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被社會關注,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十分迫切。如何做?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努力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F(xiàn)代社會生活壓力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使一些教師產(chǎn)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若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不健康,必然導致不適當?shù)慕逃袨?。相關部門及學校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加大對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便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出現(xiàn)失誤。同時,學校要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與學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創(chuàng)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二、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 積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苯虒W生學會做人,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之具有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從心理上說,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即對自己有一個正確認識和評價,相信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入學后,隨著外界信息的輸入,如老師、同學的評價,自身會逐漸形成“我屬于哪一種學生”的自我評價,從而心理上出現(xiàn)一幅自我形象。若建立了成功的自我形象,對自己充滿信心,就會按照這個指令朝成功的目標努力行動,使自己不斷地越過障礙而求得進步。反之,建立了“失敗”的自我形象,則會朝失敗的方向運行,使自己在困難面前缺乏勇氣和決心,甚至能夠做到的事情也沒能很好地完成。
所以說,自信心是無價之寶,猶如一面旗幟,激勵人們走向成功與成才之路。中學生可塑性強,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和建立學生自信心。
2. 想方設法鍛煉學生意志力
意志力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它對人的進步及成功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人的意志行動往往是與克服困難挫折相聯(lián)系的,困難挫折有大有小,意志行動也有簡單復雜之分。像保爾·柯察金、海倫·凱勒、張海迪等戰(zhàn)勝厄運,做生活強者的行動就是復雜的意志行動,需要百折不撓地承受挫折的能力,需要堅持不懈的意志力。
作為教師應隨時觀察學生,無論是校內(nèi)、校外,還是課內(nèi)、課外都要想方設法鍛煉學生的意志力。
3. 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觀察到,人際關系融洽的孩子一般都心情愉快、精神振奮,對任何事情都會產(chǎn)生濃厚興趣,對學校、老師、自己和將來都抱有很高的期望,樂于接受教育,熱心參加各種活動,他們的智力常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因而,學習效率高、效果好,成績較為優(yōu)秀。相反,有的孩子成天孤獨、自卑感強、憂郁焦急,智力也會處于半沉睡狀態(tài)。
因此,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孩子們適應學習生活,也是他們在未來事業(yè)中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要重視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學會交往,善交朋友,慎交朋友。
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目前,很多學校雖都設置了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等,配備了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但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還是不夠專業(yè)。因此,學校需要定期聘請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心理醫(yī)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心理保健知識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職業(yè)規(guī)劃指導等并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同時,學校嚴格按新課程標準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授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干預和心理疏導。真正提高學生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當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少不了家長的參與,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等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規(guī)律,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階段的特點,家校共育,為孩子們撐起一片“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