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位從事琴弓制作三十年的中國人,受日本恰空琴行邀請,在東京、名古屋舉辦兩場學術報告和技術交流。2019年,這位琴弓制作師又受邀前往意大利克雷莫納提琴與琴弓制作學校授課,并指導該校的四名學生和一名教師每人完整地制作出一把小提琴弓。2020年,這位中國的制弓師被克雷莫納提琴與琴弓制作學校聘為兼職琴弓制作教師。
作為一個中國人,被邀請到日本乃至提琴的發(fā)源地——意大利去授課,這無疑是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這位中國的琴弓制作名家叫馬榮弟。
偶然機會 迷上制弓
1987年,馬榮弟從消防文工團轉業(yè)。拉過多年提琴的他,是怎么迷上琴弓制作的呢?
那年,文工團一個同事來宿舍與馬榮弟聊天時,不小心把他的弓子碰斷了。事后,馬榮弟拿著這把斷弓去了上海南京路一個專門修理提琴的樂器鋪,工作人員告訴他說,這把弓報廢了。馬榮弟很沮喪,無奈之下他到上海音樂學院花了76塊錢買了一把蘇木琴弓,但總覺得不如原來那把琴弓好使。一年后他又咬牙花了176塊買了一把琴弓。那是1984年,買琴弓錢是馬榮弟四個月的工資。新弓到手,他還是覺得不理想。于是,馬榮弟決心自己動手修復那把斷弓。之前并不知道琴弓結構的他,打開弓頭、馬尾庫后,所有構造一目了然。
馬榮弟稱,自己從小就很喜歡手工制作,通過摸索,他居然真的把那把被判了死刑的弓子修好了,于是萌生了自己動手制作琴弓的念頭。
他想盡一切辦法搜集材料,并自己動手制作工具,依樣畫葫蘆地做出了一把小提琴弓。馬榮弟帶著自制的琴弓找到時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的譚抒真教授,并經他推薦認識了國內最好的琴弓制作師陳匡祥?!瓣惪锵槔蠋煯敃r剛從美國芝加哥留學回來,我到他家去拜訪求教過幾次,學習了一些琴弓常規(guī)的基本制作技術?!焙髞黻惪锵橛秩チ巳毡?,此后多年他再也沒有拜教陳老師的機會。
在制弓資料、圖片和琴弓實物極其匱乏的條件下,只懂得一些常規(guī)制作技術的馬榮弟埋頭刻苦鉆研,潛心研究琴弓制作技藝。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一支支琴弓陸續(xù)在他手里誕生。馬榮弟終于成為國內一代琴弓制作名家。
琴弓藝術 主張個性
1996年,馬榮弟攜四支琴弓參加美國提琴協(xié)會第十二屆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他的小提琴弓、中提琴弓、大提琴弓及貝司弓全部進入決賽,并獲得四項優(yōu)異獎,馬榮弟成為那屆比賽獲得最多獎項的參賽者。2002年,馬榮弟參展的作品由于寄送郵路耽擱,遺憾地失去了參賽資格。他卻平靜地表示:參與并不一定非要拿什么獎,我把比賽看作是一次與國外同行交流、切磋、學習的機會。他還說,制作技術對于我已經不是太大的難題,我主要想了解國外琴弓制作家們的藝術風格。“提琴弓子的制作屬于藝術類,它綜合了許多方面的要素,是很難用分數的高低來解釋的。藝術是有個性的,如果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不稱為藝術了?!彼€說,不同的年齡段,追求的藝術風格各異,此年齡段追求外在的,彼年齡段也許追求的風格偏向于內在的、含蓄的。
制作小提琴琴弓本身就是一項工藝要求很高的工作,它需要制作者擁有足夠的耐心和嚴謹的態(tài)度,弓桿、弓頭、馬尾庫等部件,都是制作者一刀刀、一鏟鏟鏤刻出來的,任何的馬虎和草率,必然導致前功盡棄。
“琴弓是提琴演奏家右手的延續(xù)?!瘪R榮弟說,琴弓對于演奏效果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扒俟膶W問絕大部分在弧度里,它的技術含量占到了極大的比重。一把弓子的好壞與弧度的設計有著直接的聯系?!彼又f道:“弧度的設計要考慮到材料的密度、紋理、木料剖切的方向、弓桿的粗細比例和烤制等諸多因素。制作弓子的木料一般選擇亞馬遜河流域的一種硬木(Pernambuco),這種木頭在中文里譯作蘇木,含有強烈的玫瑰紅色素。它們有的是小喬木,有的是大喬木,類似的樹種在亞馬遜河流域有50多種,質量差異很大。用這種木頭制作的琴弓最大的特點就是彈性和穩(wěn)定性好,木質纖維長,振動頻率高,重量亦比較適中。國內云南、貴州地區(qū)雖然也有類似的樹種,但那是灌木或小喬木,癤疤多,木質強度和振動頻率都不如巴西的木料理想。
精美琴弓 深得青睞
2002年12月25日,在圣誕節(jié)的雪夜,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了“中國三代小提琴家新年音樂會”,盛中國、林朝陽、陳曦以及在國際小提琴比賽上獲得過獎項的青年演奏家們精彩的演奏,帶給人們無盡的享受。聽眾也許不知道,這些演奏家使用的琴弓皆出自馬榮弟之手。此時的馬榮弟正以別人無法體驗的別樣心情坐在前排的聽眾席上,和演奏家們一起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林蔚是林耀基的女兒,作為冰島國家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演奏家,許多年前她在赴美演出期間去了華盛頓一家樂器店打算換弓毛,樂器店維修技師看到她的琴弓后仔細端詳,對其工藝、性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當店員得知琴弓并不是法國弓,而是出自中國制弓師馬榮弟之手,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有一年,馬榮弟精心制作了一支非常滿意的琴弓準備參加比賽??烧l料到,琴弓還沒捂熱,就被一位老師“橫刀奪愛”,因為這位老師對這支琴弓一見鐘情,坦言要與這支琴弓相伴終生。馬榮弟只好忍痛割愛。雖心有不舍,但他覺得只要他的琴弓能得到演奏家的青睞,便感到十分欣慰。
據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林朝陽對馬榮弟的琴弓喜愛有加,他的許多學生也都使用馬榮弟的琴弓演奏。澳門室內樂團的一位中提琴首席稱,用馬榮弟的琴弓上臺演出,安全感油然而生。早在20多年前,美國斯特拉迪瓦里名琴協(xié)會主席富什先生在馬榮弟家里看到他制作的精美的琴弓后,對馬榮弟制作的琴弓稱贊有加,甚至開玩笑地說:你祖上或許在法國學習過琴弓制作,否則你不可能將法國琴弓的制作精髓體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很多有眼光的收藏家很早便開始收藏馬榮弟的琴弓。已故的中國愛樂樂團首席陳允、曾誠,上海交響樂團王希立、張曦侖等歷任首席,以及北京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團等專業(yè)演出團體里的專業(yè)人士,許多人都有馬榮弟的琴弓。著名的上海四重奏諸位演奏家使用的也都是馬榮弟的琴弓。大提琴家王健,中提琴家張立國、何榮、張安祥,小提琴家林昭亮、林朝陽、張樂、寧峰、黃蒙拉,他們也都是馬榮弟琴弓的擁躉者。已故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生前特別偏愛馬榮弟的琴弓,先后向他定制了5支。林耀基對馬榮弟制作的琴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馬榮弟很有才能,他的制作工藝精良,弓子平衡感非常好,彈跳也非常靈敏,很有使用價值。他的弓子可與法國最好的弓子媲美,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p>
走出誤區(qū) 科學認證
馬榮弟認為,目前制作界還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片面追求彈性強度越高越好的弓桿材料,并且以此來區(qū)分琴弓品質和價格的分類,這是一個誤區(qū)?!肮拥膹姸扰c之柔韌性相比,后者更重要。過分強硬的弓子,會使演奏家降低對弓子的操控性和音樂的表現力,同時也會失去更多優(yōu)美華麗的聲音。”
巴西蘇木有五十多個品種,材料的比重、密度、彈性、色澤僅僅在外觀上就有很大的差別 在振動頻率、振動幅度和振動延續(xù)時間上更包含了看不見的隱性本質的區(qū)分,選擇合適的優(yōu)質弓桿材料,這是做出一把高品質琴弓的前提,這也是考驗一名制作師的艱深課題。高品質的琴弓一定是出現在中庸的、與演奏家演奏意念相輔相成的范圍之內。
著名演奏家、獨奏家、荷蘭國家交響樂團首席鄭金龍長年以來一直使用馬榮弟為其制作的兩支琴弓。2024年5月,他將這兩支弓子送去美國提琴制作大師約瑟夫·柯廷(Joseph Curtin)所在的芝加哥大學聲學實驗室測試,測試結果的頻譜圖像表明,鄭先生的琴與這兩把弓子的振動頻率幾乎是完美吻合,這讓鄭先生更加堅信自己放下名貴的老弓子而用馬榮弟的新弓子是理智的選擇,實際的運用體驗和實驗室測試的數據共同支撐了他的選擇。
傳道授業(yè) 扶持后生
馬榮弟不僅到日本、意大利傳授琴弓制作技藝,他還熱衷于培養(yǎng)國內的琴弓制作人才。2024年7月,馬榮弟在上海嘉興諾富特酒店的一個多功能廳里,舉辦了一個琴弓制作培訓班。來自國內和海外的三十多位學員系統(tǒng)地接受了制作課程和修復課程的學習。這是繼他2023年11月舉辦第一期琴弓制作培訓班之后的第二期培訓班。
這些學員中有多年制作經驗的專職制作師、交響樂團職業(yè)演奏家、提琴教師、琴行業(yè)主和零基礎的制作愛好者。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學員都在培訓班學習期間全部完成了一支弓子的制作。2019年,他受北京第四屆國際提琴amp;琴弓制作比賽組委會邀請,擔任琴弓制作工藝評委。2024年5月,第五國際提琴amp;琴弓制作比賽在北京舉行。馬榮弟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這次盛會。他目睹了許多優(yōu)秀的參賽作品,看到了源自西方的琴弓制作技藝正在中國人手上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閱弓無數 矢志探索
多年來,馬榮弟對修復的每一支法國老弓(部分是英國、德國的名弓)都做了極為詳盡的工作筆記;對不同制作師的弓子及其細微特征、各個時期的風格變化等,都做了準確的描述。在上述提到的100多位法國制作大師中,有近三分之一制作師的作品曾被馬榮弟精心修復過。正是這種積累,練就了馬榮弟一雙銳利的眼睛。有些做工考究的贗品,亦很難逃過他的慧眼。海內外許多演奏家都愿意將他們珍貴的琴弓交予馬榮弟修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弓子不是拉壞的,而是修壞的?!瘪R榮弟稱,修理修復老弓子,雖然風險很大,卻也極具挑戰(zhàn)性。馬榮弟在維修諸多名貴琴弓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對琴弓藝術美的概念和認知也得到了深刻的感悟和升華。
2023年,經過三年多時間筆耕,馬榮弟與提琴制作家曹樹堃、提琴教學家洪風、林伯亨合作撰寫出版了中英文雙語版《琴弓知識一百問》,十個章節(jié)一百個提問,系統(tǒng)全面涵蓋了琴弓方面的話題,為廣大的提琴琴弓設計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知識來源。
馬榮弟將新書發(fā)布會放在了2023年10月的上海樂器展上?!皣鴥仍S多專業(yè)人士在琴弓方面的知識和學問多是不完整的,我們寫這本書,就是把琴弓一百個問題通過問答的形式,系統(tǒng)、完整地進行回答,把琴弓碎片化的一些知識加以系統(tǒng)化的整合?!瘪R榮弟說,拉琴人如果不知道怎樣選擇琴弓,在這本書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藝無止境,矢志探索制弓奧秘的馬榮弟,將繼續(xù)在琴弓制作的長路上躬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