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
- 西風和印度季風協(xié)同作用對塔里木盆地極端暴雨影響的初步分析
4—17日塔里木盆地極端暴雨過程(最大日雨量106.6 mm,新疆特大暴雨),選取盆地自動氣象站降水資料、GRAPES-GFS分析場和ERA5(0.25°×0.25°、逐1 h)再分析資料,利用WRF-v4.2.2模式數(shù)值模擬和HYSPLIT-v4.0水汽后向軌跡模式,分析此次暴雨在“東高西低”環(huán)流背景和“兩高夾一低”形勢下西風和印度季風協(xié)同作用機制。水汽源于黑海-里海-咸海、印度洋北部、中亞地區(qū)和北疆,偏西、偏南和偏東3條路徑水汽輸送發(fā)生在850~300
大氣科學學報 2023年2期2023-05-30
- 新和-三道橋地區(qū)白堊系巴西蓋組儲層特征及控制因素
? ?要:塔里木盆地新和-三道橋地區(qū)白堊系巴西蓋組為辮狀河-濱淺湖相沉積,儲層主要發(fā)育于辮狀河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和濱淺湖灘壩砂相。儲集空間類型主要為殘余原生孔隙,次為少量次生孔隙。主要成巖作用為壓實、膠結和溶蝕作用,其中壓實和膠結作用較強,溶蝕作用較弱。在沉積作用基礎上的成巖作用控制了現(xiàn)今儲層面貌,導致孔隙損失的主要成巖作用為壓實和膠結作用,溶蝕增孔作用非常有限。通過對新和-三道橋地區(qū)白堊系巴西蓋組儲層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為該區(qū)下一步油氣勘探提供依據。
新疆地質 2022年2期2022-06-29
- 環(huán)塔里木盆地大風災害的等級劃分和時空變化特征
2019年塔里木盆地周邊42個縣(市)大風災害的出現(xiàn)次數(shù)、死亡人數(shù)、倒塌房屋數(shù)、倒塌棚圈數(shù)、牲畜死亡數(shù)、受災面積為評價因子,采用比值權重法和無量綱化線性求和方法構建縣(市)和年大風災損指數(shù)(Z)。基于構建出的災損指數(shù),結合概率分布密度函數(shù),確定大風災害等級閾值,對災害進行客觀、定量的危害性輕重等級劃分。結果表明:災害年出現(xiàn)頻次越高則災情越嚴重。關鍵詞 塔里木盆地;大風災害;災損指數(shù);等級劃分;空間分布;時間變化中圖分類號:P425.61 文獻標識碼:B 文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22年3期2022-06-01
- 犍陀羅地區(qū)與塔里木盆地周緣佛教寺院形制布局的比較研究
中亞地區(qū)和塔里木盆地周緣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收沿途的文化元素,因地制宜,逐漸形成了“(多層)方形塔基-柱形塔身”的佛塔形制,以及“塔院-僧院”并列分布的佛寺布局模式,可見佛教寺院風格漸趨簡單、封閉,反映了佛教發(fā)展和傳播過程中,不同自然地理、歷史文化、思想觀念元素之間的矛盾與調和。關鍵詞:佛教寺院;形制布局;犍陀羅;塔里木盆地中圖分類號:K87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1)03-0013-11Abstract:This
敦煌研究 2021年3期2021-09-12
- 201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一次強對流性天氣的成因分析
5年9月初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次強對流天氣成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強對流天氣主要表現(xiàn)為短時強降水,是不同天氣尺度系統(tǒng)共同作用產生的;前期出現(xiàn)了持續(xù)性的降水條件,為強對流天氣的出現(xiàn)提供了較好的水汽條件;下墊面氣溫的下降,邊界層冷氣流與暖氣流交匯后會有強烈的上升運動出現(xiàn),直接導致塔里木盆地西部上空快速釋放出大量的不穩(wěn)定能量,同冰雹落區(qū)保持一致,之后的CAPE值則明顯降低;在強對流天氣發(fā)展演變中,逆風區(qū)移動速度較慢,且維持較長時間,同短時強降水和冰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21年4期2021-09-05
- 塔里木盆地2016年春季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分析
16年春季塔里木盆地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展開分析。結果表明:西西伯利亞冷高壓東移南下和塔里木盆地一帶熱低壓的強烈發(fā)展是本次塔里木沙塵天氣發(fā)生的主要影響系統(tǒng)。持續(xù)穩(wěn)定較高的氣壓梯度和氣溫異常偏高為塔里木盆地的沙塵天氣過程提供了較好的動力以及熱力條件。沙塵天氣發(fā)生過程中,塔里木盆地東部低層主要為偏東、東北風,高空急流的強烈抽吸以及近地層較強東北風的共同作用,對塔里木盆地塔中、若羌、鐵干里克、輪臺、且末發(fā)生強沙塵暴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沙塵天氣期間,逆溫層溫度梯度較大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21年4期2021-09-05
- 塔里木盆地柯坪露頭區(qū)下寒武統(tǒng)肖爾布拉克組沉積微相
進一步明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tǒng)肖爾布拉克組沉積環(huán)境,采用野外地質剖面研究和室內薄片分析相結合,參考Flugel的碳酸鹽巖緩坡常見微相類型劃分方案,識別出10種微相類型:生屑粉晶白云巖、紋層狀泥質泥晶白云巖、紋層狀微粉晶白云巖、薄層粉晶白云巖、凝塊微-粉晶白云巖、包殼凝塊粉-細晶白云巖、藻砂屑細晶白云巖、泡沫狀綿層白云巖,泥晶砂屑白云巖,藻紋層白云巖。據巖石微相組合演化序列和沉積相分析,認為肖爾布拉克組為緩坡沉積環(huán)境,碳酸鹽巖緩坡劃分為后緩坡、淺緩坡和深緩坡3
新疆地質 2021年2期2021-08-09
- 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寒武系烴源巖特征及熱演化史模擬
系烴源巖是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qū)海相油氣最為主要的來源,長期以來—對這套烴源巖發(fā)育特征研究多停留在全盆地或單一區(qū)塊分析,給油田資源評價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利用野外露頭和新井鉆探取心,在分析寒武紀沉積環(huán)境及構造格局基礎上,總結北部凹陷寒武系烴源巖的發(fā)育及分布特征,對所采樣品選取多參數(shù)進行評價,然后通過盆地模擬軟件模擬寒武系烴源巖熱演化史。樣品分析結果表明,北部凹陷寒武系烴源巖厚度為160 ~280 m,有機碳含量均值為2.10%、鏡質體反射率均值為2.09%。熱
新疆地質 2021年1期2021-04-12
- 塔里木盆地北緣塔里克地區(qū)構造變形特征與砂巖型鈾成礦作用關系研究
克地區(qū)位于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東部,已發(fā)現(xiàn)一系列砂巖型鈾礦床(點)。本次研究在野外調查和構造變形分析基礎上,探討塔里克地區(qū)中新生代以來變形期次、時限及與砂巖鈾礦成礦作用關系。研究表明,該區(qū)中新生代構造變形主要為吐格爾明背斜及近EW向、NE-NNE向斷裂構造。EW向斷裂以逆沖推覆性質為主,NE-NNE向斷裂主要為左旋走滑性質,與推測的NNW向右旋走滑斷裂構成區(qū)域褶皺-斷裂構造,指示區(qū)域性近NS向擠壓應力性質。據生長地層發(fā)育情況,吐格爾明背斜最終定型于上新世晚期
新疆地質 2021年4期2021-01-13
- 塔里木盆地沙塵氣溶膠的柱質量密度特性
研究了我國塔里木盆地1980—2018年長時間序列的沙塵氣溶膠柱質量密度的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沙塵氣溶膠和沙塵PM2.5氣溶膠柱質量密度有很大的變化范圍,平均值分別為0.33和0.086 g/m2,同時具有明顯的年際、月和季節(jié)變化特征.沙塵氣溶膠和沙塵PM2.5氣溶膠柱質量密度的年平均值在0.24~0.41和0.06~0.11 g/m2范圍內變化;春季最大,其平均值分別為0.47和0.12 g/m2,冬季最小,其平均值分別為0.13和0.04 g/m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2020年5期2020-10-30
- 塔里木盆地A工區(qū)沉積特征及油氣地質意義
用。論文以塔里木盆地A工區(qū)為例,針對地層沉積相劃分界限不清晰等問題,根據野外露頭剖面,鉆井、測井曲線等資料,研究了工區(qū)的沉積相類型及特征,并對其油氣地質意義做出了相應簡述,希望能為未來研究有所助力。關鍵詞:含油氣盆地;沉積特征;油氣地質意義;塔里木盆地就塔里木盆地來說,A工區(qū)侏羅系是比較重要的油氣產層,由于鉆井取心少與地層分層分歧比較多和沉積相的指標比較少的原因,前人并沒有系統(tǒng)的進行沉積環(huán)境研究。本文將站在沉積學理論基礎上,根據巖心與錄井及測井資料,對A工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28期2020-10-21
- 新疆塔里木盆地茶文化旅游發(fā)展研究
文選取新疆塔里木盆地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塔里木地區(qū)在發(fā)展茶文化旅游方面存在的問題,由此提出開發(fā)思路和相關對策,旨在填補塔里木茶文化旅游研究的空白,并為其他地區(qū)提供思路和借鑒。關鍵詞:新疆;塔里木盆地;茶文化旅游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收錄日期:2020年5月12日塔里木盆地作為新疆茶產業(yè)的主要分布區(qū),茶文化歷史悠久、茶俗特色鮮明、文化內涵深厚,在旅游資源吸引力上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但是與其他著名茶文化旅游區(qū)相比,塔里木只將茶葉作為旅游商品中的附屬商品,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年15期2020-08-10
- “干旱的寶地
的寶地——塔里木盆地”為例,利用“圖釋自然環(huán)境、圖析人地關系、圖解區(qū)際聯(lián)系”串聯(lián)教學重難點內容,通過“小小圖解員、小小規(guī)劃師、小小投資商”三大活動設計,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培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強化人地協(xié)調觀。關鍵詞:人地協(xié)調觀;教學設計;塔里木盆地一、教材分析“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是在西北地區(qū)自然特征與農業(yè)概況,即草原與荒漠和牧區(qū)與灌溉農業(yè)區(qū)學習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西北地區(qū)典型代表——塔里木盆地的認識。該節(jié)由兩個
地理教育 2020年1期2020-02-02
- 塔中西部奧陶系鷹山組古巖溶特征及主控因素
。關鍵詞:塔里木盆地;奧陶系;鷹山組;碳酸鹽巖;巖溶縫洞塔中古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沙漠腹地,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一部分,西與巴楚斷隆相接,東與塔東低隆相連,呈NW向,北部緊鄰滿加爾坳陷,南部為塘古孜巴斯坳陷[1-2]。塔中作為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的3大主戰(zhàn)場之一,近年來勘探重點從東部奧陶系海相礁灘體向西部層間巖溶轉移。古巖溶為油氣聚集的重要地質體。鉆井證實,塔中奧陶系碳酸鹽巖基質較致密,幾乎無儲集能力,只有古巖溶及裂縫為重要儲集空間,是油氣富集場所。因此,
新疆地質 2019年2期2019-09-10
- 塔中地區(qū)中深5井寒武系油氣成藏期次研究
勇摘 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中深5井在中下寒武統(tǒng)揭示了工業(yè)性油氣顯示。為厘定中深5井寒武系油氣成藏期次,對溶孔充填方解石及微裂縫中檢測到的大量與含烴(油、氣)包裹體共生的鹽水包裹體進行系統(tǒng)檢測?;谧贤夤?、透射光顯微鏡下觀察、均一溫度測試、激光拉曼氣體組分分析等技術手段,結合中深5井埋藏史-熱史特征,對寒武系油氣成藏期次開展研究。結果表明:塔中地區(qū)中深5井上寒武統(tǒng)阿瓦塔格組發(fā)育3期不同類型烴類包裹體,對應3期成藏過程;中深5井寒武系發(fā)育3期油氣充注過程,第
新疆地質 2019年2期2019-09-10
- 塔中奧陶系硫化氫成因及寒武系油氣探勘潛力
摘? 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經多次構造抬升、風化剝蝕,存在多套烴源巖,多期生烴,從下寒武統(tǒng)到上奧陶統(tǒng)均含有油氣或瀝青,且含有大量H2S。H2S分布不受溫度或埋深控制,既可隨甲烷等天然氣一起運移,也可以水溶相態(tài)流動,還可由儲集H2S的油氣藏本身形成。為明確奧陶系儲層H2S成因及分布規(guī)律,追蹤古油氣藏分布,探尋寒武系油氣資源潛力,從區(qū)域油氣成藏和演化入手,分析現(xiàn)今流體和古流體化學組成及演變,總結烴類與硫酸鹽之間反應(TSR)的控制因素。利用巖心薄片鑒定及野外剖
新疆地質 2019年4期2019-09-10
-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東段北東向走滑斷裂特征
要:通過對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東段地震資料的精細解釋,發(fā)現(xiàn)研究區(qū)發(fā)育一系列NE、NEE走向的走滑斷裂及逆沖滑脫斷裂。主要構造樣式有花狀構造、平行高陡斷裂帶、滑脫逆沖疊加走滑斷裂等。主要有4期構造活動:加里東中期壓扭走滑、 海西早期張扭走滑、海西晚期繼承壓扭走滑、喜山期繼承活動。其中,加里東中期Ⅰ幕,開始形成NE走向的撕裂斷層-調節(jié)斷層。加里東中期Ⅲ幕,NE向走滑斷裂大規(guī)模的沿先存NE向基底薄弱帶和NE走向的撕裂斷層-調節(jié)斷層基礎上開始發(fā)育,同時形成了幾組NE
新疆地質 2019年3期2019-09-10
- 塔里木盆地典型鹽漬土土壤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塔里木盆地鹽漬土成分信息。[方法]跨塔里木盆地選取11處土壤鹽堿化極度嚴重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重復采集5份土樣,共計采集55份土壤,測量土壤中的K+、Na+、Ca2+、Mg2+、HCO3-、CO32-、Cl-和SO42- 這8種離子的含量。[結果]每個區(qū)域內的5份土壤的鹽成分信息一致,11個區(qū)域的土壤陰離子以Cl-居多,占85.70%~97.90%,SO42- 在9個區(qū)域占比在5.00%以下,只有6個區(qū)域檢出HCO3-,但占比少(0.49%~4.85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9年8期2019-09-04
- “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活動設計(人教版)
的寶地——塔里木盆地”一節(jié)的活動探究優(yōu)化設計,突出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啟發(fā)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地圖素養(yǎng)和空間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地觀念、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及地理實踐力。關鍵詞:塔里木盆地;區(qū)際聯(lián)系;綜合思維;合作探究本課時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八章“西北地區(qū)”第二節(jié)“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由“塔里木盆地自然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塔里木盆地城鎮(zhèn)、交通的分布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的開發(fā)”三部分組成。本課時知識結構如圖1所示,并配套設計
地理教育 2019年4期2019-04-20
- 層間巖溶研究進展及塔中奧陶系層間巖溶井下特征
重點區(qū)域。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層間巖溶儲層目前勘探已獲得較大突破,獲得了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油氣流,奧陶系鷹山組層間巖溶儲層發(fā)育在距頂30-180m地層厚度范圍內。為進一步明確塔中地區(qū)層間巖溶發(fā)育模式及巖溶儲層特征,調研了國內外層間巖溶儲層研究經驗,基于野外露頭與井下地質、巖樣、測井分析成果,建立了適合塔里木盆地的層間巖溶概念,提出了兩種巖溶模式,即塔北潛山型巖溶和塔中層間巖溶型。并闡述了塔中層間巖溶發(fā)育特征,鷹山組上部層間巖溶被泥質充填,測井顯示為高伽馬值,鷹山組
粘接 2019年6期2019-03-25
-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研究新進展和油氣勘探主攻方向
】本文根據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實踐,簡要分析了塔里木盆地油資源、油氣藏類型、油氣資源分布、成因及制約油氣資源分布的制約因素。認為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塔里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但其獨特的地質類型也制約了油氣的大面積聚集?!娟P鍵詞】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質;基本特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石油資源對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和安全有著巨大的影響,石油地質勘探受到了極大的重視。中國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北的高緯地區(qū),尤其是東北油氣資源開發(fā)后期。對塔里木盆地石油
智富時代 2018年9期2018-10-19
- 遺跡組構研究例析
究實例,即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統(tǒng)塔塔埃爾塔格組下部的Skolithos 遺跡組構;我國中原油田、遼河油田和勝利油田下第三系地層中發(fā)現(xiàn)的海相沉積 Macaronichnus-Ophiomorpha 復合遺跡組構;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qū)上泥盆統(tǒng)東河塘組中部的Thalassinoides 遺跡組構。通過這些研究實例來了解我國近年來對遺跡組構的科研現(xiàn)狀。關鍵詞:遺跡組構;環(huán)境解釋;塔里木盆地引言:遺跡學研究領域中,遺跡組構是較晚提出的一個概念,但在近年內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科學與財富 2018年13期2018-06-13
- 塔里木盆地西南緣古文化旅游資源評價及開發(fā)研究
。關鍵詞:塔里木盆地;古文化;特色旅游1.引言對經營者而言,旅游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產業(yè),但對旅游者而言,旅游活動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活動。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古文化資源具有雙重功能:它既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又是重要的經濟資源,而古文化資源經濟功能發(fā)揮的最好載體便是旅游叫。古文化資源是一種公共資源,見證著一個民族歷史、一個地區(qū)甚至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是獨一無二的歷史與文化載體,它不同程度的承載著當時當?shù)卣?、經濟、文化習俗等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長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2017-11-02
-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三道橋潛山結構與儲層特征
等資料,對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新發(fā)現(xiàn)的三道橋潛山氣藏的潛山結構和儲層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三道橋潛山為晚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由斷層控制形成的斷塊潛山,發(fā)育多組斷層和斷片結構,長軸為NE—SW向,上覆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三道橋潛山是由下部古元古界花崗巖結晶基底和上部的一套濱海—淺海相陸源碎屑巖碳酸鹽巖混合沉積地層、以及之上的新元古界阿克蘇群共同組成,其中濱海—淺海相陸源碎屑巖碳酸鹽巖混合沉積地層經歷過埋藏成巖改造;三道橋潛山氣藏的儲層巖性主要為粉晶白云巖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年1期2017-04-27
- 塔里木盆地石炭-二疊紀異常熱演化及其對深部構造-巖漿活動的指示
0059?塔里木盆地石炭-二疊紀異常熱演化及其對深部構造-巖漿活動的指示李佳蔚1, 2, 李忠1*, 邱楠生3, 左銀輝4, 于靖波1, 劉嘉慶11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 100049 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102249 4 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 成都 610059本文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大量實測鏡質體反射率(Ro)數(shù)據,顯示盆地西北部石炭系與二疊系之間Ro值演化不連續(xù)
地球物理學報 2016年9期2016-11-16
- 致密砂巖儲層成巖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以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志留系柯坪塔格組下段為例
析 ——以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志留系柯坪塔格組下段為例張涵冰1,彭軍1,楊素舉2,魯明3,夏青松1,李斌1(1.西南石油大學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成都610500; 2.中國石化 西北油田分公司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烏魯木齊830011; 3.中國石油 華北油田 勘探開發(fā)研究院,河北 任丘062552)摘要:利用巖心觀察、薄片鑒定、掃描電鏡、X-衍射及包裹體測溫等方法,對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志留系柯坪塔格組下段致密砂巖儲層進行了研究,認為該儲層以細粒巖屑砂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4期2016-08-08
- 基于主成分與聚類分析的水面蒸發(fā)影響因素分類
——以新疆塔中地區(qū)為例
聚類分析;塔里木盆地0引言陸面蒸散是陸面水量平衡計算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也是地球水分消耗的主要方式[1].其與地表植被性態(tài)、土壤環(huán)境及微氣象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時空差異性較大.此外,陸面蒸散也是干旱、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的誘因之一[2,3],其對區(qū)域水資源合理配置[4]、農業(yè)灌溉制度制定等也有重要影響[5,6].目前,國內外學者已對蒸散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7-9].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根據彭曼法、蒸發(fā)皿法、蒸滲計法及衛(wèi)星遙感等來估算蒸散量.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6年2期2016-07-22
-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tǒng)微生物礁儲集性研究及油氣勘探意義
08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tǒng)微生物礁儲集性研究及油氣勘探意義王凱1關平1鄧世彪1劉沛顯1金亦秋2(1.北京大學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北京 100871;2.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北京 100083)摘 要通過塔北西部—柯坪地區(qū)大量的野外露頭觀測及室內薄片觀察與物性分析,對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tǒng)肖爾布拉克組上二亞段微生物礁白云巖儲集性進行了精細研究。該層微生物礁僅在研究區(qū)南部三個剖面有發(fā)現(xiàn),其中在昆蓋闊
沉積學報 2016年2期2016-07-15
- 牙哈高壓凝析氣田同心油管分層注氣工藝
4.摘 要塔里木盆地牙哈高壓凝析氣田一直通過循環(huán)注氣保壓開采的方式進行開發(fā),兩個主力氣層之間以及同一氣層內都存在著較大的儲層物性差異,籠統(tǒng)注氣不僅導致氣藏儲量動用不均,而且也進一步加劇了高、低滲透層之間的開采矛盾。為此,依據該氣田目前的氣井井身結構、地面設施狀況和分層注氣要求,設計了同心油管分層注氣管柱結構,配套了分層注氣井口裝置,由此完成了分層注氣井完井投產作業(yè)施工,并滿足了分層注氣工藝生產的需要。同時,針對同心管方案設計了兩種油管組合方式(?114.3
天然氣工業(yè) 2016年4期2016-07-09
- 辮狀河三角洲露頭構型
——以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三疊系黃山街組為例
型 ——以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三疊系黃山街組為例朱衛(wèi)紅1, 2,吳勝和1,尹志軍1,韓濤2,伍軼鳴2,劉勇2,馮文杰1,羅亞男2,曹岑1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摘要:以儲集層構型理論為指導,采用旋回約束、分級解剖分析方法,開展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三疊系黃山街組辮狀河三角洲露頭構型精細研究。根據沉積旋回、巖相組合特征,在露頭上識別出分流河道及分流砂壩2種4級構型單元及相應級次的構型界面??v向上儲集層砂體以分流河道-分流砂壩、分流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年3期2016-07-06
- 基于巖心-電成像測井的裂縫定量表征方法
——以庫車坳陷ks2區(qū)塊白堊系巴什基奇克組砂巖為例
庫車坳陷;塔里木盆地0 引言巖心分析、電成像測井等被廣泛應用于裂縫研究中,巖心能提供裂縫的最真實信息,但時間及經濟成本高,且取心厚度較小,易“以偏概全”;電成像測井可實現(xiàn)對整個目的層段裂縫的評價,但需消除分辨率和誘導縫帶來的影響以拾取真實天然裂縫。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1-3]。本文綜合利用巖心分析、電成像測井兩種方法在裂縫研究中的優(yōu)勢,實現(xiàn)裂縫“點”(單井剖面)、“線”(連井對比)、“面”(平面預測)分布的定量表征及評價。1 地質背景ks2區(qū)塊位于塔里木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年3期2016-07-06
-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統(tǒng)白云巖儲集層特征、成因及分布
田公司)?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統(tǒng)白云巖儲集層特征、成因及分布沈安江1, 2,鄭劍鋒1, 2,陳永權3,倪新鋒1, 2,黃理力1 (1.中國石油杭州地質研究院;2.中國石油集團碳酸鹽巖儲層重點實驗室;3.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摘要:基于盆地鉆遇中下寒武統(tǒng)18口井的巖心、薄片和單井資料及兩條露頭剖面,開展微區(qū)(指在不同成巖作用事件中形成的同類成巖礦物)地球化學分析和儲集層溶蝕模擬實驗,研究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統(tǒng)白云巖儲集層類型、成因和分布。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統(tǒng)發(fā)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年3期2016-07-06
- 塔里木盆地西緣1715
—2014年降水量重建與分析
054)?塔里木盆地西緣1715 —2014年降水量重建與分析尚華明1,木太力普·托乎提2,張瑞波1,張同文1,張凱3,魏文壽1,范子昂1,陳峰1(1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樹木年輪生態(tài)實驗室;中國氣象局樹輪年輪理化研究重點實驗室,新疆烏魯木齊830002;2.新疆帕米爾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管理站,新疆阿圖什845350;3.新疆師范大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54)摘要:昆侖山北坡西部山區(qū)是樹木年輪氣候研究的薄弱區(qū)域。本文在位于公格爾山北坡的喀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年2期2016-07-04
- 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早中志留世震積巖
——高分辨構造事件的記錄
2249?塔里木盆地順托果勒地區(qū)早中志留世震積巖 ——高分辨構造事件的記錄余卓穎1), 何碧竹1)*, 喬秀夫1), 焦存禮2), 曹自成3), 王 珍4),陳威威1), 劉士林2), 邱華標3), 岳信東3)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北京 100083; 3)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1; 4)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102249摘 要:在塔里木盆地
地球學報 2016年3期2016-07-04
-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東部構造特征及對油氣成藏的控制
083)?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東部構造特征及對油氣成藏的控制何娟1,王毅1,劉士林1,何登發(fā)2(1.中國石化 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北京100083; 2.中國地質大學 能源學院,北京100083)摘要:運用斷層相關褶皺理論對位于塔西南坳陷東部的瑪扎塔格、玉北1及和田南構造帶進行了幾何學與運動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瑪扎塔格斷裂帶主要發(fā)育深淺2套斷裂系統(tǒng),深部斷裂系統(tǒng)形成斷層傳播褶皺,淺層為沖斷構造;玉北1構造帶構造變形主要集中在古生界,發(fā)育復合疊加型斷層傳播褶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3期2016-06-18
-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碎屑巖孔隙成因類型定量分析
——以順9井柯坪塔格組為例
126)?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碎屑巖孔隙成因類型定量分析 ——以順9井柯坪塔格組為例張永東,王恕一(中國石化 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江蘇 無錫214126)摘要:碎屑巖儲層孔隙主要成因類型鑒別,影響到進一步勘探時對儲層預測方向的判斷。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儲層大多為原生—次生復合孔和微孔,僅僅根據鑄體薄片觀察統(tǒng)計往往難以正確鑒別其主要孔隙成因類型。以順9井志留系儲層為例,在鑄體薄片觀察統(tǒng)計的基礎上,根據相似巖性在相似埋藏條件下,原生孔隙受壓實衰減程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3期2016-06-18
- 風化作用對高演化黑色巖系有機質影響因素分析
——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區(qū)玉爾吐斯組為例
析 ——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區(qū)玉爾吐斯組為例陶國亮, 申寶劍, 騰格爾, 仰云峰, 徐二社, 潘安陽(中國石化 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 江蘇 無錫214151)摘要:通過對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區(qū)東二溝剖面下寒武統(tǒng)玉爾吐斯組不同風化程度巖石樣品的有機地球化學、掃描電鏡和能譜分析,探討了風化作用對巖石有機質特征的影響。結果表明:風化作用越強,有機碳豐度越低、生烴潛力越差,黑色頁巖樣品中的有機碳和氯仿瀝青“A”含量的最大風化丟失量在95%以上,硅質巖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3期2016-06-18
- 塔里木盆地麥蓋提斜坡構造樣式分析
600)?塔里木盆地麥蓋提斜坡構造樣式分析史政1,徐征遙2(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江蘇 無錫214126;2.中國石化 西北油田分公司 采油一廠,新疆 輪臺841600)摘要:麥蓋提斜坡是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一個二級構造單元,經歷多期構造變形作用,基底構造形跡或基底斷裂帶、多期構造運動和應力場轉換、區(qū)域滑脫層等因素控制了構造變形及其迭加。從構造成因角度,其構造樣式可劃分為擠壓構造、走滑(轉換)構造、鹽相關構造和
石油實驗地質 2016年3期2016-06-18