2個美軍從另一座隱蔽的地堡中躥出,白福眼疾手快地舉起沖鋒槍,然而槍卻意外啞火了。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白福迅速拔出身上的手榴彈,準確地投向美軍,2個美軍應(yīng)聲倒下。白福孤身一人繼續(xù)沖鋒,卻不慎被美軍從暗處偷襲,右臂受到了重創(chuàng)。白福強忍劇痛,伏地觀察,發(fā)現(xiàn)從暗地堡中又鉆出2個美軍,而后面還藏有1個美軍。白福左手拔出身上的手榴彈,朝美軍狠狠扔去。1個美軍被炸死,另1個美軍轉(zhuǎn)身欲逃。這時,迎面飛來一顆手榴彈,白福來不及躲避,便狠狠一腳將那顆未爆的手榴彈踢向逃命的美軍,將美軍炸飛。
與此同時,在戰(zhàn)場的另一邊,9連2班班長李亮成也將紅旗插在了被摧毀的地堡上,與進攻中的1連勝利會師。1連的新戰(zhàn)士黎萬東只有18歲,從救護團分到連里才20多天。在戰(zhàn)斗小組組長田貴德的包教下,把手榴彈、手雷、自動步槍、沖鋒槍的打法都學會了。他戰(zhàn)前下了決心:“第一次上戰(zhàn)場,堅決殺敵立功,爬也要爬到老禿山主峰上去!”他和田貴德一起沖上山去,看見一座地堡里的美軍正在射擊。田貴德朝里面打了兩槍。黎萬東喊起話來:“繳槍不殺,優(yōu)待俘虜!”2個美軍雙手舉槍出來了。兩人押著俘虜上了山頂,交給了4排。這時,美軍一輛坦克開過來,黎萬東向4排排長要求:“排長,讓我去打坦克吧!”4排排長說:“注意打它的要害部位!”黎萬東抓起爆破筒和手雷就上去了。他把爆破筒狠狠地插進坦克的履帶里拉響,坦克不能動了,但還在往外打機槍。他又把2顆手雷投進坦克里面,坦克才啞巴了。
1排副排長劉鳳岐指揮尖刀班登上山頭后,發(fā)現(xiàn)右前方有一座地堡。他一躍沖過去,用槍對準地堡眼就是一陣猛打,又扔了2顆手榴彈,心想:“差不多了,該進去抓活的了!”進入地堡,他發(fā)現(xiàn)一個家伙雙手抱脖子,把頭埋到褲襠里。劉鳳岐去使勁拉他,他一動也不動?!坝忠粋€死的?!边@個念頭一閃過,劉鳳岐立刻想起指導員說過的話:“美國兵會裝死!”他便把美軍的手拉過來,像醫(yī)生診病那樣試脈,心里樂了:“真是裝死!”他把槍拉響,嘴里喊出:“哈羅!哈羅!”那個美軍哆哆嗦嗦抬起頭舉著雙手當了俘虜。劉鳳岐就用這樣捉俘虜?shù)霓k法繼續(xù)搜索,在其他地堡里又使一個“裝死鬼”現(xiàn)了原形。
9連和1連在山上會合后,美軍開來2輛坦克封鎖著通往老禿山主峰的道路。9連組織了一挺重機槍和幾挺輕機槍,掩護戰(zhàn)士上去爆破坦克。一輛坦克被炸斷了履帶,另一輛坦克也被打得起了火。這時候,只見1連扛紅旗的戰(zhàn)士康殿成冒著美軍的炮火向主峰奔去,半路掛了花,倒下去動彈不得。他招呼身邊的戰(zhàn)友把紅旗接過去:“同志們!快把紅旗插上主峰!”打掉2座地堡的2排戰(zhàn)士孫增接過康殿成手里的紅旗,沖上主峰,把紅旗插上了老禿山。
所有這一切,都發(fā)生在短短的28分鐘時間里。換句話說,僅僅28分鐘,這兩個連隊在老禿山主峰就勝利會師,全殲老禿山上的美軍第23團一個連隊200多人。大家互相握手、擁抱,高舉著槍,跳起來歡呼:“我們勝利了!”
四打老禿山不是28分鐘就結(jié)束了,而是打了五天五夜。
1952年7月17日這一天,美軍第45師與第2師按預定計劃正在換防。美軍第2師換下美軍第45師,防守老禿山。343團抓住美軍換防的間隙,用了28分鐘攻下了老禿山。但剛換防上來的美軍第2師23團很快組織了反撲。美軍第23團團長喬治·梅根斯上校命令3連和5連協(xié)同奪回不毛高地老禿山。他們從7月18日1時45分出擊,到3時45分,用2個小時,將老禿山的陣地全部奪了回去。
志愿軍第343團趁美軍第23團立足未穩(wěn)之際,立即發(fā)起進攻。一直打到18日下午3時,美軍第23團損失慘重,暫時放棄爭奪,老禿山才完整地被志愿軍343團占領(lǐng)。
但是,美軍第23團并沒有放棄老禿山,又在7月22日發(fā)起了猛烈攻擊。
此時,守衛(wèi)在老禿山上的是志愿軍第343團3營7連。守在陣地最前沿的是7連4班。4班班長叫劉佐才。這位“一級英雄班”班長,后來在部隊干休所里,回憶了這段防守老禿山的經(jīng)歷。
劉佐才回憶:“我們固守的陣地是4天以前剛從敵人手里奪過來的無名高地(指老禿山)。經(jīng)過幾天的激烈爭奪后,戰(zhàn)場上暫時出現(xiàn)了一種異樣的沉寂?!?/p>
黑夜,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防炮洞里,抱著槍,互相依偎著躺在濕漉漉的地上打瞌睡。外面下著小雨,涼風帶著雨點子吹進洞口。劉佐才回憶:“我和排長石林河同志靠著洞口坐著。黃昏前,團觀察所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敵人約一個營在宜興洞溝口集結(jié),今天晚上無論如何是不能大意的。可是戰(zhàn)士們多么疲勞??!讓他們好好休息一會兒吧,在戰(zhàn)斗空隙里,哪怕是片刻的休息也好啊!”
這時,“轟”的一聲爆炸聲在夜空中格外響亮。哨兵周元德大喊:“敵人上來了!”
劉佐才回憶:“我們?nèi)嗔⒖烫饋頉_出洞子,各自進入戰(zhàn)斗位置。我剛跳進工事里,就看見離交通溝十多米的山坡上,一堆一堆的黑影子在蠕動,發(fā)亮的兵器有的還碰出響聲。我心里明白,這回敵人是趁夜偷襲上來的?!?/p>
排長石林河吼道:“同志們,狠狠地打!”
隨著排長的一聲命令,4班戰(zhàn)士手中的機槍、沖鋒槍猛烈地向偷襲的美軍射擊,手榴彈也一個跟著一個飛了出去。守在主峰上的7連指揮所聞聲而動,重機槍也開了火,一道道耀眼的火光,射向黑影堆里。
美軍躲開正面的攔阻,向山梁子兩側(cè)退去。劉佐才說:“從正面上來的敵人剛被擊退,忽聽見側(cè)后方傳來很重的腳步聲和鋼盔撞擊的響聲。我轉(zhuǎn)過身一看,另一批敵人又從后面偷襲過來了。排長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情況。我趕緊帶著5個戰(zhàn)士順交通溝繞到側(cè)后進入工事。在這里正好(可以)打擊從后面上來的敵人。排長和副班長倪祥明,仍在帶著輕機槍射擊手王義和戰(zhàn)士葛方明打擊正面的敵人?!?/p>
美軍一層接一層地往山頂沖,從4班扼守的陣地兩側(cè)迂回,左側(cè)5班陣地上的槍聲也非常密集,黑夜里什么也看不清楚。倪祥明只感覺到全排的陣地上都在激烈地進行著戰(zhàn)斗。
劉佐才回憶:“‘排長犧牲了!’副班長倪祥明跑過來突然向我報告,使我打了一個寒噤,指揮的重擔落在我身上了?!?/p>
天漆黑,雨不停地下,風不停地吹。劉佐才所在工事對面的十幾米遠處,“噠噠噠”地吐出一串串的火苗,從他們頭上擦過。
美軍的機槍架得這么近,必須搞掉。劉佐才已顧不得倪祥明,往自己身邊一摸,沒有反坦克手雷了。他便想起戰(zhàn)士吳永珍身上帶有反坦克手雷。于是,趁美軍機槍換梭子的時候,劉佐才就地一滾,滾到交通溝里,正碰在戰(zhàn)士吳永珍身上。吳永珍沒吭聲。劉佐才把手放在吳永珍嘴邊一摸,才知道吳永珍已經(jīng)犧牲了。
黑暗中,劉佐才摸著解下吳永珍身上的2顆反坦克手雷,轉(zhuǎn)身又回到自己的工事里,把2顆反坦克手雷朝著美軍機槍方向扔了過去。紅光一閃,美軍的機槍被炸飛了。
7連主陣地上的迫擊炮也支援過來了,打得美軍哇哇亂叫。美軍的進攻停了下來。
戰(zhàn)斗中,工事被打塌了一半。劉佐才趁戰(zhàn)斗間隙大聲問道:“還有幾個人?”
副班長倪祥明說:“就我們3個人,是輕傷?!?/p>
劉佐才回憶:“我一看,全班只剩下倪祥明、周元德、宋成久。3個人傷勢輕點,還能夠堅持戰(zhàn)斗。我的頭部流血過多,有些昏迷,想說話一點力氣也沒有了?!?/p>
于是,劉佐才使出吃奶的力氣說:“三星快落了,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天亮。只要天一亮,我們增援部隊就會來到?!?/p>
“班長,你放心吧!我們決不讓敵人占領(lǐng)我們的陣地!”倪祥明說完,帶著周元德、宋成久沖出了坑道,回到已塌了的工事里繼續(xù)堅持戰(zhàn)斗。
美軍繼續(xù)圍攻老禿山上的志愿軍第343團3營7連。他們從四面八方向4班陣地擁來。
“敵人又上來了!”倪祥明剛出洞口,就發(fā)現(xiàn)5個又瘦又長的黑影在交通溝里晃動。美軍把一顆嗤嗤冒煙的手榴彈扔到了坑道口。倪祥明眼疾腳快,一腳踢去,把即將爆炸的手榴彈踢到了敵群中,炸死炸傷幾個美軍士兵。
爆炸聲驚醒了劉佐才。他在坑道里借著爆炸的火光看見倪祥明正大聲命令:“宋成久,你快去守住坑道口!”
倪祥明縱身一躍,提著幾顆手榴彈就撲向了剛上來的幾個美軍士兵。周元德拿著2顆手榴彈也沖了過去。
此時,5個美軍士兵已經(jīng)團團圍住倪祥明。有個美軍士兵撲過來抓倪祥明。倪祥明揮起手榴彈猛砸過去,美軍士兵仰面栽倒了。另外4個美軍士兵一齊撲上來,有的拉倪祥明的手,有的拉倪祥明的腿。倪祥明便和美軍士兵廝打在一起。
周元德一看這架勢:“不好,副班長要吃虧!”他沖上去用手榴彈對準壓在倪祥明身上的美軍士兵腦門狠擊。美軍士兵一抬手,周元德將其從倪祥明身上拉下來。
“班長!副班長和周元德跟美軍摔起跤來了!”守在洞口的宋成久,焦急地向劉佐才報告。
劉佐才掙扎著站起來,想沖出坑道,但就是爬不起來。他的心像刀扎一樣難受。忽然,他聽到倪祥明在外面喊道:“班長,我們要和鬼子們拼了!”
劉佐才馬上意識到將要發(fā)生什么事情,咬緊牙關(guān)往外爬。突然,傳來了倪祥明和周元德兩位親密戰(zhàn)友最后高喊的聲音:“共產(chǎn)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隨著這莊嚴高昂而偉大的呼喊,“轟轟”兩聲巨響,震撼著山谷,傳向了遠方。
劉佐才回憶:“偉大的戰(zhàn)友的最后呼聲,使我久久不能忘懷。山頭上什么聲音都沒有了。我壓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掙扎著爬到洞口。負傷的戰(zhàn)友們一個個都抓起手榴彈,準備保衛(wèi)坑道,敵人如果沖進來,我們就只有堅決拼到底。但是,敵人卻再也沒有敢接近我們的洞口。我們扼守著洞口,直到天亮。拂曉,反擊部隊上來了。反擊上來的同志們在洞口外面不遠處,找到了我們親愛的倪祥明和周元德兩位烈士的遺體。他們死后還用臂膀緊緊地鉗住敵人的脖子,用牙齒咬著敵人的耳朵。倪祥明身底下壓著的一個敵人,腦漿迸裂出來,顯然是被倪祥明用手榴彈砸死的。周元德背上的一個敵人,全身衣服都被撕得稀爛,頭發(fā)也被拔掉了幾綹。在他們身旁不遠的地方,敵人的尸體鋪滿了山坡?!?/p>
敵我雙方在無名高地如此激烈爭奪,驚動了美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他乘坐飛機在空中視察時,看到了無名高地被炸得光禿禿的樣子說:“這是什么無名高地,簡直成了老禿山了!”從此,無名高地有了“老禿山”的名字。這個名字隨著電波傳遍了全世界。
自從無名高地有了“老禿山”的名字后,雙方又在老禿山打了3次,直到把美軍重新打回到談判桌前,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才停止老禿山的爭奪戰(zhàn)。
1952年9月9日,志愿軍第115師隆重舉行“一級英雄班”命名典禮大會。大會宣讀了志愿軍司令部和政治部授予志愿軍第39軍115師343團3營7連4班為“二二二.九東無名高地一級英雄班”榮譽稱號的命令。代師長王扶之、政委沈鐵兵向“一級英雄班”獻旗、獻花,致賀詞。3營教導員鄭天西報告了“一級英雄班”的英雄事跡。原班長劉佐才和剛剛由3營9連調(diào)任3營7連4班班長的白福致答詞。兩位班長一致表示:今后要在戰(zhàn)斗中學習倪祥明、周元德死打硬拼的英勇頑強精神,做好一切工作,爭取做個全面的英雄班。
1952年9月19日,志愿軍司令部和政治部決定給倪祥明追記特等功,授予他“一級英雄”榮譽稱號。
1953年2月28日,新華社發(fā)布了七打老禿山的新聞通稿,題目是《上甘嶺戰(zhàn)役以后的最激烈的一次爭奪戰(zhàn):我軍在“老禿山”重創(chuàng)敵軍》。
1954年春天,115師政治部主任李軍派宣傳干事王照運帶著慰問金、慰問品,帶著“一級英雄班”十幾名戰(zhàn)友火熱的心,來到“一級英雄”倪祥明烈士的家鄉(xiāng)——河南省杞縣崔寨鄉(xiāng)(今泥溝鄉(xiāng))崔寨村。3月6日,河南省杞縣各界2萬多人在英雄生長的地方隆重舉行追悼倪祥明烈士大會。會場布置得莊重肅穆,主席臺兩旁懸掛著115師領(lǐng)導機關(guān)、“一級英雄班”、中共杞縣委員會、杞縣人民政府以及各機關(guān)、團體、學校和各界人民敬獻的10面錦旗、“人民功臣匾”、大幅挽聯(lián)。臺上放著金邊玻璃框鑲著的“立功喜報”、“烈士證明書”、部隊慰問信和各種慰問品。最惹人注目的是在會場中央,中共杞縣委員會和杞縣人民政府為倪祥明烈士豎立起的一座不朽的英雄紀念碑。
“一級英雄”和他的“一級英雄班”故事,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百面戰(zhàn)旗方陣,重新被“激活”,傳遍神州大地。
(作者聲明:本文由《黨史博覽》獨家編發(fā),未經(jīng)允許,不許轉(zhuǎn)載、摘編、上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